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离我们有多远
2016-02-26辛妍
辛妍
搭载车联网系统的智能车型将逐渐从高端车型向普通车型普及。那么,作为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汽车,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当前方的车辆刹车时,无需再看车尾红灯,车内语音会自动提示;当驾驶汽车来到分岔路口时,车内显示屏会告知离目的地最近的路线;当因为分神,不小心驾驶汽车偏离车道时,车内设备会发出警报予以提示。所有这些,在智能汽车中都可以实现。在当今这一大数据时代,传统汽车制造业也深受智能化浪潮的影响,向互联时代转移。借助车联网,智能汽车驾驶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未来汽车将变得更加智能。
如今消费者购买汽车已经不再是仅仅看动力和舒适性,他们对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日益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有望达到2500万辆,其中搭载车联网系统的智能车型将逐渐从高端车型向普通车型普及。那么,作为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汽车,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事 件]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完成路测
众所周知,在北京开车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司机不仅要面对严重的交通拥堵,而且要时刻注意前车的突然变道,旁车经常性的加塞,以及不按车道“骑”在马路中间行驶的车。对人的难度尚且如此,那么对于自动驾驶的车辆而言,困难程度可想而知。2015年12月初,百度无人驾驶车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这辆宝马与百度合作,以BMW3系GT为基础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从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百度大厦附近出发,驶入G7京新高速公路,经五环路,抵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并随后按原路线返回。在往返全程中,百度无人驾驶车均自动驾驶,并实现了多次跟车减速、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调头等复杂驾驶动作,完成了进入高速(汇入车流)到驶出高速(离开车流)的不同道路场景的切换,测试时最高时速达100公里。此次百度无人驾驶车的路测成功,开创了中国无人驾驶车研发领域路况最复杂,自动驾驶动作最全面,和环境理解精度最高的三“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的无人驾驶车项目是国内唯一通过ISO26262(汽车安全完整性水平)的全自动驾驶研究项目,虽然只是一个“α版本”,但它却完整的跑通了从定位、高精度地图到感知、控制、甚至决策这一系列的技术配合。此次测试的成功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无人驾驶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紧随其后,2015年12月4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由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担任事业部总经理,百度高级总监李震宇任副总经理,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兼任副总经理。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将聚焦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研发、生态建设与产业落地,计划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事业部以实现“智慧出行,分时共享”为核心目标,让人们享受智能的出行服务,并在不同时段让自动驾驶汽车服务不同人群,以实现汽车资源的分时段共享。
王劲认为,过去车的价值主要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设备上,但今后,它的价值将更多地体现在智能系统上。未来,汽车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由智能系统来控制。而林元庆则表示,百度首先在高速路上实现全自动驾驶,然后会和一些城市合作,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全自动驾驶,最后把全自动驾驶逐步扩大到更多城市更多地域。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有关智能汽车的讨论也一直伴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而持续。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博士认为,实现智能汽车的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估计可能是在未来10年,也就是到2025年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才会投放市场,实现人们想象中智能汽车所能实现的功能。
2015年12月9日,北京市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下称《纲要》),选择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这八个新产业生态专项,力求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系统,抢占产业主导权。可见,政府已经对智能汽车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
[背 景]
智能车辆的发展
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所谓“智能车辆”,就是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目的。也就是说,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要能够执行一系列的关键功,即它必须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必须知道它在哪里和它想去哪里,必须具有推理和决策的能力从而制定安全的行驶线路,而且必须有驱动装置来掌控车辆的转向和控制系统。因此,要让智能汽车成为现实,需要有导航信息资料库,有GPS定位系统,有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的道路状况信息系统,有车辆防碰系统,有紧急报警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等。
汽车业相对发达的美国政府为智能汽车定义了三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即第一个阶段是使得汽车的功能扩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娱乐功能与服务进行扩展;第二个阶段是辅助驾驶概念,其中重点之一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阶段。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汽车上已经有了很多的智能化系统,比如车道偏离警告系统、正面碰撞警告系统、智能雨刷、智能悬架、防打瞌睡系统,以及紧急车道辅助系统等,而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所有关键技术都已经从2004年以来就以各种形式被证实。可以说,智能汽车不是某个单一的元件或者单一的系统,它应该是不同系统的整合,然后加入到车内的连接,同时实现车与外部世界的连接以及车与车之间的连接与通信。正如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所言,智能汽车发展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需要考虑阶段性目标是什么、每一个阶段性目标可能要花多长时间等。智能化汽车将是相当长的过程。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开发。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2000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第4代无人驾驶汽车试验成功,最高时速达76km。2003年7月,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一汽联合研发的红旗无人驾驶轿车高速公路试验成功,自主驾驶最高稳定时速130km,其总体技术性能和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等也都有与智能车辆相关的研究。
[焦 点]
全球科技巨头聚焦汽车领域
随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将注意力聚焦到汽车领域。
在2015年初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会(CES)上,美国高通公司展示了两款全新的技术概念车,其中整合了高通最新的车载和连接技术——骁龙汽车解决方案。据报道,高通的智能汽车系统平台可以让用户“登录”到汽车上,并根据用户预设的偏好调整车座和方向盘。用户的账户信息会被显示在中控台的屏幕上,当中还会包含来自手机的一些细节信息,比如预约和音乐。
在美国,搜索引擎巨头谷歌一直在致力于研发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如今,其测试车队拥有大约10辆自动驾驶汽车,并已成功地游说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改变立法,从而允许它在其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主管Chris Urmson曾表示,到2020年,无人驾驶汽车不仅会普及,还将成为“标准”。
不仅互联网巨头如此,连英特尔都已经把触角延展到了汽车领域。它与福特合作,计划推出一款名为Mobii的汽车操作系统,而配备该系统的原型车会将汽车内置的摄像头与已有传感器数据、驾驶员习惯相结合,来改善驾驶及乘车体验。除与福特合作外,英特尔还与捷豹路虎、丰田等合作,共同研发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辅助驾驶和自行泊车等自动驾驶在内的多项新技术。
2015年12月9日,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将新设“电装事业组”,将智能汽车视作未来的新开发项目,重新进军汽车领域。这距离2000年三星将其旗下的三星汽车出售给雷诺从而退出汽车市场已有15年。三星电子表示,该公司在短期内将以提升电装部门的竞争实力为目标,初期重点为媒体播放器、导航等车用资讯娱乐和自动驾驶,之后再逐步加强与子公司的合作。
与国外类似,我国国内的科技巨头们也在关注汽车领域。
2015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用于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未来,该平台将是开放式的资本平台,吸纳更多互联网汽车参与者。2015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汽集团在上海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研发的互联网汽车将采用YunOS操作系统,并会整合阿里旗下阿里云计算、高德导航、阿里通信等应用服务资源。据悉,双方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将于2016年上市。
2015年3月,乐视控股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在香港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将北京汽车在汽车方面研发制造的经验和能力,与乐视控股在互联网技术与理念、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用户运营与价值挖掘能力相结合,共同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生态系统。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汽车企业未来可能会成为互联网企业的贴牌制造商。
作为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华为集团于2014年年底正式宣布进军车联网领域,并推出全新车载模块ME909T。据悉,华为每年都将投资上亿元人民币用于车联网领域的研发,并在该产业中长期投资。2015年10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东风汽车在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IT/ICT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展开跨界合作。事实上,华为已成功为东风开发了WindLink产品和服务。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智能互联功能,目前已经搭载到即将上市的东风风神AX7车型上。采用高分辨率的9英寸触摸屏,强大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通过有线与无线两种方式实现手机车机的双屏互联。
随后,2015年11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又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车联网和智能汽车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将共同在车联网平台、车载通信设备、车机、多屏互动、移动终端、芯片、系统应用及商业模式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
随着各大汽车企业与科技巨头的关注与投入,相关技术势必得到更快更深地发展,而这将能让司机更安全、更高效地驶向目的地。以往人与车的交流,将转向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的交流,人、车、路和基础设施的四维交互则是车联网带来的趋势,而这也将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启 示]
上路须解决安全和法律问题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它通过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数据自动规划行车路线,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并到达预定目标,它将是新世纪汽车技术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说车联网在汽车安全、节能、环保方面的价值是间接、基础性的,那么智能汽车在提高行车安全、减轻驾驶员负担方面的核心价值则是直接、显而易见的。
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无人驾驶汽车由行车电脑精确控制,可以有效减少酒驾、疲劳驾驶、超速等人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时,自动驾驶汽车不会去尝试那些每天在路上由人类驾驶员所做出的大胆的危险操作。例如,自动驾驶的重型货运车辆,应该就会比现在的大货车安全,因为现在的很多大货车都在由不是很熟悉路况、不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并且经常打瞌睡的司机在驾驶。研究表明,在智能汽车的初级阶段,通过先进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有助于减少50%~8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在智能汽车的终极阶段,即无人驾驶阶段,甚至可以完全避免交通事故,把人从驾驶过程中解放出来,这也是智能汽车最吸引人的价值魅力所在。
虽然智能汽车,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很有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也有很多潜在的问题。
在汽车本身方面,汽车工程师要面临的巨大的挑战是如何确保这些高度复杂、安全性相当关键的系统(以及系统的系统)足够可靠和安全。自动汽车驾驶系统的可靠性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验证,比如大规模应用时,如何保证软件系统不受病毒感染,从而避免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
在外部系统方面,工程师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仅涉及车辆系统的安全,而且还要同时考虑外延的基础设施-车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微软的Windows为例,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20多年了,但还是经常会崩溃。然而遗憾的是,如果是在汽车上系统发生崩溃,我们无法按Alt+Control+Del。另外,保护客户数据也相当重要,因为驾驶数据相当私人和敏感。再有,要实现自动驾驶,用以支持自动驾驶和实时交通管理要求的网络也需要得到明显改善。
在监管和责任方面,在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之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合法性和赔偿责任是关键问题所在,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责任问题,即当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由谁负责。是车主,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系统生产商,还是让系统运行的软件生产商?因此,在法律方面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虽然智能系统可以大大改善安全(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为错误造成的事故占90%以上),但是,立法者仍然需要迅速抓住赔偿责任这一棘手问题,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以确定当事故中涉及无人驾驶汽车时,谁来负责。合法性和赔偿责任的界定各国将会不同,这也将会对自动驾驶技术如何出现在市场造成影响。其次是合法化问题。要实现自动驾驶,明确禁止自动驾驶的《维也纳公约(Vienna Convention)》(于1968年被许多国家承认并遵守的国际条约,其中包括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但不包括美国)和一些类似的国家立法,必须适应新的技术可能性。为使自动驾驶汽车合法地在公路上行驶,改变道路交通法例也将是必要的。政府必须针对如何监管的问题制定明确的计划。例如,交通运输部需要解释清楚,汽车将如何进行认证和测试,驾驶员将如何进行培训,驾驶标准将如何进行调整。在相关法律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将不会实现。
正如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崎匡美所言,智能汽车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智能汽车把人、车、社会有效连接起来,让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交通、环境、能源、安全等四大问题真正得到解决。而其中最核心的主题,就是安全。因此,要实现智慧汽车的真正突破,将来让自动驾驶汽车开上各种道路,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必须首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