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景叛魏的历史地理研究

2016-02-27李骁衡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萧衍梁武帝河南

摘要:侯景叛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件大事,在其后发生的侯景之乱严重打击了南朝的经济,军事实力。打破了三国对峙的政治格局。而在侯景欲在河南自成局面而叛东魏后,三国都对河南展开了不同程度的争夺。而纵观历史南北朝时期的历次南北战争也几乎是在河南展开。这与侯景之乱中后三国齐争河南都表明,河南地区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关键词:河南;侯景;萧衍;梁武帝;南北朝

一、高欢容许侯景专制河南原因

侯景,字万景,北魏怀朔镇鲜卑化羯族人。少年时有勇力,被选为镇兵,后升至功曹吏。六镇之乱后投奔尔朱荣,因为自己投奔较早和能力很快成为尔朱荣的心腹。但不久尔朱荣被孝庄帝所诛。其子尔朱兆和从弟尔朱世隆弑孝庄帝。随后骗得六镇余部20多万人的高欢在信度起兵,并最终打败了尔朱氏。侯景又在其部下的劝说下转而投靠高欢。

史载高欢与侯景少时就有交往,高欢逼走孝武帝后,因为自病逐君之丑 的缘故对新立的孝静态度甚恭,俗话说上行下效,在政治上又对孝静帝事无大小必以闻,可否听旨 这样想必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皇权的影响力,同时因为畏惧西魏进攻并更好控制皇帝的缘故高欢迁都邺城,并任用鲜卑族勋贵和汉人功臣来管理国家。自己则效仿尔朱荣居于晋阳遥控朝政。鲜卑勋贵多出自六镇怀朔,汉人功臣又自持对高氏有功,多不守法.并对高欢本人也颇为轻慢。史载:

“敖曹与北豫州刺史郑严祖握槊,贵召严祖,敖曹不时遣,枷其使者。使者曰:“枷则易,脱则难。”敖曹以刀就枷刎之,曰:“又何难!”贵不敢校。明日,贵与敖曹坐,外白治河役夫多溺死,贵曰:“一钱汉,随之死!”敖曹怒,拔刀斫贵;贵走出还营,敖曹鸣鼓会兵,欲攻之。侯景、万俟洛共解谕,久之乃止。敖曹尝诣相府,门者不纳,敖曹引弓射之,欢知而不责。”

對于勋贵们的不法行为高欢更是宽容有加。史载他对屡次建议他惩治贪污官吏的杜弼说;

“天下浊乱,习俗已久。今督将家属多在关西,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作法纲,不相饶借,恐督将尽投黑獭,士子悉奔萧衍,则人物流散,何以为国。”

可见当时高欢的相权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相对历史上其他权臣来说比较衰弱,这点直到高欢派其子高澄治邺,大力打击勋贵时才稍有改善。而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高欢相权的相对低迷不仅导致勋贵不法而使百姓受害,更导致将帅不和,使国家的军事实力削弱。并且高欢如果想要篡魏,强大的相权也是其篡位不可缺少的保证。这就使得高欢在逼走孝武帝之后迫切的需要从勋贵手中夺取一定的权力,而要想整顿吏治,加强相权,就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做保障。东魏北方有柔然侵扰,南方有萧梁一直意欲北伐,西面又有劲敌西魏。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的地位就显得重要起来了。

河南在地缘上南临萧梁,西临西魏。东魏迁都邺城后尽管有黄河作为天然屏障但黄河河面较长江狭窄,又有结冰期。使得防御能力大大低于长江,这时河南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东魏防御西魏,萧梁的第一屏障。在这种情况下,选一位有能力的合适人才来统领河南军事抵御外敌就成为了高欢必须考虑的问题。而高欢所选的人才就是因为较早投奔尔朱荣而成为其心腹,并与高欢少年相识的侯景。

为了使侯景能更好的统领河南军事,高欢把东魏南道,东南道行台合并,并改名为河南道大行台,并授予侯景随机讨防权。这不仅是侯景能统领整个河南的军事,而且避免了分任二人所带来的协调困难与将领矛盾。但高欢终究还是不能完全信任曾经是尔朱荣心腹的侯景,所以尽管给了侯景专制河南军事的权力,但也有一定的限制措施。比如在迁都邺城后高欢把地处河南的东郡和濮阳都划入司州管辖,这无疑就使这两地成为了河北在河南的桥头堡。一但侯景造反或投降,河北的军队就可以直接从这两处地点过河,进攻侯景。并且河南的刺史也都不由侯景任命,所以当侯景叛魏后事实上并不能集合河南的全部力量来对抗在河北发兵的东魏。

二、侯景叛魏与三国齐争河南

东魏武定四年,高欢率军攻打西魏在河北的据点玉璧,死伤七万而城不下。高欢智力皆困,因而在第二年就发疾而亡。高欢在遗嘱里嘱咐世子高澄“侯景必反”,并建议派慕容绍宗将兵镇压。其后高欢死,高澄秘不发丧。矫高欢书召侯景还京,侯景自言看出书信非出自高欢。遂先发制人,据河南叛魏。

侯景于武定四年叛魏,先以河南六州求附西魏。同时胁迫高元成,李密等河南诸州刺史依附于自己。又派遣手下士兵二百多人想趁夜接管西兖州,不料被西兖州刺史邢子才发觉。邢子才立刻向西兖州以东诸州发布檄文,致使西兖州以东占河南一半的地区侯景都未能控制。

侯景据河南叛,无论是自立还是依附西魏,萧梁都会使东魏陷入失去战略纵深的不利地位,刚刚即丞相位的高澄自然不能容忍。所以在同年正月派司空韩轨率兵讨伐侯景,至五月,又派出武卫将军元柱等人将数万兵昼夜兼行袭击侯景军,结果被侯景在颍川北部大败,但这时东魏韩轨所帅主力依旧将侯景围困在颍川。侯景因为有一半的河南地区没有被自己控制,手上将士只有四万,所以先向西魏割四州求援,又于二月向梁遣使以河南十三州内附求援,萧衍曾经梦中原牧守皆以其地来降,举朝称庆 俗话说梦由心生,结合萧衍在位时曾多次北伐,可见其早有收复中原之志。现在侯景举河南来附梁朝,正中其志,萧衍晚年又喜人佞己,导致自负严重,不能正确估计敌我实力和形势。所以萧衍力排众议,侯景二月降表到达建康,三月即发兵救景,并准备接管侯景内附的中原诸州。

尽管侯景也向梁朝发了降表,并且举十三州内附与西魏比较诚意更大。但史载侯景对高欢曾放言:

“愿得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为太平寺主”。

结合侯景的武人身份与一贯对萧衍的轻视态度可知这时侯景所期望的援兵仍是西魏之兵,给萧梁也上降表只是在给西魏上表后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已。

但是西魏对侯景的反应则冷淡的多。西魏先得到侯景所上降表,但因高仲密故事而意见不一,宇文泰也对侯景持观望态度仅仅封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官职给侯景,唯独王思政认为若不因机进取,后悔无及。所以即率荆州步骑万余,从鲁关向阳翟。宇文泰得知王思政以出兵后才派出李弼率兵策应王思政。王思政率兵占领了颍川以西,并入据颍川。

这时梁朝尽管因为降表收到时间较晚而在西魏后发兵,但在发兵迅速和规模上都胜于西魏。梁前后三次遣军,出兵十多万人救援侯景并与西魏,东魏争夺河南。梁太清元年三月遣羊鸦仁等军从淮河上游北上出击河南,羊鸦仁接收并入据悬瓠。其偏将邓鸿所将之兵也已经到达汝水。梁太清元年六月遣鄱阳王萧范率军进出击西魏荆州治所穰城,穰城附近没有东魏军,也不是侯景所降之地,胡三省在注说出兵目的是为了与侯景相互策应。但我认为萧衍遣兵出击穰城的目只可能是两个。一是趁西魏王思政出兵援助侯景入据颍川时趁机把西魏穰城占为己有。二是出兵穰城迫使西魏王思政接管河南诸州的援兵回救,为羊鸦仁等军向西接管河南临近西魏的诸州创造条件,并且西魏援兵被迫撤退又可以迫使侯景不能两头下注,同时依靠西魏,萧梁之兵。结合之前邓鸿将偏师出兵汝水可直接威胁王思政等西魏军的侧后粮道,和退路,随后萧衍派萧渊明帅主力从淮河下游沿泗水北上欲取彭城。如果取得了彭城,北上可以进攻不服从侯景降梁的西兖州及以东诸州,西进则可与羊鸦仁军配合接管河南以西临近西魏的土地并与侯景军一起抗击东魏的平叛军来看,萧衍的战略目标是就是取得整个河南,因为河南西部有西魏前来接收土地的王思政,李弼援军,所以派出萧范率军出击穰城,其目的不在占领穰城,而是为了迫使西魏王思政等援军回防。从而使西路的羊鸦仁诸军能顺利的接收河南在颍川以西临近西魏的侯景降梁州郡。

这时东魏的土地已经被两国侵吞,高澄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东魏武定五年十一月,高澄遣慕容绍宗将兵南下,救被梁萧渊明军围困的彭城,梁军主将萧渊明不娴将略,又不听侯景 “逐北不可两里“的劝告,轻敌冒进,导致在寒山主力被全歼。从我上段分析来看寒山梁军主力的失败,可以说标志着梁朝从东西两线尽取河南的攻略已经彻底失败。萧衍作为总策划者对此当然十分清楚

。所以当得知寒山失律的消息后梁武帝萧衍大惊。史载:

上方昼寝,宦者张僧胤白朱异启事,上骇之,遽起升舆,至文德殿阁。异曰:“寒山失律。”上闻之,恍然将坠床。僧胤扶而就坐,乃叹曰:“吾得无复为晋家乎!”

寒山失律不但葬送了萧衍统一河南的梦想,而且把萧梁外强中干的军事力量暴露在世人面前,所以梁武帝惊叹曰:“吾得无复为晋家乎!”是有相当的道理的。慕容绍宗在寒山大捷后乘胜进攻,在东魏武定六年以骑兵进攻侯景,尽管双方互有胜负。但是侯景所将之兵多北人,不愿随侯景南叛,侯景为对抗东魏对其将士家属质任而诓其众的“汝辈家属,已为高澄所杀” 的谎话,又被慕容绍宗于阵前揭穿。导致侯景士卒士气大跌,手下将领也因受“若归,官勋如旧” 的诱导,多帅其部归顺东魏。侯景既无梁军援助,自己将士又士气大跌,自然被打得大溃。侯景搜其散卒,得到八百兵,以此南下奔梁,并使计占了寿阳。并在随后不久又反梁自立为汉帝。

三、河南对三国的不同意义

在侯景之乱中尽管三国都对河南地区展开了不同程度的争夺。但通过上文可以明显看出西魏对河南的争夺无论是从反应速度上,还是从出兵规模上,都不如东魏和萧梁。东魏为了平叛,收复失地而出重兵收复对自己具有重要作用的河南,西魏自然不能与之相比,但是在侯景叛魏中,西魏在出兵反应速度上竟然比不过萧梁。我认为这除了与西魏实力弱小,梁武帝萧衍太过自负外。更与具有特殊地位的河南在三国版图中地位不同有关,对于当时仅居关中的西魏来说,河南在其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显然不如东魏,萧梁大。并且如果东魏采取和萧梁一样完全占有河南的军事行动,那它就有可能会受到来自東魏和萧梁的两面夹击。东魏高澄刚刚即丞相位,肯定不会让西魏轻易取得河南。而纵观东西魏历次大战,只要是西魏出关作战的,高欢都会带兵南下过河在洛阳,晋州附近迎击西魏军队,从来没有故意放西魏过河后在河北与之决战的时候,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河南对东魏的重要性。如果敌人度过了黄河,那形势就会特别的被动,北周武帝灭北齐就是一例。所以东魏是绝不可能容忍河南轻易被西魏夺得的。

而对于萧梁来说河南的获得除了能加强自身正统性外,还能因为占有河南,从而获得西可直入关中,北可渡河击邺的有利军事形势,又可因此获得外交上的主动权。从而使其得到在三国格局中的主动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西魏当兵者主要以府兵为主,如果西魏也全力争夺河北的话即便是河北到手,在短期内增加不了多少有战斗力的军队,又会面临东魏,萧梁的夹击,而事实上,在在关中一隅的西魏当时的活动兵力数量也根本不可能在东魏和萧梁的夹击下守住河南,所以西魏仅仅派出李弼等接应已经出击的王思政守住临近西魏的土地,无疑是明智之举。

而萧衍尽管认识到河南对于国家获得主动权的的特殊意义,但是择将不慎,寒山一役,便断送了其收复河南的梦想。

四、河南在南北朝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果从南北对峙的角度看,河南的特殊地位就更加明显了。纵观南北朝史,历朝的北伐或南侵往往都是取道河南,这点从南朝上看更为明显。南朝即便是进攻关中,也多从河南入关中,少有从巴蜀入关中的。这样河南在军事上的价值就被体现了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在侯景叛魏后,作为南朝代表的萧梁,会与当时北朝最强大的国家东魏争夺河南。而西魏尽管居于关中一隅,也参加到争夺河南的军事行动中。

作者简介:李骁衡(1991~)男辽宁沈阳人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史历史地理,导师韩宾娜。

猜你喜欢

萧衍梁武帝河南
长寿皇帝萧衍养生之道
汉语四声
出彩河南
梁武帝:就要逼你造反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梁武帝出家
梁武帝:兴了佛教,丢了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