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人转型自媒体创业的策略研究——以“秦朔朋友圈”为例
2016-02-28蒋露露
蒋露露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00)
传统媒体人转型自媒体创业的策略研究——以“秦朔朋友圈”为例
蒋露露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00)
自2008年广告商向互联网媒体倾斜,“转型”呼声在传统媒体行业日益高涨;2015年更被称为“自媒体投资元年”,作为自媒体最大入口的微信公众号在这一年超过1000万个;同年10月20日,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完成B轮融资,估值13.2亿元。大势所趋,加上吃螃蟹的同行们干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人辞职,转战自媒体创业。传统媒体人自媒体创业该从何着手?本文以“秦朔朋友圈”为例,探讨传统媒体人转战自媒体业的策略。
传统媒体人;创业
“秦朔朋友圈”是前《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于2015年10月16日创办的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与爱奇艺合作的视频节目《秦朔朋友圈》,以及与喜马拉雅FM合作的音频节目《秦朔朋友圈》的统称,至今已运营一年有余。
一、发挥个人品牌、内容创作优势,定位小众
传统媒体人一般在媒体行业耕耘多年,大都是从“跑一线”干起,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为媒体人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开阔的眼界。同时,长期专注某一个领域的媒体人,经年累月的报道、研究,常常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秦朔就是一个典型。“秦朔朋友圈”这个名字即发挥了秦朔的个人品牌优势。创号第二天和第三天,公号刊出了众多的企业家、媒体人士的祝福词,包括柳传志、张瑞敏、马云、李彦宏等,彰显公号定位的同时,也显示了秦朔在这些企业家眼中的个人魅力。
25年的积累,秦朔的核心力量是对财经的观察、研究和思考。比如公号的“大视野”栏目由秦朔“操刀”,表达对商业文明、商业事件的观察、思考,凸显了其内容创作优势。“内容创业,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内容上。‘秦朔朋友圈’可以说是一个研究驱动型的自媒体。”[1]
在内容制作上,一是秦朔的商业研究心得。例如,创业初期的《企业家精神到底是什么?》《双创经济学与中国的未来》《奋斗中国说》,每一篇都至少有3万阅读量,《反思中国富豪十大错,“好人赚钱时代”正在到来》阅读量达到10万+。二是紧跟财经时事发声。例如,宝能和万科的股权之争时,发布了《“宝万之争”后,让我们想想金融和好的金融究竟是什么(之一)》《致王石书:当您在说社会主义和国营企业时,您想表达什么?》《腻味了“万宝”八卦听听400位金融行家的理性判断》以及《秦朔:我的朋友王石,以及善与大意的代价》等从理性和感性全方位展现对这一商业事件的思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秦朔:我的朋友王石,以及善与大意的代价》创下了10+的阅读量。
秦朔对财经解读的专业和深度,也使其公号的读者比较小众,正如秦朔在接受新榜采访中说,“从后台数据来看,其中2/3是iPhone用户,而且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等这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且“有一些文章在特定的阶层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企业家群体中”。
二、灵活运用人脉优势,内容多样
传统媒体人出外采访,日积月累,会积累相对其他行业从业者更多的人脉资源。“秦朔朋友圈”这个名字本身带有一定的人脉性,正如取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你的特长就是人脉啊,大家比较信任你,适合这种在朋友圈寻找话题,深层讨论”。人脉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公号文章的撰稿者多,这可以从公号栏目看出。目前,“秦朔朋友圈”公众号主要设置了“朋友日”“朋友说”“小钱频道”“新新观察”“晶晶文化”“商业链接”“热点聚焦”“90后”“80后”“创世纪”“脱口秀”“全球观”和“大视野”等栏目,除了后3个栏目的内容由秦朔主创外,其余10多个栏目的内容则是其各行各业朋友的撰稿。
“朋友日”主要是周六,“把礼拜六那天叫‘朋友日’,回到在《南风窗》的状态当好编辑,介绍我的朋友。”这天的公号文章,均以朋友撰稿为主,涉及文化、情感、随想、诗歌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朋友说”栏目则是其朋友们针对一个问题发表的观点,截至创刊一周年(2016年10月16日),这一栏目总计208期。“小钱频道”“新新观察”“商业链接”等则以投资、商业为主,“晶晶文化”“80后”“90后”“热点聚焦”等内容相对更多样性,涉及历史、文化、情感以及社会时事等。
从撰稿内容来看,该公号的“朋友”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文章具有广度和深度。例如,《魔都派对里的现世武侠传》,作者以江湖武侠描述自己眼中的上海陆家嘴金融圈的夜间聚会,为人们讲述了中国金融中心上海金融圈里的百态;《中国互联网为何频频大整合:危机下的自我修复》作者探析互联网整合,并预测未来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整合蕴含着伟大力量,实现中国经济真正的超越。
三、发挥技术力量,多平台融合
如果说,人脉让“秦朔朋友圈”实现内容融合性,那么新媒体技术则使“秦朔朋友圈”具有形式融合性。“‘秦朔朋友圈’一定会做矩阵式的发展,这个在创业之前其实就有规划了”,秦朔所说的矩阵包括将目前公号中的“小钱频道”独立出来,单独做一个投资理财的公号,还打算“做一个跟商业关系更密切的,一个关于思想文化的”。
纵观“秦朔朋友圈”这一年,微信公号、脱口秀和FM音频同步推进,翻阅这一年的《秦朔朋友圈》公号,每天6:50左右,2~4条信息准时推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和“功夫不负有心人”是秦朔这一年的感悟,言辞间流露出创业的不确定性和持之以恒。此外,传统媒体人多重内容,易忽略商业盈利,“秦朔朋友圈”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主要由秦朔的爱人打理。这启发传统媒体人若致力于内容创作,可以找个懂经营的搭档。热潮褪去,理性回归,在自媒体“内容为王”时代下,传统媒体人自媒体创业唯有发挥内容、人脉优势,顺势而为,方能实现华丽转身。
[1] 张恒.“秦朔朋友圈”一周年,感触可用两句话概括|新榜专访[DB/OL].新榜,2016-10-17.
[2] 秦朔.微信“她”怎样改变了我和我的思维?[DB/IL].秦朔朋友圈,2015-10-27.
[3] 大佬归来:47岁秦朔新征程,再不创业真老了[DB/OL].野马财经,2015-10-14.
[4] 曾惠怡.“秦朔朋友圈”昨上线脱口秀成亮点[N].深圳晚报,2015-10-17.
G206.2
A
1674-8883(2016)21-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