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电视摄像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

刘 东

(广西电视台,广西 南宁 530022)



研究电视摄像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刘东

(广西电视台,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当今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电视摄影记者要想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对本职业的热爱、过硬的专业技术、较高的艺术修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编辑意识。

关键词:电视摄像;艺术修养;编辑意识

电视摄像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本文认为一个合格的电视摄像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对本职业的热爱

电视是重要的传媒工具。一方面,它可以使各地人民更加了解彼此,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它还是大众舆论宣传的重要媒介;此外它还是人们了解党和政府工作动向以及国家传达各种思想和精神的一个平台。电视摄像记者直接影响着电视作品的质量,可见电视摄像记者肩负着舆论宣传的重任。电视摄像师的这一重大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够时刻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当好社会的传声筒。电视摄像师们辛苦拍出来的画面一旦在电视上配合声音一起展现出来,立刻会使摄影师们具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获得的这些成就必然离不开摄影师们对本职业的热爱。这一职业所获得的成就是令人羡慕的,但它背后又充满了艰辛,这一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用电视画面来反映真实的生活。但这些画面可能需要到沙漠、高原、战场等比较危险的地方才能拍摄到,在拍摄期间避免不了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承受思亲之痛等,如果没有对电视摄像这一职业的高度热爱,是很难承受这份艰辛的。

二、过硬的专业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像机也随之更新换代,科技的进步不仅为摄像师们提供了方便,还为拍摄出高品质的画面提供了先进的装备保障。摄像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所拍画面的好坏,又因为画面的质量决定了电视节目的质量,所以摄像技术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质量。由此可见摄像技术的重要性,因而摄像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学会使用新的摄像装备并掌握先进的摄像技术。无论多么好的题材,多么优良的制作功底,如果缺乏恰到好处的画面也难以制作出好的节目,所以,摄像记者应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练就自己的拍摄技巧。例如,熟练掌握如何拍摄能够使画面更稳、更清,要娴熟运用移动镜头等基本拍摄技巧,还要提高抓拍、捕捉画面的能力等。

三、较高的艺术修养

电视摄像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只有色彩真实、画面稳定、构图合理、运动平稳、重点突出、曝光适度的电视画面才能给大众以美的享受。当然,有些人认为实际工作中的某些纪实事件不需要摄像记者考虑更多的艺术性,只要把最真实、最具表现力的画面展示给大众就可以达到纪实的目的了。即便是这样,画面缺乏艺术性却是电视摄影记者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所不允许的,他们追求画面的美感和艺术性。为了提高艺术修养,电视摄像记者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熟练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节目的视觉效果,所以电视摄像记者要多学习构图技巧,不仅要积累构图知识,还要在拍摄实践中掌握从线条、形状、影调、运动、透视等构图因素到平衡、布局、对比统一、视觉中心等构图原则。

其次,要具有大量的艺术知识,能够在拍摄的过程中融和电视媒体的特点,把艺术元素融入拍摄的全过程。电视节目与静态的照片不同,电视节目是由很多连续的画面按照一定的思想要求和规律组接在一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的过程。在拍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如何突出拍摄主题?是仰拍,还是平拍?是顺光拍,还是逆光拍?这种关键时刻就需要看摄像记者的艺术修养功底了。

第三,要有审美意识,用画面抒情。实现电视作品寓教于乐的目的需要建立在观众乐意接受的基础上,而观众只愿意接受那些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电视作品,电视作品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画面的色彩、稳定性、曝光度、光与影的结合等方面,还体现在对画面的情感色彩的把握和画面的信息量的传达等方面。所以,电视摄像记者要把自己的审美理念和情感体验融入拍摄对象中去。所谓画面的信息量,就是指每一个画面中所包含的有效的信息含量。

最后,摄像记者还要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发散思维,不断创新,敢于突破。想象可以使摄像记者选择的艺术形象更合理、准确,而这种想象力是基于摄像记者的生活知识和艺术修养之上的,所以电视摄像记者要多增加生活阅历和感悟,经常看一些经典节目,汲取他人所长,努力寻找更好的表现手段和拍摄方法,敢于突破,能够运用画面语言来表达节目主题。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

电视作品的拍摄和制作是一项需要编导、摄像师和出镜记者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这项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摄像师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把自己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并通过和编导以及出镜记者的意见交流,共同制定出最佳拍摄方案。在一些现场采访的节目里,更是需要摄像师与出镜记者的高度配合。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要从现场记者的提问和交流中捕捉所要强调的信息,从而通过影像来传达这一关键点,达到深化事件的目的。

五、编辑意识

在创作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电视摄像记者辛辛苦苦地拍摄了很多画面素材,但送到编辑手中却挑选不出可用的画面,无法组接成片段,这是因为摄像记者在拍摄时没有遵循剪辑原则。所以说,如果电视摄影记者拍摄时不遵循或者不懂编辑原则,那么他拍摄到的画面只是一堆废品,他为拍摄所付出的劳动也是无用功。因此,电视摄像记者要具有编辑意识,在头脑中展开合理想象,形成一个能够表达创作主题的连续画面。

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拍摄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摄像记者应该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拍摄质量,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岳允盛.浅谈电视摄像记者应有的基本素质[J].大众文艺,2014(14):197.

[2] 董治全.刍议电视摄像记者应有的基本素质[J].西部广播电视,2015(19):139.

[3] 赵立,胡小刚,李鹏.浅谈电视摄像记者的职业素质[J].新闻知识,2008(08):74-75.

[4] 周训玖,闫国强.浅谈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J].魅力中国,2009(28):122.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149-01

作者简介:刘东(1969—),男,广西南宁人,本科,广西电视台副摄影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之于中国古典舞表演专业学位硕士内涵化发展的重要性探究
浅谈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浅谈中职舞蹈教学中的“舞感”培养策略
论琵琶教学中学生美感的培养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幼儿美术活动的优化策略研究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