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现与遮蔽:澎湃新闻讣闻报道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2016-02-28李一丹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逝者集体建构

李一丹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 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再现与遮蔽:澎湃新闻讣闻报道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李一丹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 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作为新媒体讣闻报道的试水者,澎湃新闻《逝者》专栏在立足文字、图片报道的基础上,增加视频、音频、互动等报道手段,进一步丰富了讣闻报道形式,通过记录个体生命轨迹和历史事件,以在互联网上为大众书写和建构集体记忆。

澎湃新闻;讣闻报道;集体记忆;建构

一、引言

讣闻报道又被称为“白色新闻”。作为一种成熟的新闻文体,讣闻报道是西方媒体中极其重要且常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随着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引入,讣闻报道逐渐受到重视,《新京报》《财经》等媒体纷纷开辟讣闻专栏。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产品——澎湃新闻正式上线,开辟《逝者》专栏,其在立足文字、图片报道的基础上,增加视频、音频、互动等报道手段,进一步丰富了讣闻报道形式。

从本质上来说,讣闻报道是一种纪念报道或个人传记。但讣闻报道不应仅被视为一系列随机的个人记忆。[1]作为读者与逝者之间的交往媒介,讣闻报道选择性地记录个体的生命轨迹和历史事件,通过文本、图片与影像等符号进行再现与遮蔽,不同程度地建构着大众对于特定族群、社会、国家的集体记忆。

随着国内讣闻报道的深入实践,学界对讣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鲜有从集体记忆的视角切入,且多聚焦传统纸媒,新媒体讣闻研究尚处空白。本文期望借助集体记忆的视角,以澎湃新闻讣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试图厘清澎湃讣闻报道如何通过再现和遮蔽对集体记忆进行建构。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澎湃新闻2014年7月22日上线一年内《逝者》专栏的讣闻报道采取整体抽样。研究样本总计173则,其中有效样本为172则,包含逝者173人。

二、再现:澎湃新闻讣闻报道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一)再现逝者的社会学特征

澎湃新闻力图打造互联网新闻与思想的原创平台,在讣闻报道对象的选取上澎湃新闻也谋求思想深度。不同于都市报讣闻的“平民化”、财经杂志讣闻的“政经人物化”和党政报刊讣闻中的“人物政治级别化”,澎湃再现的逝者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多为社会文化精英,较少涉及军政人士。

与强烈的指向性相对,澎湃讣闻报道再现的逝者呈现出职业的多元化,演员、音乐家、学者最受青睐,分别占比25.4%、13.9%、12.1%。从新闻价值上看,澎湃讣闻对逝者的选取都秉持重要性原则,或是在历史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或是与某些历史人物、事件产生重要联系,或是在行业领域中备受瞩目,均具有不同形式的社会权力。

在性别上,近八成逝者为男性。女性在再现中呈现被边缘化的态势。相较于男性逝者的多元化职业,女性逝者职业分布相对集中,报道频次最高的女性逝者职业为演员、音乐家、作家,分别占比为42.9%、22.9%和8.6%。此外,女性逝者的讣闻报道多建立在家庭关系之上,关注婚姻家庭或原生家庭,而忽略其社会贡献。例如,何超英女士的讣闻报道,对其企业家的社会身份一笔带过,而着重报道她的婚姻与原生家庭。

在国籍上,传统媒体讣闻多选取国人作为报道对象,对他国逝者关注甚少。澎湃逝者专栏本着“记录逝者为世界留下的财富”的原则,突破国籍限制,放眼全球。在173名逝者中,外国人有74人,中国人有99人,呈现四六开的比例。在外国逝者中,发展中国家的逝者鲜少受到关注。某种程度上说,澎湃讣闻报道对象的选择上呈现西方化的态势,无意识地为用户建构了一种特定的记忆框架。

(二)再现逝者的资本特征

布尔迪厄指出资本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有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社会资本以社会声誉、头衔为符号。[2]在澎湃讣闻中,对于逝者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有再现。172则讣闻样本中,涉及经济资本报道为10则,占比5.8%;文化资本报道为127则,占比73.8%;社会资本报道为131则,占比76.2%。在社会资本层面,澎湃讣闻主要关注逝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和社会声誉;而在文化资本层面,则主要关注逝者的作品、文凭。

根据布尔迪厄的资本观,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均属于非物质形式资本。在澎湃讣闻中,涉及非物质形式资本的报道共占比94.2%。通过对逝者的非物质形式资本的偏重报道,澎湃讣闻着力再现逝者的个人成就和社会声誉,而对经济资本鲜有涉及,一定程度上使非物质形式资本更易于占据大众的记忆空间。

(三)再现权威性的建立

第一,历史证据。由于澎湃的新媒体特性,其讣闻报道中的历史证据主要有文本、图片、影像三种形式。就文本而言,澎湃讣闻有历史报道、作品节选、传记节选、逝者社交网络内容、演讲稿等形式。统计发现,样本中有15则讣闻再现了有关逝者的历史报道,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证据”或“历史草稿”呈现。对于历史证据来说,新闻图片和影像的真实性要超过文字。[3]故在此不对文本形式的历史证据作深入探讨。

历史学家将可视的史料视为感知历史的证据。在讣闻报道中,图片的使用可以让用户更生动地“想象”过去。统计发现,样本中共使用546张图片作为历史证据,平均每则讣闻使用3.2张图片。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图片类型为作品,其次为工作照,分别占比31.7%、25.6%。其余类型的使用频次分别为肖像81张,占比14.8%;生活照103张,占比18.9%;悼念照、悼文20张,占比3.6%;其他29张,占比5.3%。作为逝者生前在事业领域的成就展示,图片辅助大众对历史叙事进行感知与记忆。

在影像方面,共有27则讣闻报道使用视频资料作为历史证据,占比16%。在类型上,澎湃讣闻选用的视频资料大多为逝者作品选段、生前采访片段等,对逝者的社会成就予以阐释。通过对文本、图片、影像等历史证据进行组合编排,澎湃讣闻建立了其再现过去的权威性。

第二,消息来源。新闻来源是历史的第一

起草人。据统计,样本中共包含338个消息来源,平均每则讣闻使用2个消息来源。其中,澎湃讣闻使用频次较高的前五类消息来源为逝者自身86则,占比25.4%;同行或同事58则,占比17.2%;亲属36则,占比10.7%;机构35则,占比10.4%;官方人士34则,占比10.1%。

上述五类消息来源在总消息来源中总计占比73.8%。逝者作为讣闻报道的主体对象,其对自身历史意义的解释可信度和权威性较高。此外,同行或同事及亲属的权威性建立在对逝者的熟知基础上,而机构和官方人士的权威性则建立在所属机构的权威性上。澎湃讣闻报道充分使用权威消息来源,确保其作为“过去讲述者”的可信度,建立历史再现的权威性。

三、遮蔽:澎湃新闻讣闻报道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一)逝者死因遮蔽或模糊化

在死因描述方面,统计发现,样本中仅有56则报道对于逝者死因进行了具体描述,占比32.6%。33.3%的非正常死亡逝者被模糊描述为“自杀身亡”;55.4%的正常死亡的逝者仅以“病逝”二字模糊描述。

澎湃新闻作为国内媒体,理应对于国内逝者的采访报道更为便利,更易获得完整的细节。但就国籍与死因描述的联系来看,在描述逝者是因为“病逝”的46则报道中,有34则报道对象为中国人,占比73.9%,远高于外籍人士。死因模糊化和缺失的原因,一是中国儒家文化中“避讳死亡”的深刻影响,二是讣闻报道对于非正常死亡与特殊疾病的操作手法,常常选择进行遮蔽或模糊化处理。例如,翻译家孙仲旭因患抑郁症自杀的讣闻报道中,澎湃报道仅描述为孙仲旭先生在广州辞世,而对其抑郁自杀的事实有所遮蔽。

(二)逝者缺点遮蔽

人无完人,讣闻报道中的逝者亦是如此。统计发现,172则样本中仅有25则讣闻报道采用褒贬兼用的写作手法,对逝者的缺点予以描述,再现逝者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缺点描述包括酗酒、吸毒、介入他人婚姻、历史事件中所犯错误等,且多援引于逝者自述。可见,澎湃讣闻较少对逝者作负面性描述,对逝者身上的缺点避而不谈,为大众构建了逝者“高大全”的记忆框架。

四、结语

作为新媒体讣闻报道的试水者,澎湃讣闻报道通过再现与遮蔽的方式对集体记忆进行建构,既受制于澎湃新闻的生产常规,也受制于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

在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中,澎湃讣闻报道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媒体讣闻的特点,存在性别上的歧视与差异,并选择性地再现逝者的非物质形式资本,彰显个人成就和社会声誉,遮蔽逝者的死因和缺点,形塑逝者“高大全”的典范记忆框架,有失客观公允。另一方面,也积极利用互联网特性和新媒体手段,综合运用影像、文字和图片作为历史证据,辅助大众对历史叙事进行感知与记忆,增强集体记忆建构的权威性。

[1] Bridget Fowler.Collective Memory and Forgetting Components for a Study of Obituaries[J] . Theory,Culture&Society,2005,22(6):53-72.

[2] 宇红,王欢.解读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J].理论界,2004(3):98.

[3] 李红涛.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媒体记忆、集体认同与文化权威[J].当代传播,2013(5):21.

G206

A

1674-8883(2016)24-0085-01

李一丹(1992—),女,湖北武汉人,新闻学硕士,研究方向:传媒经营。

猜你喜欢

逝者集体建构
我为集体献一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纪念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警犬集体过生日
建构游戏玩不够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