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溪水流过的地方都是我的故乡

2016-02-27本刊综合

福建人 2016年1期
关键词:永春县文学馆永春

桃溪水流过的地方都是我的故乡

余光中第一次回中国大陆是1992年,当时去的是北京。这以后的几年里,他又接连去了大陆另外几个城市,直到2003年,他才回到了他真正意义上的故乡——福建永春。这是他的祖籍,他父亲的家乡,也是他儿时曾生活过一段时日的地方。

2015年11月,永春余光中文学馆开馆。

我的根就在永春

虽然时隔70年,余光中仍旧记得,老家祖屋走进去两边有厢房、有石阶、有厅堂。幼年在老家居住的日子里,他常坐在台阶上,与村中的同龄孩子一起玩耍。他还记得,有一次吃饭,自己一用劲将碗咬破了(闽南话中对此有“重吃打破碗”一说);还有就是,老家有吃夜宵的习惯,常常夜里睡到一半时,母亲将他叫起来吃夜宵,他迷迷糊糊吃完又睡去。

最有意思的是,他曾被大人们绑在一个高高的架子上,身上穿着袍子之类的衣服,头上戴着很重的冠,被人抬着到处走,一路上大人总问他累不累,他觉得很威风。其实,这是当地一种名为“状元阁”的民俗活动。

余光中动情地告诉乡亲们:“永春是我的故乡,我的根就在永春,以前失去了几次返家的机会,这次无论时间怎样匆促,都要到家乡走走看看。”

“投向记忆之海,石片能一路回到儿时吗?”余光中说,“我出生在南京,五六岁时曾经回到永春住过半年,所以童年的印象就是那个特别值得回忆的快乐孩提时代。我记得永春是个乡村味很浓的地方,当时我有一个比我大得多的哥哥,但后来他去世了。我们兄弟之间的很多东西我如今还会记得一些,还有我的祖父我也依稀记得,但由于时间的确很久了,更多的东西现在我就不记得了……”

余光中回忆说:“父亲出生在现今洋上村的一间古厝,当时的名字叫石杉郑。我回去看到古屋后面有一排共五棵荔枝树,因为时节不对我并没有吃到。可有人告诉我到了八月节的时候,荔枝可以收成四五百斤,当时大吃一惊,有一种很矛盾复杂的感情。到底是可惜自己没吃到荔枝,还是自豪于荔枝是产自我家的。因此便写了一首小诗《五株荔树》。”

你去那头,我来这头

后来,余光中又回了几次福建。2011年在福建参加两岸文化交流时,他续写了《乡愁》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

这一年,他回永春时留下一句“桃溪水流过的地方都是我的故乡”,感动了许多人。一年后,他再次回到永春,听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介绍了永春县的桃溪流域综合治理情况,并欣然题词:“清水一湾舞白鹤,风光两岸映桃源。”

当得知永春县计划建设“乡愁寄园”和“余光中文学主题公园”后,他很感动:“永春是我的家乡,经这番治理后,桃溪将慢慢变美。在这里建设以余某命名的文学馆,我很荣幸,也很愿意与家乡配合。永春有不少有成就的名家,比如我的叔叔余承尧,希望他们也能更多为家乡人认识。”

面对桃溪水,他生出许多感慨:“母亲从江苏坐船到泉州,再换更小的船沿着桃溪到永春教书,和父亲结婚,面对父母的遗踪,我很怀念。”

2015年11月,以余光中名字命名的文学馆在永春县正式开馆。他和夫人范我存一起参加了开馆仪式,并说道:“能坚持写作到今天,最根本在于我对中文的孺慕。中文是我的母语,一方面出于对母亲的孺慕,一方面是对文化母亲的载体——中国故土的向往。”

年近九旬的他,依然不能忘怀山川风物、乡土故人对自己文学生涯源头的培育与滋养。“现今台湾一千多万的投票主体,也就是新台湾人,他们追寻祖籍都会追到泉州、漳州、厦门,还是大的闽南文化圈。这点血缘上的同根同源不会改变。”

“我是东南西北人,祖籍永春,求学在厦门,生在南京,母乡在江南,成长的岁月在重庆,所以我就是个中国人。”余光中感慨道。

晚归的诗翁

昔日的故乡,反而在离别多年后熟悉了起来。

余光中与洛阳桥结缘是在2004年8月。当时他便惊叹于洛阳古桥神奇的架桥法和文化底蕴,只可惜时值夏天,又恰巧是中午,天气异常炎热,没能细细体会其韵味。直到2011年,他才和范我存细细踏遍了洛阳桥的角角落落。

行走在千年古桥上,余光中时而凭栏远眺,时而低头沉思。当了解到洛阳桥建造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和大地震时洛阳桥屹立不倒时,余光中深受震撼:“洛阳桥完全可以跟都江堰媲美,中国古人,了不起!”

280步,到祈雨碑记;700步,到惠晋交界;800步,到月光湖;1000步,临近桥头……从桥南街尾的“蔡忠惠公祠”到桥北的蔡襄雕像,余光中走了半个多小时,其诗作的轮廓也了然于胸。余光中高兴地说:“今天我终于得以从头到尾走完全程,用我的脚程1060步走过。”

走过洛阳桥,写下《洛阳桥》。“返回台湾后,他在5月4日完成新作《洛阳桥》,并嘱咐我带到泉州。”台湾文联主席陆炳文介绍说,“全诗共分十段,每段四行。余老先生特别交代要把此诗献给长虹卧波的洛阳桥,献给奔波勤劳、爱拼敢赢的700多万泉州人民,献给波澜壮阔、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

(本刊综合整理)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

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

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当初年轻的父亲或许

也带过我,六岁的稚气

温厚的大手牵着小手

从南岸走向石桥的那头

或许母亲更年轻,曾经

和父亲一同将我牵牢

一左一右,带我在中间

三个人走过了洛阳桥

想必蔡公,造桥人自己

当年曾领先走过此桥

多感动啊,泉州人随后

逍遥地越过洛江滔滔

越过洛江无情的滔滔

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马靴

惠安女绣花鞋的软步

都踏过普渡的洛阳桥

潮起潮落,年去年来

匆匆过桥,一代又一代

有的,急急于赶路,有的

在扶栏与望柱间徘徊

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

一千零六十步,叠叠重重

想叠上母亲、父亲的脚印

叠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但桥上的七亭九塔,桥下

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蛎

怎认得我呢,一个浪子

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耆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四月

东西塔依旧矗立不倒

江水东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余光中《洛阳桥》

猜你喜欢

永春县文学馆永春
永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天文馆:全球最大规模天文学馆复刻天体运行轨道
从太空俯瞰地球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永春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炜丽设计作品
永春县2016年9月1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探访“中国香都”永春达埔
5种野菜的烹调方法
新时期以来文学馆的创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