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以效率为由实施懒政

2016-02-27洪乐

福建人 2016年1期
关键词:办事效率高龄补贴

本刊记者 洪乐

勿以效率为由实施懒政

本刊记者 洪乐

前不久,河北秦皇岛一些社区开通了网上通知,要求80多岁的老人必须加QQ领高龄补贴,让一些老年人直呼“受不了”。如今,福建所有县市已实现高龄补贴全覆盖,而对于老年人而言,某些社区需要网上领补贴同样是个难题。

给老人发放高龄补贴是爱民之举,让老人享受改革的成果,值得肯定。网络模式是一种合理的办公方式,能有效提高办事效率,也值得肯定。但问题是,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让不擅长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的老人使用网络来领取补贴,却不是一种好的办事方式。

其实,除了领取补贴外,网络购票、ATM机取款等一些需要操作机器才能完成的事情,对于老年人来说难道不都是困难重重的吗?试想一下,让眼神不好、手脚也不利索的高龄老人,坐在电脑旁颤巍巍地握着鼠标买票,或者在ATM机上“众里寻他千百度”地寻找取款按钮,那真是不太美妙的情景。

80岁以上的老人,能够接受新技术的少之又少,即使他们想学新知识,也不容易学得会。因此,对于年轻人而言轻而易举的步骤,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却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坎儿。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而强制服务对象接受“新办法”,这是行政人员的懒政思维在作怪。

所谓便民就是让老百姓少折腾。相关部门应当因人而异,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尽可能地采取合理的方式,切实地让服务对象感到便利,而不是难上加难。在这方面,福建有些银行的做法就值得提倡:一般小额取款都要求客户自行到ATM机上操作,而在这些银行,老人可以在柜台窗口办理小额取款业务。

回到高龄补贴的话题上,高龄补贴本来就是为了体现对老人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有所养”的温暖,这样的关爱是应该一对一传达的。如果像有些社区一样,嫌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很耗费精力,而逼他们去面对冷冰冰的电子屏幕,那么对于不会上网的老年人,怎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冷漠呢?养老补贴一个季度才集中发放一次,那么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打个电话通知老人就真的就会让效率骤然下降吗?如果以牺牲老年人的便利、甚至让老年人感到为难为代价,那么这样的效率不要也罢。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地方让老人加QQ群是为了“网上验证”老人是否健在。的确,有个别家属在老人去世后,想隐瞒情况继续领钱。但如果老人每三个月就要证明一次自己“还活着”,岂不是一件让人心塞的事?而且,工作人员去老人家里看望一下,难道不是更能有效“验证”、更人性化的方式吗?“网上验证”这一步骤完全是多此一举。

有关部门不能只顾自己方便,应该做到换位思考,考虑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尊重老年人的诉求,这样才是对老人最好的关怀。

猜你喜欢

办事效率高龄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形色匆匆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