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三宝”福州人最爱送的伴手礼
2016-02-27林梅琴
本刊记者 林梅琴
“闽清三宝”福州人最爱送的伴手礼
本刊记者 林梅琴
食物界最佳配角——糟菜。
如果在食物界里来个奥斯卡评选,应该给糟菜提名“最佳配角奖”,煎鱼、炒肉、煸菜、煮汤,哪里都用得上它。早上起来一碗白粥,几筷子糟菜,一顿饭就解决了。
自然发酵的糟菜,比起醋来,那酸爽的滋味真叫人开胃。而糟菜要数闽清的好,不光是名头响亮、历史悠久,关键还在味道上。
闽清地处山区,溪涧纵横,又有肥沃的冲积盆地,到了冬天,昼夜温差大,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这里的人们有在冬季农闲时候种芥菜的传统,因为芥菜生长周期短,好养活,种过芥菜的地土质肥沃还有利于早稻的生长。
每年元宵前后,是收芥菜的好时候。新鲜的芥菜去掉烂叶、枯黄叶、虫叶、下脚叶,用水洗干净了晾上一整天,抹上盐巴,稍稍晾晾再抹上红酒糟,然后才绑成三四寸长的一束放进瓮里。
做糟菜最怕进了水汽,所以放进瓮里时得一层一层码实压紧了,完了还要用黄泥、细沙、石灰做的三合土将盖子密封好,最后倒扣在灶膛里扒出来的草木灰上,草木灰可以起到吸水保温的作用。现在,就等着半年后开瓮流口水吧。
你相信吗?这么好吃的糟菜,发明它的竟然不是人,而是山猴。
闽清这地方山连着山,岭接着岭,离县城西南30公里处的白岩山,更是路隘林深,多虫鸟野兽。可怜住在附近的老百姓,田园菜地被这些畜生糟蹋了也没处申冤,只好设下机关诱捕。
有一回,某山民在芥菜园里安了个张猫机,本想抓野猫山兔的,却误伤了一只猴王。结果猴子们有仇必报,拔光了芥菜,还把吃不完的摊在悬崖上晾晒,也不知道它们哪里来的主意,用带咸酸味的香藤树汁和泥揉搓,把这些芥菜掩藏在断毛竹内,用黄泥将两头密封了,盖上树叶。
后来呀,又有个砍柴的山民发现了这种特殊处理过的腌菜,吃了后觉得味道独特,以后就按着这方法来加工芥菜了。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糟菜,经过历朝历代的改良,就发展成现在的闽清糟菜了。
4.加强政策导向作用,从而实现绿色科技发展的内部平衡。首先,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在科技政策倾斜中,要适当偏向于绿色科技,采取各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绿色科技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推进绿色科技的发展。同时,在地域分配上要考虑地区间的平衡,尤其是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在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还要采取各种政策激励企业参与绿色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政府投资的主要重点应当是在基础性科学研究,从而使绿色科技开发的结构性更加合理公平。
每年冬至这天,闽清人都爱吃“金包银”,这道小吃就是用糟菜炒五花肉、豆丁干、红糖做馅,用薯粉包了蒸熟,味道十分独特。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带去了无数中国特产,其中就有闽清糟菜,东南亚各国人吃糟菜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982年11月4日,胡耀邦到闽清视察农村小水电时,品尝了当地人做的糟菜,赞不绝口。他对随行的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说:“这糟菜不错,外观朴素,内质美味,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土特产规模开发嘛。”
就因为这一句话,闽清糟菜一炮而红,成了名牌产品。
作为“闽清三宝”之一的糟菜,经常与其他“两宝”——橄榄和茶口粉干一起,被福州人当做伴手礼送人。接下来,就来说说糟菜的好搭档——粉干,它当年也是跟着郑和下西洋的“留学党”呢。
说起茶口粉干的来历,也有一个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闽清五都茶口村有个财主,妻妾成群、挥霍无度,浪费起粮食来,那是一等一的厉害。他们家每天吃不完的饭,都被倒到房前的一条小溪里。
这小溪的下游,有户穷苦人家,看着这白花花的米饭就这么被糟蹋了,实在可惜。他就用竹筐把米饭捞起来,搓成米团,晒干了存在缸里。每每日子过不下去了,他就把米团拿出来切成片,下锅煮了吃。
茶口村的粉干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做工细、原料佳,用的水又好,还是自然风干的,放在锅里煮很久都不会烂,翻炒起来也不粘不碎,配上糟菜,那滋味别提有多好了!
说完了糟菜和粉干,再来说说最后“一宝”——橄榄。
橄榄入口虽苦涩,却能回甘,可以生食,也可以蜜渍、盐藏、煮饮,可解酒醉,还有生津止渴、治咽喉痛、治疗癫痫等作用。
闽清有千余年的人工栽培橄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现在,这里的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福建省最多的,有惠圆、长营、檀香、羊矢等10多个品种。
橄榄虽小,却有好几个别称。它叫“青果”,因为从生到熟,始终青翠;它也叫“忠果”“谏果”,因为先苦后甜,有古代忠臣苦谏的韵味;它还叫“福果”,因为福州橄榄产量多,许多从福州走出去的华侨,对故乡特有的味道恋恋不舍。
关于华侨和橄榄,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闽清县志》记载,有个名叫池香的老人家,常年往返南洋和闽清之间做生意。每次回国,闽清籍华侨们就会托他捎信带话给家乡的亲友。
有一次,池香又要从南洋回来了。华侨们送他上船,临别前央求他:“我们离乡久了,真想尝尝家乡风味,下回能不能给我们带点吃的东西?”池香爽快地答应了。
不过上了船后,他却犯起难来。南洋的乡亲少说也有几千人,他才一个人,路途又远,一趟要走好几个月,有什么东西方便携带呢?
说来也巧,池香回到闽清的时候,正值橄榄丰收。他心下有了主意,买了好几担小粒的橄榄,又特制了几个大木桶,里面用橄榄叶铺好,倒进橄榄,包装严密,以防海水侵蚀。3个月后,这些装满橄榄的木桶运到了南洋,打开盖子时,芳香四溢。
华侨们嚼着故乡的橄榄,问这是什么品种。池香说:“叫‘小粒橄榄’,不过这名字实在不怎样,你们来取个新名字吧。”有位华侨就说了:“别看它小,比这里的檀香木还要香呢。”从此,“檀香橄榄”的名字就这么叫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