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知学生,遇到下述12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2016-02-28本刊编辑部
□ 本刊编辑部
请告知学生,遇到下述12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为了遏制校园暴力频发的势头,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治理。我刊本期特约这方面有所研究的教师撰文,见仁见智。
1.在学校遭受其他同学的暴力威胁或者伤害怎么办?
遇到这种问题,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有的同学以恶制恶,还有的不敢到校,这不仅对自己不利,也不能解决问题。你应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请学校采取措施,保证在校学生的安全。如果是正在被伤害的紧急情况,能够报警的拨打110报警,也可以等脱离危险后立即到派出所报案。
2.在学校附近被收“保护费”或者敲诈勒索,该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你首先应该保证自己安全,尽量不要用直接冲突的方法对抗,以免自己受到伤害。可以先口头答应对方的要求,把随身带的物品交出,尽快离开危险地点。事后立即告诉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局报案。
3.在学校受到了伤害,学校需要承担责任吗?
如果你未满10周岁,在学校受到伤害,除非学校有证据证明已经充分尽到了管理责任,否则学校应当赔偿你因受伤而支出的费用,包括医药费、交通费等。如果你已经年满10周岁,能够证明学校对你的受伤有过错,学校根据过错大小赔偿。但是如果第三方对你受伤也有责任,也应当根据责任大小给你相应的赔偿。
4.怎样预防和处理校园性侵害?
校园性侵害案件给受害者造成的伤害非常大。因此,我们应当了解预防校园性侵害的注意事项:天黑后不要单独滞留学校;被单独叫到教职员工单身宿舍或者单独补课时应学会拒绝,建议在公开场所;如果老师或其他人触摸自己的隐私敏感部位,应当反抗,并立即告诉父母,胆小不声张会纵容侵害人。如果在校园遭受性侵害,一定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避免时间过长证据丢失,忍气吞声只会让侵害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或者伤害更多的人。
5.在学校受到伤害,应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你可以和家长一起与学校协商解决。你也可以请学校的主管部门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处理,协调解决。如果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及时协调解决或者你对处理、调节结果不满意的,也可以直接向学校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别人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了伤害、财产造成了损失,可以去告他吗?
只要你认为你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了侵害或者发生了争议,你就可以去法院打官司,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要求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你还未成年,打官司的时候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可以帮助你起诉、帮助你搜集证据证明自己受到的伤害或者经济损失。
7.不满16周岁实施了犯罪行为,要受刑事处罚吗?
已满16周岁实施了犯罪行为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刑事处罚。但是如果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实施了以下行为,是要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不满14周岁,实施犯罪行为,不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家长要严加管教或者被司法机关收容教养。
8.不满18周岁的学生涉嫌犯罪,司法机关处理案件过程中有特殊保护吗?
因为你还不满18周岁,所以你在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过程中可以得到以下保护:审判阶段没有聘请律师的,法院应当联系律师为你提供法律援助;出庭时父母等法定代理人可以到场;你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你被羁押时,应当与成年人分押分管。
9.在校学生对同学的财物强拿硬要,构成犯罪吗?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学生,采取轻微暴力、胁迫的方法,强拿硬要其他同学随身携带的钱物,没有给对方造成轻微以上伤害或者导致对方不敢到校学习等危害后果,不认为是犯罪。但情节严重的,则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10.未成年人被别人利用实施犯罪行为,会构成犯罪吗?
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给未成年人买东西、请吃饭等方法帮助他们实施犯罪行为,如帮助他们携带毒品等。如果未成年人明知是犯法的,仍然帮助,而且已经年满16周岁,就会构成犯罪。遇到这种情况,你一定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欺骗,要想办法立即报警。
11.老师为了管教学生,罚其跑步、抄几百篇课文,对吗?
有的老师不是直接针对学生的身体实施上海,二是采取其他方法惩罚学生,例如罚站、罚跑步、罚成百上千遍抄作业、罚吃赃物、罚打扫卫生等。这都是变相体罚的行为。变相体罚和体罚一样,也是法律禁止的。变相体罚造成严重伤害后果的,实施者也会构成犯罪。
12.老师没收学生的手机、游戏机、课外书等物品,可以吗?
老师无权没收学生的物品和财产。如果因为玩手机、游戏机等影响学习,老师可以将学生的财产暂时代为保管,但应在下课或放学后及时还给学生。对于一些贵重物品,也可以直接与学生的父母联系,交给家长。如果老师没收后不归还,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学校要求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