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女性主义电影中伦理思想的分析

2016-02-27李丹丹

学术交流 2016年9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俄罗斯

李丹丹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南京 211100)



对女性主义电影中伦理思想的分析

李丹丹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南京 2111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女性主义电影,其间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正面、温和、多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性平等、女性自由、关怀关爱、尊重生命、性健康等,其中不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研究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的伦理思想无论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还是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电影;伦理思想

女性主义电影是以女性为主体,反映女性主义基本精神的电影。它虽然诞生于西方,但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中国已初具规模。从黄蜀芹导演的《人·鬼·情》开始,中国出现了一批女性主义电影,其间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正面、温和、多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性平等、女性自由、关怀关爱、尊重生命、性健康等,其中不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研究女性主义电影中的伦理思想无论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还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点分析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电影及理论多是发源于西方,但在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的结合中逐步有了中国的特色,这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均有表现。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正面,二是温和,三是多样。

(一)正面

所谓正面,就是说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的伦理思想以传播正能量为主,这些正能量包括爱国、奋斗、表达真情与美、与邪恶斗争,等等。

1.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全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贾谊提出“国而忘家”(《新书·阶级》)的命题,在国与家的选择上以国为重。曹植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集·白马篇》)的说法,强调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葛洪在《抱朴子·外篇·广譬》中说:“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梁启超在《爱国论》中曾说:“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1]把国家的事情和个人紧密结合起来。

提到具有家国情怀的女性主义电影,首屈一指的应该是《花木兰》。一是因为她讲述了一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传奇故事,二是她不仅代表了女性对自由平等精神的追求,更体现了女性的忠孝节义,为了保卫国家,奋力与外敌搏杀的英勇精神。《花木兰》的电影版有5部之多(其中还包括美国版本),足见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对人们的吸引力。从不同版本的故事中,可以归纳出两点共性,那就是花木兰在从军过程中有了喜欢的对象;再者就是她虽然是女儿身,但在从军期间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大将军,荣归故里。显然,影视作品给这个传奇女性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和血肉,使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和鲜活。此处选取2009年赵薇版的《花木兰》电影作为叙事依据。(1)替父从军。花木兰本来应该幸福地嫁人,男耕女织的终老一生,但因为柔然(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活跃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中叶)的侵扰,父亲又已经年迈病重,她只能女扮男装踏上从军之路。应该说,花木兰不仅孝顺而且怀有一颗报国之心,但她的这颗报国之心源于对自己父亲的爱,她的出发点就是朴素的孝心。(2)爱国豪情。军营的生活每天都会面临生离死别,影片中花木兰曾对自己的将士们表达了誓死抗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使得花木兰在战争中越战越勇,成为一个响当当的花将军,她获得了同胞的赞许。(3)舍弃爱情。影片为花木兰在军营生活中设定了一条感情线,那就是和文泰将军的爱情,这给予了花木兰坚持奋战的精神寄托,同时也衬托出她荣归故里后,选择与爱人分离成全边塞安定,不再受战乱侵扰所作出的牺牲。毕竟一个女人在苦闷的军营生活中,长期坚持下来难以想象,从女性角度出发她的确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来帮助自己建立决不放弃的信心。这个寄托其实未必是爱情,也可能只是心中一个坚定信念,但在艺术作品中将这个信念以爱情的形式表达出来更为合理、更能令人接受,不过这并不影响花木兰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故事结尾处,文泰想和木兰躲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开始新生活时,木兰展示了顾全大局的一面,她能够摒弃自己的儿女私情,将国家和民族放在第一位,“不要再让更多的亲人,最后只等到一块带血的军牌”成了她最后抒发的爱国期望。

《金陵十三钗》是另一部表现女性爱国题材的电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杜牧的《泊秦淮》,形容的是歌女并不明白什么是亡国之耻,她们只知道高唱玉树后庭之花,但在面对国仇家恨时,又有谁真的甘心做亡国奴呢?《金陵十三钗》正是描写了这样一群 “商女”的亡国之恨,影片中十二位风姿绰约的妓女们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们大义凛然,为了保护女学生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些人认为她们只是保护学生,算不上为了国家存亡。但正是这种牺牲自我的表现,体现出她们内心的民族情结和反抗意识,她们虽然柔弱,但却坚强;虽然无知,但却坚韧。无论从思想还是从行为上,她们都可算得上是爱国的女人。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一段惨痛的经历,是日本侵略中国灭绝人性的历史,虽然“金陵十三钗”指的是秦淮河畔的风尘女子,导演要告诉我们的却是商女也知亡国之耻。影片中通过对几个人物的叙述展现了女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1) 最为朴实、干净的存在——豆蔻和浦生。虽然豆蔻的表演部分没有体现明显的爱国情怀,但正是由于她的牺牲才从侧面反映了玉墨、红菱等妓女们的内心写照,影片中对于玉墨等人决心代替女学生去参加宴会的时候并没有做太多的内心挣扎,而回过头来在豆蔻的身上却可以找到妓女们的共同特征,她们喜爱唱歌、胭脂、弹琴,喜欢炫耀自己的美丽,单纯到无知,但是她们也有保护别人的本能和欲望,就如同豆蔻为了保护浦生,玉墨她们为了保护女学生们最终选择牺牲自己。(2)放荡与清纯的对比——玉墨与书娟。玉墨也曾经和书娟一样学习英文,并且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最终沦落为妓女,她代表了生活残酷的一面,而书娟则代表着理想的美好,这也是玉墨最后决定舍身替代女学生们的原因,希望她们可以好好地活下去。其实,在国家遭受重创的时候,男人们都去当兵,这是救国,女人们只有想尽办法保护自己,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任人蹂躏和践踏。然而即使是最无能力的人,她的内心也是爱国的,也有着最朴实的民族情结,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最后,妓女们用身体解救了女学生们,也在精神上救赎了自己。(3)众生平等的伦理思考。每个人都有着活下去的权利,妓女们和女学生们都是平等的,按照平等的原则来讲不存在用谁的性命去替代谁的说法。但是在电影中妓女们选择了为女学生们去牺牲,正是这个牺牲的选择使得她们内心中的女性精神及爱国情怀迸发出来,也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无论我们为自己附加多少的标签,是自然的个体人也好,是社会的主体人也好,做为一个自然人,也许会有些明显的叛逆社会属性的部分。妓女们虽然放荡,但是有情有义,学生们尽管自傲,但是十分单纯。在这部电影中,不是只有军人才是勇士、烈士,还有普通少年,他们让女学生们活下来,让她们来代替他们活下去,他们同样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干净纯洁的存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去面对牺牲,影片中对于小蚊子的胆怯的描写很符合人性的弱点,在妓女们上车时,每一个人都和神父贝尔道别,小蚊子最后怯懦了,她大声的呼喊:“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我不去!”日本士兵听不懂中文,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没有解释小蚊子说的是什么,贝尔默默地安慰她,并把她送上了车,小蚊子的害怕每一个人都有,因为等待她们的是可以想见的残忍和折磨,这也可以反衬出这些妓女们的决心和伟大。妓女们最终代替学生去做慰安妇,她们在精神上救赎了自己。

2.奋斗。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基本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一种奋斗的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有多方面的表现。秦志钰导演的《独身女人》(1991)中的女主角欧阳,在爱情受挫的情况下,发奋努力,坚强地在职场打拼。霍建起执导的《生活秀》(2002)中的女主角来双扬是一个个体创业者,尝尽了人世的酸甜苦辣。黄蜀芹执导的《人·鬼·情》(1987)中的主角秋芸生活屡屡受挫,最后决定献身艺术,并以精湛的技艺蜚声海内外。胡玫、李晓军执导的《女儿楼》(1985)描述了一个少女在军营里的成长过程,女主角乔小雨开始见血就晕,后来发奋努力,很快就以其出色的工作成为一名护士长。张暖忻执导的《沙鸥》(1981)描写了女主角沙鸥百折不挠,和队友一起,终于圆了女排冠军梦。塞夫、麦丽丝执导的《跆拳道》(2003)描述了女主角刘立克服困难、敢打敢拼,终于取得了奥运会上的好成绩。石晓华执导的《泉水叮咚》(1982)描述了退休的陶奶奶放弃疗养,创办幼儿园,悉心培养幼儿的故事。

3.表达真情与美。人性和社会都有双重性:真善美与假恶丑。我们的电影叙事需要揭露假恶丑,弘扬真善美。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不少都是反映人的真情和美好的,这些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反映生活中的真情与美好,也是提倡正能量所需要的。史蜀君执导的《女大学生宿舍》(1983)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初同寝室的5个女大学生的故事,她们在第一学期有过各种摩擦,但经过磨合,彼此相互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度过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张暖忻执导的《青春祭》(1985)虽然是一部知青题材的电影,但它表达的不是生活中的苦难,而是平凡的真情和美好。女主角在与傣家人相处的过程中,由不习惯到主动适应,并与平凡、善良的傣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鞍华执导的《桃姐》(2012)反映了主仆之间的真情实感,温馨动人。霍建起执导的《情人结》(2005)演绎了当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侯嘉和屈然青梅竹马,彼此爱恋,但两家父母之间由于有过节,都强烈反对二人在一起。后来由于他们的坚持,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对纯真爱情的褒扬。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亲母亲》(1999)也讲述了骆玉生父母一生纯美的爱情故事。类似的影片还有尹力执导的《云水谣》(2006)等。

4.与邪恶斗争。与邪恶斗争也就是伸张正义。秦志钰导演的《安丽小姐》(1989)中女主角安丽小姐改邪归正、利用智慧与腐败分子斗争。史蜀君执导的《燃烧的婚纱》(1990)讲述的是女人向不良男人复仇的故事,同时反映出女主角苏灿云坚毅、智慧、勇敢的品性。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1992)描写的就是一个农村妇女为维护自己合法利益去“讨说法”的故事,表现了秋菊的倔强和执著。

(二)温和

所谓温和,就是说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表达偏激事件和偏激思想的较少,一般不触犯道德、法律的底线。这一点是相对于西方一些偏激的宣传“性”与“暴力”的女性主义电影而言的。

如李玉执导的《今年夏天》(2001)被称作中国大陆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小群和小玲都是“只喜欢女人”的女人,她们有过温馨的时刻,也有打破醋坛子的时候,但她们都有着自己的正当职业,自食其力。大陆女性主义电影乃至整个电影叙事当中的这种温和现象与大陆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政策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精神的具体表现。

(三)多样

所谓多样就是说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由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单一化逐步走向多元化,出现了多样题材、多种表现方式的女性主义电影叙事。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爱国、奋斗等题材,还有不少直接反映女性主义伦理思想题材的电影。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是以控诉和批判男权社会为基调的。以《今年夏天》《刺青》《漂浪青春》等为代表的女性同性恋电影,涉及的是敏感的题材。另外,还有反映关怀、关爱主题的,也有反映张扬女性个性题材的,如方令正执导的《唐朝豪放女》(1984)等,这些表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题材是多样化的。

二、价值分析

毫无疑问,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所反映的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性平等、女性自由、关怀关爱、尊重生命、性健康等方面,其中不少既体现了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也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现实的生命力。

两性平等是人类近现代以来普遍的呼声,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妇女解放的目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严重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对妇女无论在身体上还是道德上都有残害人道的规定,如三寸金莲等。那个时代的女性不仅没有自我,简直都失去了人的权利和尊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女权意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传入,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进入到新的阶段。知识女性的自我意识普遍觉醒,红色区域普通妇女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觉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妇女儿童的利益得到了法律和道德的保护,两性平等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实现,妇女能顶半边天变成了事实。但是,就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两性平等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所反映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中两性平等的目标给予我们启示,两性平等绝不是完成时,而是正在进行时。我们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索,在实践上进一步加强,从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的诉求。

与此相关的话题就是女性自由。女性自由是两性平等的基础之一,没有女性的自由,何谈两性的平等?女性的自由主要包括身体自由、婚恋自由、社会参与自由等诸多方面,这是自由主义女性伦理的核心,也涵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之中。我们提到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如《红高粱》《菊豆》《杜拉拉升职记》《唐朝豪放女》等都表达了这方面的诉求。关怀关爱被女性主义伦理学确立为核心内容之一,在《美丽的大脚》《亲爱的》《桃姐》《青春祭》等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都有表现。尽管在生理上、心理上、逻辑上,我们还无法确证关怀关爱是否是女性特征,但作为人类普遍的道德追求则是不应该有异议的。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宗教的不杀生等都表现出对爱的提倡。现代世界,我们更需要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所特别强调的关系、情感、关怀,为人类和平、温暖的理想贡献力量。

关怀关爱也是女性主义生命伦理的重要原则。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的生命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由此也带来了伦理学上的一些争议。如堕胎问题、代孕问题、器官移植问题、安乐死问题,等等。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把关怀引入生命伦理,不仅主张对正常人的关爱,也主张对残疾人、艾滋病人等的关爱,也延伸到对动物、环境的关爱,体现出张载所说的“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这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特别是反映艾滋病人等题材的电影中有所体现。可以说,女性主义生命伦理的关爱原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它可以促进我们树立尊重生命的价值理念,更好地处理正常生命与非正常生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的关系。

性在中国历来是一个敏感话题。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女性的性问题,大陆女性主义电影中有关女性的性问题表现得相当有分寸。女性对待性问题因国家、民族、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性解放、性自由、性禁忌、性交易以及由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该说,女性主义性伦理所倡导的诸如自主、专一、尊重等基本原则是正确的,这对我们今天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在性道德方面必须强调爱、自由、专一、不伤害、负责任等基本理念。

三、展望

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其所展示的伦理思想尤其是女性主义伦理思想无论对女性主义电影或是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以及所反映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依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主要是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续加强。

文艺和哲学的联系是内在的,犹如俗语所说文史哲不分家。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根,文艺也不例外。哲学离开文艺是枯燥的,文艺离开哲学是肤浅的,真正有深度的文艺必定有较深厚的哲学根底。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电影虽然在反映女性主义伦理思想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有一些往往是自发的。有的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编导并没有清楚地了解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伦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内涵尤其是系统化的理论和前沿热点问题。因此,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深刻把握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伦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基础,从而在女性主义电影创作中由自发到自觉,不断提升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的理论深度。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在实践上需要进一步增强现实感。我们注意到,反映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有的现实感比较浓郁,但多数以都市女性为主,还有不少取材于久远的文学作品或一些历史的记忆。因此,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以及所反映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需要在现实层面进行拓展。关注与现代女性相关的伦理难题,诸如同性恋、异辈恋、婚外恋、一夜情、闪婚、丁克、堕胎、代孕,等等。关注生活在偏远山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女性生存状态,通过女性主义的电影展示中国最广大普通妇女的伦理身份和伦理意识,使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实践中发扬光大。

真心的期待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及其所展示的伦理思想尤其是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会更加丰富、更有深度、更有广度,共同为女性主义伦理的理想——男女平等在全世界的实现而努力。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之三)[M].中华书局,1989:69.

〔责任编辑:巨慧慧〕

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论点摘编·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自由概念

颜岩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一批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他们被称作异见知识分子和修正主义者,在国内普遍地遭到迫害,但他们不屈不挠,仍不停地追问:生存和责任哪个更重要? 他们思考自由问题,并不单纯是一种理论上的爱好或冲动,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回应,他们追求个性自由,强调道德责任,反对个人价值受到无人性、匿名权力的精神控制, 坚持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均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维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存在一些出入,这主要集中体现在对自由实现途径的分析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普遍认为自由的实现需要倚重一种微观层面的革命,例如赫勒主张发起一场日常生活的革命;瓦伊达提倡通过家庭变革点燃革命之火;科西克强调通过革命的实践、辩证思维和真理的呈现来摧毁伪具体世界。我们不妨将这些观点视为对马克思主义宏观革命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另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偏重于强调个体自由,他们普遍否认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自由,这就等于否认了自由实现的过程性和曲折性,但他们对国家主义、官僚主义的批判,的确击中了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某些要害。无论怎样,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确有深刻之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杜娟摘)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范为在《中外企业家》2016年第5期撰文指出,布达佩斯学派围绕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建立一个人道化和民主化的社会这个宗旨,提出了人道主义批判理论,其中以赫勒提出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激进需要和激进哲学为主要代表。实现日常生活的人道化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日常生活人道化要求人们必须转变对日常知识的态度。对日常知识的占有是每个社会中的个人生存的最低要求。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阶级的人在占有日常知识的数量上是不同的,但无论在什么时代,身处何种阶级,人们在占有日常知识时都会坚持实用主义原则,在更新日常知识时人们会抛弃那些“过时的”并加入一些“实用的”知识。二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还要依靠日常交往的人道化。任何人必须在给定的日常生活的框架内生存,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交往关系发生了异化,所以赫勒把日常交往分为两类:以平等为基础的日常交往关系;以不平等为基础的日常交往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包含着一种异化关系,并且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满足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三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必须依靠个体的个性的生成,即让主体从自在的存在向自为的存在转变。个性是对特性的超越,当某一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并吸取价值实质之后,他就能够把自身同类的存在联系起来,成为自觉的类的存在,而这些个体的自由发展正是社会进化的先决条件。

(杜娟摘)

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

周爱民在《哲学动态》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M.韦伯曾区分了两种“极其深刻的对立”的伦理学。一种是“信念伦理学(Gesinnungsethik)”,即严格恪守道德规范,不考虑行为后果;另一种是“责任伦理学(Verantwortungsethik)”,即强调行为者必须事先考虑行为后果,并且对行为后果负责。根据M.韦伯的界定,阿多诺判定康德的道德哲学属于信念伦理学,并对之展开了批判。他的批判直指康德道德哲学的两个理论前提,即理性是目的自身、理性存在者是“本真的自我”。对此,阿多诺一方面指出理性并非目的自身,试图解决它与感性自然的矛盾,从而消解道德哲学在理论上面临的行为难题。另一方面强调在错误的社会中“本真的自我”根本无法实现,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道德行为中,清除了自然要素的“本真的自我”会陷人矛盾状态;二是坚持“本真的自我”会导致恶的后果。前者所指的矛盾内在于道德行为之内,这种矛盾如果无法被消除,道德哲学本身就无法成立;后者所引起的困难主要是指道德行为后果所造成的矛盾,该矛盾是外在的,并不直接导致对道德哲学的彻底否定,而只是导致对如何使之可能的反思。阿多诺试图嫁接社会批判与道德哲学,从而希望道德哲学的诉求能够被真正实现。不过,由于阿多诺没有注意到信念伦理学“强”与“弱”的差别,因而他的“强的信念伦理学”的判定存在不足。尽管如此,阿多诺的批判还是击中了康德道德哲学的要害,并提供了这样的启示:若要真正过上正确的生活,既不能夸大抽象自由的重要性,也不能放弃对权力统治的批判。

(巨慧慧摘)

屠格涅夫与鲁迅作品中的悲观主义哲学

王希宇在《名作欣赏》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鲁迅在文学创作中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之间的文学关系被不少学者论及,二人在思想、情感的共鸣上尤为深刻,在文学的主题、形象、构思上的影响关系与类同性亦相当明显,二人对祖国解放事业和前途的思考,对本国民众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对进步知识分子苦闷、绝望的悲剧命运的书写,都有着强烈的思想共鸣,体现出一种惨淡、绝望的悲观心境。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屠格涅夫与鲁迅以作家的敏锐感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祖国未来事业和民族前途问题作出深刻思考:一方面,二人对于祖国解放事业始终充满信心,在作品中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塑造出一系列具有进步精神的革命先觉者和民族知识分子形象,赞扬了这些社会斗士们坚决、彻底、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然而,在另一方面,屠格涅夫与鲁迅笔下的这些社会斗士无不以悲剧命运收场,颓丧之气和悲哀氛围浓密地笼罩于作品之中,极具悲观主义色彩。屠格涅夫和鲁迅在表现革命先觉者和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同时,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引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人民群众与革命先觉者的关系问题。革命者和知识分子为了民族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不仅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反而遭到了来自人民的坚决抵抗,甚至是仇恨与破坏。在这一问题认识上,不仅体现了两位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更体现了二人对于现实社会深入骨髓的悲哀心态,这与叔本华哲学中阴暗的悲观主义相契合,这一思想主题如同往复回旋的主调,反复萦绕于作品之中。然而,屠氏及其作品并不是绝对的悲观,他并没有向叔本华那样从悲观主义走向虚无,其悲观主义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爱国者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患,是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失望和批判,这种悲观主义最终会让位于乐观;与屠格涅夫相同,鲁迅的悲观主义亦不是绝对地悲观,其由黑暗现实所致的苦闷悲哀心境进一步激发了鲁迅奋斗和抗争的勇气,使他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坚信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孙琦摘)

波兰“新发展模式”对欧盟影响

李俊、王媛媛、刘晨在《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6期撰文指出,波兰公正党政府上台以来,在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推出系列重大举措,欲为波兰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公正党新政府推行新发展模式既与其本身的意识形态有关,也与欧盟近年来面临的重重困境相关。波兰不符合西方规范的新型发展模式势必将给中东欧及欧盟带来较大冲击。其一,可能给中东欧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其新型发展模式取得成功,辐射示范效应会更大,在很大程度上会逆转中东欧此前的“西化”转型方向;其二,冲击欧盟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波兰继匈牙利之后推行欧盟眼中的“非民主”或“专制”政策,一定程度上是从内部否定欧盟价值观,如果波兰模式成为中东欧发展模式,欧盟将很难推行“民主和自由”价值观外交;其三,一体化阻力增大,波兰等国的“出格”表现将引发欧盟深刻反思,其未来扩大将更加谨慎严格;其四,波兰国内政策的调整势必引发波兰外交政策的变化。 综而言之,波兰新政府的内政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远不限于波兰国内甚至中东欧,对欧盟甚至整个西方世界都可能带来冲击。也正因为如此, 欧盟及西方不大可能乐见波兰新发展模式的成功,因为这一新模式的成功必然意味着对中东欧近30年转型的反动。从这方面看,波兰推行新型发展模式必然会遭到更大的反对。目前看,波兰“新政”已经引发国内外激烈反弹,政府承受着很大压力。

(杜娟摘)

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社会情绪的变化

李莉在《俄罗斯东欧中亚》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联邦以及西方世界的经济制裁,客观上使俄罗斯社会被动地团结起来,各阶层、各党派的立场空前一致,但这种外部压力下的社会稳定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和时效性。首先,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社会的主流思潮是保守主义并附带民族主义的色彩,但民族主义常常是一把双刃剑,其不仅表现为政治意识形态,更表现为一种公共文化和替代性的政治宗教形式,经常伴随着消极、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爱国主义高涨可能转化成爱国主义狂热,会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和过低评价风险性。其次,目前克里米亚的政治资本还会持续发酵,虽然目前俄罗斯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但持续强硬的对外政策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了总统的较高支持率并消解了部分国内矛盾,俄罗斯政治稳定是可以预见的,也具有较广泛的民意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仍是稳定的关键,如果俄罗斯长期处于政治体制退化、经济发展停滞的状态下,俄罗斯的社会情绪可能转化为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最后,社会情绪一旦产生,群体中的个体极易受到来自外界暗示的控制,并受其影响:一方面,社会情绪可以建构,社会共识可以被创造,集体表征为心理趋同提供了基本的方向,通过群体意识将散状个体凝聚在一起;另一方面,社会情绪具有传导和暗示心理的作用,集体表征和个体认同是社会情绪的生成机制,情绪具有相互感染及去个体化的作用,形成群体无意识,俄罗斯舆论中心定期发布此类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并且强化了正向、积极的社会情绪,可以称其为政治手段或政治艺术,从俄罗斯社会情绪的分析和研究来看,普京总统对俄罗斯社会的掌握能力,由政治层面扩大到社会领域,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社会生活政治化、政治权力毛细化”的趋势。

(孙琦摘)

塞尔维亚转型前景

陈旸、吴楠、李俊在《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6期撰文指出,尽管当前塞尔维亚转型面临诸多难题,但从长远看,其历史包袱可以逐步消化,战略决策可以深度调整,国际处境可以平衡化解,对此,塞尔维亚政府正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夯实基础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做实“地利”,塞尔维亚政府将改革推向细化和深化,完善相关法律,通过了新的《劳动法》和《养老和残疾人保险法》,实现企业用工权利和劳工福利“双保障”;推动《能源法》《规划建设法》等法律的修改与实施,改善基础领域投资环境,加快行政审批,为企业经营提供便利;加强金融监管,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利益、维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通过财政措施,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为实业部门提供融资,提升实体经济;加快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缓和民族矛盾,共创发展氛围,以求人和,塞尔维亚政府近年来主动寻求与周边国家缓和关系,释放民族和解的信号,主动向前南国际法庭交出卡拉季奇、米洛舍维奇以及姆拉迪奇,表明其愿意接受国际审判的立场;与科索沃签订“关系正常化”协议,为缓和同西方世界的关系创造了条件;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于2015年首次访问阿尔巴尼亚,主动化解巴尔干半岛两个最大族群之间的矛盾,这都将为塞尔维亚赢得和平发展的有利环境,有助其专心于转型改革。三是最大程度利用地缘优势,推进自主外交,塞尔维亚坚持入盟战略,并为此持续加强国内政治、经济及司法体制等改革,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合作,积极参加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和“16+1”合作机制,与匈牙利共同研究推动塞、匈铁路建设,推进有关煤电、水电等项目的可研与尽早实施,并积极邀请中方企业参与有关融资建设等。此外,塞尔维亚政府还努力寻求投资多元化,积极推动与阿联酋合作的“水上贝尔格莱德”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为该项目实施创造条件、扫清障碍。因此,塞尔维亚未来转型发展虽不会一帆风顺,但亦非一片灰暗,前景可期。

(孙琦摘)

文化因素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影响

李欣在《人民论坛》2016年第11期撰文指出,俄罗斯文化决定了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还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俄罗斯文化因素对其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首先,俄罗斯文化中的开放性使得俄罗斯在外交上兼容中西,文化的开放性使俄罗斯坚信自身在连接不同文明上的重要作用,这种观念让俄罗斯树立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并实现了亚洲太平洋标准与欧洲大西洋标准的辩证统一;其次,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有助于维护俄罗斯的民族独立与自尊,一方面俄罗斯重新定义自己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注重维护自身利益,形成合作伙伴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俄罗斯在外交政策制定上注重东西方的平衡;最后,东正教文化提升了俄罗斯的民族凝聚力,东正教在整合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稳定政局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东正教文化中还倡导忍耐精神,这也成为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气质,使得俄罗斯在外交中善于忍耐,并不断积蓄内部力量,以图恢复世界强国地位。俄罗斯文化对其外交政策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俄罗斯文化的边缘性使之在外交政策上摇摆不定,缺乏明确定位,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之具备开放心态,但也导致俄罗斯在文化心理上始终缺乏归属感,使其外交政策常常在西方与东方之间摇摆不定;另一方面,俄罗斯民族主义中的消极元素也导致其在外交中被边缘化,俄罗斯文明中的民族主义极容易发展成种族主义。此外,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强调俄罗斯种族的优越性,并认为本民族的利益高于其他民族利益,这使之往往实施对内镇压、对外扩张的策略,这在俄罗斯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便可见一斑,在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的这种外交策略使之逐步被边缘化,而且其强烈的对外扩张性也引起众多不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王巍摘)

中俄经贸合作未来发展趋势

郭晓琼在《俄罗斯学刊》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2014 年以来,在结构弊病积重难返、西方对俄制裁延期、国际油价低位徘徊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俄罗斯经济逐步陷入深度衰退,中俄双边贸易也受到严重冲击,贸易额大幅下降。然而,短期内双边贸易额的下降并不代表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下降,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将长期存在。第一,能源合作将开启两国全方位合作时代。近年来中俄能源合作迅速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两国能源合作除了最初的油气产品的双边贸易之外,在上游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游油气管道建设和下游油气产品精炼化工的合作全面展开。第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俄出口将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在经济衰退背景下俄罗斯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在萎缩;二是卢布贬值背景下中国商品相对于俄本土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三是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提高,此类商品将会在国际市场中面临越南、马来西亚等具有更低廉人力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第三,大项目投资在经贸合作中将发挥引擎作用。随着俄罗斯“向东看”力度加强,俄罗斯政府允许中国投资者参股甚至控股俄境内的一些能源项目,此外,在中国对俄投资额不断扩大的同时,投资领域也逐渐趋向多元化,从最初的能源、原材料、林业等逐步扩展到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领域、农业等领域。第四,科技创新与产能合作成为新的增长点。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对推动两国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该领域的合作也将成为推动中俄经贸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产能合作能够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达成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第五,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在未来的对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及共同发展将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重要课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功对接也将继续推动中俄经贸合作深化发展。

(王巍摘)

21世纪俄罗斯小说叙事伦理的重构

张建华在《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身份认同危机引发了21世纪俄罗斯文学叙事伦理的重构。21世纪俄罗斯文学叙事伦理的重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小说叙事政治伦理的式微,小说言说对市场伦理、读者伦理的依附、归顺。文学由投靠政治转向投靠经济,这是俄罗斯文学历史上第一次文学张望消费、欲望时代的开始。其表现是大众文学的繁荣,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学叙事观念和言说方式的共谋成为新时期俄罗斯文学言说的重要特征。其次,小说后现代叙事伦理的恣肆。俄罗斯的后现代叙事伦理并不指向未来,而是重在颠覆、摆脱以往的传统。在这种后现代叙事伦理的作用下,相当多作家有着一种迷狂的、茫然无序的精神状态,一度出现过一种强劲的情绪化思潮。代表这一后现代叙事伦理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是要彻底埋葬苏联及其意识形态政治,二是要彻底颠覆既有的文化、文学神话,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甚至俄罗斯文学经典所遵循的“希望哲学”。第三,小说叙事性别伦理的兴起。女性小说的勃兴就是这一性别伦理的鲜明表现。当代俄罗斯文坛形成了一群无论从精神追求还是从诗学探索都显见成就的女作家和一批言说形态异样的女性文本,女性小说潮在21世纪俄罗斯文坛上已蔚为大观。第四,小说叙事审美伦理的高扬。这表现为“文化小说”“语文小说”的出现和发达。

(巨慧慧摘)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

王明国在《中国与世界》2016年第7期撰文指出,进一步夯实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首先,以“文明伙伴关系”为目标,加强双方人文交流的战略规划。当前,中国和中东欧正在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中期合作规划》。为了夯实双方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合作规划应该把人文交流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推进。可以尝试在其框架下制定相关文化合作行动计划,并注意将其与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对接,加强顶层设计,借此推动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其次,完善现有机制并打造新型人文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机制格局。中国应推动人文交流成为亚欧高官会议、亚欧文化部长会议和亚欧人民论坛等场所的重要议事议程,加大亚欧基金对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各国人文交流的支持,加紧制定合作规划,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文交流活动,培育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亚欧共同体意识。再次,适应“整体性与特殊性”的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差异性需求。“16+1”平台并不代表中东欧国家形成一个集团,也不应该影响中东欧各国发展对华双边关系,这在人文交流中尤其需要重视。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也要纳入中欧人文高级别对话机制的一般框架予以整体推进。在人文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到中东欧国家不同于西欧国家的显著特征,探索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人文交流路径与机制。最后,拓展地方合作,夯实双方人文交流中的民间基础。在人文交流中,地方层面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凝聚地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和理解包容的作用。今后,应注重发挥宁波、重庆等城市在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巨慧慧摘)

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措施

张岩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随着苏联解体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俄罗斯加入了欧洲教育一体化体系,俄罗斯高等教育迫切需要现代化改革,通过一系列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措施使其得以重塑高等教育强国形象,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世界全球化的挑战。第一,实行分权管理。提高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管理权,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重新分配联邦中央与联邦主体也就是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权力,将联邦中央的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实行垂直化的分权改革。第二,扩大高校自主权。俄罗斯联邦中央和各联邦主体都放松了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与财务管理,赋予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如高等学校校长的产生程序由原来的任命制改为选举制,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大大提高。第三,加强与各国高等学校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在办学方式与办学理念上更加自由了,为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俄罗斯加入欧洲教育一体化,在学制、学位授予、课程设置、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革,使之更加适合与欧洲高等教育交流。第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注重创新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日渐突显,现代科学技术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中的运用已经极为普及,在俄罗斯,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院校,都实现了电教化教学,在教学中电脑已经完全普及使用。现代化改革提升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效率与活力,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分权改革提高了地方政府,也就是联邦主体对办高等教育的热情,提升了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高等学校自主权之后,又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这就使得高等学校迸发了极大的办学热情,真正履行了自己本来的使命。

(王巍摘)

2016-06-26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研究”(cxzz13-0075);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资助项目; 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资助项目

李丹丹(198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应用伦理学和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J905.2;B82

A

1000-8284(2016)09-0213-04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俄罗斯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俄罗斯猫展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另辟蹊径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同舟共济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