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地建设研究分析

2016-02-27林耀佳杨燕琼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分析

林耀佳 杨燕琼

摘要:广东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广东的国家 林耀佳公园旅游地的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广东省国家森林公园在不同层面资源竞争的一般规律,一方面有利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地“知己知彼”,科学发展自身资源,服务大众,创造利益;更为深层的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研究分析,进而为广东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地竞争的良性循环研究作出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广东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地建设;研究分析

一、广东省国家森林公园现状

广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森林公园,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森林公园361处,总经营面积超过100万hm2,占全省林业用地的9%,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2%。广东森林公园发展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从 1980年底建立广东省第一个森林公园——深圳沙头角海山森林公园,至1992年林业部在大连召开全国森林公园工作会议, 是广东省森林公园建立发展起步阶段;大连会议至2000年,为森林公园快速发展阶段; 2000年广州市12处市(区)级森林公园的建立标志着广东省以国家级为主体的三级森林公园体系架构形成。目前广东省的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有14处,珠三角有广州从化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深圳的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惠州的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佛山的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江门的圭蜂山国家森林公园、肇庆高要的万有国家森林公园;粤北有韶关国家森林公园、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小坑国家森林公园、英德国家森林公园;粤东有汕头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河源的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粤西有湛江的东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由此可知,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粤北都有主要国家森林公园,这跟广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关。广东地理位置优越,北倚五岭, 南临南海,更有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属亚热带气候,水热资源丰富, 非常适合森林的生长和野生动植物的生息繁衍, 森林类型多样, 生物群落复杂。粤北、粤东、粤西等地区还保存有风景独特的原始森林。广袤的林区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形态各异的森林景观, 这些构成了特色浓郁的森林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逐步加大了森林公园开发和建设力度, 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 成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要依托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开展旅游必需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广东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地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既可以作为生物多样性和防风固沙,也可以作为教育、欣赏、休闲娱乐等场所。本文所做的研究分析,主要是以广东的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并将其作为一个旅游地来进行。

1、 旅游地同质化现象严重

国家森林公园一般是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然而各地在开发过程中,参考抄袭比较多,缺乏创新变化。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趋于同质化,没有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因地制宜,寻求创新,造成很多旅游者现在去森林公园都有一个印象,就是感觉哪里的国家森林公园都一样。

2、看中短期收益,忽略长远发展

目前广东国家森林公园的收入主要从门票中获得,而且门票每年有上涨趋势。景区内其他项目收入占总收入很少,而门票收入却占了几乎8、9成以上。获得的收益用于景区的开发建设也少之又少,很多分给了当地政府、管理机构等。投入的不足造成了旅游地后劲发展跟不上。

3、旅游地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不规范

森林公园作为一个集生态保护和休憩的旅游地,前期规划非常重要,有些国家森林公园往往缺乏科学规划,中后期开发起来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去改造,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景区管理不规范、不人性化。如景点指示牌指示不明确,公共洗手间长期无人管理,分类垃圾桶设置不合理,景区酒店和餐厅设置不合理等等。

三、 广东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地建设中发展中的对策分析

1、 引入吸引力评价体系,促进良性竞争,形成合力

针对广东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地建设发展的同质化现象和日趋严重的競争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其吸引力进行分析评价,建立评价体系,以更好的提供参考依据。对广东各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分析,结合当地人文风情,水文气候,客源地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有利于各旅游地形成合力,促进良性发展。

2、 重内涵,重质量,重口碑

很多景区建设轻内涵,不看中质量,不在意游客的旅游体验。调查中发现一个现象,从外地来本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游客,很多游客来了一次就不会再来了,并且大部分不会将该旅游地推荐给自己的家人朋友。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改进,不断建设,深入挖掘,比如结合旅游地开发一些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重体验,抓住游客的个人体验和感受,才能走得更远。

3、 对旅游地进行短、中、长期规划,引进管理人才

森林公园旅游地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除了本身资源得天独厚之外,更少不了人类的智慧结晶。旅游地开发前期、中期、后期都要进行总体规划和安排,把区域的功能划分,核心区、缓冲区、旅游区都进行规划,有利于景区的后续开发和管理。同时引进先进管理人才,通过专业的人才对旅游地进行管理,提高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梁慧燕.2012.基于AHP法的广东省森林公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6).

[2]陈世清,涂慧萍,唐志蕴.2004.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策略思考.林业资源管理.(02)

[3]聂献忠.2006.城市旅游吸引力结构分析及竞争力研究.现代城市研究. (01).

[4]车裕斌.2004.区域旅游系统吸引力模型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03).

[5]谌贻庆,毛小明,甘筱青.2005.旅游吸引力分析及模型. 企业经济.(06).

[6]陈岩英.2004.旅游地的吸引力系统及其管理研究.旅游科学.(03).

[7]邱晓霞.2008.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综述.资源开发与市场. (07).

作者:林耀佳(1987-),男 ,广东汕头,讲师,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杨燕琼(1964-),女,广东广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3S技术在农、林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研究分析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