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掖马蹄寺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16-02-26赵利马小艳邓玉邦马明明杨坤

科技视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承现状创新

赵利 马小艳 邓玉邦 马明明 杨坤

【摘 要】马蹄寺,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张掖市,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河西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点。然而,近年来,随着马蹄寺文化资源的陆续开发,马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马蹄文化本身及其内在价值的传承。因此,研究和掌握马蹄文化的历史文脉、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传承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蹄寺;文化;现状;传承;创新

马蹄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所特有的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约65公里,东临民乐县,西与康乐区相望,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1908平方公里。景区平均海拔258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是集石窟艺术、祁连风光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马蹄寺始建于北凉,距今约1600年,建寺之初为汉传佛教寺院,后因民族融合、宗教融合和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现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故而,整个马蹄地区的主流宗教意识形态经历了汉传佛教、汉藏融合再到藏传佛教的演化。其常住居民以藏族和裕固族为主,并有部分汉族、蒙古族居住,主要宗教形式为藏传佛教。

1 马蹄文化的历史渊源

马蹄文化是在糅合了萨满教、喇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多元宗教文化的基础上,集石窟艺术和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汉族等多元民族文化于一身,共融共生、不断创新的文化形态。故而,马蹄文化的形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印迹。

1.1 汉藏融合的佛教文化

据史书记载,马蹄寺始建于东晋,为敦煌学士郭瑀讲学处,后人“扩而大之,加以佛像”。“我认为马蹄寺的兴旺,始于元朝,盛于明代,而清人继之”[1]马蹄地区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明代以后,藏传佛教逐渐占据主流宗教文化形态,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是马蹄寺宗教文化史上的突出特点。

1.2 多民族共融的民族文化

身处于河西走廊南部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受民族迁徙、部落战争、外族入侵和社会变迁等历史原因的影响,自古以来就具有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多元文化特性。境内居住有裕固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汉族及少量的满族、东乡族、保安族等16个民族,因而具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马蹄文化的所在地马蹄藏族乡主要居住有藏族、裕固族、蒙古族和汉族等,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民俗、语言和生活方式逐渐有了“趋同”的特征,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核心,以藏族、裕固族和蒙古族为主体的独具地域特色的多民族共融的民族文化。

1.3 多元一体的石窟艺术

马蹄寺石窟群始凿于东晋北凉,包括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等七处小石窟群,共有70余处窟龛。尚存文物洞龛37个,舍利塔350多个(其中包括著名的为纪念藏传佛教大师萨迦班智达和西夏皇帝李元昊所修建的两座白塔),珍贵塑像500余身,壁画2500多平方米。整个石窟群以马蹄北寺的构造最奇特,布局最为严整,面积最大;以金塔寺石窟的塑像最具特色,被视为石窟艺术的瑰宝。著名雕塑家史岩评价,“马蹄寺石窟内的高肉泥塑飞天要比莫高窟的乳雕式平面影塑又提高了一步,为全国仅有,被称为‘东方飞天之精华”。位于千佛洞北段的石塔林,为喇嘛塔,密集的分布在陡峭的红砂岩壁上,均为元明时期的作品,也有部分西夏时期的作品。这些石塔一般由塔座、塔身、须弥座、相轮、刹盘和塔顶构成,这是马蹄寺石窟艺术的突出特点。这些石塔塔形精美,十分完整,大部分为长方形龛内凿出高浮雕粗相轮,塔身为复钵形的复钵塔。另有组合成“山”字形的三塔龛,为西夏时期的珍品。龛内的三塔形制流行于13—14世纪,风格几乎和柬埔寨的吴哥窟的一座二塔、三塔的风格形象一模一样。

在造像风格上,“1954年考古学家石岩到金塔寺考察之后,曾说:‘这是具有伟大气魄的高内雕大型之美,是富有创造性的。它是接受了影塑的传统形式,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给予人们的感染力,大大超于影塑。艺术家非有更健全的想象力,更高度的表现艺术,更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大胆的构图设计能力,是不能做到的”[2]。马蹄石窟艺术兼具印度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特点,在造像手法上,又保存有敦煌莫高窟、道教的印记,造像艺术兼容百家,风格独特,充分彰显了马蹄石窟艺术的多元化。

2 马蹄文化传承现状

马蹄文化自马蹄寺建寺之初,在16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见证了马蹄地区民族融合和宗教文化交流的历程,是反映马蹄地区文化发展繁荣的物质载体和“活的文物”,是勤劳的马蹄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新中国成立以来,马蹄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保护,随着文物挖掘和旅游资源的开发,马蹄文化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如今已然是反映河西走廊民族融合、宗教传播和文化变迁的“文化明珠”。

2.1 宗教世俗化功能增强

上任何一种宗教形态都有其文化体系和普世价值观,无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伊斯兰教,“向善”、“和平”、“爱”都成为影响世界三大宗教的核心价值观和宗教教义的核心理念,这些价值理念时刻规范和影响着信教群众的言行举止。在马蹄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然而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宗教意识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普世价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越来越走向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经济指标的极端,忽视了宗教文化正向价值功能的原初性和生态性,更多的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对于马蹄寺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较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认知,即在发展经济和保护传统文化之间如何寻找一条更趋于合理、更符合现实、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2 民族文化传承的经济功利色彩日趋浓厚

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文化以及藏族,蒙古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沿袭使得马蹄文化自诞生之初就具备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特征,这也成为马蹄文化的突出特点。

然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当地经济的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以马蹄寺为主的历史人文古迹成为发展当地旅游业的重中之重。不可否认,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马蹄文化的传承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比如修复文物的资金技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但是,对于这些饱含着马蹄先民们历史与智慧结晶的马蹄文化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继承”?我们是否以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的身份做到对于马蹄文化的敬畏和保护?“文化遗产是一种脆弱的、不可修复的资源,必须受到保护,以保持它的真实性并留给后人享用”[3]

事实告诉我们,在对待马蹄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态度上,人们选择了后者,大建大修,然而对于其真正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保护,人类往往带着功利主义的心态去开发文物古迹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却在不经意间忽略或者埋没了马蹄文化的原生性和生态性,破坏了马蹄文化的本来面貌。

2.3 石窟的保护存在严重隐患

随着历史的发展,马蹄寺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笔者认为,造成马蹄寺的文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文物盗窃。这是造成文物损失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运动”或“政治运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社会动乱。例如,马蹄寺石窟中的文物就曾在1958年和“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此外,文物保护技术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等原因也是造成文物破坏的重要因素。

3 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创新马蹄寺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模式

2013年1月21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落户甘肃,确立了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确立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那么,面对如此机遇,马蹄寺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文化传承与你发展模式,进而推动“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建设,响应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战略布局?

3.1 开展马蹄寺石窟文物调查与资料整理,建立文物资源保护数据库

“文化环境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但对文化生态的保护既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深远的文化眼光,文化资源保护是一个整体,怎样让文物和它的历史、它的环境协调起来,而不是孤立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时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4]。在保护文化环境基础之上,强化文物保护措施,加大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才能行之有效。在马蹄寺文化资源的的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积极学习敦煌莫高窟等重点石窟文物的保护经验,对佛塔、舍利塔和石窟内的佛像,壁画等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强化文物安全防范措施,促进文物风险单位(马蹄寺景区)安防设施达标建设,切实提高文物单位安全防范能力。

3.2 做好裕固族“头面”、“服饰”等独具区域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裕固语的保护传承工作,使马蹄寺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基本形态、承载形式和核心内涵得到有效传承。其次,要深度挖掘马蹄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民族民俗和宗教研究价值,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构建以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多元民族文化为核心的马蹄文化体系。此外,要加强马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地方高校,加强人才培养,丰富文化宣传模式促进马蹄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3 以华夏传承文明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促进马蹄文化与河西走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的逐步深入,河西走廊再度走入公众视野,并且成为“一路一带”建设的核心地带。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布局下,以敦煌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将成为马蹄文化发展的时代契机。例如,在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上,以核心文化基点为基础,建设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以石窟文化传承为主题,串联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瓜州榆林石窟和张掖马蹄寺石窟等,更有助于清晰了解甘肃的石窟文化,也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夯实了基础”[5]

此外,随着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品牌打造和节庆赛事会展等诸多板块工作的深入推进,河西走廊将迎来一个文化大繁荣时代,而作为身处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张掖市的马蹄寺将在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民族民俗旅游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张浩廉.试论马蹄寺石窟群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兼论修复与发展旅游业[J].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88,01:68-76.

[3][英]迈拉·沙克利.旅游管理: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案例分析[M].张晓萍,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彭岚嘉.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1,05:81-84.

[5]王肃元.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协同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3,05:135-139.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传承现状创新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