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华语电影视野下的“作者电影”
——以大陆、香港、台湾为例
2016-02-28范燕青桂还官尚
范燕青 桂还官尚
(西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探析华语电影视野下的“作者电影”
——以大陆、香港、台湾为例
范燕青桂还官尚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电影作为“铁盒子里的大使”,无论在以往电影发展史,还是在当下,其对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具有重要作用。“华语电影”一词作为“中国电影”新的阐述,与后者相比,前者更加能够展现出华语背景下不同地域的政治交流、经济合作、文化交融。
关键词:作者电影;贾樟柯;王家卫;杨德昌
一、华语电影视野中的“作者电影”
“作者电影”这一概念来源于二战之后的法国。当时的法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但是当时的年轻人对传统的电影很不满,他们希望有更多的电影来关注现在法国现实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他们不满足于摄影棚中虚假背景,而追求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生活,于是他们跑到大街上去拍摄实景,拍摄当时法国残破的街头景象,拍摄当时人们真实的情感体验,表达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这一批年轻人中有戈达尔的《精疲力竭》、特吕弗的《四百下》等作品。[1]他们就是“作者电影”的提倡者、先行者和实践者。“作者电影”强调的是成为电影的作者,而不是一个执行者。
虽然现在的电影市场商业化非常严重,追求票房几乎是现在导演的“唯一”目标,但依然有一些人在坚守他们作为电影作者的荣誉。
(一)大陆——贾樟柯
贾樟柯是华语电影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他低调做人,但是其电影却已经感动世界,《小武》是他的首部长篇作品,立足中国现实,展示社会上正在活着的人,展现的空间是一个介于城与乡之间的县城,纪录的时间同样是这种过渡性的现状。90年代的中国正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年代,这个时候有太多城市、太多人在这次历史改革潮流中尝到了甜头,但像山西汾阳、小武却是这次改革的遗忘者,也必将被这样的历史潮流所淹没。他关心他们的生存、情感,以及他们消亡的方式,并给予深深的同情。贾樟柯不是那个奋发向上时代的记录者,而是一个反思者。他没有去歌颂那些“有功之臣”,因为他的作品尊重个性,尊重小武那种桀骜不驯,自命不凡的个性,更尊重的是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不同的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他试图通过影像去恢复他们的自尊和个体人性。在笔者看来,贾樟柯的这种独立精神和“法国新浪潮”时期推崇的作者电影“尊重个性”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二)香港——王家卫
王家卫,香港电影圈的奇葩。从《旺角卡门》到《阿飞正传》《一代宗师》部部都是经典。从《旺角卡门》到《2046》他的关注点始终是都市和都市人的情感和生存状态,他对都市和都市人的情感有很多的同情和关怀。现代都市人只是被生存,被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逼得不得不去工作,泯灭自己的人性,呈现出来的只是自己作为一件工具的物性。这和金庸先生的原著是有出入的,但这也是王导一贯的风格,他从来不将人物置身任何历史使命之中,他保存和尊重他们的个性,只是把他们看做一个个体。
(三)台湾——杨德昌
杨德昌是台湾电影界的明星,但在笔者看来更是思想界和教育界的明星。他的电影中总是散布着“说教”的意味,他的落脚点更多是在反思,反思现代科技对人性的扼杀、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内心的挣扎。同时,他也关注人们内心的成长。他一直在关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在《一一》中他通过一个家庭将社会投射到3个小时的影片中,这是他一贯风格的延续。作者电影理论认为电影作者的风格在一定程度是基本保持不变的。杨德昌不仅保持了自己的风格更是将自己的风格在这里最大化了。
二、想象的共同体:华语电影未来发展的重心
想象的共同体即民族主义。安德森认为共同的语言和文字是民族(或民族主义)形成的天然载体。安德森认为想象的共同体,就要区分两个方面即“想象”指非真实;“共同体”指的是一种连续性。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不能一味地强调民族化,关键问题应该是如何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有我们的民族特色。贾樟柯、王家卫、杨德昌就是这样的潮流中很好的践行者。贾樟柯《小武》中大街上的流行歌曲,《站台》里面的大喇叭裤,以及在《三峡好人》中的《两只蝴蝶》,都是贾樟柯维护传统的民族化的表现。王家卫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人性,在《花样年华》中,张曼玉几乎一个镜头就变换一身旗袍这是民族性标志的体现。上海的女子和上海的旗袍,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标签、一个符号。杨德昌是一个带着深厚儒家道德思想的电影作者,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在影片《一一》中对家庭的塑造,从长者到儿童在家庭里的地位就可见一斑。婆婆是《一一》的最直接的人物,如果不是她的晕倒也不会有后面一系列麻烦的事情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茸.作者电影理论观照下的姜文电影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2.
[2] 刘丰果.从“被凝视”走向“对话”[D].暨南大学,2008.
[3] 周丽娣.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4] 贾学妮.香港电影“北上”策略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 一丁.“作者电影”与“作家电影”[J].当代电影,1985(02):150.
[6] 爱·巴斯科姆,王义国.有关作者身份的一些概念[J].世界电影,1987(06):49-63.
[7] 王茹.解构想象的共同体——浅议电影《色·戒》[J].电影评介,2008(09):25-26.
[8] 王小芬.试论《三峡好人》的时空真实性[J].名作欣赏,2013(17):174-176.
[9] 王小芬.试论贾樟柯电影作品的创作风格[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194-195.
[10] 尹晓丽.华语电影观念与中国电影民族性多元化可能[J].新世纪剧坛,2012(04):64-68.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200-01
作者简介:范燕青(1990—),女,青海西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戏剧影视专业2014级在读研究生,从事大众传播研究。桂还官尚(1991—),男,青海互助人,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专业2014级在读研究生,从事教育传播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