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我管理思想
2016-02-28秦启文
董 薇,秦启文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我管理思想
董薇1,秦启文1
摘要:从目标管理的视角看,自我管理就是个体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观念、情绪、行为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等主流哲学中蕴含了丰富的自我管理思想;尽管它们在目标选择、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行为引导与控制等自我管理主题上有不同的宗旨和策略,但都对当代中国人的自我管理活动有所启发。未来在持续挖掘这类传统自我管理思想的同时,还应进一步以此为基础寻求改善自我管理效能的具体路径及策略。
关键词:自我管理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
1引言
从目标管理的视角看,所谓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就是指个体主动应用认知行为策略对自身的观念、情绪、行为等进行调节和把握,以达成相应目标的过程(Schunk & Zimmerman,1997)。类似的概念还有自我领导(self-leadership)、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自我控制(self-control)等(Anderson & Prussia,1997;Baumeister & Vohs,2003;Thau & Mitchell,2010)。
自我管理行为已广泛存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自我管理活动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生存和适应技能。中国传统哲学中蕴藏了丰富的自我管理思想,以下即从目标选择、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行为引导及控制等角度对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主流哲学中的自我管理思想进行梳理,以便为当代中国人的自我管理活动提供启发。
2“目标选择”过程的自我管理思想
2.1儒家:内圣外王,社会大同
儒家以孔、孟等人为代表,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仁”作为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人生目标上,儒家鼓励个体胸怀家国理想,在努力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建成王道社会。具体而言,即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途径逐渐成长为“内圣外王”的“仁人”、“君子”(萧荪,2012)。儒家认为,“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即通过个体层面的自我管理活动最终实现德治、仁政的大同社会理想(王永明,2008)。
2.2道家:返璞归真、自在逍遥
道家以老、庄等人为代表,以“道”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以“无为”作为其哲学基础。在道家看来,天地万物皆因“道”而生,天地万物与其对立面(如“有与无”、“得与失”、“祸与福”等)的相互转化展示了“道”的变化规律;故天地万物都应“道法自然”,而不应被外力占据、主宰或强加干预(杨翰卿,2004)。这种思想反映在人生目标上即体现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对生命持久和精神超脱的追求(红丽,2003)。在道家看来,“能长且久”是存在的“自然之德”,生命的原始本意便是时间维度上的存在;同时,精神上的超然物外,返璞归真如“赤子”或自在逍遥如“至人”,也是道家极力追求的个人目标。
2.3佛家:明心见性,早日涅槃
佛家思想主要来自佛教教义。佛教将人生和世界的真理总结为“苦、集、灭、道”四谛,将“苦”置于四谛之首,认为“苦”不仅是人生的本质,也是世间一切不幸的来源。作为一门通过指导信众修行以助其解脱苦难的宗教,佛家认为人生最有价值的追求莫过于通过内观自察、严于律己、扬善抑恶、自利利他等修行方式去认知“苦”的根源,从而提升智慧、灭尽烦恼、觉悟真谛,超越世俗生活、直至进入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方立天,1996)。
2.4小结
设置恰当的目标是自我管理的基础(王益明,金瑜,2002)。明确、具体的目标不仅能引导行为的方向,对行为动机也具有重要激励作用(Wegge & Haslam,2005)。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中关于人生目标的论述,从修为自身到安邦治国,从生命持久到精神自由,从日常修行到觉悟真谛,共同建构出一套立体的人生目标体系,为中国人终其一生的自我管理活动提供了提纲挈领式的方向和动力。
3“自我认知”过程的自我管理思想
3.1儒家:自学、自省、参照他人
在儒家看来,“我”并不单单指代自己,还意味着与自己有关的一系列富有弹性的人际关系(陆洛,2007)。自我认知的目的,就是要在广阔的伦理关系背景下识别自己与“内圣外王”的君子之间的距离,以便在漫长的“修齐治平”道路上不断求索和完善;而自学、自省、参照他人等都是有效的自我认知途径。
儒家主张“格物以致知”,建议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礼记·中庸》)等自主学习过程去认识世界和自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即认为一个人应当经常躬身自省,检验自身德行是否符合儒家道德标准。此外,儒家还提倡参照他人以自我检视;所谓“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就是指应通过观察他人来反观自己,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使自己不断完善。
3.2道家:涤除玄览
道家也很重视自我认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认为只有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庄子也认为“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大宗师》),认为只有懂得了自然和人的行为规律,才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孙庆民,2014)。但道家同时又认为“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老子·二十二章》),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的不同;明智的圣人从事物的本质来看待天地万物,不自以为能看透,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正确,所以是非昭彰。
与儒家不同,道家并不提倡以耳闻目见等实践体验的方式去认知自我,认为过多的感官体验不仅无益于认识万物的本质,反而会有所阻碍。因此圣人“不于户而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四十七章》)。在道家看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涤除玄览”(《老子·十章》),即除去心中污垢,保持空虚和安静,从内心深处去思维,以观“无形之象”的方式去理解和体悟(程志华,邢文祥,2010)。
3.3佛家:禅定
彭彦琴等人认为,佛家以“八识心王”来建构自我。所谓八“识”,即作为前五识的“眼”、“耳”、“鼻”、“舌”、“身”,第六识的“意”,作为过渡的第七识“末那”,以及储存了万般“现行”、经前几识流转而生成“因”“果”种子的第八识“阿赖耶”(彭彦琴,江波,杨宪敏,2011)。
佛家主张通过“禅定”等方法去破除世俗认知的“我”,最终觉悟到“无我”这一自我的本质(张怀承,2006)。所谓“禅定”,是指一种经意识自觉而直接体验到心理本质的训练技术;即通过静虑、截断意识等方式逐渐忘却自我,放弃以语言为载体的理性思维,进而超越逻辑,洞观“末那”甚至“阿赖耶”的本质,最终“明心见性”(彭彦琴,江波,杨宪敏,2011)。
3.4小结
深刻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自我观念系统,提升自我管理效能(Baumeister & Vohs,2003)。儒家尝试从“个体-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的存在;道家和佛家尝试以“内观”的方式来参悟自我的本质及其与世界的关系;尽管方式不同,但都有助于回答自我管理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即如何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如何选择恰当的目标和达成策略等。
4“情绪调节”过程的自我管理思想
4.1儒家:以“仁”心驾驭情绪
儒家主张以“仁”心驾驭情绪,首先表现为一种以“仁”为标准的苦乐观。儒家先哲认为,人生之“乐”并非口腹之欲的欢愉,孔子的“益乐”和“损乐”(《论语·季氏》),孟子的“三乐”(《孟子·尽心上》),都是以“仁”为宗旨的实践体验。人生之“苦”也并非身体的疾痛或遭受挫折后的苦闷、忧虑;“体肤”、“心志”之苦虽“苦”,却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机会;人生的真正痛苦在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在于远离“仁”的理想、失去对完善人格和完整人伦关系的执着追求(范桂萍,郭雅杰,2002;赵彩花,2009)。除了“苦”与“乐”,儒家哲学中还谈到了对“怨”、“耻”、“辱”、“惧”等情绪的自我调节,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子罕》),等等。在儒家看来,个体若能在内心不断体会、在言行中不断践行儒家道德,自然就能做到“无怨”、“有耻”、“远辱”和“不惧”(杨峻岭,2008;赵彩花,2009)。
4.2道家:清修以求心神安宁
道家主张“致虚守静”,认为“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而经常卷入“喜怒忧思”等各种情绪将不利于身心健康;并提出“心斋”(摒除思虑和情欲、保持清静不妄动)、“坐忘”(忘记一切、使身心与天地万物合一)等修养身心的途径。同时,道家也鼓励通过培养超脱的人生态度来超越世俗的情感羁绊,提高对祸福、成败、生死等生活事件的承受能力(吕锡琛,2002)。在道家看来,这些修身养性的方式不仅可以养心,还可以养生,让身心同时受益。正因如此,这些思想也为道教所借鉴并逐渐发展为中医养生理念的一部分。
4.3佛家:以“智慧”自救于“苦”海
在佛家看来,“苦”既是人世间最普遍的内心体验,也是一切不幸的来源。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之苦,感官占取执着之苦,环境灾变之苦,看似快乐之苦(成穷,2000),以及人世间难以预测的“无常”之苦,等等。
佛家认为,“苦”是因为“无明”,即愚痴、蒙昧、不懂得宇宙和人生的真谛(张怀承,2006);要想摆脱“无明”就必须修行,而修行的最好办法就是“八正道”,即“戒”、“定”、“慧”。其中,“戒”是指纯洁、庄严的行为操守,包括“正语”、“正业”、“正命”;“定”是指调节心神、修炼心性,包括“正念”、“正定”;“慧”就是产生智慧、觉悟真如,包括“正见”、“正思维”、“正精进”(汪建武,2003)。佛家认为,通过勤修“八正道”,个体就可以逐渐净化内心,觉悟缘起法则,最终提升智慧,明心见性。换言之,佛家并不特别强调如何调节“喜怒哀乐忧思惧”等具体情绪,而是主张人们通过修行获得“智慧”、自救于“苦”海,到达不悲、不喜、心无挂碍的境界。
4.4小结
追求目标的过程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多种情绪的挑战。中国传统哲学为这些情绪的自我调节提供了多种策略。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引导,佛家对“一切皆苦”的深刻洞察,都是以升华的方式去重构原始体验,让人更理性、更深刻地对待情绪;而道家独辟蹊径,通过保持“身”的安宁来寻求“心”的安宁。
5“行为引导与控制”过程的自我管理
5.1儒家:克己复礼,积极入世
在践行目标的过程中,儒家倡导以“礼”作为言行的基本准则、以“入世”作为行动的基本方向。“礼”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既表示一种等级制度、礼节仪式,也表示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尊敬和礼貌(秦启文,2014)。儒家关于“礼”的一系列著述(如《周礼》、《仪礼》、《礼记》等),对个体从政治活动到日常生活各领域的行为都进行了明确规范,并倡导通过“修己”、“克己”等方式来进行自我约束。所谓“修己”即主动修养自心以求立人、达人;所谓“克己”即主动克制自身的情绪、行为,对情境进行忍耐以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在儒家看来,“忍”意味着克制、坚心、容受和退让,但它并不是一种痛苦的坚持或盲目的承受,而是个体对情境和自身进行深刻分析后所采取的一种主动控制策略(陈萍,2006)。
基于积极入世的价值追求,儒家还鼓励个人不断奋斗和超越,包括: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如“安贫乐道”、“舍生取义”),培养主动的责任意识(如“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忧患意识(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及前瞻性(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立自强(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勤奋坚毅(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持之以恒(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断超越(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等。
5.2道家:顺其自然,适情而行
在道家看来,儒家以“礼”来进行自我约束的方式有违人的自然本性,不利于回归纯朴本质;因而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老子·十九章》);鼓励远离尘世俗务,通过修身养性、健身延寿等方式力求身心相和、天人相和。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是道家关于行为的基本准则。其中,“辅”是辅助,对事物而言是顺势和助力;“为”是干预,对事物而言是阻势和阻力(曾文青,2004)。在道家看来,人与万物一样有自身的属性和规律,尊重这些属性或规律就应“量腹而食”、“度形而衣”、“适情而行”(《淮南子·俶真训》)。同时,“不为”的思想还表现为“贵柔”和“处下”,即行为过程中不应莽撞地硬碰硬,而应以柔克刚;不应炫耀逞强,而应谦下低调。
5.3佛家:以善因、善缘求善果
佛家以“因”、“缘”、“果”来解释世间诸般现象以及“苦”的变化逻辑。其中,“因”(较为直接的原因)和“缘”(较为间接的原因)是形成事物、引起认识、造就业报的原因和条件,“果”则是由“因”、“缘”造就的结局(冯契,1992)。佛家认为,当下的“果”是由往日的“因”、“缘”造就,未来的“果”则由当下的“因”、“缘”造就。
在佛家看来,正因为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所以一个人不可肆意妄为,而应自我约束、积极修行。除了“八正道”之外,佛家还提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修持方式,提倡通过这些修持方法“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积累善因,以求“善果”(方立天,1996);并鼓励人们通过“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等修行方式拯救他人脱离苦海,以求进入更高层次的菩萨境界(张怀承,2006)。这不是几天、几月或几年的短期修持,“轮回”之说以行为可能带来的超越时空的“因果报应”,敦促个体终其一生都需对其言行进行主动约束。
5.4小结
对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和规范能避免其偏离预定轨道,有助于自我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无论是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还是佛家的“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无不是践行其所倡导的人生目标不偏离的重要途径。对传统社会中的国人而言,如果说儒家的礼法、佛门的清规戒律都如同限制言行的框架;那么道家的“顺其自然”与“适情而行”则犹如一眼清泉,为这套严肃的行为体系增添了几分灵动和自由。
6总结与展望
近二三十年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人们越来越需要通过自我管理来提升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幸运的是,传统的儒家、道家及佛家哲学为中国人的自我管理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一些自我管理思想的效用甚至已在实证研究中得以证实。例如有研究发现,儒家的“内省”有助于个体获得更清晰的自我认识,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改善人际关系,对反思错误、调整行为、计划未来也有帮助(沈德灿,1999);以道家理念为核心的认知疗法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A型行为,有效干预心理亚健康状况(杨德森,张亚林,肖水源,周亮,朱金富,2002);而佛家的“正念”技能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对平衡情绪、提升幸福感也有积极作用(陈语,赵鑫,黄俊红,陈思佚,周仁来,2011;刘兴华,徐慰,王玉正,刘海骅,2013)。
西方文化中也蕴含有丰富的自我管理思想,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德性”和“自制”的论述,到近代康德的“自律”,再到当代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无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然而人是文化的产物,西方的自我管理思想终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自我管理问题。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自我管理思想不仅具有实证意义的合理性,也具有先天的生态性(贾小明,2004);同时,探索中国传统的自我管理思想也符合近年来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趋势。
未来在持续挖掘这类自我管理思想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探索由这些思想发展而来的改善自我管理效能的具体路径及策略。例如,如何通过持续的自主学习来保持与时俱进;如何通过道德培养来降低职业伦理风险;如何在拼搏进取的同时学会张弛有度、知足常乐;如何通过诚信交往、自助助人等方式广结善缘,构建健康的人际网络,等等。
参考文献
陈萍.(2006).中国人尚忍心态的心理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陈语,赵鑫,黄俊红,陈思佚,周仁来.(2011).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理论与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19(10),1502-1510.
成穷.(2000).人生苦难与宗教——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所作的一个初步考察.宗教学研究,(2),90-95.
程志华,邢文祥.(2010).《老子》管理者自我管理思想发微.理论界,(3),87-90.
范桂萍,郭雅杰.(2002).关于传统儒家苦乐观的哲学思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3(10),114-115.
方立天.(1996).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Z1),15-24.
冯契.(1992).哲学大辞典(p.277).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红丽.(2003).道家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求实,(6),91-92.
贾小明.(2004).管理学回归——对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实践理性”再认识.现代管理科学,(5),25-27.
刘兴华,徐慰,王玉正,刘海骅.(2013).正念训练提升自愿者幸福感的6周随机对照试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7(8),597-601.
陆洛.(2007).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自我观:概念分析与实征测量.美中教育评论,4(2),1-24.
吕锡琛.(2002).论道家人生哲学的心理保健功能.心理科学,25(5),622.
彭彦琴,江波,杨宪敏.(2011).无我:佛教中自我观的心理学分析.心理学报,43(2),213-220.
秦启文.(2014).现代实用公关礼仪(p.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沈德灿.(1999).内省的心理学新探——自我观察与心理调适.心理学探新,19(4),3-6.
孙庆民.(2014).论中国文化中的社会认知思想.心理学探新,34(2),99-105.
汪建武.(2003).佛教基本教义探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2),22-25.
王益明,金瑜.(2002).自我管理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5(4),453-456,464.
王永明.(2008).自我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
萧荪.(2012).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浅谈儒家”君子”人格的三维目标及其二重意蕴.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14(1),270-272.
杨德森,张亚林,肖水源,周亮,朱金富.(2002).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8(2),252-254.
杨翰卿.(2004).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研究,2(6),66-68.
杨峻岭.(2008).先秦儒家耻感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及其现实意义.伦理学研究,(2),69-72.
曾文青.(2004).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进行探讨.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
张怀承.(2006).简论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伦理学研究,(5),43-49.
赵彩花.(2009).论儒家自我调节及其内在机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17-21.
Anderson,J.,& Prussia,G.(1997).The self-leadership questionnaire: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 validity.TheJournalofLeadership&OrganizationalStudies,4(2),119-143.
Baumeister,R.F.,& Vohs,K.D.(2003).Self-regulation and the executive function of the self.In M.R.Leary & J.P.Tangney(Eds.),Handbookofselfandidentity(pp.197-217).New York:Guilford Press.
Schunk,D.H.,& Zimmerman,B.J.(1997).Social origins of self-regulatory competence.EducationalPsychologist,32(4),195-208.
Thau,S.,& Mitchell,M.S.(2010).Self-gain or self-regulation impairment?Tests of competing explanations of the supervisor abuse and employee deviance relationship through percept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95(6),1009-1031.
Wegge,J.,& Haslam,S.A.(2005).Improving work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brainstorming groups:The effects of three group goal-setting strategies.EuropeanJournalofWork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14(4),400-430.
Chinese Traditional Self-Management Thought
Dong Wei1,Qin Qiwen1,Wang Yifu2,Wang Fuyun1
(1.School of Cultural & Social Development Studi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2.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Huai’ 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223300)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self-management is a process during which people initiatively apply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trategies to regulate their thinking,mood and behaviors in order to reach some particular goals.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Taoist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contains a wealth of self-management ideas.Al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in self-management themes from “goal selection”,“self-cognitive”,“mood regulation” and “behavior guide and control”,they could all contribute to inspire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s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Future studies should continue exploring traditional self-management thought and trying to verify its effectiveness in empirical research.
Key words:traditional self-management thought;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6)01-0008-05
通讯作者:秦启文,E-mail:qqw@swu.edu.cn。,王益富2,王馥芸1
(1.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 400715;2.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淮安 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