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推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2016-02-28寇新华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汉农业大学交融

寇新华

(新疆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做好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推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寇新华

(新疆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2014年初,新疆农业大学做出了实行民汉学生合宿的决定,目的是引导不同民族学生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学在一起,增进相互了解,推动各民族大学生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从研究的背景、开展实施及思考、研究的意义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做法,也深入思考了一些问题,以为民族团结进步年尽绵薄之力。

混合住宿;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

【doi】10.3969/j.issn.1672-1195.2016.02.017

民汉学生混合住宿的全面推开,为民汉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平台,通过相互学习,增强了同学们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有利于促进各族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如何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是我们每个思政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无疑对加强民族间的认知和认同,沟通民族间关系,推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等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但是,教育者的实施行为与学生的表现反响是怎样的?学生中反映的问题的症结和深层次原因何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新疆农业大学授课班级中开展了“民汉学生混合住宿的调查与分析”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希望此次调查的结果能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引导,以期进一步做好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工作,推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一、研究的背景

(一)新疆社会稳定形势的需要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交汇之地。民族团结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维护新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坚持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①新华网.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五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EB/OL].(2014-05-08)[2016-06-22].http://www.xj.xinhuanet.com/2014-05/08/c_1110589771.htm.就当前新疆形势看,新疆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三股势力”活动频繁、蠢蠢欲动,影响民族间关系的因素很复杂,民族团结面临着困难和障碍。因此,做好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增进各民族大学生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维护稳定校园乃至社会稳定,是很有必要的举措。

(二)“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需要

“相互嵌入”是一个新提法,是我们党在治疆方略方面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工作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28日至29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①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4-05-29)[2016-06-22].http://news.xinhuanet. com/photo/2014-05/29/c_126564529.htm.2014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更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②网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EB/OL].(2014-12-23)[2016-06-22]. http://news.163.com/14/1223/02/AE49VD5J00014AED.html.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采取经济补助、环境优化、资源倾斜等措施,循序渐进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使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③三思教育网.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全文新版[EB/OL].(2016-05-24)[2016-06-22]. http://www.srssn.com/DangAnGuanLiZhiDu/571320.html.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④新浪财经.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05-24)[2016-06-22].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6-03-25/doc-ifxqssxu8164633.shtml.

这里的“相互嵌入”是互相包含、互相依靠,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在生活上、感情上、联系上深度融合、高度黏合,它需要相互包容,互惠互补。其实质是各民族在遵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基础上形成彼此相互包容、依靠、融合、影响,终究形成紧密连结的利益和情感共同体。

新疆自古以来就生活着多个民族,加强新疆各民族“相互嵌入”社区治理,不仅有利于发扬各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而且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实现真正意义上“两个共同”,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现实价值。新疆高校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无疑是“相互嵌入”社区治理的一种尝试和实践,深入研究该问题,也是对“相互嵌入”社区治理的一种探讨和推动。

(三)高校《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实践教学的需要

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教育职能部门及教学实践单位的共鸣。新疆农业大学组织的比较大并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每年5月和12月由校团委、思政部联合举办的“民族团结颂”主题演讲比赛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各民族学生不仅对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感受到了新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些活动既是实践教学所需,也是真实了解、及时反馈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情所需,加深了各民族学生对“民族宗教无小事”认识的理解和领会。

二、对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活动的调查及思考

(一)对民汉学生混合住宿的调查研究

1.组织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授课教师在授课班级中开展了“民汉学生混合住宿的调查与分析”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授课教师在课堂只告诉学生主题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由结合编成以7—8人为单位的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调查,最终在课堂指定1人进行汇报,提交调查报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和调查报告给出每个学生的具体分数,作为重要的平时成绩之一。

2.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施的这项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学生采取的调查方式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视频采访、网络微信等。学生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走访调查对象、整理资料,最后撰写调查报告。

3.内容

调查内容涉及汉族同学与少数民族同学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所在。

4.结果

调研统计显示,新疆农业大学大约20%同学有其他民族同学朋友;88%的同学认为民汉同学混住可以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友谊,只有12%的同学不适应对方,关系紧张;14%的同学表示有话就说,聊得特别好;48%的同学表示聊得不错;19%的同学表示一般;19%的同学表示说的少。

5.感受

有些同学对民汉同学混住不理解,以大一学生占多数;有些宿舍同学相互之间不信任。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经过一年的生活也渐渐接受民汉同学混和住宿。

6.自评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调查,接触到了更多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同学,也了解到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看到民汉学生之间生活上存在的差异,也意识到民汉学生之间了解不够,存在隔阂,彼此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加深。

(二)对民汉学生混合住宿的思考

新疆农业大学自2014年实行民汉学生合宿以来,各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调查和访谈,很多学生认为,合宿以来民汉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加强了相互间的认同。这对各民族学生相互尊重差异,增强民汉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民汉学生混合住宿的调查结果看,学生反映的整体情况不错。但有一个小组的调查汇报反映:95%的同学不赞成民汉学生混住;对于少数民族(或汉族)学生住在一起的感觉,5%的同学表示感觉特别好,42%的同学表示感觉很好,很和谐,33%的同学表示感觉一般,没什么影响,20%的同学表示感觉有点差,不是很习惯。各学院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

在民汉学生混合住宿之前,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对彼此文化不了解。如在访谈中,一位汉族学生就谈到,我们实行民汉学生混合住宿以后,发现少数民族学生非常爱惜粮食,他们绝不随意倒掉剩下的饭菜,实在吃不完的饭菜也要放到窗台,草坪或者放到塑料袋里,挂到高一点的地方,不能扔掉。汉族学生还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环保意识非常强,比如女生梳头时,从不乱扔头发,掉在地上的头发也要捡起来,想办法收起来放到塑料袋子里去,然后要埋到树下。在访谈中,一位少数民族学生谈到,自从和汉族同学住一起后,才知道汉族除了春节外,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位少数民族学生还谈到,自从和汉族同学住在一起后,才发现汉族同学很爱干净,经常洗衣服、洗澡等,这些都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自己。一位哈萨克族学生承认,汉族学生学习很勤奋,乐意并耐心给自己解答不懂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新疆农业大学扩招了以后,大量从内地来的汉族学生对新疆不了解,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通过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增进了民汉学生之间的认识和了解、认同和信任。

通过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可以相互推介民族文化。以生产生活禁忌来说,如果彼此不了解各民族生产生活禁忌,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询问对方年龄、打听对方家畜,这些都是少数民族,尤其是以畜牧业生产劳动的少数民族很反感的话题。自从推行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后,不同民族成分的学生学会了相互尊重。就以饭菜带回宿舍这一小事来说,如果是同一民族学生的舍友,这本不是问题,但涉及到不同民族学生共处一室,尤其是对有饮食禁忌和习俗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事关重大。从我们访谈的几个少数民族学生中都承认,刚刚合宿时有些不适应,特别是汉族同学经常把饭从食堂带回宿舍吃,我们很不习惯,现在好多了。大家彼此相处的还不错,彼此帮着打开水,经常帮着购物等。

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有利于学生将宿舍当成一个大家庭。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后,各民族学生能从小事开始做起,相互理解,把宿舍的同学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来对待。如有的宿舍做出公约:平时互学语言;熄灯后注意公德;节日互赠小礼物;尊重彼此作息和饮食习惯;定期聚会共餐等。通过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大家能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减少了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做好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工作

民族团结教育要贯穿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要采取各种形式让各族学生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扎实做好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工作,推动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着校园稳定、社会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牵扯到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齐心协力,但平日里的实际工作是各忙各的,大家很难坐下来集中思考和汇总问题,更谈不上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集力量去解决问题了。我们将民汉学生混合住宿问题作为项目去研究、作为论题去探讨,希望为新疆各高校开展这一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民族团结如何深入人心?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就是一种方式,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氛围,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不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汉族同学能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可以增加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在认识和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在不断磨合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建立和睦的同学关系,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民汉学生混合住宿可以促进各族大学生相互融合。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新疆农业大学的民汉学生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民汉学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团结友爱。民汉学生混合住宿这一工程的实施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新疆农业大学也只是部分学院的部分班级刚开始试行,尚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不同民族学生混合住宿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还需要做细致、深入、持久的观察和研究。

[1]杨丽萍.试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的多样性策略[J].民族学刊,2013,(3):49.

[2]张爱萍.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62.

责任编辑:张咪

G717

B

1672-1195(2016)02-0078-(03)

2016-06-22

寇新华(1964-),女,河南太康人,新疆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文化。

猜你喜欢

民汉农业大学交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真美
新疆民汉合校发展历程回顾与反思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新疆高校“民汉合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宿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