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多政府“僵尸网站”说明了什么

2016-02-27梁晓娟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问政僵尸政府部门

梁晓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政府部门花重金打造门户网站,发布相关政策信息、通过官方微博等政民互动平台“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聚民心”,初衷是好的。但是有不少政府部门的网站却徒有形式,属于“僵尸网站”。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公布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结果。16000余家政府网站因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发布不准确、咨询信件长期不回复、服务不实用等严重问题而关停上移。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网民人数的逐年增加。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可以说,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理念,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跑政务大厅,互联网正在成为更多公民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

政府网站代表了政府部门的形象。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是“僵尸网站”,还能期望这些政府部门有何作为?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哪些福祉?如果公民参政议政渠道不畅通、网上问政得不到合理回应,影响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形象,还会影响到政府部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实效,有些甚至会演变为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僵尸网站”的存在,暴露出很多问题。

其一,思想上的不重视。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有些政府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对“互联网+政务”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不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创新,使得承担具体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也没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是有些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服务观念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工作作风漂浮、对群众诉求不重视,疏远了群众,忘了“我是谁、为了谁”,结果就是面对群众的网络问政,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如何得到群众的信任?

其二,行动上的不作为。政府部门网站的运转以及群众网络问政从技术上讲,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成为“僵尸网站”,说明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尸位素餐,拿着工资在岗位上睡大觉,浪费着国家的税收和资源。还有的工作人员主观上担心因把握和处理不当而担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行动上缩手缩脚,出了问题就找借口、相互推卸责任。这都叫庸政、懒政,同样也是腐败。这种行为与当前倡导的政治新常态格格不入,不仅破坏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如果长期发展下去,还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其三,能力上的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一些政府工作人员遇到群众问政不知如何答复,处理应急事件能力不足,缺乏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办法。这跟我们的人才进出机制有关系。很多党员干部不珍惜工作机会,没有危机感,认为只要不犯政治性错误,不出大的纰漏,就不会被辞退,因此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熬年头,造成自身能力与时代要求不匹配。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流通越来越快,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在一个追求效率的年代,如果不学习,只能被淘汰。

我们党一直在强调,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互联网意识,如何去网络回应、监测网络舆情,需要政府部门人员共同深思。

第一,思想上要重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内涵,不能有“在我任期内不出问题即可”的思想。要尽快建立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眼光或视角去观察、分析、研判现实中的问题,如马云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演讲中说过,判断当前是否流感流行了,只要看一下网上口罩的销量就能得出正确判断,而不必等各地卫生部门的统计报告汇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态势,把“互联网+政务”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考量,充分利用互联网传达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问民意、解民忧,让“互联网+”真正在政务中得到体现。要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虚拟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微博问政问题、网络谣言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舆情问题、网络暴力问题、网络文化问题、网络反腐问题等等,用互联网技术主动地管控或引导虚拟社会,让政府部门网站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在其位,谋其政。所有党员干部都应该对得起人民给予的俸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在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的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官员主动“作为”,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各级政府机关是党执政的重要阵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铁的纪律要求。如何督促党员干部积极作为?科学管用的制度和机制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工作责任制,以责任传导压力,以相互制约防止庸懒散漫。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做到不尽责就问责、不作为就失位,以严明的纪律和有力的奖惩,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给常年沉睡的“僵尸网站”注入一剂强心针。

第三,要当学习型党员干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各种矛盾凸显,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会带来严重后果。时代在发展,人民在进步。如果党员干部精神懈怠,原地踏步,面对矛盾只能干瞪眼,提不出解决的方案,那么矛盾就会激化,甚至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现实中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政务”有很多创新工作可以做。不管是政府管理人员,还是承担具体工作的人员,都要有危机意识,不断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这是干事的底线和原则;学习业务相关知识,这是做好本职工作并创新的基础。其实,政府网站也有做得好的,如陕西省合阳县政府网站就曾因网民的咨询和投诉件件有回复,在2011年被称为“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政府部门网站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窗口,是网民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政府和网民交流的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让“bu zhi dao”这样的“神回复”“您好,您的问题已收到,我们会为您尽快处理”这样的“机器人”回复不再出现,需要政府管理人员和具体承担工作的人员切实转变理念,提高自身能力,真正做到服务型政府。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政僵尸政府部门
笔记本电脑“僵尸”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App已死?80%的僵尸应用带来的困惑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僵尸肉”横行谁之过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