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丽凰这只凤凰很“好动”

2016-02-27陈旖旎

福建人 2016年1期
关键词:华裔华人

本刊记者 陈旖旎

苏丽凰这只凤凰很“好动”

本刊记者 陈旖旎

苏丽凰,祖籍漳州,1945年出生在台湾,毕业于台湾医学院,上世纪70年代初和丈夫一起应聘赴美从医并定居,她一直活跃在美国医学界、政界及商界,在美国华人圈中享有较高威望,被誉为“星条旗下的一只金凤凰”。

说到医务工作者,大家头脑中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形象,总离不了白大褂、蓝口罩、听诊器、手术刀……却有这样一个人,比起穿着白大褂,如今她衣着鲜亮地活跃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镜头要多得多。

这个人叫苏丽凰。她坦言,自己就是个社会活动家,不“活动”不成活。

我是一座好桥梁!

苏丽凰在美国身兼多职:全美华裔共和党联盟主席、全美共和党各族裔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美国宾州州长亚裔事务顾问、美国凯西儿童基金会大使、美国联邦政府卫生部顾问、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专业顾问、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会副会长、联合国总部全球生态恢复与发展基金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联合会永久名誉主席……一位采访过苏丽凰的记者曾笑称,她的头衔都可以写满一整张A4打印纸了。

而倘若只要苏丽凰报出一个名号的话竟也不难,因为她早已自我认证过了:“我是一座好桥梁!”

苏丽凰活跃于美国政坛,是为数不多可以影响美国国会策略的华人,而且还是女性。她和近年几乎所有的美国政要合过影,还与好几任白宫主人有所交往,两位布什总统以及克林顿总统对她都很是尊重。

这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说的话有一定分量了,意味着她能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说上话、使上力了。

苏丽凰有不少头衔挂着“名誉”二字,却都不是担个虚名,干的全是实事。她利用自己在政界的人脉关系,多年奔走联络及劝说美国政客,为2001年中国正式争取到美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实现中美贸易关系正常化的最后一步”出力不少。为此,白宫还特别致函感谢她的建言与帮助以及表彰她付出的努力。

苏丽凰对自己的定位向来十分明确——社会活动家。而要扒她的“社会活动史”,得追溯到她移民美国之初。

上世纪70年代,苏丽凰工作生活在宾夕法尼亚州中部——一个共和党人很活跃的地方,那儿的共和党妇女组织经常举办各种集会活动。她加入了这个党派,并总是兴致饱满地投入这些社交活动。开朗健谈、大方爽直的个性令她常结善缘,社会关系网就此慢慢铺开。

“做一个社会活动家,主要落实在一个‘动’字。”对于自己所致力的事业,苏丽凰信心满满,她认为,中美关系正处在最好时期,“中国需要美国,尤其在科技和经济方面。而美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尤其在全球反恐和朝鲜半岛核问题上需要中国的有力支持。”

除了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她更多扮演的,还是联系美国主流社会与旅美华人社区的一座桥梁。而她的努力及贡献,也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及赞誉,让她在美国主流社会及华人圈子中享有颇高的威望。

2011年10月30日,苏丽凰(中)在纽约参加首届“中美创新与合作峰会”。

总统,我想谈谈华人问题

“总统,我希望可以就华人移民及其家属的合法身份问题谈谈我的意见。”作为一位举足轻重的中国、亚裔事务及公共卫生问题专家,苏丽凰向来是白宫的座上宾。多次受邀与总统及政要喝下午茶的她,倒也很能“找茬”,每每都要谈谈华人问题。

她说:“我最倾心的事便是为全球华人做些事情。”

进了白宫,她尽心为华人移民争取权益,为提升华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而向总统热心推举华裔才俊;出了白宫,她更是全力为维护华人的尊严在街头巷尾奔走,为美国官方与民间华裔的交流往来清扫障碍。

就华人移民的问题,苏丽凰曾与美国福建商会共同发起“万人签名”,以期帮助一些华人移民能够早日在美国获得合法身份。

1999年,华裔科学家李文和因被诬“向中国泄露核机密”而深陷“间谍门”,当时美国对此好一番肆意炒作。眼见同胞蒙受不白之冤,苏丽凰与另一位侨领联名发表了公开信,严词抗议美国国会议员考克斯和新闻媒体对华裔科学家的恶意攻击。

“美国是一个具有不同肤色人种的国家,而黄皮肤永远难以被白皮肤接受”,这是李文和惨痛的觉悟,也是苏丽凰一直以来最为焦虑的。她不停地思考,华人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应得的权益,如何才能改善自身在美国的生存环境。

从老一代华人移民的经验以及自己亲身的经历中,苏丽凰为华裔们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参加投票选举,将自己的意愿转为选票表达出来。

“华人不仅是在唐人街穿唐装、讲汉语的一群独立于各国社会的团体,更应该展现华裔积极的一面,在居住国发出我们的声音。”为了帮助更多的华裔发出自己的声音,苏丽凰始终在努力着。

利用多年来自己在共和党和华人社区攒下的广泛人脉,还有在政界及民间积累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她一方面时常敦促共和党高层关注基层华裔的利益与呼声,另一方面也多次呼吁动员华裔积极参加投票选举与筹款活动,鼓励大家多多参与政治,主动融入主流社会。

2004年美国大选,小布什竞选委员会委任苏丽凰为竞选委员会财务委员及宾州支持布什、切尼竞选连任亚裔主席。苏丽凰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次让华裔“冒泡”的机会。影响不够,人数来凑,华人最不怕跟人拼的,就是人口数量啦。在她的号召下,不少华裔群起响应,登记为选民,扭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事实证明,苏丽凰这种以人数构筑华裔政治影响力的思路是对的。现在,在美国政坛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华裔身影,同时,华裔选民也日益成为美国政客不敢小觑的力量。

卫生健康问题是头等大事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提出异议了,你说苏丽凰明明是学医出身,却终日混迹政坛,这不是不务正业么?

其实人家不是不务正业,人家是不只务“一业”。对于她的老本行,苏丽凰也倾注了不少心力。

2003年6月,苏丽凰将世界艾滋病病原体发现者罗伯特·盖乐,这样一位重量级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请到中国,并应他的邀求,陪同他一起赴中国考察。

苏家有女字丽凰,

才高德劭天下扬。

心系故园连三地,

身居华府恋梓桑。

——高强题诗赠苏丽凰

苏丽凰(左)与中国卫生部前部长高强合影。

在苏丽凰的多方运作下,盖乐院士与中国内地、香港特区有关方面达成了通力合作的意向,包括为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资金和技术、培养基层医护人员等。

回了美国之后,她也没忘了中国的防艾大事,积极向总统小布什建言,促请有关方面考虑利用总统艾滋病急救基金协助中国防治艾滋病,并得到了总统本人肯定的答复。

苏丽凰还促成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和香港长江生命科技国际有限公司三方防治艾滋病的合作项目。

经过她的大力推动,中国防治艾滋病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而照她本人的说法,这是将“七八年的工作浓缩到一年完成”,过程之艰难可想而知。

利用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以及在美国各界的广泛人脉,苏丽凰除了帮助中国“引进来”,也长年致力于帮中国医学“走出去”。

1971年,《纽约时报》头版刊登过一则报道,内容是该报记者詹姆斯·赖斯顿在华采访期间,在阑尾炎手术后接受针灸治疗的亲身经历。这是中医药第一次通过主流媒体在美国社会亮相,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后受到补充替代医学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医药尤其是针灸在美国有了一定市场。

但中医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它是几千年来大夫与病患打交道的经验堆砌搭建起来的,而不是用科学数据支撑的。对于这个问题,苏丽凰很有想法,她提出了应该吸取西方的医学经验,用科学代替“师傅带徒弟”式的经验授学,量化地分析中草药的医药成分,科学地研究它们的确切用法,尽可能安全保效地发挥中草药的医用价值。

而这项工作毕竟刚起步不久,科学研究也不完全,要让中医药在美国得到广泛的认可,从边缘进军主流医学界,任重而道远。苏丽凰则坚持一个态度:“否认中医药是不可取的。”

中医药的有效性和低廉的价格,也让苏丽凰看到了一片大好的前景。她说:“我憧憬着将来有一天,中西医药能够实现合作,共同增进人类的健康。”

漳州乡音有点甜

“我爱家乡台湾,因为我从那里来;我爱美国,因为我是美籍华人;我爱中国,因为我祖籍是福建漳州。”苏丽凰的爱很复杂,却也很单纯。

《常回家看看》是她常常哼唱的歌,在外国宣扬了大半辈子中华文化的她,却是年近花甲了才回到漳州这个素未谋面的家。

2003年9月至10月底,苏丽凰应中国国务院和远东国际贸易集团之邀,到中国访问,回漳州寻根访祖也被她着意提上日程。

她说,那是她老父亲魂牵梦萦的故土,也是自己百般向往的地方。在漳州走街串巷,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亲切悦耳的浓浓乡音,包围她的都是家乡父老的热情欢迎,苏丽凰感觉“真是很甜,很感动”。

当时同行的,还有她在美国任律师的大儿子苏宗伟和在美国任医师的二儿子苏宗杰。

在这两个孩子的教育方面,苏丽凰除了让他们学习英语、西班牙语,还要求他们学会讲老家的闽南话,就是为了让他们牢牢谨记自己的根永远是在中国漳州,等有一日回了家乡,即使“儿童相见不相识”,毕竟操得一口流利的家乡话,好歹不用尝“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辛酸。

苏丽凰与老友美国副总统拜登一起看球赛。

苏丽凰在美接受媒体采访。

从小在台湾长大,又客居在外大半辈子,苏丽凰在中国大陆与台湾的问题上,立场始终异常坚定——血浓于水,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谁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即使是面对美国总统,她对此也总是直言不讳。

她曾公开动情地表白:“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我目前最大的理想,是希望能够尽早完成中国和平统一大业。我出生在台湾,总能深深体会到两岸中国人盼望统一的感情。”

猜你喜欢

华裔华人
何为“华人”?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身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华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裔夫妇的奥斯卡纪录片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