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1995-2015年)中的中国形象及其变化
2016-03-01邢雨恬
邢雨恬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德国《明镜》周刊(1995-2015年)中的中国形象及其变化
邢雨恬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作为最近研究大热的“中国形象”,国内的研究学者们几乎从各个角度对此主题进行过分析,希望借此一探中国在国外的地位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改善或保持。笔者作为德语系学生,利用自身德语优势,从德国杂志《明镜》周刊中中国形象变化的角度着手,通过统计和分析1995-2015年间《明镜》周刊对中国的相关报道,得出数据后,辅以在德的调查问卷,对德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
中国形象;《明镜》周刊
通过对《明镜》周刊的逐年筛选和阅读可以发现,作为侧重于社会民生,喜爱深度挖掘事实真相的一本杂志,《明镜》周刊平均每年都会有不少于20篇的关于中国的报道。尤其是在中国有数件大事发生的2008年中,报道数更是达到了39篇。从早先的中国威胁论和对中国各方面的置疑,到对朱镕基前总理的专访中不加掩饰的溢美之词,乃至2015年12月份对中国音乐家张娴的专访,《明镜》周刊逐渐揭开了中国神秘的面纱,正在一步步走近中国,认真的理性的看待中国。自然,《明镜》周刊发表的可不仅仅只有赞美之词,在北京的雾霾、中国学生的压力、独生子女政策等等报道中都辛辣而精确的指出了中国存在的问题。此外也有稍许报道稍有失真,如2001年8月对中国副外长傅莹的中文版和德文版对比删减差异就略大。
1 对《明镜》周刊的简介
《明镜》周刊,发行于德国。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有600万读者,占了德国成年人的9.8%。同时,每期还有63万份被运往全球的160个国家发行,是欧洲最大的新闻周刊。其于1947年创刊,目前已拥有69年的创办史,每周用德文和英文在汉堡出版。
该刊注重调查性报道,敢于揭露政界内幕和社会弊端,在国内外俱有相当大影响。根据一份关于“德国新闻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其中三分之二的被访记者把《明镜》作为自己的主要信息来源。同时,它也是政府官员了解舆论、制定决策所倚重的首选媒体。所以,有人称《明镜》周刊为德国舆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2 对1995-2015年《明镜》周刊中有关中国报道的统计
美国人认为,除了上帝,其他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小到工厂管理,大到科学研究,无不需要数据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在美国的太空研究中,花费数亿美金也只为小小的数据。数据库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信息发展的水平,数据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战略,是几乎所有的经营活动所依赖的,不可或缺的信息。在书籍、电影、报纸不再放于书架而是放于口袋与书包的世界,数据就是王者。
笔者通过查阅和分析《明镜》周刊1995-2015年间有关中国的报道,统计出了这样一些数据:
2.1 从总体数量上看
在1995-2015这二十年间德国《明镜》周刊总共发表了427篇有关中国的报道,平均下来每年发表20.3篇,其中2008年报道数量最多,达到39篇,1996年报道数最少,仅有9篇。
同报道数一样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的还有《明镜》周刊在1995-2015年间提到“中国”的次数。二十年间《明镜》周刊的所有报道中总共提及“中国”6672次,其中2008年最多,提到517次,1996年最少,仅提到200次。平均下来《明镜》周刊每年都会提到“中国”317.7次。
《明镜》周刊的报道内容比较杂,笔者将《明镜》周刊关于中国的报道细化开来,从报道的内容上分为经济类、文化类、社会类、科技类和政治类。而针对不同类型内容的报道所统计出来的数据,则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了德国媒体潜意识里对于中国的看法以及中国在该段时间的发展状况。
2.2 对于经济类内容的统计
《明镜》周刊在对中国的报道中重点关注的方面有三,一个是社会方面,一个是政治方面,还有一个就是经济方面。而这其中,《明镜》周刊对于中国经济的关注程度绝对是最高的,平均每年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报道就有5.6篇,占一年对中国总体报道数的27.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管是保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还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经济,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一国的经济状况自然也是其他国家关注的重点对象。“中国威胁论”之所以会产生,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脱不开关系的。
经济类报道在2004到2007年国内GDP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增长时数值达到顶峰,多达12篇报道每年,更是在2006年时以55%的占比率霸占了全年一半左右有关中国的报道。之后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又一次在一年之内报道了12篇有关中国经济的文章。
2.3 对于文化类内容的统计
这里的文化类内容包含了运动、音乐、文学等。《明镜》周刊对于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似乎不甚感兴趣,平均下来每年只有3.6篇报道是记录这方面的,甚至还有好几年都没有一篇描写中国文化的报道。但是在2008年,报道数达到了峰值——9篇,而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描写奥运会的盛况的。
2.4 对于社会类内容的统计
这里的社会类内容包括气候、民生、旅游,人物专访等等。一开始几年,《明镜》周刊对中国的社会类的内容关注并不多,关注点几乎都在政治和经济方向。在中国的公共外交逐渐开展起来,逐渐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发声并发的响亮后,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的软实力也逐渐关注起来,平均下来每年会有5.3篇关于中国社会的内容。
2.5 对于科技类内容的统计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成果一直不算突出,同样的,《明镜》周刊对中国科技方面的报道也是微乎其微,平均下来每年只有2篇报道是在关注中国科技方面的消息的。但平均每年都能够花费两个报道的篇幅来描述中国的科技事业,也足以证明中国的科技发展虽不至顶尖,却也值得关注。
2.6 对于政治类内容的统计
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当我们想要评判一个国家,首先会去看它的政治水平。《明镜》周刊平均每年都会发表5.3篇关于中国政治的相关文章来帮助德国人民了解中国。在开始的几年,《明镜》周刊对中国政治方面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共产主义、共产党的角度,并且多是以讽刺或者鄙夷的口气来进行报道。近几年来,对中国政治方面的报道开始逐渐公正起来,关注面也广了很多。尽管还有些许与事实不符、略主观的看法,但总体来说,报道还算客观。
3 对1995-2015年《明镜》周刊中中国形象的分析
总体上来说,德国对中国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关注一直较多,对于社会的关注也在随着对中国的了解而逐年变多,关于中国科技方面的报道一直不多,关于文化方面的关注虽然少,但也在缓慢的逐年上升。而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年份——2008年。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同年,《明镜》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数达到了顶峰。北京奥运会的意义除了刺激了经济,增加了国家威望以及人民自豪感外,所带来的更令人惊喜的后果就是: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明镜》周刊以及其他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大多数报忧不报喜,甚至对一件事的报道断章取义。国外很多没来过中国的人对中国的印象就是:政府独裁,人权极差,老百姓民不聊生。而当他们因为奥运会来了中国之后就会发现,老百姓其实很友好,也很善良;其次,尽管我国的政府不是选举出来的政府,却很能为老百姓服务,并且效率高;再加上基础设施优秀、民族特色足。
当公众有了一定亲身体验所产生的印象后,再想“妖魔化”中国就没那么容易了。2008年后《明镜》周刊的报道确实也开始逐渐关注到中国的发展与成就,并且公正客观很多。由此看来,奥运会绝对是一次很不错的自我营销。虽然彼时对奥运会耗财耗力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可从长远来看,奥运会所带来的影响力远远不止国际地位和形象的提升。
3.1 数量上的变化
我们如果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次大型公共外交开展的时间为分界点,可以发现,2008年前的平均报道数为18.1篇,2008年后的平均报道数为24篇,增幅足足达到5.9篇。总体看来,尽管每年的报道数不尽相同,但如果从整体的趋势上来看,《明镜》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数是呈现出一个整体上升的趋势的,其对中国的关注度是在逐渐增加的。
3.2 表述上的变化
监督社会、时刻具备批判和问题意识一向是《明镜》周刊报道的原则,也是它一贯的风格。从《明镜》的内容编排和语言措辞习惯上来看,它更倾向选取态度激进、生硬强烈的措词。在对中国的报道上也是一样,《明镜》更倾向于使用较为夸张、吸引眼球的措辞方式。虽然吸引了读者的兴趣,但有时却违反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造成了读者对真实的中国形象的误解。
根据《明镜》周刊1995-2015年间对中国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在表述上《明镜》一直延续着夸张、强烈的措辞,但在2009年以后,报道的真实性逐渐增强,报道不再以偏概全,逐渐开始发表一些之前刻意忽略的内容。
3.3 内容上的变化
据统计,在《明镜》对德国本国的报道中,就有70%的是负面报道。总体来看,在1995-2015年中对中国的427篇报道中,正面报道占7.2%,中性报道占24.4%,负面报道占68.4%。与德国本国的负面报道占比大致持平。且从《明镜》周刊每年对于中国报道的负面报道占有率来看,尽管数据高高低低各不相同,但总体趋势还是略有下降的,《明镜》对于中国报道的观察角度也从只关注经济、政治延伸到了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
尽管如此,德国对中国形象的刻板印象一时也难以消除。在报道中谈到中国经济发展时,他们说“奇迹”;在谈到中国政治体制时,他们说“独裁”;在谈到中国自然环境时,他们说“污染”;甚至在谈到中国美食时,最常见的也只有饺子和宫保鸡丁。
3.4 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的了解如今德国大众对于中国的印象以及了解程度,笔者曾于2015年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随机发过194份调查问卷,整张调查问卷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经济四个方面,共15道题。以考察德国人对于中国大致的了解程度。
结果表明,83%的被调查者对中国的政治不了解,27%的被调查者比较了解中国文化,68%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有上文提到的刻板印象,33%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报纸、杂志等书面媒介了解到中国,4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网络、电视等电子媒介了解中国。看来,中国形象的推广还得继续努力。
4 结论
本论文通过统计和分析1995-2015年间《明镜》周刊对中国的报道,辅以调查问卷得到的德国大众对于中国形象的看法,得到了这样一些结论:
《明镜》周刊中的中国并不是全部中国的真实镜像,而是有所删减的、具有建构性的“中国形象”,如在经济上繁荣开放、在政治上专制保守、在军事上野心勃勃,民族文化丰富等。且由于《明镜》以批判和揭露见长等原因,其对于中国的报道多是负面信息,但关注的角度在逐渐深入和细致化。与此同时,《明镜》对中国的关注度也从以前的可有可无开始逐步增强,近几年“中国符号”更是频频登上《明镜》周刊,这也从侧面表明了我国的实力在逐渐强大。
对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尤其要加强公共外交的开展,推进民间外交的进程,尽量减少西方对我们的偏见。
邢雨恬(1994-),女,安徽铜陵,安徽大学德语学士学位,日耳曼文学方向。
G239
A
1672-5832(2016)04-02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