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榜样的力量到典型报道
——浅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编辑方针
2016-02-28周修兰
周修兰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从榜样的力量到典型报道
——浅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编辑方针
周修兰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火星报〉编辑部声明》,及列宁1918年9月18日发表在俄历《真理报》上的文章《论我们报纸的性质》出发,到1922年1月25日创办的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的《先驱》,然后到《红色中华》的发刊词以及刊登的张闻天关于《我们的报纸》中对“模范”与“光荣”的论述,最后到《解放日报》刊登的第一篇典型报道。纵向梳理,着重探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编辑思想的中国化和“历史个性”对典型报道发展所起的作用。
报刊;典型报道;编辑思想;历史个性
一、报刊的历史使命
《火星报》的名称由来是普希金的一句诗,“试看星星之火,已战燎燃之焰”。《火星报》是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1900年12月创刊,目的是利用报纸把党的正确的代表机关建立起来。
1917~1991年,《真理报》为苏联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十月革命后,在苏俄和苏联时期不论对内还是对外传播方面,始终是苏联共产党的重要喉舌,在苏联的政治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份报纸最初的性质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群众性工人日报;二月革命后,它的性质改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机关报。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论我们报纸的性质》,列宁期望报刊能成为推行经济政策的有力助手和政策执行的监督者,要求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
1922年《先驱》创刊于新旧道德、文化、制度交替更新的背景下。《红色中华》1931年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主要是宣扬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改变国民性。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针对国民党的三次围剿,红军规模锐减,在这样的情势下,发挥报刊的政治功能也是具有历史因缘的。《解放日报》于1941年创刊,在发刊词中明确提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使命,即“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1941年我国进入抗日战争中期,国民党对日宣战,国共统一战线已然建立,抵御外敌是一致诉求。
二、从榜样到典型
(一)列宁的“榜样”及典型宣传
十月革命之后,在推行超越历史条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非常时期,列宁要求报纸锐减日常新闻的报道,让“介绍少数先进的劳动公社的模仿事迹的报刊广泛销行”。[1]报纸宣传劳动公社的模范事迹,是想利用报纸提高群众对劳动监督政策的觉悟,教育群众适应和积极投入到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中。列宁希望通过报纸为全民树立起一种“榜样的力量”,以便于推行新的国家管理制度和经济建设政策,但这种报刊思想是有局限性的。虽然通过报刊宣传榜样的力量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在当时基本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的社会环境下,很难推广这类精神上的“榜样”,而且榜样本身也难以维持其共产主义的纯洁性。
(二)张闻天与“光荣的模范的动员”
1933年,《红色中华》完成改组,张闻天发表了一篇《我们的报纸》。他指出,《红色中华》在刊登扩大红军规模的动员效果与实际并不相符,报纸没有真正地去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形。“我们报纸上不容易找到关于一个村、一个乡、一个机关、一个企业某一部分工作的比较有始有终的记载。”[2]同时指出,“我们在执行一项政策和描述一种现象时,我们要尽量散布一个新的经验,新的模范,赞扬在军事、政治、经济、劳动的各个战争上的英雄”。[2]再有,“我们不但要使我们的报纸成为集体的宣传者,而且也要使它成为群众运动的组织者”。[2]《红色中华》在1937年更名为《新中华日报》,1941年,《新中华日报》与《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红色中华》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也是组织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不仅仅是党员,也有中央苏区的民众。因此,博古和张闻天都倡导坚持客观实际,贴近群众。由此可以看出,将1942年《解放日报》对劳动英雄吴满有作为中国首篇典型报道的定论是值得商榷的。
(三)毛泽东思想与典型报道
吴廷俊和顾建明坚持认为,(毛泽东的)典型报道的要诀在于调查研究。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现典型,解剖麻雀,运用典型,指导面上的工作。这种对典型的完整运用,既不同于早期共产主义的“典型示范”,也有别于列宁倡导的上“红榜”与上“黑榜”的“典型宣传”。“典型示范”和“典型宣传”虽然也重视榜样的作用,但与典型报道相比缺少了典型调查这个认识环节,与我国的典型报道并不一样。
三、编辑思想的中国化与“历史个性”
(一)编辑思想的中国化与典型报道的精神土壤
《火星报》是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真理报》是在革命形式高涨的情况下创刊的,列宁亲自创办的几份“地下刊物”都是其编辑思想的深化和实践。在《火星报》的创刊中,他就提出“依靠群众办报”,[3]要办好全俄的政治报,使它真正起到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就要依靠大家来共同办报,把机关报看作自己的报纸。并吸收一部分工人作家形成一支工人通讯员队伍,然后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编辑思想。
从《红色中华》到《解放日报》,在编辑思想上既是对列宁的传承,也是中国化的过程。“把列宁这句名言拿来一千零一遍的背诵,并不能在实际上真正转变我们的工作。这里同样的需要坚持到底的是布尔什维克的具体的实际工作。至于报纸排印的醒目,文字的通俗,发行的深入群众,这许多问题,我想是同志们所容易了解的,我在这里不多说了。”[2]《解放日报》创刊初期,当时正值整风运动,毛泽东严厉批评和谴责报刊宣传力度不够,因此,1942年毛泽东亲自领导《解放日报》改版工作。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首次报道了吴满有这一劳动英雄。从改版到第一个典型人物的出现,毛泽东主要以社论的形式谈到报刊的编辑方针,著名的文章有《致读者》和《〈在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吴廷俊和顾建明坚持认为典型报道是毛泽东典型思想运用于新闻领域,因为毛泽东坚持典型报道的要诀在于调查研究。从前面的梳理不难看出,列宁也着重强调调查的重要性。典型报道是“单向灌输”的发展,时代让报刊成为宣传和舆论的工具,群众路线为典型人物提供了精神土壤。
(二)编辑方针的“历史个性”与典型人物的影响力
笔者在本文第一部分谈到报刊的历史使命,现在主要谈报刊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新闻一般说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播,一是接受。“传”与“受”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新闻传播不能缺少受众意识,因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报刊就完全萎靡不振”。[4]公信力和凝聚力要求报刊有追求事实的精神和召唤群众的力量。张闻天在《关于我们的报纸》中就指出,报纸中现存的空洞的议论与叫喊多于利用具体的材料来开展斗争,来改善工作,来教育广大群众。“具体的材料”就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在谈到新闻内容和形式时,毛泽东坚持新闻内容的充足和真实,坚持平铺直叙的表现形式。对于报纸与人民的关系,张闻天也谈到报纸排印需要醒目,文字要通俗,发行要深入群众。
特殊的时代背景要求报刊的发行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明确使命和受众群。因此,党的刊物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用真实营造的公信力、用读者凝聚的影响力,这样的编辑方针是具有历史个性的。
典型人物的塑造到底创造了怎样的影响力?一组数据显示,1942年4月,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解放日报》把吴满有多开荒、多打粮的消息登上了头版头条,普通劳动者的事迹登上如此显要的位置,在中国报刊史上还是一个先例。这应算是掀起了中国典型报道的第一个高潮,是迅速涌现的重要典型。60年代初期典型报道日趋成熟,经过“文革”的十年浩劫,针对人们普遍对共产主义丧失信心的情况,中央要求树立起大量典型,坚定人们的信仰,于是有了张海迪等的报道;八九十年代,典型的报道依然存在,但逐渐式微。许多学者认为式微是一种必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种单向的灌输,已经反感和抵触“高大全”的报道。在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所造就的特殊传播环境下,社会变迁与新闻生产之间形成了互动。我们不能否定典型人物的树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的。
四、结语
从《火星报》到《创刊》,再到《红色中华》,最后到《解放日报》,从“榜样”到“典型报道”,编辑思想的传承和中国化都为典型报道的出现提供了精神土壤,历史的个性也催生了不同的典型。刊物细读中,收获的不仅是线性脉络,更多的是列宁和毛泽东思想在新闻领域的投射。典型报道的出现凝聚了力量,催生了革命,在“文革”时代成为狂欢化的集体仪式,建国后起到了坚定信仰的作用。许多学者认为,典型报道有逐渐式微和消亡之势,但笔者认为这不是终结,而是转向。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新闻如何生产,终究不能离开人和人的精神。典型依然存在,只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改变。
[1] 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版34卷)[M].人民出版社,1985:13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M].新华出版社,1980:177,183-184.
[3] 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版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84:291.
[4]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4.
[5] 王雨琼.列宁《论我们报纸的性质》[J].新闻界,2013(19):77-78.
[6] 陈力丹,陶瑞刚.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J].新闻前哨,2012(06):56-57.
[7] 韩隽.早期党的报刊编辑方针“历史个性“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1):154-157.
[8] 张威.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38-49.
G213
A
1674-8883(2016)24-0082-02
周修兰(1991—),女,陕西安康人,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