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选乡土案例,突破教学难点

2016-02-29秦利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统计图城市化乡土

秦利平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 它能够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乡土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则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案例与相应知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一课时“城市化过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乡土案例进行分析,实现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关键词]乡土案例教学难点城市化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21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提倡教师“用活教材”,教师应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围绕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材进行顺序重组和灵活构建。“城市化过程”的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课标旨在使学生能通过一些相关资料,分析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本课教学难点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动力机制。课本中仅仅用了一个自然段的文字内容和一个插图来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理论性强且内容空洞。

一、案例教学法与地理课的结合

案例教学能够使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得以有机结合,能充分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诱导等功能,能够有效弥补理论教学中实践性不足的缺点。“源于生活、关注乡土”是乡土资源与地理教学整合切入的视角。案例的选取应该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应该选取学生关心的事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可选择不同的乡土案例,体现地方特色、要因地制宜。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笔者在教授“城市化过程”一节时,考虑到所在地区近四十年经济和城市景观的快速变化,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制作了唐山市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和城市化水平统计图,把理解上的难点化解为探究一个个疑问的过程,也给予学生一种经过探索发现获得收获的快感。案例如下:

自制统计图:

探究问题设计:

1. 阅读统计图,分别描述三次产业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2.阅读统计图,唐山市的城市化水平有何变化特点?

3.分析唐山市的城市化水平和三次产业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

4.课堂小调查:调查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列举唐山的第二、三产业部门)。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根据座位自由结成小组进行讨论。

由小组代表阐述上述四个问题。教师在肯定大家讨论成果的同时,注意观点间的差异,并适当答疑。最后教师小结并归纳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设计意图:通过对唐山市城市化水平及产业结构的演变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环节通过对唐山地区乡土地理资源的分析,使原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使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为加深学生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难点的理解,在教学环节中,特设“献计献策”环节:

唐山作为矿业城市的典型代表,面临经济转型,为实现“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目标,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措施。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兴趣盎然,纷纷献计献策。

教师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献计献策”环节,增强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乡土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它贴近实际,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乡土案例的应用,不但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而且实现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例的整合,充分体现了“地理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地理化”。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统计图城市化乡土
让“统计图图表”背后的数学文化熠熠生辉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学会选择统计图
雕塑的城市化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