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察之后(小小说)

2016-02-27黄健生

农村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县里农技香菇

●黄健生

考察之后(小小说)

●黄健生

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发展县里的蔬菜产业,壮大经济模式,切实帮助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王副县长带队,农业局局长、县、乡两级部分农技人员和乡、村两级部分干部、少数农户组成了一个考察团,奔赴全国几个蔬菜生产的重点县(市),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参观考察。

经过南来北往地考察,看到兄弟县市规模大、设施全、效益高的蔬菜生产状况,和那些因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而壮大起来的县(市)域经济,考察团一行内心颇有感触,每个人在心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王副县长:“咱们这段时间走了几个地方,也看了很多,大家都说说想法吧。说心里话,通过这次考察,作为县里主管农业的领导,我感到很羞愧,也很感触。如果咱们县里的蔬菜产业也能发展到这一步,那以后跑项目要资金我们就能够理直气壮一些,口气坚定一些,手伸得长一些。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抓优扶强,我们只有形成了产业规模,才能再想办法做大做强。至于咱们县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如何把蔬菜产业抓起来,农业局和各级乡镇政府要先拿出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来。”

农业局局长:“借此考察之际,我接触了兄弟县市的农业部门,向人家取了真经。人家发展初期是放下其他建设,一心搞经济。特别是扶持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奖励措施一套接一套,又狠抓了落实。单单扶持发展的资金以千万元计,而且都是由农业部门统一调控安排。有了这些资金,才能推动蔬菜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我们县里什么时候能拿出扶持政策与发展资金来?”

县农技人员:“参观了,考察了,也发现差距太大了。以往咱们就会发动群众进行盲目生产,不重视农业技术,不注重农技人员待遇,只靠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往往把任务给我们一说,往下边发发资料就完,强令下边种烟、中药材、香菇,只想着卖给农民一些农药、种子,而不进行乡间地头的技术指导,注定是要失败的。我的意思:要发展蔬菜产业,必须先引进技术,重视农技人员外出培训,提高农技人员待遇。”

乡农技人员:“是啊!发展蔬菜产业,技术上的具体指导肯定又要落在我们身上了。试想:抓烤烟生产时我们成了烟技人员,抓黄麻生产时我们成了麻技人员,大力种植香菇时我们又成了香菇通。其实呢,我们什么都不懂,学校里学的那点知识早就过时了。现在天天喊着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又有谁组织我们出外学习与培训过?就我们的这点工资,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哪还掏得出钱自己去培训?”

乡干部:“咱们考察的这些地方当然搞得很好,谁又能说其他地方的油茶生产、水产养殖搞得不好呢?因为他们是典型,不是典型咱们也用不着去参观考察了。可是,具体到乡镇基层来抓落实就不同了。前几年我们抓过烤烟、香菇、油菜、白莲等,哪一项不是失败了?哪一次都是被农民吵得下不了台。不是没种成功,就是销路不畅。可县里一拍屁股不管不问,干什么事上边不拿出具体的方案,脑子一热干这,神经一绷干那,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任何经济模式都不是十天半月能够完成的,都是多年坚持慢慢由小变大的。把话说明了:县里应该请来经济方面的专家,论证一下咱们县发展什么最合适,然后定下调子,拿出具体方案,出台优惠政策,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才能把经济产业搞上去。”

村干部:“这次考察我注意到了,人家的村干部上窜下跳为群众提供服务,那是因为他们条件优越,一个村委就有两部小车,这样既给上边挣了面子,对下边又有了威严。如果我们也配了小车,我们的村干下乡服务肯定会比他们搞得更好。可问题是我们没钱,现在村里连一辆摩托车都没有,还能搞什么服务?”

农民:“你看看这几个地方,蔬菜大棚由政府投入,技术上有专人负责,失败了政府还能提供补偿,搞什么不好搞?可我们县谁来为农民投入?前些年种烟、栽黄麻、种香菇的失败就是教训,政府只管闭着眼睛喊一喊,最后吃亏的还是农民。我看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听别人瞎起哄成不了事”

(责任编辑:刘涌)

猜你喜欢

县里农技香菇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县里办大学:产业升级与货币产业政策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香菇接种三招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小香菇的奇遇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