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温泉自然的馈赠
2016-02-29付绍洪
付绍洪
石阡温泉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在贵州省东北部的“中国泉都”石阡县境内,坐落于该县南部城南松明山下。石阡温泉是世界少有的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温泉。
中国最古老的温泉之一石阡温泉历来为石阡人所珍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记载,秦朝置的夜郎县治所因温泉而定于石阡。石阡温泉于三国时期与诸葛亮南征联系在一起,于城南温泉之上建诸葛祠以祀。唐朝李白流放夜郎,当时夜郎县属夷州(石阡),在石阡温泉编草亭书匾额,郡人于石阡温泉上建太白楼以祀。由石阡府有规模开发的城南古温泉,修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该温泉是保存下来至今仍在使用的中国最古老的温泉之一。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石阡同时建府,为明初贵州八府之一,府城就在石阡温泉之邻。先有石阡温泉,后有石阡府城。石阡温泉东靠一石崖,其高处古木参天,其下为一天然石洞,是入池的门口。石阡温泉自古无建筑覆盖,人们以井为池,洗濯于云蒸日照之中,称为“温泉浴日”。
明代嘉靖年间,知府王蕴葵书锲“洗心”、“涤虑”四字,嵌在温泉入池石洞石壁之上。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知府肖立业主持建造石阡府石城。温泉小石城为东城、西市。西门口临龙川水的老街,为明、清市井。老街长约1公里,宽约8米,街面均以青石板铺就。街道以河为名,龙川河望北而去,街道自南向北、从高而低分为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上河街南端即为城南温泉。
明代万历年间,长长的石板街北端建起了启灵桥,石板街南端的城南温泉开始有了顶盖。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云南人江大鲲时任知府,将温泉凿为大、小二泉。于是有了火龙自云南而来,行抵石阡松明山下,热恋上了冷龙的女儿,在此安家的传说。之后,历代官府及百姓,几经改修扩建,便有了长廊。唐代李白贬谪经此曾书匾额的温泉草亭,变幻成了聚景亭,与武侯祠、太白祠、斗姆阁、茶楼、石塔等交相辉映。
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知府罗文思书锲“温泉漱玉”石碑竖于大池院内。河岸边及溶洞洞口上,均留下摩崖和石碑。温泉一时成了骚人墨客吟诗作画、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石阡温泉历史久远,故事很多。1936年前后,一位名勃沙特的瑞士籍英国传教士曾在石阡传教3年,常在温泉洗浴。他后来著有《神灵之手》一书,在西方曾数次出版,石阡温泉因此名扬海外。
石阡县境内有世界少有的地热矿泉水。地热矿泉水自然出露20处36个出露点、地热矿泉水人工井6眼。2013年开展石阡龙川河干流地热水文地质物探12处。温泉水温通常为45℃~55℃。已勘查石阡地热田、凯峡河地热异常区,拥有资源量8.54亿立方米,年可采量达791万立方米。
石阡地热矿泉水为HCO3-SO4-Ca-K-Na、HCO3-SO4-Ca-K、HCO3-Ca型,富含氡、锂、锶、硒、锌、偏硅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锶含量0.52毫克/升~3.70毫克/升,硒含量达0.001毫克/升~0.008毫克/升,偏硅酸高达39.0毫克/升~58.8毫克/升,矿化度为0.03克/升~0.5克/升,是高品质的天然矿泉水。特别是硒元素含量指标,在我国500余处天然温泉中只有几处,属水中之精品。
石阡温泉的发育与其所处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石阡一带有两个主要的构造,即枹木寨背斜和石阡断裂,均呈南北向延伸。温泉大多沿枹木寨背斜的核部分布。石阡断裂极其次级断裂构造系统形成了地下热水循环通道。石阡温泉区覆盖的地层岩石为古生代泥岩、砂质页岩、钙质页岩及灰岩,温泉水流经这些岩石,岩石中所含的某些化学组分进入到循环水之中,使温泉水富含大量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元素。
石阡温泉良好的水质还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高森林覆盖率。石阡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降雨量约1100毫米,地表水丰富,对地下水的补给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地上郁郁葱葱,是为地下水的天然保护层和过滤层,保障温泉优质水的补给。
石阡温泉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矿化度较高,沐浴温泉对人体保健、肥胖症、心血管病、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新陈代谢、内分泌腺、外科、关节炎、糖尿病、痛风、皮肤病、妇科病等均有很好的理疗效果。石阡温泉矿泉水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放射性元素氡,氡浴可使心动过速者变慢,心动过缓变快,能使高血压降低、低血压上升。对中枢神经有镇静、止痛和催眠效应,并可治疗关节炎、神经炎,调节妇女内分泌等。石阡温泉水中偏硅酸、锶、锂含量较高,这些元素能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利于骨骼钙化,防止骨质疏松;还能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脏,降低心脑血管的患病率。经常饮用温泉水还可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老化,有抗癌、抗衰老等作用。
石阡温泉矿泉水中阴离子主要是SO42-、HCO3-,阳离子主要是Ca2+、Mg2+。饮用或洗浴这种矿泉水能中和胃酸因汤内食物发酵产生多余的酸,具有增加食欲、缓解肠痉挛的作用,对糖尿病、痛心、风湿病有显著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