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摆脱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2016-02-28王重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人格化传统媒体界面

王重琪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摆脱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王重琪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2013年起,各种综艺节目,明星真人秀兴起,在2015年,这种趋势得到了“井喷式”发展,尤其在2016年春节,以papi酱为代表的网红依托新媒体平台得到了较大的关注。然而,传统媒体在这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却日渐衰微,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的广告份额逐年下降,很多传统媒体人叹息精心做出的内容没有人看。基于此,本文着重关注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

互联网思维;以“人”为本;极致服务

一、用互联网思维来经营管理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成为当下的热词,小米董事长雷军认为,将专注、极致、口碑、快作为手机互联网的七字秘诀;SOHO董事长潘石屹认为房地产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直销,核心是去中介化;360董事长周鸿玮谈到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模式创新。纵观雕爷牛腩、小米、三只松鼠的运用互联网思维得到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笔者得出雕爷牛腩的核心理念: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并用互联网方式推广;雷军提出“小餐馆理论”。即最成功的老板是小餐馆的老板,因为每一个客户都是朋友。并用“零投入”的社会化营销模式来聚集粉丝,发挥粉丝效应;三只松鼠坚持做“互联网顾客体验的第一品牌”和“只做互联网销售”。三者的核心共同点就是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运用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方式进行推广。

那么互联网思维是否适应传统媒体的经营管理,答案是肯定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的媒介接触主要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脑。随着智能手机处理器、屏幕的升级扩大,一些可以在电脑上阅读、收听、收看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均可以在手机上流畅地实现,并且这种移动终端胜在便捷,只需联网就可实现多功能需求。那么传统媒体要想深得新时代网民的社会心理诉求,就不单单只是做“两微一端”。而是对目标人群进行深耕,换句话说就是做好细分市场。传统媒体凭借自己强大的内容生产优势、平台优势完全有能力生产出高质量的新闻内容,但是要谨记不是做大做全,否则就成转载的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了,拥有海量的信息等待用户去搜索。而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资源,最缺的就是注意力。

二、以“人”为本来经营管理

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是草根化、大众化,而是要走向专业化、深度化报道。机器人写作带来的压力想必许多传统媒体人都感同身受,而传统媒体与其竞争的唯一胜利法宝就是“人”,只有人才最了解人,而这种“人”有两种思维方向:一种是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产品;一种就是在组织管理方面做到团队化、人格化。只有专业的人才能提供最专业的分析,才能让受众为有价值的内容付费。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定位提供不同的产品,如界面新闻专注财经新闻,“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他们媒体发布最原创的内容。其中摩尔金融是投资者学习的最佳平台,目前这里聚集着上千位投资高手,他们通过文字来传递投资理念和交易策略,并通过评论和私信及时解答投资者的疑惑,未来他们还会用更多、更直观的形式来传递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方法。

而组织管理团队化、人格化就是传统媒体必须革除体制化、层级化。传统媒体因为机构庞大,运作效率不高,很多规则不再适应当代社会,这些规则会因为发展不协调加大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降低原创性新闻生产效率,出现严重的滞后情况。自媒体时代,其存在基础和起点是有特色的内容生产,但如果想保持持续的高质量产出,只靠一个人基本不可能。而这种人格化不仅仅是创始人的人格化,实际上更是整个团队的人格化、组织的人格化,是移动互联时代重新被定义了的“中心化”。那么记者的工作机制将会更加机动、灵活,他们可以依托广阔的传播平台和社会化媒体随时随地了解到全国各地的新闻事件。然而每一个新闻都会涉及不止一个方面的社会现状,记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就可以实现对新闻多角度解读的目的。在与自身媒体专业相关的报道方面,可以加大深度报道,采访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解读,分析预测,进而提供有价值的可以为消费者付费的内容,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实现转型与发展。

三、用“极致”的服务理念提高用户黏性

极致的服务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最舒适的消费体验,每次体验都有不同的惊喜不同的感受,并形成信赖感和依赖感。在《极致服务:如何创造不可思议的客户体验》这本书中,哈特利教授指出,伟大的公司知道如何让顾客感到他们很受重视并愿意买单。并且,伟大的公司懂得建立关系,这包括与内部客户,即员工,建立关系,还包括与外部客户,即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人,建立关系,专注于关系。而联系他们之间的纽带就是提供极致的服务:始终如一地提供理想服务,留住顾客,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通过一系列举措,令顾客备受关心,以此来实现极致服务。

仍以界面来举例,界面精心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新闻,但界面的盈利模式主要并不是靠广告来盈利而是靠服务取胜——其增值服务:

【天下】接地气的政经网站,其团队成员来自道琼斯通讯社、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彭博商业周刊、财经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卡塔尔航空。为用户提供有价值、有深度的时政报道、宏观经济报道、社会民生报道和公共政策解读。此外,此频道未来将会为用户提供更具专业性、思想性、服务性和生动性的新媒体时政新闻产品,如《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焦点在哪?美国财政部长是这么说的》《欧佩克名存实亡了?未必!》

【歪楼】每天提供全世界有趣的新闻,展示有趣的艺术作品,热点紧跟目标手中的兴趣点,涉及的内容大至人类生死存亡和宇宙终极命题,小至江湖上各种奇闻轶事乃至你想不到的创意,是一个有趣、有爱、有文化的频道。例如,《非洲假面舞会:奔放、古怪有超现实主义的美》《故宫应该开一家这样的餐厅》等。

【T届】由界面时尚频道和《纽约时报》

旗下《T》杂志中文版强强联合组成,从商业、文化、流行等角度谈时尚。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最新的时尚潮流以及最新潮的穿衣搭配,同时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感受不同文化的设计理念的魅力。例如,《Gucci度假系列的彩虹鞋蝴蝶结 任天堂板鞋唤醒童年》《爱马仕青睐的年轻设计》。

此外,界面还有精品购物服务,从全球挑选价格适中,有独特品位的商品,按用户需求提供服务同时还帮忙采购。可以看出界面提供的服务模式具备一定的开创性:最深度的新闻信息、最专业的投资建议、最独特的精品购物、最丰富的文化信息……发掘了用户潜在的“一站式”需求。但界面未来应该对这些功能进行适当的排列组合,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享受独特的服务,实现信息、产品、服务的有效沟通。

四、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工作者一定要转变工作思路。未来媒体之间的竞争靠的是个性化、专业化的内容和服务,不再是大而全的海量信息。对于新媒体,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格化、参与化。所以,传统媒体可以多研究一些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创新发展的案例,进行深入体验和感受。

[1] 陈力丹,王之月,王娟.“用户体验”的新型媒体生存模式[J].新闻爱好者,2015(5):11-13.

[2] 界面新闻CEO何力:自媒体时代的四大矛盾和突围之道[DB/OL].网络传播,2015-11-28.

[3] 吴若晨.自媒体时代记者应具备的素质解析[J].新闻爱好者,2015(9):81-83.

G206.2

A

1674-8883(2016)13-0279-01

猜你喜欢

人格化传统媒体界面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电子显微打开材料界面世界之门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