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时代《明报》副刊特色研究
2016-02-28莫止霞
莫止霞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
金庸时代《明报》副刊特色研究
莫止霞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1)
摘 要:在媒介相对匮乏的年代,报纸副刊作为文艺阵地,是人们消遣娱乐、接受思想熏陶的重要途径。《明报》是香港最具公信力的报纸,在金庸管理的时代,《明报》副刊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拥有了自己的特色。本文旨在对金庸时代的《明报》副刊特色进行归纳、梳理,以期为现代报纸副刊的经营总结一些经验。
关键词:《明报》;副刊;特色;金庸
一、打造奇幻的武侠世界
金庸原名查良镛,他与沈宝新于1959年创办《明报》。在创办《明报》之前,他曾在《新晚报》、《大公报》和《香港商报》等撰写长篇武侠小说,并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为了打通销路,金庸亦通过武侠小说招徕读者。在《明报》中,曾经刊登金庸的《天龙八部》、《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等。小说的刊载用连载的方式,分期写作,每期连载。读者阅读后拍手称快但又意犹未尽。逐渐地,《明报》积累了一大批爱好武侠小说的读者。
金庸希望把《明报》副刊办为武侠小说爱好者的天地。在殖民时期的香港,社会问题衍生,人们的生活比较枯燥,消遣娱乐方式较少。武侠小说中的仗义情怀、侠客气质吸引了不少读者,满足他们对一个理想世界的幻想。于是,大量市民把阅读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娱乐方式。
为了满足读者需求,在《明报》副刊中,武侠小说的刊载规模不断扩大,除了金庸自己写作武侠小说,还聘请其他名家写作。在一段征稿启事中,曾这样写道:“本报武侠小说之佳,众所共知,而本报读者,亦十有六七为武侠小说爱好者。近数月本报销量数激增,为筹答读者诸君爱护雅意,又以重金礼聘三位名家撰写武侠新作,于本个月内陆续推出。此三篇小说均经金庸先生亲自审阅,评为佳构,实非泛泛可比。本报武侠小说水准甚高,若非名家实作,不予刊载。读者诸君须连阅三日,即难放手,此可先行保证者也。”这其中可以看出武侠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此外,还可以看出金庸对副刊中的武侠小说的重视与自信。
金庸通过武侠小说在《明报》副刊上的刊载,不断扩大武侠小说的影响,让武侠小说成为《明报》副刊的一大特色,也聚集了许多武侠小说的读者。
1959年9月27日,金庸所写的《神雕侠侣》在小说版消失,编者解释道说作者生病,暂停一天。直到9月28日《神雕侠侣》仍未见刊,编者说,“金庸先生不适,读者函电纷驰,小说明天见报,神雕迷释念。”可见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读者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在1969年,《明报》副刊开始连载金庸巅峰之作《鹿鼎记》,直至1972年连载完毕,金庸宣布封笔不写武侠小说,《明报》的副刊才不再以武侠小说招徕读者。[1]
金庸的武侠小说后来结集出版小说、电影、电视剧,还进行海外发行。它对香港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成为一个时期的文学特色。
二、多变的副刊
《明报》副刊内容的不断改革也是它的明显特色。在《明报》草创阶段,读者并不多,为了吸引读者,《明报》副刊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慢慢地,不断进行副刊的改革也成为《明报》副刊的传统。
比如1959年7月1日,《明报》副刊进行革新,第二版增加“明报之友”栏,其余内容以“世界新知”、“青春健康”、“古灵精怪”、“电影娱乐”为重点,增加缩骨仙山人著等。
到1960年,副刊的专栏改动亦越来越频密,在这个阶段,《明报》副刊更多地关注读者的需求,如在副刊内推出生活类的内容。主要是朝着娱乐消遣类发展,如武侠小说、艳情小说、足球波经等。二为实用益智,如为新移民出版特刊,指导新移民如何适应香港生活;为小学会考生推出考试范本,帮助读者温习;又推出世界新知、青春健康、法律常识等。三是宣称可以为读者赚钱的文字,如马经等。[2]
虽然金庸本人并不完全赞成马经的内容,但是为了报纸的生存,也默许了其存在。
金庸时期的副刊改革,大多不断贴近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读者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五字真言与二十四字方针
金庸对于副刊选刊有着五字真言与二十四字方针,希望副刊的内容能够变得可读、有趣。它们的具体含义如下:
短:文字应短、简洁,不宜引经据典,不尚咬文嚼字。
趣:新奇有趣,轻松活泼。
近:时间之近,接近新闻。三十年前亦可用,三十年后亦可用者不欢迎。空间之近,地域上接近香港,文化上接近中国读者。
物:言之有物,讲述一段故事,一件事务,令人读之有所得。大得小得,均无不可;一无所得,未免差劲。
图:图片、照片、漫画,均图片也;文字生动,有戏剧舞台感,亦广义之图。
副刊选稿标准:“新奇有趣首选,事实胜于雄辩,不喜长吁短叹,自吹吹人投篮。”
事实胜于雄辩者,并非不用议论文字,而是夹叙夹议者较受欢迎。最劣之文字是自我吹嘘,无原则地利用本报做广告;其次则为风花雪月,无病呻吟,或伤小猫之死,或叹写稿之苦。
金庸通过总结,为《明报》副刊的选稿积累了标准,对副刊内容要求严格,让内容的选择变得有格调,并为读者所喜爱。
四、接地气的口语化表达
在《明报》创办初期,香港的报纸分为粤港报纸与中原报纸两大阵营。当时香港主要由广东与福建两地移民组成。大量的广东移民构成了香港的基层,这为粤语入文提供了条件。通过粤语方言入文,呈现一种我手写我口的状态,让文章更加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表达也更能激起人们的认同感,鼓励人们关注新思想,关心社会现状。
据《明报》三大创始人潘粤生回忆道:查先生一直鼓励《明报》的编者多向《成报》学习,无论是副刊的内容取向还是以广东口语的表达方式。所以《明报》在遣词造句方面都以粤语入文。无论副刊还是新闻版抑或查先生的社评,甚至宣传文稿,都刻意夹杂了许多粤语方言,如预告《明报》会出大纸,就说成“爆出大批精彩杰嘢”。还特意开辟讲解粤语俗语的专栏,教导读者了解香港粤语的含义等。
据统计,在《明报》创刊时,销纸仅有8000份,但第二年就上升到13664份。一年之间增加了124%。可见,粤语入文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取向。
根据潘粤生回忆,明报虽然倡导粤语入文,但不是通篇使用粤语,而是在最传神的地方使用粤语方言。[3]
水稻种子的加工检验是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将水稻种子进行分选,水稻种子分选的依据是水稻种子的外形、尺寸、重量等因素将水稻种子直接区分开,外形、尺寸相似的分为一类,重量相似的分为一类,方便种子质量的区分工作。
金庸倡导粤语入文,希望能够更多地贴近港人生活、亲近读者、以香港为家、服务香港人。
历经文革的报道,《明报》从一份小报变成一份有思想的精英报纸,获得大量读者的认同。当时,大量的移民人员进入香港,《明报》受到内地的知识分子赞赏,外来受众逐渐超过本土受众,《明报》语言风格又逐渐转变为使用白话文。
五、开辟自由意见的园地
在金庸时代的《明报》副刊中,“自由谈”刊于副刊一栏,一般是供人们发表对社会问题意见、刊登杂文,短评等。
金庸在“自由谈”征稿启事中提到 “……内容自由之极,自国家大事、本港兴革、赛马电影、以致饮食男女、吸烟跳舞,无所不谈。”“来稿思想意见极端自由,极左极右,极高极低,无不拜嘉。”可见,《明报》副刊坚持自由意见,让人们自由地表达,畅所欲言。这在当时也引起许多知识分子的关注。
“自由谈”副刊既会刊登左派的言论,也会刊登右派的言论,自己保持中立的立场,让读者自行判断评价。慢慢地,“自由谈”逐渐成为在主事者有意识地引导读者针对时局展开讨论。比如“自由谈”会曾就租屋问题呼吁读者展开讨论,也曾就中国是否应该发展核弹武器与左派报纸《大公报》开展争论。
金庸坚信“事实不可歪曲,评论大可自由”,他允许“自由谈”刊登任何一派的观点与见解。他谈道:“目前世界最大的问题,在于偏执,不能容忍,在于迷信某一种教条,缺乏科学精神。自由谈所刊登的稿件,主要谈事实,而不是谈思想和意见,即使是发表自某一种意见,也是以事实为依据的。”
事实是客观的,而意见评价则因人而异。“自由谈”副刊的开办,在为人们提供意见与思想交流的场所之外,还进一步提升了《明报》的报格,让它转变为一份精英报纸。
“自由谈”一直以“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为座右铭,标榜着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原则。这也慢慢地成为《明报》报训,让《明报》一直坚持以自由的思想来发表观点。
六、高标准的副刊要求
金庸对《明报》副刊专栏作者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虽然早已经将总编辑一职让出,一般的编务他也基本不过问。不过,专栏作者的聘请,却一定要通过他本人,别人无权决定,这是20世纪80年代《明报》人都知道的事。
石贝曾经写道:“我自己的专栏(开始叫‘白衣集’,后易名为‘清风匝地’),尽管是潘先生(潘粤生)向我约稿,却一样要得到查先生的批准。”
“即使某位专栏作者已经在《明报》副刊写稿多年,但查先生一旦察觉该专栏作者长期“长吁短叹,风花雪月,艰深晦涩,读之无味”,也会毫不客气地炒其鱿鱼。”[4]
《明报》副刊人才辈出,如倪匡(卫斯理)、亦舒、林燕妮、胡菊人、项庄(董千里)、张文达、黄霑、张君默、邓拱璧、梁凤仪等,他们大都在《明报》进行专栏写作,后辑录成书。由于有着良好的口碑,文章为读者称道,有着坚实的读者群体,书出版后一般都可以大卖。
《明报》副刊的高标准要求也让作者们达成一个共识,在《明报》写作不仅仅是他们获得稿费的方式,更是一种对文学的追求与讲究。换句话说,在《明报》副刊写作也是一种名声的体现。此外,很多在《明报》副刊写作的作家都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执着。
如八十年代在《明报》中有一个十分受欢迎的专栏叫“哈公怪论”,哈公本名许国,其专栏针砭时弊,尽显幽默风趣。常常以嬉笑怒骂嘲讽政治,行文也用粤语方言写成。其专栏深得读者喜爱。
但有一天,哈公怪论在《明报》副刊里消失了,于是大家就猜测是否因为哈公言论大胆得罪了别人,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哈公的一篇稿子被删了一句话,哈公不满意,于是罢写。虽然事后金庸曾亲自向哈公道歉,但是哈公不领情并从此退出了《明报》副刊。
这反映出除了《明报》副刊有着高标准的选稿要求,文人作家仍会保持对作品的执着,对写作并不卑躬屈膝,并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七、结语
在金庸时代,《明报》副刊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在办报、选稿、理念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一直保留下来。作为一份精英报刊,《明报》副刊在严肃之余不失风趣,副刊作者风格多元、各种文化荟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也反映了金庸文人办报的风格。
参考文献:
[1]吴国成.「明报副刊」文学考[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1.
[2]张圭阳.金庸与明报[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60-61.
[3]赵汝庆.二十世纪以来香港中文报纸语言的变异[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7.
[4]石贝.金庸怎样办报纸副刊[N].羊城晚报,2009-2-28 (B07).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225-02
作者简介:莫止霞(1994—),女,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