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解开汉字的密码
2016-02-29丁青项平
丁青++项平
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可以说激起了识字教学研究的层层涟漪。新《课标》不仅在识字数量上作了增减,对识字先后顺序也有明确的指示,为识字教学更加科学指出了更为明确的方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提出了识字教学的新理念,即关注汉字的文化性,关注儿童的汉字学习规律,关注儿童汉字学习资源的生活背景。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从这一要求看,汉字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符号工具的教学,它更是文化和语言意义的载体,通过汉字承载的多个意义和多维信息,拓展汉字学习的意义空间和文化空间,进而让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喜欢汉字,热爱汉语言文化。而在以往的识字教学研究中,这一点往往被教育者所忽视。
第二,识字写字教学要“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全息码,是现存的最完善的表意文字。它积淀的不仅仅是民族的文化信息,还有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再生的特点。每一个汉字就像一块活化石,用它那生动的构形,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动听而有趣的故事,展示生活画卷和思维习惯。教育者亲近汉字、研究汉字、把握汉字的特点,才能用好汉字的特点进行教学,才能以更好的方式把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符号的汉字传递给学生。因此汉字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汉语言文化教育的过程;汉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识字的数量和记忆音形义的浅层目标达成上,更应该从把握汉字的特征出发。
第三,识字写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儿童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他们不仅天天获得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口语的经验,还在满目都是汉字的环境中交往、生活。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有字书”。新《课标》特别关注到了汉字学习中的儿童。从儿童出发,教育者要拓宽识字教学的视野,打通书本识字与鲜活生活之间的壁垒,让儿童在生活中对汉字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敏感,养成驻足观察的习惯。
我区多年来坚持的“科学认读”识字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与新《课标》倡导的新的识字教学理念不谋而合。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研究信心,激励我们梳理、总结多年来研究的经验和反思,以就教于各方识字教学的研究者。
一项持续研究并日臻完善的实验
“科学认读”识字活动课程的建设,是一项致力于变革小学生汉字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汉字学习力的研究。它源于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德藩先生的教育思想,即“让8岁中国儿童实现自主阅读”,让中国孩子更好更快学习母语。以此思想为指导,在著名特级教师陈树民、袁浩校长等语文大家的倾力指导和直接参与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为区域性研究项目,在历经十多年的努力中,坚持“在学习中领会,在理解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目前,全区已经有十二所小学、一百多名教师参与了研究,上万名学生在实验研究中获得发展。参加实验的学校已经把“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程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完善了学校的校本研修制度,部分学校编写了校本实验教材,促进了研究的常态化。全区建立了实验学生识字档案,实验班学生在二年级末达到平均“识字2500字”的研究目标,实现了“让八岁中国儿童实现自主阅读”的教育目标。区域研究成果先后在《上海教育科研》《语文世界》等刊物发表,多次在省级研讨活动中进行成果交流。
第一阶段:从研究“最能体现课改精神的研究课”起步
课题研究之初,正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起步阶段。在以周德藩会长,特级教师陈树民、袁浩为核心的专家组的引领下,课题组认真分析识字教学的现状,审视与课程改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相违背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首先引起大家关注的是“儿童识什么字”的问题。儿童识字的过程应该是儿童学语言的起点,是儿童更好生活的基础。然而,现行的识字教学却把儿童圈进书本的“框框”里,汉字以静态的、符号化的、凸显工具性的面貌呈现给儿童,儿童接受到的是自己不喜欢的、离自己距离较远的汉字学习。显然,这样的识字教学是儿童不喜欢的。
在理论学习研讨和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尝试设计了一堂以《我们逛超市》为主题的识字活动课。这一课先后在玄武区、南京市、江苏省课改现场会上展示。每一次研讨展示都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被专家称为“最能体现课改精神的研究课”。在这一堂创意活动课上,体现了儿童汉字学习的新突破。
1.儿童汉字学习资源从书本向生活拓展。“超市”是城市儿童身边的社会资源,“逛超市”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超市带出来的商品包装是生活的附带品,但上面的汉字资源却是儿童走进文字、更好生活的桥梁。超市可以为儿童识字提供最贴近、最便捷、最亲切的汉字资源。研究者选择这一主题,为儿童在生活中识字寻找到了最佳资源背景。
2.识字载体从他人提供走向自己制作。“剪贴本”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在一段时间内,有意识地将自己在超市购物和使用过的商标、包装袋、宣传单等收集起来,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剪剪贴贴,并加上自己的美化加工,做出“剪贴本”。在“剪贴本”上的汉字自己要先研究:可以问家长,主动识字;可以编字谜,巧妙记住字形;可以寻找图片上的有趣的地方,和大家分享;还可以提出一些小问题考考大家。“剪贴本”不仅成为学生的原创生本教材,而且让前置性学习有了保证。
3.教学设计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设计学生的学。在设计《我们逛超市》的过程中,教师改变原来以教为出发点的设计思路,主要设计学生的活动板块,而每一个课堂板块中,学生交流的内容则依据学生的交流。藉此,课堂的开放与生成的内容因无法“预设”而让师生充满期待,课堂因此而焕发生机和活力,游戏和活动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方式较好地唤起了儿童参与识字的积极性,本来枯燥的汉字因游戏活动带动而变得有趣了。endprint
第二阶段:让生活“处处成为儿童的识字课堂”
超市主题识字活动课的开发,为“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课程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超市主题,只能做一节活动课,最多做一组活动课。孩子生活在汉字的环境里,如何“投向生活”成为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突破口。
我们提倡孩子从自己经常逛的超市中,从经常触摸的饮料瓶、牛奶盒、牙膏盒上,从每天进出的校门、校园中,从班牌、墙报、标语中,从同学、老师有趣的姓名中,从自己拿到的各种教材、家长赠送的图书中,从路牌、店名、街区、广告中识字。这些儿童关注度极高的内容,扩大了儿童识汉字的学习资源,在促进儿童识字的同时,也促进了儿童成长。我们还通过研发“四季的脚步”“春天,我和花儿有个约定”“水果国的秘密”“野菜也飘香”等主题课程,让儿童亲近自然,增加这一类汉字学习的亲切感。汉字学习资源由超市延展到生活,从研究的角度看,取得了以下突破性的成果:
一是丰富了学生的汉字学习资源。由书本走向生活,由等待告知到自主寻找,学生学习汉字的天地变宽广了,汉字学习的环境变生动了,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汉字变得立体而丰富了。丰富的汉字学习资源,广阔的识字视野,在生活中能触手可及的汉字信息,让学生达到了在“生活中识字,识字在生活中”的理想境界。
二是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敏锐性。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以自身的语言环境为基础的,如果进入学校课堂学习汉字时,出现“生活是生活,学习是学习”的割裂状态,则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将生活与识字之间的壁垒打通,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让学生形成主动识字的思维习惯,对生活中的汉字多一分敏锐,多一分关注,更多一分情感。
三是架设了生活与汉字的桥梁。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面对美丽的花草树木和美妙绝伦的风景,学生往往会出现“失语”现象,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眼中的美景。而通过识字活动课,引导儿童寻找与美景和美的事物相关联的成语、古诗、优美的句子,或从颜色、味道、形状、生长特性等多信息通道捕捉相关信息,能充分达到“一切景语皆词语”的状态,在认识汉字的同时,建立学习与生活的多重联系,促进学生向“积极识字”转化。
第三阶段:寻找汉字学习与主题活动的平衡点
从一节课到系列课的开发,“科学认读”课完成了课程开发体系化任务。所有课程的开发,均指向课程实施的对象——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完成汉字学习资源和主题开发的基础上,研究者更加关注识字活动课的定性与基本操作模型的研究。
我们在研究识字活动课的过程中,规范了课堂活动“一二三”制度。以期达到“尊重学生的生活,相信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慧”的目标。“一”即一本剪贴本。在课前备课中,教师备学生的剪贴本,后续所有的学习活动展开、学习资源开发都围绕“一本剪贴本”展开。“二”即二次学习。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呈现的汉字,不能一次见面后就草草结束,必须通过“汉字开花”“归类比较”“与汉字说说话”等环节,让孩子与汉字有深度接触和巩固的机会。“三”即三次自主交流。课堂组织上,要保证学生自主交流、思考不少于“三次”,即整堂活动课中,由开始的小组交流、中途的大组汇报、结束的巩固环节,至少保证三次学生自主交流的机会,这样保证把学习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完全交给学生。
研究小组聚焦活动课的课堂,聚焦汉字学习的规律和文化,聚焦学生学习汉字的心理特征,进行“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的深度反思和改造,让汉字学习的主线更明,让学生主体特征更显,让活动课的效率更高,让课题研究从有效向优效迈进了一大步。
一是开创了以“学生的学”为主线的新课堂。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是一次课堂设计的革命。在课堂上教师的教是“粗线条”的,而学生的学却精细、具体、饱满。从活动课几大版块的安排看,充分尊重了儿童识字的认知基础和心理需求。第一版块的引入部分,就是让儿童从生活走向识字,无论是小组交流的“热身”,还是大组交流的“分享”,学生都逐渐将自己认识的汉字从生活背景(剪贴本上的图片)中提取出来,关注汉字的字形、读音、意思;在大组分享版块,学生剪贴本上的汉字资源再次被充分利用,而师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汉字开花”“快乐联想”,则将汉字的演变发展、构字规律、典故趣事等巧妙地运用到识字过程中,既增强了汉字学习的趣味性,又增加了汉字学习的文化性,让儿童的兴奋点调整到对字形的识别、辨别、比较和推敲上。根据心理学原理,儿童识别抽象的笔画符号是认知的难点,但是把汉字放在趣味性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达到了同步增长。
二是创意识字新思维,让汉字认知生动起来。传统的识字课往往把汉字当作静态的符号,在教学中常采用“三多”法宝:多认、多组词、多写。可作为中华文化“活化石”的汉字,它有时是一幅画,有时是一首诗,有时是一个故事,有时是一串逐渐变化的符号。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汉字都会说话,每一个汉字都能让我们浮想联翩。在识字活动课中,教师尝试充分挖掘汉字的个性化特征,并把这一理念转化为创意教学设计。在活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的基本话语方式是“我有一个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看到这个字我想到了(字、词、成语、人名……)“我给大家猜一个字谜”“我发现这几个字”等等。面对一个汉字或者一串汉字,孩子思维的方式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思维、链接生活的具体化思维,让汉字学习不孤立,让汉字学习“活”了起来。通过课后的访谈,这样的课是孩子最喜欢上的识字课,也是效率高的识字课。
三是为识字活动课的性质作了明确定位。识字活动课是小学识字课堂的有效补充,在课程设置上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范畴,因此,活动性和实践性是其基本特征。而以主题或话题为主线的识字活动课,必须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学习目标,那就是汉字学习始终是贯穿活动课的主线。基于此,这样的活动课必须追求“灵活而不乱,开放而不散”的组织要求。活动课的设计尽量避免跟着话题跑变成百科知识课,或者跟着活动跑变成主题活动课。endprint
一支致力于汉字教学改革的研究团队
一项研究的落实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一群人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得以持续而有效的开展,主要得益于有一群志愿者的倾力研究。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建立一个“金字塔”型的研究团队。其中,处于“塔尖”的专家研究团队,决定着研究的高度,“塔基”的研究教师群体,决定着研究的广度,处于“塔身”的区域研究机构,决定着研究的方向和深度。这样三类人群,支撑着也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持久而富有成效。
1.顶层:专家引领的专业支持性团队
专家是课题研究的“智囊”。我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好“智囊”作用。我区先后聘请了周德藩、叶水涛、陈树民、袁浩、汪笑梅、谷力、董劲松、芮琼等为指导专家。
为了提高研究的成效,我们坚持专家长期跟进式指导。多年来,周德藩主任坚持沉入到课堂中,和实验教师进行交流对话,讲述中国汉字简化与拉丁化的历程,讲述西方语言文字学家索绪尔的观点“文字是记录声音的”。著名特级教师陈树民多年如一日沉浸在对识字活动课的研究中,并给实验教师以切实的指导。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学习力研究专家谷力,深入我区多所学校,帮助分析“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活动课在耦合脑科学、儿童基础学习力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和理论依据;阐述汉字联想与儿童智力发展,与脑的开发之间的关联性及其意义。为了提高研讨的实效性,我们注意采取专家与实验教师对话互动的形式。在每一次研讨中,教师都有机会将自己某一阶段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讲述出来,再由专家予以点评与剖析。有针对性的对话,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放大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升了实践智慧。
2.中间层:行政、专业研究部门的协作团队
我区“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课题研究得到了区教育局和实验学校一把手校长的高度重视。区教科所定期组织由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初教科科长、进修学校分管校长、教科所所长和12所学校校长组成的研究团队,对课题研究作深度研讨。2010年开始,这项工作列入了区小学重点研究工作。在区域行政研讨和规划下,一个层级分明、分工明确、有一定规模的区域研究团队,因有着完善的组织和明确的愿景,工作和研究的效率大大提高。团队成员带动实验教师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中,同时也明确了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思路。大家持之以恒聚焦儿童汉语言学习的研究,在引领中发展,在思考中提升,在研讨中生成智慧。区域研究团队在我区“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研究中起到了引领、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3.基层:落实理念和创意实施的活力团队
一项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教师——教学的实践者,将他们理解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大脑中的实践知识”和“实践中的实践知识”。而这个转化过程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的。这中间需要让“理论知识”成为教师“信奉的实践知识”。而这样的转换,往往需要团队的支撑和力量。我们在”科学认读”专题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学校为单位的研究小组的建立。在学校为单位的小组研究团队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例如,洪武北路小学,有着多年研究经历的组长李媛媛老师带着一位又一位年轻实验教师,在课堂研究中提高研究水平。例如,珠江路小学以社团的形式,汇集年轻志愿者投入研究;例如,昆仑路小学分管教学的祝燕校长,一直坚持带领一群年轻研究人员进行课程的实施研究。例如,紫东实验学校,老中青共同探讨针对城郊结合部的孩子开展的识字活动课开发的研究。这些团队,均因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坦诚交流,而使得研究富有成效。
一系列保证研究扎实推进的举措
一项新的活动课的创意与诞生,不仅需要灵感和智慧,更需要反思。有了基于反思的思维方式,才能对研究行动和成效进行及时的分析,提取经验,改进不足。在反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是要有提炼与总结能力,于特殊教学事件中寻找一般规律。基于此,“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课题虽然经历较长时间的研究,但是没有停留在一个点上平面地打转,而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障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以反思的思维审视成效,以理性的思维提炼经验成果。
1.在研究路径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牵手
教师认识的高度决定着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成效。“科学认读·趣味联想识字”实验的研究,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新理论、汉字学习理论、汉字文化等方面逐渐积淀。我们组织实验教师读书沙龙研讨,让他们在《汉字全息学》《汉字思维发展心理学》《汉字文化》等书籍中寻找汉字文化的踪迹。
2.在组织策略上,营造合作共赢的氛围
如果缺少教师调动自己的智慧,作深度的思考和持续的学习研究,就不会取得创新和突破。因此,精心策划研究交流活动,能够促进研究者将实践智慧与新理论融合起来。我们注重将研究过程放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研究活动中,保证了课题研究过程品质。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读书沙龙、识字活动课创意交流沙龙、教师研究感言征集、以学校为团队的精品活动课录像课评比、区域内拉手学校交流、有经验实验教师经验分享等,推动课题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3.在制度保证上,着力引导会研究向实研究的转化
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经历“选题—实施—成果提炼—反思—再实施”的反复推进的过程。由于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儿童成长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研究成果的迁移运用不是一个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迁移应用和不断再创造的过程。为了保证持续十多年的“科学认读”研究成果得以传承并不断渐进式创新,切实的制度保证是关键。
我们推行了《教师培训与研修制度》,规定课题组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汉字研究专著、一本儿童心理学新理论,规定实验教师每学期参加至少两次的市区级培训,规定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题研究课或者作一次研究成果汇报演讲。这些制度促进教师深刻理解本课题的核心理念,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理念高度。课题实施的《“五个一”行动建议》将课题研究引向常态。第一个“一”是每生有一个识字载体,这个识字载体可以是课题组初期研究出的“学生识字剪贴本”,也可以是实验学校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还可以是课外读物等等;第二个“一”是每周上一节课题活动课,在学校课表中安排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里;第三个“一”是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组研讨,促进资源共享,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第四个“一”是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识字量检测,并建立识字档案,在一年级入学初和二年级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生识字量状况的分析与实验反思;第五个“一”是每学期完成一节精品研究课的实录记载,从中寻找课题研究的创意生长点。
伴随着杂沓的生活,伴随着我们一直追寻的教育理想之路,伴随着一个区域团队研究成长或深或浅的足迹,这样一个持续十多年的研究正在不断走向深入。
(丁青、项平,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210008)
责任编辑:颜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