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对接京津推动科技创新

2016-02-27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定州科技园区科技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于地方而言,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创新发展中占据先机和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就成为区域发展新的历史课题。

河北省定州市的产业结构低端、分散、高耗,有体品、铸造、钢网、塑料加工四大传统产业,解决了20多万人就业。随着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双重倒逼,这些以“两高一低”为特征的产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仅强制关停塑料加工企业,就造成了10万人失业。表面上来看,这是环保问题对产业的冲击,实际上则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冲击。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定州市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借力京津、融入京津,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在走出一条适合市情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做法

(一)创新主体向企业转变——以企业和项目为依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定州体育用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近10%,为加快体品产业发展,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体品小区,入驻企业58家,统一研发和技术标准,筹建新品研发展示中心和电商平台。围绕塑料加工业的提升转型,规划建设了投资100亿元、占地5000亩的北方再生资源基地。与美国国家回收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打造集生产、交易、金融等一体的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支持新产品研发项目。财政投入1.2亿元,扶持河北长客新能源车和校车项目,目前河北长客成为全国第二大校车企业。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节油型专用底盘和“RMB”节油系统的“长安神童”校车。该车获得“中国客车市场最佳推荐校车”荣誉称号。

引进高端制造和高科技项目。投资30亿元的北奔重卡与新能源车项目签订协议。投资11亿元的微软定州项目,主要建设微软(定州)IT学院、微软技术实践中心、微软考试认证中心三大板块,吸引中关村IT企业和微软关联企业落户定州。

(二)创新要素向园区聚集——以园区为载体,搭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让“创新之树”根植沃土

定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7.9平方公里,建成区13.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2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4家。园区发展坚持“低碳、环保、高端”理念,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园区和科技、生态型现代产业园区。目前,万通金牛生物医药产业园、健身文化用品基地、汽车尾气分子筛、航空无人机、开元科技城等高新技术项目进展顺利。

定州农业科技园区。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服务业引领的理念,以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为切入点,以首农园区、河北农大示范园区为核心区,引领和推动传统农业向优质、低碳、安全、高值农业转变。规划建设了占地2万亩、投资20亿元的首农园区,建成后存栏奶牛6万头、肉牛2万头。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管理最科学、效益最高、品质最优的现代化牧场。一期已运营,二期完成土地流转。正在建设的奶农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第一所专业的奶农职业学院。河北农大示范园区.,重点发展林果种植,设立了院士工作站,正在规划建设占地3万亩、投资13亿元的幸福邑现代农业园项目。

定州苗木花卉科技园区。定州是全国北方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与天津创世公司合作,投资10亿元建设苗木花卉科技产业园,核心区包含小微企业办公总部、苗木花卉科技创新研发部集群、产学研交流创业平台和新优特苗木花卉新品展示区等,打造农业科技对接京津的桥头堡。天津创世苗木进入天津科技小巨人支撑计划,该公司的转基因苗木被认定为天津市“撒手锏”产品,花卉新品仙客来在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三)创新模式向产学研一体迈进——以科研机构为支撑,建立科技资源转化与产业化载体,让“创新之树”开花结果

坚持政府主导,引入科技资源。投资15亿元的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工。与武汉大学合作建立了节能环保工业研究院,由3名中科院院士和20名知名教授为主,汇集国内外节能环保领域专家,结合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问题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天津大学在定州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规划设计中心、化工研究中心和知名学者工作站,每年至少向定州企业征集技术需求100项。

深化对接合作,孵化科技成果。组织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分领域共建市级十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定期组织科研机构成果发布会。已与3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武汉大学·定州节能环保研究院已完成大面积雾霾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等12项成果;天津大学转移的5000吨/年碱木质素解聚生产有机化学品项目正在抓紧做前期,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

优化创新环境.推进科技创新。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开设高端人才引进通道,不断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科研平台、生活保障等。投资11亿元的武汉大学科技大厦、投资20亿元的开元科技城和天津大学研究中心正在建设。同时,强化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和财政资金的“种子”作用,设立了5000万元创新基金,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科技攻关项目。

三、成效

(一)产业焕发了新活力。随着科技之水的源源注入,制约产业、企业发展的瓶颈逐步破解,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嫁接,逐步变成了干干净净的产业,在生死关头找到了出路。2014年体品、精密铸造行业年销售收入增长在20%以上。旭阳集团通过焦炉气发电,变废为宝,年增效益7000万元以上。神华国华定电600MW等级“近零排放”机组改造顺利完成并正式移交生产,优于新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同时也优于燃气发电机组排放限值,是目前国内600MW等级机组“近零排放”改造效果最优的机组。

(二)企业增强了竞争力。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企业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万通金牛公司肝净注射液等4个全国独家产品成了拳头产品;恒宇机械2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纺织工程技术空白,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三)发展增添了新动力。2014年,全市谋划实施超亿元项目70个,总投资1700亿元。受益于传统产业的提升和优势产业的壮大,全市经济逆势上扬,7项经济指标在全省“11+2”中排位第一。

(四)园区建设和产学研一体化成效显著。定州3个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科技园区,其中定州农业和苗木花卉两个科技园区已打捆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定州市先后与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载体,促进科技成果的扩散、转移与应用,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长安、长客、旭阳3家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52家企业成立技术研发机构,重视科技、重视研发在全市企业中蔚然成风。

四、点评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产业水平低、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定州是京石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特别是京广铁路、京石高铁和朔黄铁路双十字交叉,具有与京津进行科技对接的巨大潜能。针对目前低层次、低水平、缺乏科技创新支撑的发展现实,定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的要求,把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是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改变低层次、低水平、缺乏科技创新支撑的发展模式,以根深、叶茂、果硕的科技创新之树促进定州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一般语义的创新包含了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经济学的语义系统中,创新有着较为狭隘的含义,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有创新需求和动力,具备技术创新能力,能直接面向市场,以及具备借助其他中介或服务组织进行变革的自主能动性,具备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基本条件。因此,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依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升级、高端项目引进和自主产品研发的共同推进,借科技创新之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经济发展。

第二,以科技园区为创新载体,提高科技创新集聚效应。科技园区往往是人才聚集高地、企业创新聚集地、产学研示范基地,是打通科技与经济的重要通道,有助于实现科技和经济深入融合。科技园区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聚集效应:一是聚集技术创新资源。科技园区产业聚集是由资金、人才、科研机构、信息、技术成果、企业、中介组织等的聚集而形成,建设成为科技园区内集聚了大量专业化的人才、技术、资金、商务服务等要素,降低了科技园区产业聚集企业取得这些要素的交易成本。二是引发技术创新合作,形成技术创新网络。当今的技术创新需要多学科的技术支持和大量资金投入,对于科技园区单个企业或科研机构来说往往风险巨大,而且许多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根本就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单个企业或科研机构可以完成的。科技园区的企业之间具有强烈的技术创新合作的需求,以降低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

定州市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土地、成本、生态等优势,发挥与京津进行科技对接的巨大潜能,积极打造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苗木花卉科技园区.使园区成为创新孵化器,提供了创新驱动下京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定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健康发展的崭新平台。

第三,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创新途径,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科技革命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而新的产业革命又使现代科技以空前的速度渗透到教育、科研、生产和生活中,这就使得产学研一体化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定州市顺应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趋势,引入科研院校、科技人才,优化创新环境,实现区域内外尤其是京津冀科技资源的对接合作,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科技创新链,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通道,实现创新驱动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持久的良性循环。

(点评人:穆瑞丽)

(责编 / 梁晓娟)

猜你喜欢

定州科技园区科技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州分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雄安、辛集、定州专场二)
想念定州
科技助我来看云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科技在线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科技在线
范立州:定州地产的旗帜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