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学、识: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愿景
2016-02-29俞云王黑铁
俞云+王黑铁
[摘要]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关乎中学历史的教学质量之优劣、课程改革之成败。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一要提高史才,重在学科能力,尤以口才、文才、干才为重;二要夯实史学基础,包括精而深的历史专业知识、新而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广而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三要优化史识,就是识见和义理,以及看待历史问题的灵心慧眼和真知灼见。中学历史教师只要在才、学、识上有淡泊宁静的坚守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才、学、识的愿景也就无限地接近,历史教育的魅力也就一览无余了。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史才史学史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80
“史有三长,才、学、识。”且“得一不易,而兼三为难。”(刘知几)“三长”是古今历史工作者修身之鹄的,同样也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愿景。
一、史才:天生我材必有用
“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欲其详。”(《四库全书》)“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刘勰)所谓“史才”,即治史的才能,对于教师而言,重在学科能力,尤以口才、文才、干才为重。
1.口才
当下一些教师在教学语言运用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一是不敢说,二是不想说,三是不会说。有些学校误以为“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开口而叫教师闭嘴,对教师课上讲的时间作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有些教师对新课程形而上学,用“动手”代替“动口”,用“电灌”代替“人灌”。由此,那些曾经的生动讲述、风趣调侃、激情演讲、精辟论述、深情朗诵都难觅踪影了。其实,教学离不开“言传”,对话是教学的基础,讲授是教法的一种。“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师只有具有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好的口才,才能使自身的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得到发挥,引人入胜。
那么,如何提高口才呢?一要认真备课,力求教学语言具有严谨的科学性、鲜明的形象性和真切的情感性。有些教师讲课用词不当、似是而非,或者废话连篇、罗里罗嗦,或者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根源往往在于备课的不认真、不充分。二要强化训练,“曲不离口”,熟练地掌握运用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的技巧,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三要积累素材,“征求异说,采摭群言”,使教学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2.文才
古人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又云:“史之赖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食之需乎味也。”都是说文才的重要性,然而放眼望去,有文才者鲜见。究其原因,一是很多学校考核教师只看学生成绩,对于教学科研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没有精力去从事科学研究。三是教师自身受功利浮躁的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疏于动笔,懒于行文,不得不为的计划总结之类也大多从互联网上复制粘贴。然而,“君子之学,或施于事业,或见于文章。”(欧阳修)“史必藉文而传,良史莫不工文。”(章学诚)写作既是治史修史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史学史的基本方法,对于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深度思维探索和继续教育。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文才。一是应用类。如果我们对于工作中的计划总结、教案学案、试卷分析、资料汇编、学生评语等等不是咬牙切齿地敷衍了事,而是满心欢喜地倾注心血,那么,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必将别开生面。二是随笔类。教师一旦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形成文字,连缀成篇,诉于日记,载于博客,发于报刊,其职业的幸福、专业的尊严、生命的激情也就触手可及了。三是学术类。随着写作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尝试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甚至出书。一个勤于写作、善于写作的教师必能从机械重复、单调乏味中解脱出来,向着科研型、学术型、专家型的名师慢慢接近。
3.干才
也有些教师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但面对一群娇生惯养、活泼好动的中学生总是无计可施,课堂纪律松散、秩序混乱,以至于教学质量总是不如人意,专业发展面临尴尬。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干才即课堂教学能力的欠缺。“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刘知几)实践证明,干才在史才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第一颗火星。”(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聚焦课堂、推敲课堂、优化课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坚实地迈进。
一要勤于观课议课。观课就是听课,但更强调观察。有经验的教师可能通过一个手势“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夸夸其谈的说教;也可能通过一个眼神树立威信,而不是声嘶力竭地呵斥。议课即评课,但拒绝对课堂的好坏评头论足,应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自主选择。这对于学习、借鉴同行经验,反思、修正自身教学行为有着更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要精于备课上课。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讲台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实背景和宽广舞台,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和有力保证。三要敢于开课赛课。公开课和比赛课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义、不断改进的过程,它们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是常规课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一堂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这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二、史学: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木便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刘知几)所谓“史学”,即学识、学问,是对史料、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应为“专+宽”:精而深的历史专业知识、新而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广而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1.史学
当下的课堂教学,对历史知识明显矫枉过正:一是过于关注学生能力培养,而忽视了知识传授;二是过于迷信网络多媒体等“奇技淫巧”,而忽视了自身的知识积淀。这导致“硬伤”俯拾皆是:有位教师“自豪”地告诉学生“元谋人是我们的祖先”,却不知有“夏娃理论”。还有位教师启发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时说:“中国经济落后,GDP不行。”事实上,当时经济落后指的是经济发展层次的落后,而不是经济总量。还有位教师在解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竟然误以为“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我们只知道一门社会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恩格斯)知识的广博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给每个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更要通过长期的专业阅读以求“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要读通史,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简编》《世界史》《全球通史》等。这些都是每一位历史工作者必须有所涉猎、经常翻阅、深入研究的经典和教参,“不知经,则不足以通经也”。二要读专史,如《美国史》《日本史》等国别史,唐史、宋史、明清史、近现代史等断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史,要有“硬功夫”需得读“硬书”。三要读“新”史,如《新全球史》《大国的兴衰》《于丹读论语》《王立群读〈史记〉》等,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远离声色而浸淫书香,抵制诱惑而手不释卷,视网络为资源库、图书馆而非游戏场、电影院。
2.教育学
当下中学历史教师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理论修养的欠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历史教师除了教科书和教辅用书之外,几乎没有课外阅读。如果对教育学、心理学一知半解,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一无所知,对有效教学、建构主义一窍不通,是算不得合格的教师的。教师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科学化、高效化。“正人必先正己,教人者自教。”阅读的广度决定知识的宽度,阅读的深度决定认知的力度,阅读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
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发愤求知,终身学习,像勤劳的蜜蜂采花酿蜜,把知识的琼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一要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如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马卡连柯,吸取教育的智慧,理解教育的真谛,把握教育的规律。二要关注最新科研成果,如赵恒烈等编著的《历史教育学》,齐健等编著的《历史教育价值论》,王宏志编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等。这样的教师才不至于“吃老本”“坐吃山空”,这样的教学才会高屋建瓴,常教常新。三要多阅读专业期刊,如《教学月刊》《教学与管理》《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这类杂志上的文章精悍实用,紧扣课程改革的脉搏,针对性、时效性和操作性非常强,适宜教师现学现用,是课堂教学和教科研中最为实用的参考资料。
3.文学
“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苏霍姆林斯基)。历史教师可以不是通才全才,但一定要力求做个“杂家”。所谓“文史不分家”,教师通过广泛阅读人文科学,不断吸取知识的营养,才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从而促进教学的艺术化。博览群书不仅是营养的汲取与智慧的灌溉,也是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涤荡。
一是阅读中外思想史上有影响的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人文经典,构建多元的人文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以便于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真正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要特别关注名人传记。“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这些名人传记都反映了相关历史人物所生活的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的全部社会境况。三要关注现实。“一切历史皆是当代史。”(克罗齐)真正的历史大家无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历史教师如果迷恋于故纸堆,不能与现实生活气息相通,不能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进退,其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必然是死气沉沉的。
三、史识:等闲识得东风面
所谓“史识”, 就是识见,就是义理,就是看待历史问题的灵心慧眼和真知灼见,就是“讲历史家的观察力……观察要敏锐,即所谓读书得间。旁人所不能观察的,我可以观察得出来。”(梁启超)“三才”中以“史识”为最难,但也最重要,因为“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袁枚)。
1.见识
“史识:须能见其全,能见其大,能见其远,能见其深,能见人所不见处……这样的见识即是史识。”(钱穆)它指的是一种特有的历史眼光,一种深邃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凭借这种眼光和能力,我们能够从生硬的历史事实中得出理性的启示,“读史明智”。新课程改革推进已十年,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一些历史课堂依然顽固地沿袭着照本宣科的痼疾,一些历史教师依然扮演着传声筒和复印机的角色。
如何提高见识?一要更新史观。“没有观点就没有历史。”(卡尔·波普尔)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死抱着陈旧甚至是错误的历史观,又怎么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历史教师应当也必须以先进的史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特别要关注的是巴勒克拉夫、沃勒斯坦、弗兰克等倡导的全球史观,以及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史观。二要解读教材。中学历史教师的史识主要表现为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对历史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觉悟和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识等方面,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对太平天国运动等古代农民起义的无限拔高,对李鸿章这样的封建官僚的一味贬低,都有失偏颇。三要赋以新意。历史不能改变,但总可以“新桃换旧符”“旧瓶装新酒”,虽“换汤不换药”,却常有“死去活来”之效。《百家讲坛》的流行、易中天的走红、《明朝那些事儿》的畅销,就很能说明问题。
2.学识
一些教师“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味地“观点搬运”和“知识贩卖”,缺乏反思和创新,实际上就是“穿新鞋,走老路”。反思是教师职业生命成长的核心力量,是从“经师”破茧为“人师”的必由之路。有“生命”的教师应该能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常之中看风景,不断实现“新陈代谢”和“自动更新”。
一要学会自我反思。教学中任意的亮点、疑点、难点、盲点或弱点,都值得通过日记或案例的形式叙事、爬梳、思考、提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管中窥豹、洞幽察微,让自己与他人有所思、有所悟。二要在与同事、同行、专家的经验交流中反思,努力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至关重要的三根顶梁柱。三要在学生反馈中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在于学生,目标也在于学生,若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就是纸上谈兵。学生的反馈是教师调整行走方式最直接的信号和最主要的依据。
3.认识
有专家研究表明,教师专业成长出现“沉睡期”的原因有三:一是由社会期望与社会现实的落差而引起的“屈尊感”。二是由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错位而产生的“失落感”。三是由教学创新与教学惰性的矛盾而产生的“倦怠感”。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要持续地追问“什么是专业发展”“为什么要专业发展”“我的专业发展之路是否有效”。
一要能专业唤醒。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和意识既是教师成长的起点,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如果始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态,其专业发展肯定“沉睡不知归路”。二要有专业规划。规划蕴含思想、价值、动力、自我期待和成长方向。三要有专业自觉。树立“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走“学、教、研、训”相结合的道路,以探索者的心态和眼光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学与科学研究以及学习培训融为一体。
中学历史教师只要在才、学、识上有淡泊宁静的坚守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才、学、识的愿景也就无限地接近,历史教育的魅力也就一览无余了。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