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闻主播的语态把握问题分析
2016-02-28刘剑勇
刘剑勇
(唐山广播电视台,河北 唐山 063000)
当前新闻主播的语态把握问题分析
刘剑勇
(唐山广播电视台,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崛起,也促进了多种多样信息的快速传递。现阶段,信息、知识日新月异,这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必须对信息的传播形式和内容等进行改革,对新闻主播的语态进行适当的把握,从而促进新闻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信息时代的有效崛起,对社会经济产生极大的反作用。
关键词:新闻主播;语态把握;问题分析
一、对新闻主播的语态进行分析概述
(一)说
说的主要表现特征为不依赖文字和稿件的提示,对思想感情进行准确的言语表达,在心理特征上表现在思维在先,言语在后。在信息传播背景下,说主要出现在口头语言的交流过程中,因此这种语态运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并强调先思维后表达。由于人们在进行信息接收时,首先要对信息进行一定的思考,然后得出一定的判断,最后通过口头语言对整个分析结果进行适当的表达,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逻辑性和情感性,使得信息更加的生动自然。
(二)念
念的主要表达特征是以相关的文字和稿件为前提,然后对其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言语表达,在心理特征上,主要表现在言语在先、思维靠后,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就出现了一种被动的过程,强调先用眼睛进行信息的整体接收,然后才有语言的体现。念对承载信息的文字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要先结合书面的文字符号进行一定的大脑识别,然后通过信息传递进行有声的语言播报,而不具有说的情感特征。
(三)播
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是在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与说和念有着极大的区别,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播的语言特征是说和念的特征的结合,一方面,在接收信息时,它有效地结合了心理思考的过程,进行了信息的理性分析,实现了从眼到口的转变,能够实现大脑对信息的深度分析。另一方面,它要求在信息分析后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文字档案,从而承载了一定的有效信息。进行播报时,将念转变成说,实现了二者的有效转变和结合,能够充分地满足说和念的特征,强调眼、心、口的一致,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播报语态。
随着新闻播报内容的不断变化,必须在新闻播报的形式和语态上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在进行新闻主播的语态选择时,必须遵循语言为节目内容服务的原则,使其适应和符合节目的主要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语态的复合,丰富语态,充实节目内容。
二、对新闻主播语态进行有效把握的对策分析
(一)对角色定位进行转变
新闻主播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传递者,还是引导人们价值观的向导,对人们的新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很多新闻播报员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在外出采编方便的锻炼机会较少,因此无法很快地适应新闻发展的变化,往往容易陷入极大的被动中。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新闻主播必须首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不能仅仅依靠对强调的改变,还需要在定位后根据角色需要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改变,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积极学习各种知识,朝着全面发展的主持人努力,从而掌握新闻播报的主动性,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对播音稿进行修改变革
在新闻播报形式中,播是一种综合的语态,常常出现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因此,必须结合播的语态特征进行新闻播报的改革。由于播的语言形态结合了说和念的特征,因此必须重视播音稿在新闻播报中的地位和作用。播音稿的修改工作是一项基础的准备工作,但是对于新闻播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修改播音稿的过程中,要将稿件中出现复杂长句和生字词弄懂,做好停连、轻重、换气等标记,以确保在播音时能够准确流畅地对新闻信息进行表达。但是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社会中,任何准备都不是绝对的,仅仅依靠播音经验和技巧来完成播音的任务,会给观众造成顺畅但空洞的感觉。因此,新闻播音员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带着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来观察生活、走进生活,不断进行学习,使自己知识结构得到丰富,在拿到稿子后就能及时发现新闻的价值,从而向观众传达具有内涵和思想的新闻信息。
(三)对传播方式进行改变
传播方式的变革是保证新闻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必须实现新闻播音员的转型,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传播方式。传统传播方式中,新闻主播主要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进行新闻信息的播读,这种方式只是简单的转述,传播方式以单向传播为主,缺乏互动性,不能和观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使得新闻传播缺乏一定的意义。因此,对这种播音方式进行改革是播音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主播应将自己转变为新闻主持人,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播音,实现单向传播方式向双向传播方式的有效转变,使自己具备进行访问、分析、谈话的多样语态,不断对自身素质进行提高。
三、结语
在信息不断发展的时代,新闻传播必须行之有效,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为社会信息的传递作出贡献。新闻播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在进行播报时,必须进行全面完整的改革,尤其对于新闻主播的语态要进行准确的把握,以带动整个新闻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一杰.对台广播语态风格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9):136-137.
[2] 张更生,周亚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新闻学基础——艺术院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思考[J].大舞台,2010(05):200.
[3] 成倍.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主播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路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16-119.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110-01
作者简介:刘剑勇(1974—),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唐山广播电视台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播音主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