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究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

艾 冰

(榆林广播电视台,陕西 榆林 719000)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究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艾冰

(榆林广播电视台,陕西 榆林 719000)

解说词事实上是创作者对整个纪录片主题进行文学化的处理,让其本身更好地和其他素材融合,同时,把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观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更好地把握解说词创作,并把纪录片的主题深入浅出地通过声像传递给观众,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实例分析来探究解说词创作的理念,旨在为纪录片创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的创作不仅仅要通过摄影的手段展现真实生活的风貌,还要通过其所承载的内容传达创作者的用意,引起观众的共鸣,进而传播其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其中,解说词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理性思维的直接外化,解说词的创作理念也会直接影响纪录片的格调。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选材对象聚焦到了传统的饮食文化,从不同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入手,运用高水准的摄影、剪辑技巧,配以别具一格的解说词,迅速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也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国产纪录片。下面通过对其解说词的分析,初步探究纪录片解说词创作应秉承的创作理念。

一、注重纪实性和叙事性,主旨高度统一

作为一部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镜头深入到中国饮食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从食材的采集到制作加工,再到人们享受劳动果实的整个过程,全景呈现又不乏细节点睛。

“……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简陋的帐篷里,一幕奇观开始呈现。现在是佐料时间,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记远行的疲惫。丰盛的一餐,标志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

简单的开胃菜可能平时都不会留意,但跟随镜头的视角,观众能从解说词中感受到每一个食材,以至调料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加工细节上的差异也会带来不同的口感。观众听到片中解说后,能够细思一下被自己忽略的家乡味道,此时这段叙述就十分有意义。疲惫的旅程中饱餐一顿,带着心灵和身体上的双重能量前行,这种随处可见的温暖贯穿全片,让人看完一部纪录片,也像饱餐了一顿精神大餐。

二、注重与画面结合,突出视听特性。

《舌尖上的中国》不同于传统美食节目,它不仅将食物的色彩斑斓收入画面之中,还把收获食材的过程一一记录,让观众在了解一道美食的时候,还能聆听它背后的故事。

“起锚,收网,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20个小时,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终于发现了一条鲳鱼,却挣脱了渔网。6小时过后,鱼颗粒无收,幸亏有其他海货。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50公斤海货,是他们一昼夜颠簸的回报。10个小时内,这些海蟹将出现在大城市的餐厅。”

观众常见的是餐桌上被加工过后的不带有感情色彩的食物,但是通过这样更直观的试听表达,感受眼前食物的一生,体会食材的来之不易,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独特的魅力之一。

三、注重符合纪录片的风格,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

每当《舌尖上的中国》配乐响起,浑厚的男中音开始娓娓叙述有关食物的故事,观众就会有无数关于美食的联想在脑中浮现。在“望梅止渴”的心理作用下,那些细腻的文字,好像有了形体,有了气味,让幸福感漫布全身。通过对果腹之用的食物进行风格化地描述,让人与自然界之间既简单,又复杂的联系呈现在观众眼前,同时带给人美的享受。这种通过语言描述达到的美食体验,甚至引发了“舌尖体”的流行,观众纷纷效仿写出类似的句子,足以见得,其语言风格的独到之处。

四、注重结合其他影视元素,使得衔接自如

《舌尖上的中国》在技术层面上,拥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如高清的摄制片源,技术纯熟的剪辑,细腻灵动的原创音乐等。但是题材庞大、故事多,如何让转场不显突兀,过渡流畅衔接自然,就成了一大难题。《舌尖上的中国》通常采用解说词进行转场,整部纪录片采集了不同地区的特色景致,通过大量灵活的解说词化零为整,让片子具有更高的完整度和观赏性。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利用前后场景的共同点,通过解说词衔接过渡,简洁又不失逻辑。

五、注重多视角人性化的创作手法,勾起观众兴趣

从创意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最为新颖的设计,大概在于它多元化的视角。开篇有时,甚至不会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个有关饮食的纪录片,无论是在冰封肃寂的查干湖,还是在密林丛生的藏地高原,开阔的视角和大气的解说词都会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感受。但是将镜头推进到主人公们身上后,又不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熟悉的表情,日常琐事的叙述慢慢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然后,是对记录对象的发散式拓展描述,让观众明知道看的是一档饮食类节目,却往往抱着收获各方面知识的期待来继续观看。这便是《舌尖上的中国》另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想要模仿却不是那么容易。它的解说词涉猎及其广泛,不拘于食材料理,更关注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于家乡味道的执着和形形色色的生计,有的主人公甚至是传统手艺的最后继承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传统的手艺正在慢慢消失,《舌尖上的中国》就把镜头聚焦在了这样的人群身上。

“……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没有《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观众可能一生也没有机会知道麦客这种职业的存在。每个职业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在观看过程中,观众会随着解说渐渐关注到社会更加深层的一面。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这一点上,《舌尖的中国》在摄制选材和解说词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更多的创作者以启迪。

纪录片的画面给人带来的更多是视觉的冲击,而解说词则是诉诸听觉器官的文字语言,能够非常直接地感染观众。在探究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的过程中,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分析其创意:围绕创作主旨,强调纪录片的纪实性,注重结合其他元素,突出风格,融入更多观众感兴趣的话题,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多思考的空间和美的感受,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1] 佟延秋.纪录片解说词刍议[J].电影评介,2012(22):19-22.

[2] 佟延秋.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电影评介,2013(7):91-94.

J952

A

1674-8883(2016)13-0174-01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