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新媒体平台下数字漫画的新发展

2016-02-28陈国琼袁小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传播新媒体

陈国琼 袁小芳

(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国内新媒体平台下数字漫画的新发展

陈国琼袁小芳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开始无法满足大众对信息时效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的更高要求。漫画也是如此。传统漫画发表工序繁琐,载体渠道单一,造成漫画题材内容的局限与传播面的狭窄.而互联网连接下的PC、手机、平板等移动端,能让国内传统漫画通过数字化实现无障碍信息流通。本文分析国内漫画的新发展,力图通过剖析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漫画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平台、传播受众等,探究数字漫画的发展前途与方向,为我国动漫产业变强寻找新出路。

关键词:数字漫画;新媒体;传播

一、新媒体与数字漫画

(一)新媒体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一如暴风过境般强势发展,到现在已经席卷全国,并且依靠着强大的新兴技术、更全面的信息体验以及快捷方便的特性力压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曾经PC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也只能让人们困在房间中漫游世界,然而不过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拔地而起,仿佛一夜之间互联网就占据了人们所有的空闲时间,并成功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大部分用户资源。

国内漫画也在这一时期悄悄找到了新方向,漫画数字化成为新兴潮流。国内传统漫画依靠于纸媒,缺少优秀载体平台,并且纸媒传播对受众的细分及付费因素使其受众面局限狭窄,延展性弱。而依靠尖端科研技术发展崛起的新媒体却能让漫画的传播轻而易举,打破了厚重的受众划分界线,漫画信息流通更加自由,从原来的点对面到现在面对面,能够一举推在数亿人的视线中。新媒体一改过去受众单纯被动阅读接收信息的状态,受众能够在阅读、享受的同时,独立创作漫画、发表意见,甚至获得受众与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国产漫画的创作。

与此同时,人们的快节奏生活与新媒体融合日益充分、完全,碎片化的时间与有限的移动终端空间相互作用,简洁精炼的信息成为新媒体的产物。图片阅读的倾向性明显,这种无需深入、直接明确、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方式充分满足了人们快速理解信息的愿望——“读图时代”随之到来。这也意味着数字漫画拥有更为广阔的新媒体用户市场。

当然,绘画软件、数位板等科技的发展也是漫画数字化强有力的助推器。

(二)数字漫画与传统漫画

数字漫画其实是相较传统漫画而产生的概念,指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漫画创作、传播或为漫画添加数字效果的漫画。这种漫画形式往往依托于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是一种新型的漫画发展道路。

数字漫画与传统漫画相比,拥有更新迭代的前沿科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漫画的创作发行,通常需要经过前期故事文案、草稿分镜、造型调整、定稿上色、贴网点纸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往往费时而耗力,需要团队协作完成。而数字漫画只需一台电脑、一块数位板以及一个绘画软件,一旦熟悉运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地画出想要的故事,并且可以重复删改,增添效果。

第二,新媒体发展的激烈浪潮下,数字漫画在互联网覆盖的领域无障碍传播。

第三,互联网中,大部分数字漫画的“免费”属性强烈吸引着线下读者,因此其拥有广阔的能够完善漫画盈收产业链的群众基础。

可以看出,在未来,漫画数字化是国内漫画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数字漫画的传播

(一)传播内容

数字漫画打破了以往国内简单的单幅漫画、搞笑的四格漫画与热血的故事漫画的固定框架。在创作的思路中,除了这些传统漫画元素,还不断融合互联网、新媒体中的流行文化,衍生出更为大众所接受的新型数字漫画。它们内容的不拘一格、生活化、萌化和搞笑轻松倾向更加明显,并逐渐成为新媒体平台用户的新宠。

暴走漫画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在短短几年内席卷国内社交网络,并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暴走漫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搞笑”,无论是粗陋、夸张的鲜明画风,还是反讽、无厘头与粗话,或是无节操、无底线的内容,其结果往往是“笑果”连连,变成了一种独特又大众化的幽默——“恶搞”。除此以外,暴走漫画虽然人物简陋,但涉及的话题量十分丰富,包括校园趣事、时事新闻、社会不公等,只需要一点点生活的感悟即可制作成品,生活社会属性明显,能够与受众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同时,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让苦闷大众感受到了话语的自由,不仅使国内数字漫画的风格多有转变,而且令漫画类型变得更加丰富。甚至对于一些在传统观念中颇为反叛、敏感的题材,如耽美等时,舆论包容性也变得极强。这些漫画走向了大众的视野,成为当下最为火热的题材之一。

(二)传播形式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新媒体载体之一。为了帮助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不少APP平台如微博等,都简化了传统漫画的排版构图方式,使得数字漫画更多以“长条漫画”的形式出现,简称“条漫”。它的内容篇幅相较传统漫画明显缩短,显示长宽比更贴近手机的大小,易于滑动浏览。

此外,数字漫画的传播,除了漫画网站、APP等原有漫画平台做资源支撑,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转发引流也是极强的助力。在这些社交平台中,数字漫画不仅在个人空间单纯搬运分享,而且更广泛地运用于社交沟通中的“表情包”。

现今,“表情包”文化已经充分渗透在年轻人的网络社交中,无论是聊天还是发心情、状态,几乎无孔不入。这些图片语言暧昧而又有趣,犀利又贴近现实,到位夸张的肢体动作及表情状态深得人心,成了年轻人交流过程中纯语言文字所不能的承载的情感表现工具。其中的图片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改编自数字漫画,是对漫画人物的再次处理编辑。一旦进行了成功的传播,其能接触到的受众面便极为开阔,“暴走漫画”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三)传播平台

目前,国内数字漫画的传播平台包括漫画网站(如有妖气、漫客栈等),手机漫画APP(如布卡漫画、快看漫画等),微博、QQ等社交媒体等。

漫画网站与手机漫画专门面向对漫画感兴趣的漫画迷,受众群体定位清晰。由于不可忽视的专业性,其漫画资源异常丰富,并有着极为详细的分类部落,天然形成了漫迷们的聚集圈。他们通过评论、点赞、帖子、分享甚至是实时弹幕,达到交流同好的目的,对漫画平台的忠诚度相当高,一旦发现喜爱的漫画,手动分享、传播的几率较大。

而微博、QQ等社交平台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内容相对混杂,囊括天南海北,漫画只是其中活跃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是这些社交平台用户量极大,并且可以通过分享链接互通有无,传播率高。比起较为封闭、漫画作品需要靠搜索才能获得关注的漫画网站,它们能赋予单部漫画作品更多被发掘并得到关注的机会,受众转化潜力强。例如,微博漫画《19天》,其题材对大部分用户而言属于敏感区,然而2014年8月一经推出,微博点赞量就达到25000人,漫画发布虽然断续并且需要自行翻找,但持续至今几乎每条条漫都达到十几万的点赞量,转发量上万,时常进入热门微博。这意味着受众会有更多的机会注意到它。

(四)传播受众

技术的进步给漫画不仅带来的是内容、形式的变革,还让漫画受众的年龄层有扩大的趋势。

一直以来,漫画在国内主流观念中往往被认为是低龄儿童的特权,虽然风向随着90后的成长稍有改变,但仍然不能撼动根本。传统媒体对漫画的选择往往也会因为这些观念而更加保守稳健,会选择相对成熟的漫画故事框架,导致部分漫画无论题材多么新颖、内容多么夺人眼球,经过层层考虑与细致审核后,最终无法出版。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国内的全年龄动漫少之又少,抑制了国内动漫的良性发展,无法缩小国内动漫产业与欧美日韩的差距。

而新时代下,新媒体给了“全年龄”数字漫画崛起的机会。“读图时代”让大众对于新媒体平台中的图片包容、理解度更高,并且乐于以更加轻松浅显的方式阅读图片内容,这让数字漫画的阅读人群被拓宽。

相较于传统6~20岁的传统漫画受众,数字漫画受众的年龄构成转向12~36岁,并由原来的幼儿、学生消费主体开始分化,白领等不同身份、年龄、喜好的消费人群占比扩大。过去传统漫画的单纯故事情节开始减少,而反映青年人情感职场生活的生活性质漫画获得了大量好评,如微博平台上“伟大的安妮”的情侣生活漫画、“吴琼琼爱漫画”的彩妆、女性漫画、“张小盒”的职场漫画等。

三、数字漫画的前景

曾经,国内漫画的数字化在于互联网初期的在线漫画网站,其通过扫描搬运漫画,吸引人流量,简单赚取广告投放费用。

今时不同往日,数字漫画依托原创漫画网站能够不经过传统媒体的审核目光,而全凭自身魅力吸引读者付费,得到收益。甚至在极高点击量的推动下受到平台方的关注,从而让自己的漫画完成向动画的过渡转型,完成一系列的动漫产业链。而社交平台下的数字漫画则一般依靠“免费”“有趣”“流行”等特性获取大量的读者基础,通过点击量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单独发表商品,甚至直接为广告商绘制广告。在作品成熟后,作者、动漫社等通常通过印制出版、发行周边等线下活动进行变现。

可以说,这种相对自由的互联网新媒体环境让国内漫画脱离过去被挑选的状态与单一渠道,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国内动漫产业的革新。

目前,国内不少动漫出版商都视漫画数字化为新的盈利点,并积极进行布局。虽然数字漫画现下仍然不能取代传统漫画,但是促使新媒体与传统漫画的跨界融合能够完成线下线上的完整交互,并且利用新媒体的强大功能整合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因素,能够使消费者获得全新的漫画阅读体验,还可能催生新的盈利方式,可谓潜力巨大。

不过,漫画数字化毕竟是一种新兴趋势,产业不够成熟,仍然需要时间解决盗版、低级信息传播等市场乱象。

参考文献:

[1] 陈旭辉,陈昆.新媒体时代数字漫画创作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11):95.

[2] 罗曦.新媒体下的数字漫画[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 陈海峰.“暴走漫画”的传播学解析[J].东南传播,2014 (08):24-26.

[4] 韩浩月.“文化面具”表情包[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16(02):39.

[5] 陈旸.新媒体漫画的创作及发展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

[6] 金城.成人漫画:新媒体漫画传播的未来[N].中国文化报,2012-07-04(5).

[7] 曾航.国产漫画的数字化苦旅[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07):37-39.

中图分类号:J2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172-02

作者简介:陈国琼,女,江西吉安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传播。袁小芳,女,山东潍坊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新媒体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