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假新闻的发展趋势及应对

2016-02-28邱彦涛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4期

邱彦涛

(作者单位:烟台广播电视台)

虚假新闻的发展趋势及应对

邱彦涛

(作者单位:烟台广播电视台)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的增多和新闻市场的成熟与活跃,新闻报道无论从时效、深度、广度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新闻的传播渠道增多、新闻线索的来源多元、新闻的类型日趋繁杂。但是与此同时,虚假新闻的数量不断增加,涉及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本文将结合一些虚假新闻的案例,分析虚假新闻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对如何有效控制虚假新闻、减少虚假新闻的产生进行探讨。

虚假新闻;发展;趋势;自媒体

虚假新闻现象在新闻媒体诞生之前便早已存在,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增加,虚假新闻也逐渐增多,真实性作为新闻报道赖以生存的根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当今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出现虚假新闻将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后果,使媒体公信力遭到极大伤害,因此对虚假新闻必须加大监控处置力度,形成“过街老鼠必须人人喊打”的局面,纯净新闻报道市场。

1 虚假新闻的成因及来源

虚假新闻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媒体时代信息门槛低,假新闻制造与传播成本极低,一些媒体为博取读者眼球,无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在制度建设上缺少完善的新闻报道机制和严格的管理规范的情况下,肆意制造、传播虚假新闻。虚假新闻的主要来源于:一是商家的炒作,为了自身出产的某样产品而夸大其词;二是个别媒体人职业道德上的缺失,为了追求新闻的关注度,刻意谋划,自导自演;三是个体通过自媒体子虚乌有或者道听途说,编造惹眼消息,最后以讹传讹形成广泛传播的假新闻。

2 虚假新闻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近几年来,每年都会评比“十大虚假新闻”,通过分析这些虚假新闻,其发展趋势和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虚假新闻日益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

现在炒作的虚假新闻日益具有隐蔽性,以最近在网上比较典型的虚假新闻“母亲爬跪”事件进行分析。其操作模式是发帖人与回帖人已进行私下合作,发帖人在天涯论坛中募款,声称自己为了救女儿愿意牺牲生命,回帖人进行反驳称其言辞夸大,打赌如在大街上爬行一天,则捐款两万;并且新闻策划者雇佣大量的水军进行顶贴,从而出现了母亲爬行一天的新闻事件,随即《广州日报》以《敢问无聊网友,为何作弄苦命人》为题报道此事,进而使虚假新闻更加真假难辨。

2.2 虚假新闻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范围和速度越来越惊人。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发布消息,没有限制和规范,加上互相点击、转发,扩散的速度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3 治理虚假新闻的对策

3.1 提高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

整治虚假新闻关键在人,要增强对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培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的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管理,不断对其进行思想方面教育,培养其严谨求实的新闻工作态度;定期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其新闻采编能力,提高其识别虚假新闻的能力。

3.2 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规范,用法规来严惩造假者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在其发展中暴露出来问题也层出不穷,但已有的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和不足。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根据媒体发展规律和趋势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虚假新闻的产生。要出台媒体行业规范,对刊登虚假新闻的媒体进行严厉惩处。虚假新闻的投稿人、消息提供者以及参与造假的记者、媒体,均应该为虚假新闻承担法律责任。

3.3 建立审核机制和监督机制

为了提高媒体的权威性,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就要从根源查找解决问题。因此加强新闻审核制度,建立发布新闻实名制制度和审核责任制,对新闻的内容进行把关审查,没有经过审查的新闻不能发布,审查不合格的新闻不能发布。另外,要根据网络时代特点,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审查系统,提高对敏感信息、虚假新闻的识别能力,防患于未然。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媒体之间要相互监督,也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群策群力,使虚假新闻无容身之地。

4 结语

真实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全媒体时代,整治虚假新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斗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相关部门要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切实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媒体内部也要加强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养,共同努力与虚假新闻作斗争,形成制止虚假新闻的合力,提高新闻的真实性。

[1]高善罡.虚假新闻的表现、成因及治理措施[J].中国记者,2013(10).

[2]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白红义,江海伦,等.2011年虚假新闻病理分析报告[J].新闻记者,2012(1).

[3]庹继光,刘海贵.虚假新闻中的传媒法律责任探析[J].新闻记者,2012(4).

[4]赵心树,阴卫芝.“心中之规”最具道德权威——新闻职业伦理规范问题答问[J].新闻记者,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