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像花儿一样绽放

2016-02-29杨九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城南素养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办于2013年的崭新学校,“实小人”怀揣教育理想,实践幸福教育,学校的文化建设就像花儿一样绽放。

一、“爱”的雨露滋润心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如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序中所言:“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1.乡土之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苏海安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望长江,是江海文明的起源地,也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装备制造之乡、建筑之乡、茧丝绸之乡、河豚之乡、纺织之乡、花鼓之乡、紫菜之乡、鱼米之乡。悠悠乡愁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基因,守住家乡的根,就能牵住游动的魂。在城南实验小学的校园内,随处可见“海安元素”——当地名人字画、丝绸文化长廊、扎染艺术展馆、建筑模型广场,著名养殖企业中洋集团正在筹建校园水族馆,最具海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玻璃版画也将出现在校园的墙壁上……小小的校园成了美丽家乡的缩影,学生们整日徜徉其间,耳濡目染,日久天长定会孕育出一份炽热的乡土情怀。这份情怀接地气,强根基,润心灵,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何境,都能让人从心底由衷地升起幸福感和自豪感。

2.生命关怀

生命是一个奇迹,需要我们去敬畏、去尊重、去关爱。钱钟书说:“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到风的姿态。”城南实小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关爱有着与众不同的角度——生理关怀,他们善于从生理学的角度来剖析教育现象,破解教育难题。一位数学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打开课本时总是翻不到页码,联想到剖宫产儿童视觉偏弱的生理原因,开展了剖宫产儿童数学学习的案例研究。几位语文老师发现不少孩子在语文学习中,书写汉字时左右颠倒或上下颠倒,阅读时有跳字、跳行或重复现象,受到数学老师的启发,也开始了剖宫产儿童语文学习案例研究。不久,体育老师看到学生跳绳协调性有很大的问题,也琢磨着是不是和学生的出生方式有关呢?很快,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全校竟然高达71.4%的学生是剖宫产儿童。于是,从发现一个到发现一片,从研究一个到研究一群,“剖宫产儿童学习关怀”在语、数、外、音、体、美各学科全面铺开。他们发现,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可以打开一扇扇神奇的“窗户”,例如,儿童回答的声音太小,是否与其先天听力的好坏有关?课堂上容易走神的孩子,是否因为他们的饥饿感从来都比他人强烈,或许因为其嗅觉天生就优人一等?那些门牙掉了的孩子,老师怎样纠正他们错误的拼音“n”?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儿童,他们缺乏的更多的是来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爱还是医学上的微量元素?老师贴的“小红点”,是否考虑过会引起部分学生皮肤过敏,导致其不适?个别儿童“多便”,其诱因究竟是心理需求还是生理需求?……爱孩子,就是要关心到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多一份生理学的关怀,可让教育行动更加理性,让教育的关爱更有温情。

3.爱的“磁场”

“温暖他人,幸福自己”是城南实小幸福公益的口号,他们的幸福阶梯是“感受幸福——理解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这和约翰·怀特所倡导的“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融入一种高尚的生活之中”的幸福观念是非常相通的。城南实小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幸福公益手册》记录自己日常的善行义举,积分高的还能成为学校的“幸福大使”。城南实小的学生家长是幸福公益的践行者,每周五,各班的“金蔷薇·故事妈妈”都会到班级为孩子们讲故事;“爸爸讲坛·超级讲师”每学期都会隆重上演,讲营养,讲兵器,讲科技,讲动漫……爸爸们各尽所长,各展风采;春游秋游时,家长们主动陪护学生,帮忙拿衣物,引导上厕所,带队做游戏;运动会上,家长志愿者做裁判,忙摄影,做安全员,劲头十足。城南实小的老师们更是幸福公益的推动者,特困生的校服是老师们出钱买的,学校加入全国幸福教育联盟后,每年寒暑假,积极参与到云南、贵州、新疆等边远地区的援教扶贫助学行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城南实小就是营造强大的爱的“磁场”,把爱播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同时又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爱的传播者、创造者。沐浴着爱的雨露滋润,幸福成长的味道会更美、更甜。

二、素养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成长的幸福——长大、进步的美妙感觉。而成长,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身体的成熟,更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本土化探索的经验就是——素质教育。近年来,人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寻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特别是世界各国课程标准中强调“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趋势,推动了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素养教育的快速转型。城南实小对这种形势持有清醒的认识,并有着自己的行走姿态。

1.从小从早

幼学如漆。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城南实小从2013年秋学期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以后每年递增一个年级,目前已到二年级。他们对学生素养的培育不仅凸显“基础性”,而且抓早抓小。他们的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每天下午离校前都要上一节10分钟的短课——“习惯养成一日评”,全体学生静下心来用10分钟时间对一日来的举止言行进行自我评价,“三省吾身”。通过自我对话,增强儿童的内在自觉性,促使儿童从小养成自省、自律、自立、自强的好习惯。他们从一年级开始专门开设了形体训练课,课堂上,所有孩子对着大镜子看看自己怎样站立腰身最挺,怎样走路步伐最稳,怎样说话眉目传神,怎样着装最有魅力。通过形体训练,学生由内而外透出一种文明、典雅的气质。毋庸置疑,这种带有奠基性质的素养,是“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相伴一生的素养”[1]。

2.学科发力endprint

从国际教育改革源流看,教育发展已从生存引导走向生活引导,从生活引导走向价值引导,价值引导就在于关注人的核心素养:因此,这些年来各国教育聚焦核心素养;提出核心素养的三维结构,包括“能主动地使用工具”“能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能自主行动”;日本提出21世纪素养,包括“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美国提出“认知的”“人际的”“内省的”三者互动,生成核心素养。近年我国教育改革也开始关注核心素养,特别提出在各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人民教育》在2015年第7期卷首《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中指出:“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城南实小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让学生拥有更多“带得走”的核心素养。比如,他们的数学课、学生的数学学习总是力求体现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整体感、结构化、严谨思维和逻辑理性,着力“用数学的方式学数学”,“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让学生享受“理智欢乐”——一种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后豁然开朗的情感体验。当然,他们也深知,“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乌申斯基语),努力通过形象来表达抽象,在感性中孕育理性。他们还时刻用肖川的话提醒自己:“过分地局限于本学科知识与内容,不仅会禁锢教师自身思想的自由驰骋,也不利于我们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具有雄浑浩博的哲学气质的人才”,要“站到学科教学的教育高度”,看到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自觉地指向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成长,使其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或一个组成。

再看语文学科。语文不仅是孩子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跟他们现在与将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生相伴。城南实小着力现在,着眼将来,提出要让学生“过语文的生活”,引导学生成为有生活情趣的人,有道德情操的人,成为幸福的人。他们把教学楼变成了图书馆,每层楼都设有阅读角,铺设了地胶,摆放了矮凳、书柜,放满图书。每个教室门前的廊柱上,都有精心选择并设计的“图书推荐”。每个教室里都有两个书架,按月在班级间“图书漂流”。当然,爱读书能让校园生活有语文味、书香气,但还不能算是有了高质量的语文生活。城南实小更关注的是学生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以及初步的审美判断与文化感悟能力,并把这些视为小学阶段语文核心素养指标。学校构建了较为丰富的语文课程:每天早上与中午各有五分钟短课,用来进行经典诵读;每天午间还有二十五分钟读书、习字时间,用翰墨书香陶冶性情;每个月都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图文并茂的绘画日记贴满了教室内外的墙壁。语文课堂上,他们推行先自学质疑后检查交流,先独立思考后合作分享,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他们专门制定了写字、朗读、说话、课外阅读等项目的考查办法,每学期都据此办法制定具体的考查方案,并认认真真地实施,考查结果也纳入语文成绩评定范围。

三、课程赋予良好的“积极适应性”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载体,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直接体现着教育的人文理想与追求,是学校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幸福教育需要有为幸福的人生奠基的课程,这种课程要向未来打开,指向学生未来的适应性。据说,美国教育“一直都在促进学生的适应性[2]”,并且把能引导这种变化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城南实小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自主研发和构建了一系列引导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校本课程。

1.口才与表现

这一课程以学生口头表达和形体训练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敢表达、会表达、口才好、表现能力强为目标,从小培养学生通过语言和体态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它的具体内容分解为两个方面、十二个要素:“口才”方面是指讲述、朗诵、主持、演讲、辩论、表演六个要素;“表现”方面包括礼仪、体态、表达、思维、心理、素养六个要素,其中,礼仪、体态、表达为“外在表现”,思维、心理、素养为“内在表现”。此外,本课程实施的支撑性条件包括情境、活动、评价等。这一课程既和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相交融,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单项课程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一个孩子将来长大了,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从事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嘴巴”和别人打交道,口齿伶俐、谈吐得体、自信大方、有礼有节、应对自如等方面的交往能力十分重要,举足轻重。

2.“2+X”体育实践

人们经常会谈起“健康数论”,即健康是1,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意义,才越多越好。对人的成长而言,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拥有健康的体魄都是十分重要的。古希腊人就把健美的身躯看作自然界最美的形象。城南实小“‘2+X体育实践”课程将足球、篮球作为普及性、全员参与性的体育运动,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要求分解到不同年级、不同阶段进行实施。到过城南实小的人都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个头都比同龄人高,饭量大,肤色也黑一些——这都是阳光运动的结果。大家惊讶于他们的男足和女篮,才二年级的孩子,一个个生龙活虎,神气活现的。古希腊有句名言:“健康精神寓于健康的躯体之中。”作为生命体,身与心是相互关联、和谐统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构成幸福的要素有:健康、美、强壮、身体魁梧、良好的竞技道德”。城南实小的体育实践不仅收获了健康强壮的身体,更有合作、独立、自我和荣耀等精神品格。

3.“个性化课程”系列

世上万物,都是独特的生命体。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说:“每个人都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无法与世界其他诸物互相置换的大宇宙;这些大宇宙在通过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发挥各自的天性时,将呈现出一个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松竹相别菊堇各异的、独一无二的美妙世界。”每个儿童能否“成为他自己”,关键还要看是否有适合他成长的空间。城南实小的个性化系列课程就是挖掘和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它具有以下特点:endprint

(1)自由开放。生命的成长在于基因,而基因是隐蔽的,神秘的,个人成长的密码往往需要在不断寻找、不断尝试中发现。因此,城南实小总是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活动,多展示,尽情释放自己,尽情绽放自己。鼓励家长多支持,多引导,多观察孩子的表现,捕捉兴趣点和特长优势。该校一、二年级每天都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留的是操作、讲述、表演、绘画等实践性任务,把课余时间、空间全部留给学生。有了合适的时间、空间和舞台,学生的个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展露,从内隐状态变得“敞亮”起来。

(2)多样选择。“课程即社会”,让学生有课程选择的机会,是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新内涵。城南实验小学目前有学生850人,但是他们的社团五花八门:七彩书画社、福娃合唱团、扎染艺术坊、文学百花园、快乐足球队、百灵金话筒、泥塑陶艺吧、动感机器人、花样跳绳、智力冲浪、思维迷宫、经典赏析、电脑绘画、环保社团、科技达人、琴弦组合、疯狂英语……孩子们喜欢什么,他们就开设什么,“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老师们有什么能耐,就带着学生玩什么,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主体生成。赫舍尔说:“人的存在不是充满能量的一个物,而是某一过程与许多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故而成长的意义是在成长过程中生成的,是由具体行为体现的。城南实小的老师总是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与众不同”,并积极引导学生自我建构个性化课程。一个孩子歌唱基础好,平时喜欢随意地哼哼唱唱,音乐老师发现后,和他一起合作谱写城南实小的校园歌曲。大家相约,到了六年级毕业时,举行自己谱写歌曲的专场演唱会。图文并茂的“数学绘画日记”,吸引了全体学生参与,佳作不断涌现,在老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的个人画集、画展在校园里流行起来。“真正的课程发生,意味着教师在有教育意向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有学习期待的追求中,建构、生成对课程的理解,发生新的视域融合。只有当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积极的、主动的意向追求时,课程的实现过程才不是一种强迫和灌输。[3]”

《让花朵开放,是春天最重要的事》是《青年文摘》刊发的一首诗:

在春天,一切都是可以缓一缓的

一切,都得为花开让一让

叶子可以迟一些绿

病也可以晚一些生

梦也可以少做

但得让花先开

阳光,请先将花蕾照亮

春水,也请先让花朵喝足

也让花朵们自己挑选

对,还要有好的心情

哪怕有花开得迟一些

也请耐心等待

春天不会忽略任何一朵美丽

这是一首诉说春天“花开”的诗,也是一首表达城南实小幸福教育理想的诗,“阳光普照”“春水润泽”好似“爱”的雨露滋润,是德性教育;带着“好的心情”“喝足”养料好似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浸润美元素的知性教育;“自己挑选”“耐心等待”蕴含自由精神和个体观照,是个性教育;而“一切,都得为花开让一让”“春天不会忽略任何一朵美丽”则饱含着对幸福成长的美好期待。

这样的景象和我到处推崇的校园里“到处流淌着奶和蜜”何其相似!这就是“幸福教育的样子”啊!

参考文献:

[1]王红、吴颖民.放慢知识的脚步,回到核心基础[J].人民教育,2015(7).

[2]亨利·M·列文.教育如何适应未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2).

[3]胡萨、宁虹.课程:作为一种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210013)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南素养课程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城南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