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电视?
——浅析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2016-02-28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播学院狮子山校区四川成都61006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卢汉电视麦克

管 翔(四川师范大学 影视与传播学院〈狮子山校区〉,四川 成都 610068)



电影=电视?
——浅析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管 翔
(四川师范大学 影视与传播学院〈狮子山校区〉,四川 成都 610068)

摘 要:本文分为为什么要理解媒介、媒介即讯息、冷媒介与热媒介、什么才是媒介四个部分,浅析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的关于媒介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麦克·卢汉;冷媒介与热媒介;电视

麦克·卢汉是20世纪颇负盛名但同时也是饱受争议的媒介理论家,他在自己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基于现代社会通讯技术的飞速蓬勃发展提出了“媒介三论”,即“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随着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以及它们对于现代人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验证了麦克卢汉和他那些看似疯狂的媒介理论的前瞻性和合理性。虽然他的些许观点在学术界依然存在有许多争议(其中人们讨论最多的莫过于他对于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划分),但他以独特而敏锐的媒介洞察力,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重新预言了整个媒介世界的发展道路。

一、为什么要理解媒介

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都成了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意识形态对峙的棋子,这也使美国本土日夜笼罩在核打击的恐怖之中。这样的一种对峙与担忧还自然而然地弥漫到了传播学当中。当时,美国一批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研究者主要致力于进行文化精神层面的说服研究,而来自欧洲的批判学派学者则在坚贞不渝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当时的主流大众传播方式进行无情的批判。其次,由于当时政治对于文化传播的过分影响,美国本土开始了反主流主义运动,并试图远离、逃避残酷的政治斗争,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二战时期军事技术民用化而导致的大量电子技术的井喷式发展,人们开始崇拜技术并且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准则。因此,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新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冲击,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就好像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系副教授弗雷德特纳在其传播学著作《数字乌托邦: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中“乌托邦的暗面”一章中写道,“拥抱社会体系的信息和意识系统只会放大他们的社会和物质社会体系的压力,而不能使他们解脱”。麦克卢汉同样也感受到了这股莫名而强大的恐惧,于是他以独特的视角并采取与经验学派完全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研究媒介。我国的麦克卢汉研究学者何道宽在翻译其著作的同时,把他的研究方法概括为“探索而不作结论,并置而不做分析,铺陈而不做归纳,发现而不做判断,定性而不定量,求形而上而不求实证”。由此,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在享受技术统治成果带来的愉悦与力量的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避免成为技术统治下碌碌无为之人的方式”。

二、“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第一章的标题,同时也是他的主要观点之一。他引申的对于媒介的理解大大扩展了人们对媒介的认知,媒介不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为的电视、电影、电话、报纸,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科学技术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这重新定义了媒介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因为在一般的经验看来,人们没有把媒介视为讯息,而只是单纯地把它看做讯息的载体。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好比载有乘客的公共汽车。这样的理解暗藏了两层含义,首先,媒介和内容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独立部分,即“乘客”与“公交汽车”两者互不干扰;其次,内容是第一性的,而媒介是第二性的,作为传播内容的讯息是先于作为载体的媒介存在的,即只有当“乘客”需要去某一个地方时,才会需要“公共汽车”,所以媒介本身也就变得不重要了。当然,麦克卢汉自己也曾承认:“我总是再三踌躇,不愿意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它说的其实是一套隐蔽的运行环境。”也就是说麦,克卢汉所强调的“媒介”根本上是一个传播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中介,而不是特指某一现实生活当中的实体媒介,毕竟在书中他写道:“‘内容’好比是一块滋味美味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吸引看门狗的注意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内容只是形式,人们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实质意义上的讯息。

既然在麦克卢汉看来“内容”只是形式,那么对于“媒介”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呢?书中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其“器官延伸”的观点,麦克卢汉认为,人们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任何一种技术产物都是人体上某一种或者多种器官的延伸,而这样的一种延伸扩展了个人的外界感官范围,同时也强化了个体的生理器官的功能。于是这也就为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技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是改变,因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举个例子来说,在新媒介快速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融合已经成为数字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当我们回顾某一具体的电子产品如手机时,可以发现它的发明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通讯方式,个人的移动通讯成为可能,于是一个新的通讯“尺度”产生了。手机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几十年的进化后,不断地融入了新的功能,如短信收发、红外线传输、蓝牙传输,以及如今的高清摄影摄像、智能操作系统等。人们对于手机的定义由发明之初的简单的无线即时通话设备发展到如今的“智能移动设备”。

在“新的尺度”和“新的影响”相互影响的循环当中,个人和社会得到了发展。但也正如弗雷德·特纳在《数字乌托邦》一书的最后一章“乌托邦的暗面”中写道的,“拥抱社会体系的信息和意识系统只会放大他们的社会和物质社会体系的压力而不能使他们逃脱”。媒介发展与讯息交流带来了好处的同时,也使我们陷入这循环的漩涡中。在这循环的过程当中,我们越来越依赖媒介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便利,依赖于通过这些信息进行选择,这正好印证了1948年诺伯特·维纳在《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中的论断——“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一切信息传递都是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都有赖于信息反馈来实现”。

三、冷媒介与热媒介

为了能让人们在“享受技术统治成果带来的愉悦与力量的同时”,也能阻止人们“在技术统治下成为碌碌无为之人”,麦克卢汉开始了对于媒介的研究。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另一个最具创意但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观点被提出,即对于冷热媒介的划分。麦克卢汉在该书的第一部分就对划分进行了说明,他认为“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可以把收音机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话之类的冷媒介区分开来,把电影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视之类的冷媒介区别开来。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照片从视觉上说具有高清晰度。卡通画只有‘低清晰度’。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提供的信息非常少。电话是一种冷媒介,或者叫低清晰的媒介,因为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相当匮乏。口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量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的人自己去填补。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可以看出,麦克卢汉超越了一般的媒介形式,提出了“清晰度”这个划分媒介的新标准。简要地概括就是清晰度高、信息量大、参与度低的媒介划归为热媒介,而清晰度低、信息量少、参与度高的媒介划归为冷媒介。并且在书中,麦克卢汉专门对电影、电视这两种相似的媒介进行了分析及划分。

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为了让视频画面像收音机一样实时传输信息发明了电视机。到了20世纪50年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电视机成为家家户户都能使用的廉价电子产品,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及娱乐方式。在书中,麦克卢汉使用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与竞选者肯尼迪的首次电视辩论来说明电视作为冷媒介对于讯息传播效果的影响。首先,他对两位竞选者进行了媒介属性的划分。在他看来,已经在任4年的尼克松总统由于长期暴露在公众视野当中,大众对于他的个人形象已经十分清晰,因此尼克松是一个高清晰度的媒介。用麦克卢汉的话来说就是“对于尼克松先生,电视观众没有任何东西需要填补了”。也就是说,观众对于尼克松个人形象的参与度很低,他是一位“热媒介”。而初次参加竞选的约翰·肯尼迪相对来说还未被公众所熟悉,所以是一位“冷媒介”。在电视辩论的过程中,作为冷媒介的电视使“作为热媒介的讯息传达出现了相反的效果,使得尼克松先生在电视辩论的过程中引起了观众的厌恶情绪”。

回头来看看电影,作为电视的视频素材来源的电影被划归为了热媒介。电影的发明使得人们实现了对于动态讯息的记录与储存,也为日后的电视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是麦克卢汉却将其与文字进行对比,得出了电影是“热媒介”的结论,原因是电影的线性表现原则与文字的表意方式如出一辙。在书中,麦克卢汉举了土著人因为没有发明文字记录而看不懂电影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土著人由于没有使用文字,也就没有产生叙事性的线性思维,而电影正是通过不同画面的线性组接来表现特定含义。所以,麦克卢汉认为既然两者的表现方式一致,那么将两者划归为同一类媒介也就理所应当了。

四、什么才是媒介

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外,还有两个有关媒介的表述:一是“媒介是积极的,能动的,对讯息有重大的影响的,他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结构方式”;二是“媒介的影响之所以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基于这两条表述,具体到电视与电影这两个对立的媒介上,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对照。电视在其发明后的几年时间里迅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娱乐品,但是给人们带来乐趣的并不是电视这台机器本身,而是电视画面中的内容,而视频画面是使用摄像机拍摄出来的,于是摄像机作为摄制电影的媒介成了电视的内容。电影作为一种典型热媒介,依据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当中的表述,媒介“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结构方式”,那么通过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素材无论是新闻、广告还是电视剧,无疑都会内含有“热媒介”电影的属性。然而这些拍摄出来的“讯息”又通过电视机这一冷媒介播出,此时再来引用麦克卢汉的经典表述“媒介即讯息”,媒介(电视)成了讯息(电影),于是突然会发现,电视与电影竟然成了属性相同的媒介。可见,基于感性经验对媒介进行划分的方式似乎还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漏洞。也许麦克卢汉本人已经预见了可能产生的推理错误,于是他在书中引用了肯尼黑•博尔丁在其所著的《形象》一书中的论点——“讯息的意义在于它给形象带来的变化”。

五、结语

作为极具前瞻性的媒介理论学家,麦克卢汉的“地球村”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论述充分证明了他作为文学博士的独特的感性洞察力,为我们对媒介的理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引了一条准确的道路。他没有像诺伯特·维纳那样写出了类似《控制论》这样的著作以及使用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来表述他对媒介的理解,这使他的许多观点和看法在当今的传播领域依然存有很大的争议。但是,他基于《控制论》对人与技术、媒介与讯息之间的探索成果作为我们认识、了解媒介的指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将继续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理解与惊喜。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第1版)[M].何道宽,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35-36,56,59,355,387-388.

[2] 弗雷德·特纳.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第1版)[M].张行舟,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47,27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048-02

猜你喜欢

卢汉电视麦克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解放昆明:起义义举中有憾事
是捍卫还是曲解?
卢汉与云南起义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2017年西麦克展览公司展览计划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对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思想的再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