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调查分析

2016-03-01林祥吉郭国强饶春燕张群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期

林祥吉 郭国强 饶春燕 张群芳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广东 深圳 518102



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调查分析

林祥吉郭国强饶春燕张群芳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广东深圳518102

【摘要】目的:了解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状况,加强小微企业健康监护工作,为政府制定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法律政策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街道工商局注册的150家小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考近两年企业职工健康检查报告、体检、走访交谈等方式了解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现状。结果:150家小微企业涉及7个行业、6种经济类型,共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314人,占调查总人数12.77%;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比例为31.71% ,相较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显著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状况不容乐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小微企业应联手完善企业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关键词】微小企业;职业健康监护;体检调查

小微企业(Micro Business)于2011年7月首次正式纳入企业分类类型。根据企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以下、工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以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以下、房地产营业收入100万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以下均为小微企业[1]。

职业健康监护(occupational health monitoring),是以预防为目的,对接触职业病因素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和分析的防治职业病的有力措施和重要保障。本次研究通过随机调查我市小微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状况,得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状况的基本信息,完善职业健康检查体系,保护劳动者合法职业健康权益[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截止2014年8月30日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工商局注册的小微企业,随机抽取150家小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主要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业、电子行业、食品生产加工业、信息教育咨询服务业、冶炼金属业、塑胶制品业、服装业等7类行业,涉及6类经济类型,小微企业数量行业构成比例分别为13.65%、14.08%、12.14%、14.05%、14.22%、13.85%、18.01%。调查企业总人数合计2458人,男性1378人,占56.1%,平均年龄(32±8)岁;女性1080人,占43.9%,平均年龄(30±9)岁。研究样本在职工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分析收集该150家小微企业最近两年有效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对报告进行分析,得出职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以下简称接害)人数、比例以及职业接害因素分布。

1.2.2现场抽查每家小微企业随机抽取8名企业员工进行相关职业接害因素体检(若小微企业人数规模小于8名,则以该企业最大人数作为抽查对象)。

2结果

2.1小微企业行业分布以及接害人数150家小微企业涉及7个行业、6种经济类型。职工人数共2458人,根据最近两年有效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走访交谈、抽查体检得知:职工接害人数为314人,占12.77%。根据接害率统计数据对比可知:食品加工行业(18.12%)、冶炼金属(16.76%)以及塑胶制品业(16.09%),相比其他行业显著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冶炼金属、塑胶制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突出问题;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相比其他经济类型接害人数比例显著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资(作)经营企业、外资公司等职业健康监护接害人数、接害率均较低。见表1、表2。

表1 150家小微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注:与其他行业比较,*P<0.05。

表2 150家小微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

注:与其他经济类型比较,*P<0.05。

2.2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参考该150家小微企业近两年内有效职工健康检查报告和现场随机抽查的体检报告分析得知,职业接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正己烷、三苯(苯、甲苯和二甲苯)和其他等五类,共抽查职工人数1178人,占总人数47.93%。统计数据对比可知三苯7.22%和粉尘4.84%,相比噪声、正己烷职工接害率显著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职业危害因素及随机抽查分布情况

注:与其他职业危害因素比较,*P<0.05。

3讨论

我国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目前尚无统一的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系列标准和参照格式),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和职业病患者人数均居世界首位,每年因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企业职业健康卫生监护工作直接关系到职工健康素质和劳动力能否持续发展,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3-4]。

小微企业作为一种独特企业类型,因自身条件限制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其职业健康监护状况不乐观,企业职工基本的合法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使得小微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必须加快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小微企业职工的健康监护工作给予重点关注[5-6]。

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是小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显示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数量占调查样本数量的57.33%,接害人数占总接害人数的31.71%;食品生产加工业、金属冶炼、塑胶制品业相比其他行业显著较高,所以完善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应主要从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金属冶炼、塑胶制品业重点着手。由于本次调查受成本、时间、可行性等因素限制,一些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无法实施,导致许多隐性职业病或者职业危害因素未被查出,比较典型的如尘肺病尘肺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且患者前期病状表现不明显,等到病情显现,轻者丧失劳动力,重者导致死亡,对职业劳动者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此外,由于小微企业用工制度灵活、劳动者流动相当频繁,流动职工的职业监护率明显低于非流动职工,进一步加大了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难度[7]。从职业接害因素可知,三苯、粉尘是小微企业调查样本面临的主要接害因素威胁,小微企业的金属冶炼业行业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粉尘类是常见职业健康接害因素更应引起重视。

为了规范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政府应加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小微企业职工工作环境的相应职业健康指标,重点关注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建设;同时小微企业应建立适合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职业健康监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程序化、系统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包括加强内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落实职工工作环境、职工接害要素的安全指标等[8]。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完善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石景容,陆丽明,邹冠炀,等.中小微型企业流动工人职业卫生知信行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3,40(4):328-330.

[2]李汉锋,王永刚,杜田,等.深圳市福田区111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及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2):179-182.

[3]朱海林.2011年度株洲市职业腱康监护现状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31-1032.

[4]张焕彩,王雪梅,关晓熙,等.2011年开平市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3,29(2):161-162.

[5]张文平,吴洋,唐翠玲,等.四川省132家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23):2899-2901.

[6]陈献文,冯鸿义.2011年江南某市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42-2044.

[7]曾智,陆丽明,饶展宏,等.中小企业农民工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4):274-276.

[8]沈月华,杜洪凤,徐涛,等.某电冶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7):565-569.

(收稿日期:2015.09.27)

【中图分类号】R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