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学生健康互助平台:互助共济,让大学生病的“有尊严”
2016-03-01刘美君李舒妤
刘美君 李舒妤
建立大学生健康互助平台:互助共济,让大学生病的“有尊严”
刘美君李舒妤
李舒妤(1992-),女,汉族,浙江温州市,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业。
摘要:在实现“全民医保”的前提下,大学生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群体也被纳入了医保范围。本文从热议的大学生下跪借钱看病的新闻事件出发,结合高校医疗设施、医疗水平等现状,对大学生医保现状进行分析与解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简历大学生健康互助平台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医保;公费医疗;健康互助平台
引言
15年6月30日,成都白血病大学生莫向松跪求富豪“借”百万看病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我们在此暂且不对其行为予以评价,但此事件所折射的大学生重大疾病的医疗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重疾医疗保障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可以寻求一种新的模式对其加以完善?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的现状
自2008 年 10 月 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119 号文件)起,各省纷纷将大学生纳入当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然就目前的政策执行结果来看,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就未被纳入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而是依旧实行原公费医疗制。故目前我国高校的重疾医疗保障模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公费医疗加商业健康保险模式或是基本医疗保险加商业保险模式。
(1)公费医疗
全日制国家统招计划内的大学生、研究生公费医疗实行属地化管理,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实行定额拨款,根据1998年出台的在校大学生公费医疗核定标准,每年每名学生补助60元,但随着学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经费总额并未相应扩大,因此一个患重病的学生可能即使花去全系学生的医疗经费都不足以其得到有效的救治。而且公费医疗的药品目录往往受限制,如果学生不是在学校医院或者指定医院看病、住院,则不能报销。大学生如遇重大疾病,公费医疗政策显然难以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2)商业保险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提供的商业险为学生平安一年定期寿险条款,每人每年缴费50元,保障学生因意外事故或疾病导致的死亡、伤残及相应的医疗费用和住院费,其中附加的学生住院医疗保险保险金额仅为50000元,也即当投保学生患病住院医疗时,保险公司一年内的累计给付不超过50000元,5万块对于普通的疾病来说或许绰绰有余,但对于白血病、尿毒症等重大疾病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为罹患重疾的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医疗保障,且商业保险理赔时间长,保险金事后支付,可能会出现被保险人支付不起医疗费而耽误治疗的情况。
(3)基本医疗保险
09年医改之后,大学生被纳入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学生虽需每年缴纳一定医保费,但相比公费医疗时可以获得更大的医疗保障。但即使如此,对于重大疾病来说,医保的保障仍是远远不够的,各地医保政策对累计给付都有上限规定,标准不一,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学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的最高数额为17万,众所周知,诸如白血病、尿毒症等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都是十分昂贵的,往往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且有些药品还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由此可见,居民医保也不足以解决大学生重大疾病保障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从上述现状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大学生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还很低,对于贫困家庭甚至普通家庭的大学生,一旦罹患像白血病等重大疾病,似乎只能寄希望于学校师生捐款和社会爱心救助,所以莫向松的下跪“借钱”治病未尝不是当前高校学生重大疾病保障不完备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导致大学生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费医疗经费严重不足、医疗费用昂贵、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无力投保高保障水平的商业保险以及保险意识淡薄等。但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的经济能力及期望被分散的重疾医疗风险与现有可供选择的保障模式之间的不匹配,公费医疗或是基本医疗保险保障都是保障大学生的基本医疗需求,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可能为大学生重大疾病医疗提供充足保障,而很多大学生也没有能力为自己投保商业大病医疗补充保险。
我们不禁要想,是否可以使在大学生付出较少费用的同时却能在其发生重大疾病时获得充足的保障,这似乎是任何保险都难以实现的,但我们可以稍稍转变一下思路,从保险的初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共济精神出发,探寻一种大学生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的新模式。
三、建立大学生健康互助平台
当前的大学生医保模式并不足以解决大学生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的难题,且依靠募捐也无法从根本上攻克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在全国大学生范围内建立一个健康互助平台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最具操作性的措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本专科为23,913,155人,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1,719,618人,如此庞大的在校生人数符合风险分散的大数法则,是平台建立和运行的前提。笔者初步设想可以由教育部相关部门主导平台的建立和管理,平台基于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理念,由全国范围内各高校在校大学生以捐款的方式自愿申请加入,每年每人捐款5元,资金记入其个人账户,当互助计划内任意大学生患重大疾病时,只要提供相关医院证明即可由学校相关负责部门直接通过网络互助平台为其申领捐助款,款项直接划拨至其平台的个人账户,受捐总额最高100万元,任何一笔捐款都在网络平台上予以公示,以保证资金的运用的透明性。
这样的健康互助平台使得大学生可以以极小金额的年度捐款,同时获得充足的重疾医疗保障,弥补了公费医疗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疾保障不充足的问题,且捐助金申领方式简单、便捷,到账迅速,避免了商业保险理赔时间长、保险金事后给付的弊端,是基于大学生实际情况解决其重疾医疗保障难题的一种高效的互助模式。(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国恩.全民医疗保障与保民生促增长[J].理论前沿,2009,(8).
[2]陈钊,刘小峰.服务价格市场化: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未尽之路[J].管理世界,2008,(8).
[3]张奇林.制度的逻辑与悖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学术研究,2009,(2).
[4]关于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Z].劳社[2009]1 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1[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张健,吴芝欣.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医保制度[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4.
[7]谭毅,袁缘,李文燕.大学生医保政策下学平险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
[8]白丽.大学生医疗保障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5.
[9]黄显官,余郭莉.关于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保制度的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0.4.
作者简介:刘美君(1990-),女,汉族,山东威海市,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