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加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2016-02-26马光远

商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耶伦货币政策冲击

马光远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以来,美联储的冲击波对新兴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一旦扳机叩响,对中国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美联储做出了决定:加息25个基点至0.25%-0.50%。这是自2006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加息,这也几乎意味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廉价资金泛滥的历史画上句号。

美联储加息的靴子终于落下,这是利空出尽,还是对全球经济全面影响的开始?对于风雨飘摇中的新兴市场,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在加息决定作出之后迎来了转机?笔者在“功夫财经”的专栏文章《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有多大》的文章中指出:如果加息的扳机叩响,笔者认为美联储才算真正进入“耶伦时间”,耶伦的前任伯南克坐着直升机撒钱,现在,耶伦要让伯南克撒钱的直升机降落,很显然,让飞机降落的技术难度远高于让飞机起飞。在耶伦的任期内,其最重要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让直升机平安着陆,而很显然,这项工作让所有的常客都感觉害怕。特别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以来,美联储的冲击波对新兴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一旦扳机叩响,对中国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事实上,自2013年5月份,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国将退出量宽货币政策(QE)以来,笔者多次撰文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此次美联储加息意味着,在新兴市场很有可能陷入一场可怕的衰退的同时,美国经济已经正式宣告完全康复。不仅如此,美联储自2006年以来首次加息,更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的一次历史性的逆转。近20年来,全球货币放水,流动性泛滥,廉价货币盛宴的时代因为在这次加息宣告结束。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指出,美联储退出QE将引发两个结果:一是美元走强,美元告别多年的弱势美元政策,开始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将出现贬值趋势;二是美元回家,国际资本的流向会发生逆转,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会从资本的流入地变成流出地。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政策的转变导致的尴尬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发动印钞机应对危机的时候,中国等新兴市场成为发达国家流动性泛滥的蓄水池,廉价的资本从发达经济体肆无忌惮地流向新兴市场,在带来了不可持续的增长的同时,也吹高了资产价格泡沫。新兴市场则因为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而不断地增加杠杆,受制于发达经济体衰退的外部性的影响,新兴市场也不断地通过流动性和大量举债应对外部冲击,杠杆不断升高,在泡沫膨胀的同时,因为资本流入的投资饥渴症引发的地方债务和金融系统风险也在加大。美联储一旦退出量化宽松,美元走强,新兴市场将立即从资本流入地区变为流出地区,多年以来靠潜伏的国际资本支撑的高房价也将迎来真正的重击。自2013年以来的两年,新兴市场的动荡,大量的国际资本的流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的巨大影响。

美联储加息,中国既不能置身事外,也不会独善其身。尽管有很多人乐观认为,中国不同于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足以应对资本流出等危机。事实上,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缺乏话语权的中国而言,即使拥有足额的外汇储备,也很难确保面对退出的冲击波可以独善其身。自2013年以来,无论是“钱荒”股灾,还是人民币贬值等事件,都再也清晰不过地说明,中国在应对重大国际金融变局方面经验还极为稚嫩。2014年年初,笔者撰文《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的四重冲击》指出:美联储终结QE,对于中国而言有四大冲击:第一,美元走强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周期的结束,人民币很可能在短期进入贬值通道,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贬值与此有关。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弊,但人民币一旦贬值,将极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第二,美元升值,美元回家意味着国际资本将流出中国。第三,国际资本流出将导致中国未来几年出现持续的钱荒,流动性的紧张一定会重创中国的房地产业,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又与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紧密联动,应对不慎,既有可能引发金融领域的系统风险。第四,在中国经济面临投资减速、外贸下滑、产能过剩、房地产调整的艰难时刻,QE退出的最终风险会传导到中国的实体经济,使中国经济真正陷入二次探底的危机。笔者当时在文中呼吁,“对美国终结QE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波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未雨绸缪尽早应对,特别是在货币政策上,要将QE彻底退出后对中国流动性的影响纳入货币政策的重大考量因素,提前调整货币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避免明年美联储加息后,流动性的更加紧张将中国拖入新的危机。”

可惜的是,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一些无聊的学者将此归结于阴谋,一些决策者对此缺乏高度的战略眼光和应对,没有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对策,导致两年以来,笔者所提示的“四大冲击”全部出现:人民币贬值,资本流出,2015年全年流出高达5000亿美元,房地产深度调整,实体经济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时刻。这些问题,如果能够未雨绸缪,预先进行应对,问题不至于如此严重和被动。

而在美联储加息之后,鞋子落地,不意味着风险从此消失。那些认为“利空出尽是利好”的说法完全是资本市场骗人的把戏。一个炸弹落到地上,是真正危险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在美联储扣动加息的扳机之后,面临下行趋势的中国经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将加大,资本流出会加剧,由于过去的高杠杆,僵尸企业,以及信贷没有底线的扩张,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风险释放期”,而美联储的加息对于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无异于雪上加霜。

但亡羊补牢,并不算晚。中国未来的宏观政策要高度重视美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对中国的继续冲击和应对。并主动出牌:第一,明年的货币政策一定要坚持宽松,降准降息要坚决。第二,对于人民币贬值无需讳疾忌医,人民币贬值是否会成趋势在于中国经济自身,但在美元强势,人民币汇率明显被高估的情况下,切不可为了维持汇率而挥霍宝贵的子弹。人民币强不等于要维持一个人为制造的高汇率。别说我们的外汇储备还有3.5万亿美元左右,能够动用的并不多,按照现在这种愚蠢的做法,一年可能就挥霍殆尽,允许人民币贬值10%,对中国经济利远大于弊。第三,要高度重视企业债的风险,下决心清理僵尸企业,为中国经济排雷。第四,要真正稳定房地产市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不是库存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疑难杂症,将救房地产的希望寄托在农民工身上不现实,应该重新构建中国住房制度体系。第五,应该将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提高至战略高度,防范国际金融风险轻易传导至中国。

当然,必须记住,中国经济的最大敌人不是美联储,而是我们自己。在别人已经亮剑的情况下,是该做正确事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耶伦货币政策冲击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