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定格下的灵魂
——《地球之盐》主题意蕴分析
2016-02-28张梦竹
张梦竹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黑白定格下的灵魂
——《地球之盐》主题意蕴分析
张梦竹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一位有思想、有信念的传奇摄影师,从1970年初次接触摄影至今,萨尔多加始终坚持从人道主义的精神为拍摄出发点,从震撼的五万淘金者淘金现场,到战后卢旺达难民的逃离现场,再到创世纪的自然社会景象,萨尔多加与世界的交谈不断延续。《地球之盐》出自著名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之手,该片以萨尔加多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他真实的摄影旅程,在拍摄过程中暴露出的世间之黑暗,就像一个病倒的灵魂,悲伤、压抑、疯狂。导演维姆·文德斯的艺术才华使其斩获了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在拍摄了自己欣赏的多位艺术家后,文德斯将镜头对准了萨尔加多这位鲜有的灵魂摄影师。
灵魂;黑白;救赎;平衡;人道主义
1 一场灵魂的旅途
1.1 独具一格的视觉享受
20世纪80年代的导演文德斯在一次展览中无意被一张讲述巴西金矿的黑白照片所吸引。这幅作品便是《地球之盐》的开篇景象,数万人背着一袋袋沉重的金沙穿梭在见不到底的土坑中,场景中每个人的面孔都被沙土抹成油腻的黑色,不论他们是知识分子还是耕种务农的劳作者,但在金矿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是萨尔加多在20世纪80年代初返回家乡途中偶遇的景象。影片开篇便是以讲述照片展开,黑白分明的色彩一开始就给人较为冲击的视觉效果,而这正是萨尔加多独特的摄影风格,他认为黑白照片拥有更强的叙事能力,不会让人为了各异颜色而分心,会更加注重照片所要表达的事物本质。《地球之盐》也始终秉承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在讲述照片以及回忆往事的片段均用黑白色展现,极少记录拍摄过程才回归彩色,而导演也与萨尔加多的信念一样,他所要展现的并不是一份引以为傲的作品,而是希望人们能够透过每张照片,每一个故事去感受他们的灵魂,从巴西金矿的人性暴露到卢旺达大屠杀的绝望悲愤再到对自然界的奋力挽救,每一场“旅行”都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震撼,同时也让人们目睹了世界之黑暗,就像萨尔加多在片中所说:“我的心、我的灵魂病了。”
1.2 不忘初心的偶然探索
相机就像人类灵动的双眼,能够捕捉悲欢离合的瞬间。《地球之盐》中记录了萨尔加多的几大系列摄影专题的不同段落,而萨尔多加邀请文德斯加入纪录片团队的初心是希望能够拥有一个旁人视角来记录一场没有目的地的旅程,坚持着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萨尔加多行走于苦难的拉丁美洲、卢旺达屠杀、埃塞俄比亚难民、波黑内战,遭受着一次次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地球之盐》的意义已不再是单纯的记录,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剖析,面对尸体、杀戮、逃难的黑白定格,目睹人类的互相残杀与自我毁灭,逐渐感受到人性之丑。一次次灵魂的冲击,萨尔加多提出了另一个拍摄项目——创世纪,以自然界的原始存在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拍摄亚马逊丛林最后的原始部落、全球最后一批海象以及北极熊等平凡又伟大的存在,取代沾满鲜血与丑陋的照片。在萨尔加多自我救赎的道路中他再次进入难民躲藏的刚果丛林中,一批批密密麻麻的难民源源不断的运送进来,却再也难以离开死亡边缘的丛林,当萨尔加多坐在小火车上缓缓驶入人群扎堆的丛林中,悲伤、罪恶感再次玷污了他的灵魂。人类生而平等,没有人注定躲藏进充满死亡气息的丛林中,该段落中有一处十分牵动人心的小情节,一位年轻的男士到处收集各国货币,并开始进行不同货币兑换的职责,从他的身上透发着对于生的渴望与希望,但面对人类创造的苦难,个人显得过于单薄、无奈,而这次萨尔加多终于选择了放下。萨尔加多在影片中的最后一段旅程回到了自己童年时期的家乡,因为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曾经枝叶繁茂的土地变为干涸的黄土,许多人离开了这片土地再也不曾回来,经历了世间百态的萨尔加多开始全力种植树木,最后所有物中复苏,曾经的森林又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个伟大的男人有着伟大的规划和梦想,然而《地球之盐》想要告诉世人的却是大自然的毁坏并非不可逆转,人类的苦难也必然能够磨灭。
2 地球之盐——人类
耶稣曾对门徒说过:“你们是地上的盐,你们是世界的光。”意思是盐在地上使其有味道,而人类是拯救黑暗的一束光。《地球之盐》中很显然也有这样一层韵味,萨尔加多就是地球上盐粒的缩影,十分渺小,面对黑暗萨尔多加竭力将光明散播却屡次拜倒在现实的枷锁下,而一粒盐、一道光的力量终究微不足道。《地球之盐》作为纪录片,利用真实的纪录还原了萨尔加多的不同寻常的经历,同时加入了大量的类似幻灯片画面的讲述,又为该片增加了专题片的感觉,也是导演与萨尔加多表达的另一种形式,面对现实残酷与人性丑陋,艺术的表达已不能准确的表达他们内心的悲伤,而利用最真实、无力的情感表达方式恰恰能直击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这部纪录片,更像一场救赎之旅,面对自然与人为地灾难,人类不应该仅仅作为观影者的角度旁观,萨尔加多一生都以纪录者的身份穿梭于苦难之中,面对苦难人类是否真的无能为力?片尾处萨尔多加很好的否定了这一观点,唯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得到灵魂的救赎。
影片第6分57秒旁白道:人类才是地球之盐。正如影片的名字,地球之盐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萨尔加多与导演都是拥有个人信念、并始终坚持人道主义的艺术家,大多数人认为地球之盐取自《圣经》中的大地之原味是盐,而放在影片中“地球之盐”更大程度上应是寓意人类的良心,人类是地球中最重要的结晶之一,一个人的良心与灵魂也是世界上的一抹希望,对萨尔加多而言,面对世界、人类有太多的绝望,也正是自然最虔诚、最圣洁的部分治愈了他,这份力量让萨尔加多重新回归社会开始“创世纪”的拍摄,而这组作品也是地球之盐的一个缩影,代表美好与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盐虽然对人类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盐分的过度摄入也会适得其反,就像片中干裂的土地、脱水而死的难民,人类生存实则也要求盐与水的平衡,人类与自然社会也如此,过度开采、砍伐、杀戮也会造成地球之盐的极端存在,萨尔多加试图扳回过分倾斜的平衡木,在这个绝望的世界里寻求希望与平衡。
3 结语
《地球之盐》不仅将一位出色摄影师的传奇人生分享给观众,更多的是教会人们如何领悟“地球之盐”的主题意蕴。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对“地球之盐”的理解都不同,萨尔加多正是最清醒最理性的代表,很多时候人类难以抑制人性的黑暗,无尽的贪婪获取着心理上的安慰,却无视了这种极度不平衡的关系,对人类乃至对自然的一种慢性毁灭。或许唯有萨尔加多真正担当起了“地球之盐”的重任,他用最纯粹的黑白定格下人性的黑暗、世界的绝望,让人们、看到在没有任何色彩装饰下的人类的本质,悲伤、绝望充斥着我们的生病的灵魂。人道主义的良心屹立不倒地存在于萨尔加多的人生中,或许生命终会灰飞烟灭,但历史下的黑白定格将永远记录着这段不平衡的故事。《地球之盐》通过镜头打开了人类的心眼,在黑暗中直击灵魂的缺口,太多的浮华世界、乱花迷眼遮掩住人类灵魂最本质的一面,习惯了作为旁观者去审视世界,这便是人类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最大的混淆与不平衡的状态。“地球之盐”或是“人类良心”,也许只有回归自然的黑白,才能定格灵魂的本质,才能在人类与世界极度失衡的状态下阻止慢性毁灭的无声硝烟,这也是《地球之盐》对人类灵魂最虔诚、最无奈的救赎。
张梦竹(1997-),女,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影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