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时代 记录经典 做触碰人心的好新闻

2016-02-28赵宇翀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总理

赵宇翀

(重庆广电集团 电视新闻中心,重庆 400015)

顺应时代 记录经典 做触碰人心的好新闻

赵宇翀

(重庆广电集团 电视新闻中心,重庆 400015)

采写出触碰人心的现场新闻,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好评,是每一个记者的心愿。如何在采访中抓到这样的机会,反映出的是一个优秀记者的新闻敏锐性和对转瞬即逝的新闻现场的把握能力。本文从记者亲身经历的一个新闻采访活动和形成的稿件、最终获得中国好新闻的事件分析入手,告诉广大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全身心地做好迎接和捕捉新闻细节的准备,只要眼光独到,善于提炼,时政类新闻才可以创新出彩。

采访报道;新闻敏感性;新闻细节;时政类新闻

2003年,笔者跟随温家宝总理在三峡库区考察时,路上总理临时停车,到云阳县龙泉村召开院坝会体察民情。笔者和同事当机立断,及时下车跟踪拍摄,并全程记录了总理与农妇熊德明以及乡亲们交流的全过程,完成了一条生动的新闻特写。这条新闻文笔简洁,意义重大,画面经典,节奏明快,特别是反映出一个优秀时政记者的新闻敏锐性和对转瞬即逝的新闻现场的把握能力,堪称电视短新闻中的佳作,此条新闻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并被众多媒体和大学院校相关专业作为范文来学习。这个成功案例反映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全身心地做好迎接和捕捉新闻细节的准备,只要眼光独到,善于提炼,时政类新闻也可以创新出彩。下文是笔者拍摄创作这条新闻的亲身经历以及对如何做好重大新闻的一些感悟。

附原稿

新闻特写:总理为农民追工钱

(2003年10月27日播出)

记者:赵宇翀 黎昭华

配音:10月24号下午,几辆面包车的到来,打破了重庆云阳县龙泉村的宁静。为了更深入了解情况,正在三峡库区考察工作的温家宝总理临时决定,到这个山沟沟里,拜访毫无准备的乡亲们。

同期声:来,你们过来。

配音:在总理的组织下,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心里话。快言快语的熊德明大嫂告诉总理,她丈夫参与了修建新县城广场的万步阶梯,可过了大半年,工钱还没到手。这件看似不起眼的事立刻引起了总理的关注。

同期声:总包的已经给钱了,分包的没有给钱。分包的不给钱,你应该找他。

配音:了解经过后,总理原本开朗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包工头拖欠工钱的事决不能不管。

同期声:好多事哪,在县里、地区都以为是小事,在老百姓都是大事,你不坐在这儿,你怎么能知道?对不对,你得一件一件去了解、解决。

配音:天色晚了,看到总理要走了,老乡们纷纷挤过来握手告别,可刚刚还伶牙俐齿的熊德明大嫂却害羞地跑开了。

同期声:别跑啊!过来、过来,(她)刚割了猪草的。

配音:总理在又陡又滑的泥泞小道上越走越远,可乡亲们都觉得,自己和总理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字幕】十分钟后,总理把这件事告诉了在县城等候的云阳县领导。当天夜里,熊德明夫妇拿到了被拖欠的2240元工钱。(全文完)

一、随行采访,记录经典

2003年的金秋十月,温家宝总理到三峡重庆库区考察。笔者和本台记者黎昭华、新华社记者黄豁等随同采访报道。原本这样的一级时政活动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但是,温家宝总理的确是一个非常亲民、非常渴望了解真实民情的领导,一路上,他往往会“自作主张”。例如,在居民区不经事先安排好的人家,而是到隔壁家中了解民意,在路上也时常随机地与群众攀谈。听到随行的地方领导和我们对总理深表钦佩的同时,也在为是否能妥善安排好考查行程和内容捏了一把汗,而作为随行记者,我们几个却暗暗兴奋:这一路走下去,没准有什么好新闻在等着我们呢!

我们的憧憬很快得以实现。10月24日下午,原计划总理去云阳新县城视察,然后坐船到奉节。然而,就在离云阳县城还有几公里的公路旁,车队却突然停了下来。“这不是龙泉村吗!”因为不久前才到这里采访过,笔者一下便想起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

在整个车队里,我们记者乘坐的工作车紧跟开道警车,位于前列,而总理所坐的车位于车队中间,前后相隔起码有100米以上,刚停车时,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过了几分钟,才听工作人员说,总理已经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下了山坡。于是,我们赶紧向随车的宣传部新闻处负责人申请下车采访。说实话,这时候全部下车去追总理一行还是有一些“风险”的,万一我们下去了,总理又回来上车了,岂不是还得等我们回来?耽误了总理的时间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是,四平八稳坐在车里等,万一有好的题材错过了,岂不是终生遗憾?犹豫片刻后,随车的负责人还是同意我们下去。笔者和黎昭华立马一人抱一台摄像机,抢在其他人前面,三步并作两步往山下冲,作为电视记者只有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才能拍到生动的镜头。

转眼间,我们冲下山坡,来到一个农家小院,总理正和十多个刚刚聚集来的乡亲围坐在一起唠家常。根据我们多年的采访经验,往往很高层的领导和最基层的百姓面对电视镜头时,谈话最自然、最精彩。原因也很好理解,高层领导经常面对镜头,经验丰富;而最基层群众心直口快,无所顾忌,民间语言生动,再加上这样的院坝座谈由于不是事先安排的,老乡们都没有思想准备,或者说话语没有条条框框限制。因此,这样的交流场景往往容易出彩。

总理和村民聊着聊着,一个能说会道、总是抢话的农村大姐渐渐引起了总理的注意,只见她快言快语,风风火火,一口库区乡音,还不断地比比划划,不知不觉间,把现场的气氛调理得热热闹闹。总理问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大伙儿七嘴八舌,总理关心地问大家,生活上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那位大姐第一个抢过话头,“别的都挺好,就是我老公修新县城广场的工钱,拖了好几个月了都没拿到!”听到这话,总理立马语重心长地嘱咐身边的重庆市领导,农民朋友打工挣点钱不容易,这事儿应该好好解决,旁边的市县两级领导连声称是。院坝座谈会结束后,总理特意站起来跟农家大姐握手,可那位大姐刚刚割完猪草还没洗手,窘迫得连连把手往裤子上擦,可总理还是抢上去一步,笑呵呵地主动握住了她黑乎乎的手。由于我们抢的位置比较好,又是一直开机拍摄,于是,稳稳地把这个后来在包括中央台在内的全国各大媒体广泛传播的经典的握手镜头收进了摄像机。

本来这个临时的插曲也就这样过去了,随行的各级领导也没人要求专门报道此事。当天傍晚,我们又跟随总理一行上了“移民号”顺江而下。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几位记者在船上的多功能厅打地铺,睡觉前,大伙儿又把白天拍摄的东西拿出来梳理一遍,看着那些镜头,我们突然觉得,下午那短短的一幕,不正是一个绝好的新闻特写的题材吗!我们越想越兴奋,不由地讨论到了半夜,开始还有点顾忌,怕拖欠农民工工资,地方政府形象受损,但思来想去,这条新闻的正面效应远远大于这点影响,我们应该站在全国的大局来看待这个问题。于是,从库区回来之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完成了前面所摘录的这篇新闻作品《总理为农民工讨工钱》,并且在全国实现了首发。

二、顺应时代,做好新闻

这条特写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影响十分重大,先后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转播,为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关心农民工、纷纷出台各种政策,采取措施解决欠薪问题的浪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第一,这个题材确实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一国总理可以俯下身段,为一个普通农妇讨工钱;第二,当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的确比较普遍,这条片子恰好切中了这个时机,为紧随而来的全国的“讨薪”整治行动在舆论上开了先河,营造了气势。相隔不久的全国两会,总理又特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温家宝说,要建立健全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拖欠。总理为农民工讨薪事件,成为当年十大新闻事件;这个案例,也入选了2003年中国政府十大法治热点;而熊德明一下子从一个普通农妇,变成全国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央视“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等先后采访她,从那之后,好多人慕名而来找她帮忙讨薪,另外,她还被评为了当年CCTV年度经济公益人物。

光阴荏苒,曾经的喧嚣总会归于沉寂,积淀下来的是更深的思考与感悟。普利策说,新闻记者,应该是时代航船上最警觉的瞭望手,随时关注着前进的方向和前面的暗礁。还有人认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一个好记者,必须具备史家的忧国情怀和深刻的历史观。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很难做到每一篇报道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乃至于推动社会某一方面的进步,但一个优秀记者的职责,就是用其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等待某一个新闻时刻的出现,当新闻来了,你不能错过。是的,不要说我们的生活中缺乏色彩和亮点,其实,新闻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经典瞬间。就以这篇报道为例,如果不是在众多记者的卡位战中抢到好位置,如果不是一直开机做足准备,就无法拍到总理与熊德明握手的瞬间,那么,整个片子也就立不住了。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务,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这是《双城记》里面的话,描写的是英国正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代。其实这种时代特征,跟我们当下的生活有一些相似之处。作为记者,转型期的社会生活可以给我们更丰厚的素材,更强烈的心理体验。时政记者往往是记者群体中的佼佼者,就更应该敏锐而深刻地顺应时代之变、社会之变和舆论之变,让我们的报道摆脱传统的僵化、八股模式,真正去触碰人心,和现实的脉搏一起共振,和人心的期盼一道共鸣。特别是要敏锐地发掘党和政府重视的也是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些重大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契机,抓住领导活动的生动的新闻由头,适时推出报道,这样的新闻往往可以“好风凭借力,直上千万里”,达到神奇的传播效果。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这艘巨轮又驶上了新的历史航程,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一股清新之风迎面拂来。正如央视《新闻1+1》所解读的,新的领导集体用平常的声调,平实的语言,平实的工作作风,带来不同平常的变化。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的新的中央常委与记者集体见面会上,表述更加直截了当:“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工作目标。”语言虽平实,意义却深远。这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给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记者,尤其是时政记者,就是要“春江水暖鸭先知”,通过实实在在的改变,拓宽报道视野,改变报道模式,改进报道手法,顺应时代,顺应民心,顺应国家利益和新闻规律,把我们的作品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百姓的心坎上,更要写在历史的里程碑上。火热的生活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感知,鲜活的新闻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见证,时代的使命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承担!

G210

A

1674-8883(2016)24-0219-01

猜你喜欢

总理
新总理
芬兰年轻女总理的“开挂”人生
总理的“大屁蹲”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简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简历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跟着总理去美洲
看看加拿大新总理的首月表现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