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核心网的TCO分析方法研究

2016-03-01史庭祥田会芹

中兴通讯技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

史庭祥 田会芹

摘要:基于通信行业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模型和核心网的特殊性,提出了无线核心网专有的TCO模型。该模型的特殊性包括:互联互通测试费用的复杂性、培训费用的必要性。通过引入新供应商的决策场景,采用成本项纳入工作流的分析方法,提出以人力投入成本和时间为主要度量手段的TCO定量度量方法。通过新老供应商并存场景的分析,指出业务部署和运维会对TCO产生复杂的影响。

关键词:无线核心网; TCO; 成本收益预测; 成本管理

无线网络的供应商选择,一直是困扰运营商的难题,这其中往往涉及技术和商务的多轮比较,评估决策时间超出1年也很常见,其原因在于:运营商不仅需要比较产品质量和价格,更需要综合考察供应商提供设备和服务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基于TCO的研究有助于运营全周期的成本控制,然而业界对于无线核心网的TCO分析并不多见,文章正是对该方面做出一些研究和探索。

1 通信行业的TCO模型

随着通信市场成熟度的逐步提高,移动数据承载能力也随之快速提升,IT互联网企业(如SKYPE、QQ、微信、Twitter、WhatsApp等)从以往与运营商合作的关系变成竞争者的关系,这使得运营商既面对运营商之间的明处竞争,又无法逃避和IT企业之间的暗处较量。在业务收入(如语音和短信)被IT分流的情况下,运营商不得不更加严格地控制设备和服务的采购成本。与此同时,全球运营商纷纷采用设备集中招标,如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从2008年开始的3G招标中几乎每个项目都是集团统一招标和采购,而海外运营商则更多采取兼并换股等方式,集中度大幅提升,实现集约化经营、集中化采购管理,这些调整都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然而在降低采购成本策略实行的初期,人们往往只关注低的设备价格,这可能导致总购置成本升高。比如,供应商表面上降低设备价格等当期成本而赢得订单,却为弥补“损失”提高软件和服务等远期费用,隐藏客户投入的显性和隐形成本。

为此,探讨设备之外降低成本的方法对运营商选择供应商也非常重要[1]。TCO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2],旨在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与供应商发生商品和服务交易的真实成本,该真实成本被用于采购管理,甚至开始应用于基于TCO的供应商选择[3]。近些年,其他国家的一些高端运营商已普遍开始使用TCO的方式,全方位地进行采购成本分析,以便从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选择最为经济的设备以及方案。

对于TCO的分析,我们不仅要考虑网络设备的购买成本(CAPEX),还要考虑一定年限内的运营成本(OPEX)。对于通信行业来说,CAPEX包括设备购买成本和设备部署成本,例如设备软硬件的购买成本、运营保障成本、搬运成本、安装调测成本、工程土建成本等;OPEX包括设备运营成本和设备运维成本,例如站点租金成本、设备电费成本、设备维修成本、人力成本等。有时可能还会计算机会成本,例如设备故障所来带的营业损失、客户满意度损失[4]等。通信行业的TCO模型,一般如图1所示。

2 无线核心网的TCO模型

如何利用通信行业的TCO模型和工具,为运营商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已得到主流设备供应商的重视,并在无线接入网中有所实践[5],但在核心网方面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少。

基于多年项目经验,我们认为:相比于设备成本,我们更需要关注多家无线核心网的运维和替换成本的比较。作为通信系统的子系统之一的无线核心网,它的TCO模型既要服从通信行业的通用模型,又要满足核心网的一些特殊性,其TCO模型如图2所示。

无线核心网TCO模型的特殊性对TCO的研究至关重要。无线核心网TCO模型的特殊性包括:互联互通测试费用的复杂性、培训费用的必不可少。

(1)互联互通测试费用的复杂性

互联互通测试(IOT)的复杂性是核心网区别于其他网络子系统的重要特征。由于核心网在网络中起到枢纽的作用,它几乎和所有子系统都有互通关系,这使得IOT费用存在一定程度的难以预料。IOT费用既包括设备商投入的直接费用,又包括运营商投入的直接费用以及业务部署、维护和影响项目工期的隐形成本。根据互联互通对象的不同,IOT可以分为两种:

·核心网和通信网络的其他子系统的IOT,如无线接入子系统、业务子系统等。

·核心网之间的IOT。

(2)培训费用必要性

核心网属于高技术复杂度的产品,运营费用中的培训费变得必不可少,甚至不可低估,这是区别于一般技术产品的业务运营特点。该费用高低决定于项目方案的复杂程度,以及现有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项目方案的复杂程度由网元数量、功能点规模等决定;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一般和新产品、新方案的应用相关,在一些情况下我们认为引入新厂家将很大程度上增加该费用,并带来业务运营的进度风险。

3 无线核心网的TCO度量

核心网属于软硬结合,且价值偏重软件的产品,针对每个成本项,我们可以从人力投入的角度来分析其成本,包括如下几方面要素:

(1)某项成本的规模,如网元数、功能点数、接口数等。

(2)投入资源的规模,如工程师数、工作天数、占地面积。

(3)人力成本,如单位时间的人员薪资。

(4)资源成本,如设备功耗、单位时间的电费、机房租金等。

(5)调节系数,如风险系数等。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如何度量TCO,我们以引入新供应商的场景做分析,如图3所示。引入新供应商无疑会带来更高的成本和风险,因此首先需要细化工作流,该工作流包括如下7个步骤,其中每个步骤可看作是一个或多个成本项:

(1)测试床和IOT。

(2)新设备安装、调试和集成(ICI)。

(3)新设备试验局运行。

(4)新设备试商用。

(5)拆除原设备。

(6)设备运输到库房。

(7)新设备重定位到机房和运行。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工作流的每个步骤给出定量分析,主要从成本和时间两方面进行考虑。为方便理解,我们主要分3部分描述,第1部分说明工作流的第1个步骤,即测试床和IOT;第2部分描述工作流的剩余6个步骤;第3部分说明在该工作流完成后,从新设备的业务部署和运维角度出发,该如何进行TCO分析。

(1)工作流的第1个步骤:测试床和IOT

在新设备引入期间,运营商需要考虑和新供应商的合作,并安排相关工程师予以配合(假设1个网元有1位工程师),测试床和IOT的成本计算方法如下。

·人力成本:网元数(IOT对应接口数)×配合天数×每工程师的日薪。

·资源成本:占用机房的每天租金和维护费用×配合天数+设备每天功耗×配合天数。

·时间成本:即配合天数。

最终给出的成本还需要乘以风险系数,测试床一般取1~2,IOT一般取4(IOT的风险远大测试床)。IOT涉及的接口情况,如表1所示。

(2)工作流的剩余6个步骤

一般来说,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集成大概需要1个月,考察合格后新设备试验局运行的观察期为1~3个月,正式商用后的观察期为1个月,然后开始老设备的替换搬迁,之后再进行拆除和入库。从新设备在新站点上的设备安装、调试和集成到老设备移交库房的工程周期估算如图4所示。依据项目经验,对于单站点单设备,从设备安装、调试和集成到老设备移交库房的工程周期需要51天;若考虑到多网元多站点的并行,由于多网元和多站点相互配合需要时间,总的工程周期大约为:1月+3月+1月+51天/站点=200天。

新设备启用的成本估算方法为:人力或资源成本×配合天数。

(3)业务部署和运维的TCO分析

引入新供应商,会带来业务部署和运维上的差异,同时由于新老供应商的共存情况,业务部署和运维的复杂程度和TCO可能远大于估算,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a)业务部署TCO分析

新的供应商和现网供应商共存或暂时共存的阶段,必然带来双倍的部署工作量。另外,两个供应商在业务部署中存在协同问题,如图5所示,红色部分是引入新供应商后增加的流程。两个供应商的业务协同工作由运营商负责,当两个供应商的业务协同不成功的时候流程需要回溯直到成功为止,这个过程需要增加开发和确认的成本,以及进度延误等隐性成本。

一般来说,中小规模的业务部署的准备周期,包括需求获取、需求评估、需求开发以及需求确认4个环节。而多个供应商共存情况,则增加了“多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协同”环节,以及可能的需求二次开发,使得总周期大约增加1/3甚至1倍。若单个供应商的中小规模的业务部署准备周期按3个月计算,两个供应商的业务部署周期则需要4~6个月。

业务部署的总体资源和时间消耗计算如下:

·运营商的人力资源。单一供应商的业务部署需要工程师3人/月,两家供应商则需要8~12人/月。

·业务部署周期。单一供应商的业务部署时间需要1周,两家供应商则需要2周。

·业务部署对应的人力资源。单一供应商的业务部署时间需要1人/周,则两家供应商需要4人/周

(b)运维TCO分析

运维TCO分析包括运行和维护两部分,而运行部分又包括设备功耗和培训费用。

·设备功耗和设备本身相关,一般由厂家提供设备的功耗标准数据,以及本次项目准备投入的设备的功耗表。除当期功耗分析外,还需要预测3~5年后容量扩展带来的功耗变动,以及下一个技术演进周期的功耗预测。

·引入新供应商会导致培训费用显著增加,相比于原供应商的系统更新带来的培训需求,相关培训费用预算更大。特别说明的是,即使供应商在竞争环境下采用激进的商务策略,给予超低的培训报价,仍然无法清晰地测算出运营商为此付出的相关人员的劳务费用。

·项目成功要素中的进度因素,维护人员和新产品新方案的磨合带来的其他风险,这些因素和风险往往难以测算。即使采用运维托管模式,上述风险通过收益分享方式转移给供应商,并通过供应商的主动运维提升效率,上述风险也并未能消除[6]。由此可知:引入新供应商,培训费用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运维阶段的TCO分析包括专业管理服务和备板备件两部分。

·专业管理服务成本。依据设备特点,专业管理服务的TCO分析主要包括故障定位服务、软件升级服务等。和业务部署类似,在同样的服务范围下,运营商要求新供应商以更高的运维效率提供更低廉的专业服务。但在两家供应商并存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不同于分区域建设原则下无线厂家之间的协同成本偏低的特点,核心网往往有难以预测的协同成本,至少在搬迁过程或两家供应商并存期间,两家核心网的专业服务的总成本往往高于单家核心网,相关分析可参照“业务部署”中的相关部分。

·备板备件成本。备板备件成本一方面和设备有较大相关性,如设备间不能共享板件将增加当期以及未来备板备件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若设备的平滑演进方案不佳,同样会增加未来演进到新设备时的备板备件成本,因此这部分成本分析,需要供应商提供当期和演进各阶段的备板备件产品配置和报价情况。另外,和单供应商相比,多供应商场景中,每个供应商承接的网络规模变小,即单一供应商承接的大网络被拆分为多个小网络,由不同供应商交付,因而备板备件成本一般会上升,而且一旦某个供应商退出网络,其备板备件成本将成为运营商的沉没成本。然而,供应商策略在备板备件成本分析上并非总是占劣势,比如供应商选择存在区域化需求时(包括服务和运营的区域化),备板备件则也需要匹配这个要求,即只向单供应商采购备板备件。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策略并不会因为设备共享带来更低的成本,反倒是因为供应商数量不足而失去议价优势。

4 结束语

近年来,TCO分析已经成为供应商必备的决策工具。在文章中,我们基于无线核心网的项目实践,将客户需求融于TCO分析,提出了核心网TCO模型和度量方法等,并对新设备商引入场景下的TCO决策进行重点探讨。希望能为运营商和设备商的核心网从业人员提供TCO分析方法,以便在核心网设备选择时有更多的参考依据。

除在引入新供应商的场景深化定量分析外,我们还可以针对新建网络、网络替换改造等其他场景作TCO分析,这些都可作为继续研究的课题方向。

参考文献

[1] 艾默生. 降低TCO:网络能源厂商竞争大趋势[J]. 电信网技术, 2009(8): 86-87

[2] LM ELLRAM, SP SIFERD. Purchasing: The Cornerstone of the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Concept [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1993, 14(1), 163-184

[3] 李文霞, 邸颖, 佟晓莉. 采购中的总体拥有成本战略[J].辽宁经济, 2006(5): 110-112

[4] 潘丽. 电信设备采购的TCO管理研究 [D].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5] 利文. 爱立信TCO方案助运营商降低网络成本最新企业一体化通信平台上市[J]. 通信企业管理, 2006(8): 60-60

[6] ETISALAT. 运维托管实现快速超越[EB/OL]. http://www.c114.net/topic/2644/a580228.html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分析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基于企业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