APP下载

中国作家商业电影的成功因素及发展趋势

2016-03-01陈书婷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期
关键词:张嘉佳郭敬明

陈书婷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中国作家商业电影的成功因素及发展趋势

陈书婷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摘 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高度繁荣,越来越多的“外行人”加入到电影市场中,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高度繁荣,其中以郭敬明、张嘉佳为例的“作家商业电影”越来越被人们注视。从电影《小时代》系列及导演本人出发,浅谈为何当下中国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走进电影市场,以及中国“作家商业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并且通过综合分析张嘉佳即将执导的影片《摆渡人》所带来的市场反响,窥探中国作家商业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郭敬明;张嘉佳;作家商业电影;

近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观影趋势也愈发红火,涌现出大量的高票房影片。“截止到2015年末,内地电影票房已达440.69亿元,较去年的296.39亿元有48.13%的大幅上涨。在2015年上映的电影中共有81部电影票房过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过亿的就有47部。”(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广电总局: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48.13%》,2015-12-31)同时,当今中国电影市场正朝着多元化发展,涌现出大量与以往不同的电影类型,进口片与国产片共同发展,商业大片与文艺片交相辉映,巨资打造与中小成本电影共生共存。

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市场高度繁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行人”加入到电影市场中来,如从演员跨界的赵薇(《致青春》)、苏有朋(《左耳》)、徐铮(《港囧》)、陈建斌(《一个勺子》)、邓超(《恶棍天使》);从歌手跨界的周杰伦(《天台爱情》)、崔健(《蓝色骨头》);从作词人跨界的方文山(《听见下雨的声音》);从主持人跨界的大鹏(《煎饼侠》)、何炅(《栀子花开》)等,越来越多的人跨界到导演这一位置,大部分人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且这一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中国影坛的大热门趋势。而在这其中,“作家商业电影”越来越被人们注视,“作家商业电影”是指近年来在华语电影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电影模式,指一位在市场上拥有广泛接受度的作家,执导由自己原作小说改编的电影。

譬如这几年电影市场上出现内地作家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以及内地作家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皆是作家跨界导演。在2013、2014及2015年上映的4部《小时代》系列电影共收获总票房约13亿人民币(数据来源:电影票房数据库,58921.com),成为中国十分卖座的系列电影,引发包括人民网、《人民日报》在内等大量舆论与热议,形成一种独特的电影现象。

而近期影迷大众高度关注的一部2016年即将上映的由张嘉佳执导的同名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电影《摆渡人》,更是引发了影视界的探讨热潮。

本文从电影《小时代》系列及其导演本人出发,浅谈为何当下中国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走进电影市场,以及中国“作家商业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并从电影《摆渡人》在上映前大众给予的高度关注以及导演及作品本身具有的话题性所引发的票房预测窥探中国“作家商业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

1 作家商业电影出现的原因

1.1 电影市场繁荣下的商业需求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与环境开放性日益提升,中国电影市场也随之极度繁荣。同时,3D、IMAX技术的普及,使观影变得更为生动,大大拉动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根据数据报道,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62.06亿元,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为440.69亿元;2009年中国影院的数量为1 687家,银幕数量为4 723块,2015年影院的数量为6208家,银幕数量约为2.63万块;2009年中国的观影人次为1.82亿人次,2015年中国的观影人次将近10亿人次。”(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广电总局: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48.13%》,2015-12-31)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当下的市场环境无疑是电影市场的大好时机,电影投资的回报比相当可观。相比之下,中国作家的版税收入问题一直被人诟病,即使身为畅销书作家,年收入的图书版税也不能与电影回报相抗衡,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作家纷纷跨界到电影市场,想来分一杯羹。

1.2 个人专属意义下对故事的绝对把握

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最倾注心血或最具有个人回忆色彩的一部文学作品,且在他们心中都孕育着把自己文字变成影像的梦想。郭敬明和张嘉佳都曾公开表示:“将作品拍成电影,是我至今唯一的梦想,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完成。”

内地作家郭敬明出版的《小时代》系列图书,写作长度跨越了从2007-2012年近5年的时间,故事背景从始至终放在都市上海,里面涉及青春和大学、社会和职场,浸透了欢笑和悲伤、阴谋和血污,这5年期间创作的3本书,浓缩了郭敬明本人对过往美好青春的回忆和怀念,也投射了自身的工作生活经验。因此,由3部书改编成的4部电影即《小时代》系列纯属郭敬明个人的专属记忆,将故事搬上银屏,交由任何一位导演或编剧,也就不再是郭敬明自己的小时代。

由此可见,由于作家本人对其故事的专属性及独特的个人风格,作家本人对自己创作的故事享有绝对的控制权,如果把小说文本转化成影像,那么作家本人一定最为合适。

1.3 电影文化巨大影响力下的反作用利益

随着经济高度发展,新媒体行业对传统纸质行业的冲击十分巨大,几乎已成摧毁趋势。而随着高科技的进步,电视电影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造成了纸质阅读的锐减,甚至是消亡。这就影响到一大批作家作品的销量和出版。在此情况下,即使是资深的畅销作家,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就会时代发展的冲击。

而电影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也是图书不能比拟的。因此,一位作家执导自己的原著小说,不仅仅是完成个人文本到影像的转换,更可以是使个人文化价值得到更直接的传递与更广泛的输出。

其中,作家郭敬明、韩寒和张嘉佳都有个人的公司或工作室,他们旗下都拥有大量签约作者,每年都要出版数十本杂志和单行本等产品。郭敬明、张嘉佳个人的成功不仅可以带动公司的发展,打响公司品牌,推动公司获得更大更广的利益,而且旗下的其他作者也会获得一定的关注度,再反过来作用于公司。

因此,作家执导电影,不仅仅是故事本身的输出,更是个人价值体系的输出和文化的传递、传播,同时也是对作家本人和作品以及公司品牌的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输出和宣传。

2 作家商业电影的成功因素

2.1 话题的新鲜度

当一位作家准备执导一部电影时,无论电影本身故事的精彩程度,还是电影演员的配置都在观众考虑的后期。由作家亲力亲为执导电影,这个事件本身就有话题和宣传力度。人们会对作家当导演这一事件引发大量的讨论和期待,一个作家跨界导演能拍些什么,是否会拍,怎么拍,拍出电影的质量等一系列的探讨,这些问题引发出来的好奇心和期待值会促使一大批观众走进电影院,而无论电影最后好还是坏,这些观众一定会在观影后向身边的朋友讨论、倾诉,而此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第二批潜在观众走进电影院,以此现象的循环间接推动票房的增长,引起更为广泛的话题和更加庞大的观影人群。而当一位畅销作家执导一部电影时,它受到的关注和讨论也就更加巨大。

2.2 庞大的粉丝群及号召力

无论是郭敬明还是张嘉佳,他们都是当下中国当之无愧的畅销书作家,他们本身就拥有庞大的话题度和关注度,就更不用说他们所涵盖的庞大的粉丝群体。

内地作家郭敬明从2003年出道至今,有长达十年之久的写作经验。十多年来作品销量居高不下,其作品销量几乎全部逾百万册,旗下的月刊杂志也能保证每月50万上下的销量,几乎每一年都位列作家富豪榜前茅,在全国拥有超过2 400万的粉丝读者。而在郭敬明所有作品中,《小时代》系列图书的销量拥有绝对的冠军地位,三部曲的总销量超过900万册。

而张嘉佳于2005年出版书籍至今,拥有庞大的书迷观众,于2013年出版的书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年销售超过400万册,创下单本小说历史记录。并入选第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十大好书。

因此,他们执导的电影,前提就存在潜在的庞大粉丝群体,无论电影拍摄好坏,演员演技高低,口碑如何,粉丝们都会选择为偶像消费。

2.3 精准的故事敏感度和演员匹配度

一位作家执导一部电影,除了事件本身带来的话题性,忠实的原著读者能够保障的一部分票房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优势——他们本身拥有对故事的敏感以及对剧本的高标准要求。虽然电影叙事语言跟文学语言不同,小说的写作和剧本的写作需要遵循不同的原则,也尽管原著搬上银幕势必会进行改动——但“作家”这个职业在“文本”方面的判断和掌控能力,不得不说得天独厚。一个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脑海之中必定会有当下文字片段所对应的画面影像和心理情感的预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文字转换成影像时,作家或者说原著本人,对画面就有着更为精准的控制能力和描述能力;同时,对演绎画面的演员也形成较精准合适的把握。

同时,作为一部小说,它本身承载的故事容量和长度绝对要比一部两小时的电影所能承载的多得多。因此,这就要求对原著的取舍删减有着精准的把握。并且当文本改为影像,演员的表演是决定影片成败的关键,而作家通过故事细节的创作去挑选适合的演员是成就影片的重中之重,无论是郭敬明的《小时代》,还是即将上映的《摆渡人》,电影中的每一位演员都经由导演本人亲自筛选、选拔,这无疑增加了人物和故事的融合度,也使得原著人物的完整度和契合度在观影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以此推动电影票房。由此而言,作家本身是导演自己作品最恰当的把关者。

2.4 精准流行定位下的共鸣式故事内核

在电影市场中,毫无疑问,学生与青年人是主力消费群体。而作为80后的青年作家,无论是张嘉佳还是郭敬明,他们都有与80、90后相似的生活阅历与情感经验,他们的电影充溢着青春的味道,更容易取得年轻消费群体的认可。同时,这些畅销作家们对其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都有着清晰的定位,他们不试图迎合和讨好所有观众,而是把当下青年人最感兴趣最流行的元素扩大整合,并用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故事作依托,让目标人群愿买账,意流连。此外,精良的制作与广泛的宣传相结合也是保证作家商业电影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郭敬明将受众群体定位的特别准确和明晰,他把目标放在15~35岁的女性群体身上,因为郭敬明了解,自身庞大的粉丝群体中这个年龄的女性占绝大比例。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可以算作是青春都市爱情题材,故事主打姐妹情深,友谊地久天长的情感线。在影片营造的氛围中所有的女性观众都可以找到自己理想化的对象,尽情沉浸在电影的梦幻之中,郭敬明将流行元素与青年人内心的深层渴望相结合,给目标人群造一个华丽又璀璨的梦,透过视觉来填充理想化的空白。《小时代》系列电影也开启了华语影坛的第一次,全篇以女性视角和感官讲述故事,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点,同样也推动了以女性角色为主的电影诞生,如电影《闺蜜》等。

3 中国作家商业电影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纵观当今作家商业电影市场,越来越多的当红作家投身到影视行业,参与影视制作,郭敬明是典型,《小时代》系列让万千影迷及大众看到了作家商业电影的蓬勃发展的燎原之姿,而最近备受关注的张嘉佳及由其执导的《摆渡人》更是掀起了影视界的对话热潮,影片经张嘉佳畅销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其中一篇改编,讲述了一个独立充满侠气的都市女孩痴情画家马力的感人故事。故事曾在网络上备受热捧,让万千粉丝感动泪奔,在微博上创下了转发近200万次震撼纪录,阅读量超40亿次。电影在故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内容更加丰富。影片未出就已呼声一片,众多的书迷更是喊话张嘉佳,对于影片,看一次不够,要多看多捧场。由此可以窥见,影片的潜在的观影人群已经形成一个不容小觑的庞大群体,加之影片的男女主角定位为Angelababy和影帝梁朝伟,演员本身带来的市场号召力就可以保证一部分票房。而其中最重要的仍是作为作家投身于导演的转型造成的话题敏感度所激发的观影心理和作家自身对于作品的精准拿捏所带来的影片内容的高度精彩,以及故事本身在流行定位下引发的观众情感共鸣和精良的制作与广泛的宣传是保证票房的坚实夯土。

由此不难分析,中国作家商业电影的发展势必成蒸蒸日上,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到电影导演这一行列中来,如内地作家郭敬明将再次执导自己的同名小说《爵迹》,内地作家落落将执导自己的同名小说《剩者为王》等。“作家商业电影”势必会成为未来几年华语电影的一大热门趋势。

4 结语

作家跨界电影有着充足的理由,而作家商业电影红火的背后也有着必然的因素。放眼未来,我们也不难看到“作家商业电影”的市场会越来越红火,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多元化和类型化,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虽然,“作家商业电影”是近两年出现一种独特的电影现象,即便作家执导电影必然会出现在电影专业方面的某些错误和漏洞,但也许“作家商业电影”这个模式,会以一种畅销文学和电影相互影响并且互相催生的方式,为中国的电影市场,提供更多的优秀故事文本,更多的优秀电影人才,最终打开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电影市场需要鼓励,需要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影市场会呈现出更加繁茂、辉煌的景象,有着独属于中国的那一份标签。

参考文献:

[1]李贺.真相与理想—对比分析郭敬明与韩寒电影作品中的人[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

[2]赵晓红.当下跨界导演的电影创作策略——以韩寒、郭敬明、肖央的电影作品为例[J].电影评介,2014(16).

[3]金乾伟.青春时代之特有倾情演出——电影《小时代》评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5(3).

[4]杨茜颖.让电影自己生长出来九把刀·滕华涛创作共同点[J].明日风尚,2012(2).

作者简介:陈书婷(1990-),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猜你喜欢

张嘉佳郭敬明
知止
张嘉佳《摆渡人》定档12.23
张嘉佳
旧 物
중국의 미래를 열어갈 ‘주링허우(90后)’
嗨!你好《摆渡人》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张嘉佳:字字猪鸡,恋恋风尘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