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路径研究
2016-02-27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路径研究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通过推进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之路,并将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抓手来推进“十三五”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新常态下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和战略地位分析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之间的无缝对接和业务拓展路径。
一、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转型发展理念,核心在于致力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突出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解读,绿色发展就是要认可“自然的价值”。在中国近30年的发展进程中,肆意挥霍自然资源的问题一直存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GTP政绩甚至是毁灭性的发展,标榜的是一片虚假繁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通过绿色发展,不断积累起强大的物质财富和技术力量,提高发展效能和发展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绿色产业是绿色发展的根基,因此,应把握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一是发展与自然关系。绿色产业必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导向,在促进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的同时,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坚持低消耗、低排放,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作为一种刚性约束和发展的物理边界。二是发展与环境关系。保护环境是绿色发展的硬道理,关键在于从生产者、消费者、地方部门到环境监管者,从银行业信贷政策制定到业务拓展需求都要向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宣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三是发展速度与可持续关系。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生态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基本要素,涉及到各个产业,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投入,还要从规划、提质、机制等方面的把握,在产能过剩、投资和外需空间变小的情况下,既要依靠合理均衡的配置资源,更要有刚性的约束机制。
当前,我国绿色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因而对绿色金融也有多方面的争议和释义。作为金融机构,初始阶段应将绿色金融作为一种理念转化成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行为,构成发展绿色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常态下,绿色金融就是要利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生态转型,将环境风险作为决策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从金融政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融合角度出发,将与环境条件相关联的潜在回报和风险融入到金融业务之中,并用多元化的金融工具支持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核心。绿色信贷的主要特征就是将环境因素嵌入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全过程。在市场准入、客户选择、风险管理等方面设计标准和流程,把战略转型与绿色信贷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将信贷、理财、银团、担保、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投放到绿色发展蓝海市场。要全面策应供给侧结构改革方略,在信贷支持上突出绿色、低碳、可循环产业和产品体系,即生态农业、环保工业、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污染处理、清洁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及项目应作为“十三五”期间绿色信贷支持的重点。
二、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战略定位
新常态下,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是商业银行新一轮转型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实施发展绿色金融规划对商业银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地位。
(一)商业银行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需求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方向要做出重大调整。可以通过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培育绿色发展产业和业务增长平台,为供给侧改革提供金融支持,实现经济平滑增速换挡;商业银行应从战略上考虑,积极寻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的发展商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侧重点在于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入远离产能过剩、债务加码、资产效率低下的经营实体;商业银行要将信贷资金逐步向产业优化升级、高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大数据容量实体、环境优化的基础设施等项目上倾斜。
(二)绿色金融的信贷投放主体是绿色产业。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生态保护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中最热门、最受欢迎、最有价值的产业,这就给商业银行新一轮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目前,绿色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美国、日本、欧盟的绿色产业已经成长为独特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三个国家及地区的环保产业总量已超过全球的80%以上。这些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借助支持绿色产业而积极拓展绿色金融业务是国际银行业一致的做法。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紧扣国家“三去一降一补”的宏观目标,把绿色金融及绿色信贷的触角延伸到涵盖现代农业主体、能源交通、环保工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工程、医保社保、文化产业、商品流通等领域,培育绿色信贷拓面,加快自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提升金融市场核心竞争力。
(三)服务“三农”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窗口。绿色农业是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起步的源头,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不绿发展不绿”已形成了共识。因此,金融服务“三农”在绿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对县域商业银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县域商业银行要发展绿色金融首先要发展“三农”业务。一方面,要延伸“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品牌创树的金融服务,在退耕还林、退圩还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耕地休耕轮作、污水处理、道路建设、供水管网、园林绿化以及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功能农业、特色农业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帮助农业产业在集体资源、集体资金、集体资产的“三资”运作模式上合理配置、高效运营、快速增值,将有限的“三资”资源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四)双赢战略。在众多中小股份制银行纷纷加入到金融市场竞争后,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竞争无论在资源上还是客户的争夺上都显得愈加激烈。如何寻求更大的市场拓展空间是各商业银行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绿色发展给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拓展空间,绿色发展的蓝海市场将是商业银行今后争夺业务份额的又一重点领域。带来的效应是,商业银行在拓展绿色发展业务过程中,既可以使自身业务拓面增宽,实现新型业务收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更重要的是在拓展绿色金融过程中,最大受益者将是绿色发展的主体经济,通过绿色金融及绿色信贷的支持,地方绿色发展进程无疑将进入高速、高效发展。
三、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与建议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充分利用金融资源、优化金融环境、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机遇。
(一)升华绿色理念。绿色发展是五大理念的源头理念,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商业银行要理念先行,并形成一种金融文化,成为发展绿色金融的基本动力。一是战略理念。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将进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行业限贷、绿色环保、能源节约的绿色发展时期。因此,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对商业银行拓展业务资源、夯实经营基础、提升竞争能力有着划时代的战略意义。二是战略资源。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今年,各级政府将安排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06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27个重大水利工程等,这为商业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战略资源谁快人一拍介入谁就占得先机。三是战略决策。商业银行要利用国家绿色发展契机,精细业务拓展战略决策,加快业务资源的结构调整,用创新驱动的手段策划绿色金融发展方案,组建绿色金融团队,用绿色发展的理念调整业务经营结构、拓宽新的业务空间、提升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二)明确支持主体。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目标,突出绿色信贷支持重点。
在农业方面,一是重点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二是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支持一批优质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探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金融服务。三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四是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用出台扶贫方案、突出扶贫重点、信贷倾斜、利率优惠等多管齐下的方式扶持农户脱贫。
在工业方面,一是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商业银行要深研市场、选准客户,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重点支持拥有核心技术、绿色节能环保、市场前景明朗、产品竞争力较强的自主创新客户;加强对“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领域的跟踪研究,提高制造业优质客户甄别水平,增强精准投放能力。二是着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以推进政府增信贷款为抓手,重点推广小微贷、金科通、苏科贷等产品,有效推进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发展。
在民生方面,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水利水务、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铁路公路等政府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燃气供水、综合性医院、文化旅游等民生项目。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要支持涉及民生个体的安居工程,推广随薪贷、房抵贷、家装贷、卡分期等金融产品,既支持居民享乐安居,又促进居民理性消费。
(三)造优金融环境。一是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或商业银行自身要出台绿色金融政策指引,对绿色产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对支持绿色发展的商业银行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差别化信贷政策、差别化利率政策、差别化信贷规模配置等,引领商业银行各经营单位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二是构建金融合作平台,加强商业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通过银团贷款、商业贷款、专项贷款、贴息贷款、表外业务融资、商业性与政策性贷款相配套的方式,联手支持绿色农、工、运、建、服贷款项目。三是商业银行同业之间要形成共识,达成绿色信贷支持名录或限制信贷投放框架协议,用信贷杠杆的作用支持区域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对耗能高、产能低、污染大的产业或企业在信贷支持上实施零封杀。四是加强同业联动,与证券、信托、租赁等十大同业机构梯次构建合作联盟,打造“综合金融体”,提升“投贷债租证”全市场、全产品、全周期的服务能力。
(四)加强与政府征信平台的合作。一要围绕地方政府绿色发展愿景和转型规划拓展绿色金融业务,商业银行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强与政府职能机构的合作,用绿色信贷的支持助推地方经济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二是运用区域大数据支撑,促进有效发展,商业银行要加强与财政、科技、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共建绿色信贷运营平台。如与政府财政部门合作,大力推广金农贷、富渔贷、惠农通等金融产品,破解绿色农业产业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加强与政府科技部门的合作,大力推广金科贷、金科通产品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发展。三是以政府征信平台为抓手,以水、电、气、路等公共事业收费权及各地公积金中心为重点,帮助发行一批、运作一批、储备一批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四是加强与区域龙头企业的合作,增强生产流通上下游产业链的粘合度,积极拓展“龙头公司+农户+担保公司”、“龙头公司+企业+抵押”等产业链贷款新模式。
(五)完善保证机制。毋容置疑,在尝试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信贷风险的管理和监督将成为运作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其中贷款保证方式的运用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拓展绿色信贷业务,控制信用风险程度。因此,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有贷款需求客户担保难的问题:一是通过政府专项基金解决,由政府征信平台筹集专项风险补偿资金,财政、科技、环保等部门负责监督执行,为信贷主体提供风险补偿担保。二是通过各级政府投资或控股的担保机构来解决,由政府主导的中小担保公司执行。三是通过国家政策性贷款、贴息贷款、扶贫贷款、专项基金贷款等来解决,形成一种专款专用的政策性信贷扶持运营体系。四是商业银行自身要创新贷款保证方式,在选准、选精贷款担保主体的基础上,在贷款抵押、质押方式和路径上增加拓面。五是发展新型农村保险业务,考虑到绿色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应将发展农村保险事业作为抵御绿色农业风险的主要手段,通过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信贷投放风险。
(执笔: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