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长尾雉
2016-02-29冉景丞
冉景丞
从贵州苗岭至武陵山再延至湘、赣分布点
形成一条白颈长尾雉的分布带
京剧中武生或电视里美猴王头上总是插有惊艳的翎子,那羽毛足足有一米长,飘逸绚丽,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英俊潇洒、威武雄壮的显示。那羽毛,就是中国特有鸟类长尾雉的尾羽。长尾雉身型大小近似野鸡,但尾羽极长,雄鸟的尾羽长1.2米~2米,羽色绚丽,在有些地方被称为白洋鸡、长尾野鸡、地鸡等。中国共有4种长尾雉,其中白冠长尾雉较为常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和仅生活在台湾的黑长尾雉由于数量极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在茂兰保护区工作时开始关注白颈长尾雉的生活习性,它在当地的活动范围呈一条非常狭窄的条带,数量也较少。白颈长尾雉仅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交界的偏僻地带,如贵州与湖南交界的黔东和黔东南的几个县,在梵净山、雷公山和月亮山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它们栖息于海拔300米至1000米的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其中尤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为最主要生境,冬季偶尔也会在海拔500米左右的疏林灌丛地带活动。有时单独活动,有时又以3~8只小群活动,多出入于森林茂密、地形复杂的崎岖山地和山谷间。
佛顶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动物监测时,用红外线相机捕捉到不少白颈长尾雉活动的场景。我们确信佛顶山就是白颈长尾雉的重要分布地,于是科考队决定对佛顶山的白颈长尾雉进行一次考察。通过调查发现,佛顶山白颈长尾雉的种群数量还真不少,只是因为它们生性机警,活动时不像其他雉类那样咋咋呼呼,它们很少鸣叫,只是在那里静悄悄地寻找食物。即便它们在离人群不远的地方活动,人们也很难发现它们美丽的身影。在发现异常情况时,白颈长尾雉会悄无声息地停下不动,或先急跑几步便停下观察动静,如无危险,就悄悄地走开。如发现敌害已超过了它们的安全距离,则马上尖叫着起飞逃走。白颈长尾雉一般在晨昏出来活动觅食,喜欢在隐蔽的草树丛附近活动,到了夜晚,则在高大阔叶林的树干上休息。
白颈长尾雉是杂食性。在春季,万物复苏,各种植物竞相生发,马兰、看麦娘、半夏、半边莲、叶下珠、繁缕、紫花地丁等这些草本植物新发的嫩芽成了它们新鲜的蔬菜,香菇、木耳和部分昆虫、螺蛳成了营养佐餐。夏季,它们主要啄食锦鸡儿、山胡椒、野鸦椿、猕猴桃、五味子、野葡萄等灌木和藤本植物的嫩芽和各种昆虫。秋季,是植物成熟的季节,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成了它们增加能量的原料,特别是壳斗科、豆科植物的种子。当然各种小昆虫是最好的肉类蛋白,只要有机会,总是不会放过。到了冬天,日子就难过了,虽然南方的冬天不会冰天雪地,但食物毕竟不如其他季节丰富,它们只能以蕨类、谷粒以及植物的嫩芽、茎和根为食。
每年的4月~6月是白颈长尾雉的婚恋时节。发情的雄鸟总是全身羽毛蓬松,使自己显得更加高大威武,不断地在雌鸟周围来回走动,身体略向雌鸟倾斜,靠近雌鸟一侧的翅下垂,尾略张开,亦向雌鸟一侧倾斜,头向前伸,目视雌鸟,百般殷勤,只求雌鸟能春心萌动,得以交欢。心愿得逞后雌雄就各自分开,雌鸟就到林下或林缘岩石下、草丛中、灌丛间和大树脚下去营巢产卵。巢址甚为隐蔽,巢也比较简陋,主要以枯枝落叶和草茎构成。雌鸟产六、七枚卵后开始孵化,此时的雄鸟俨然做起了忠实的卫兵,始终不离不弃,一直在周围活动,等待它们爱情的结晶,当幼鸟出壳后,与雌鸟一起经营和美家庭。因为豹猫、黄鼬、蛇、猛禽等都会捕杀幼鸟,亲鸟总是格外小心,即便如此,也总是难逃厄运,六、七个儿女很难全部成活,有时孵化出来没有几天,一窝幼鸟就全军覆没,葬身天敌的腹底。因此,即使每年都在积极繁殖,种群数量也不会大幅度增加。
近年来对贵州珍稀动物调查发现,从榕江、荔波、从江交界的月亮山,到石阡、施秉、余庆、镇远之交的佛顶山,再到沿河麻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有白颈长尾雉分布,而这一分布带正是武陵山脉到苗岭山脉的走向。科考发现,佛顶山的白颈长尾雉种群数量相对较多,堪称这一分布地带之冠,可见佛顶山可能是白颈长尾雉在贵州这一主要分布地带的集中区,也是这一物种从苗岭山脉至武陵山脉甚至从西往东延至湘、赣分布的重要分布结点。
我们在考察期间发现,佛顶山上人烟稀少,各种动物活动频繁。我们通过红外线相机拍的小视频还发现,小心翼翼的白颈长尾雉还是谦谦君子,就连小松鼠它们也会避让,不与松鼠争抢食物。它们总是认真呵护幼雏,在逃避和躲藏中过着自己的日子。它们靓丽的身影,成为佛顶山动人而令人疼惜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