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州新定位

2016-02-26覃爱玲

南风窗 2016年4期
关键词:北京市委通州京津冀

覃爱玲

1月中旬的北京西城区“两会”传出消息,今年西城区优质学校将进驻北京行政副中心办公区通州,3所西城区优质学校各承办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大局底定的北京通州副中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2015年12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透露,北京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4大机构将率先向北京行政副中心疏解,计划在2017年底完成。这正式确认了北京市行政机构搬迁至通州将首先包括核心机构在内,并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

“北京”搬出北京城

从2015年初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到通州考察,近一年来,关于通州将建成北京市副中心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具体,各种节点的进程也越来越快。如今,大体轮廓已经清晰。

自2014年中央确定“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以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消息之一,便是关于“副中心”花落谁家。

从传出保定被规划为“首都副中心”,以及其后的辟谣,再到此后传出通州作为北京副中心的消息,以及最后的正式确认,具体规划内容的出台,“副中心”尘埃落定,意味着这一轮京津冀总体方案大框架的成型。

这一轮消息的正式确定,始于2015年4月郭金龙到通州调研,其称通州是北京的“城市副中心”,京津冀发展桥头堡。

当年5月底从微信发端,遍及各种网络,传出消息称,北京市几大班子将搬往通州。而后传统媒体陆续跟进,沸沸扬扬。7月闭幕的北京市委全会正式确定“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

而在此前不久的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还有北京市政府领导公开表示,没有计划要将市政府等政治功能搬往通州,显示其中的考量,当时存在着不确定性。

2015年11月25日下午,北京市委全会通过的市“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确定了“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的消息,显示通州将不仅是作为首都北京的行政“副”中心,而是与“中央行政办公区”相对而言的,新的“北京市行政中心”。

据官方公开消息,目前,通州行政副中心不仅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方案已经确定,而且行政办公区起步区已经开工建设,地址位于通州潞城镇的郝家府村。与之邻近的通州运河商务核心区的建设也正稳步推进。

过去近十年来,关于通州的传闻一波接一波。作为卫星城的建设,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一直以来,北京都试图通过发展卫星城控制城市规模,承接从中心城疏解出的人口、产业和职能。早在2004年,北京市政府在发布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明确通州、顺义、亦庄是重点发展的3个新城,并首次提到要在通州引导发展“行政办公”功能。

然而,因为各个区县不甘落后的发展热情,北京的各个区县都纷纷将自己作为新城的模式来建设。丰台、昌平等类似区县的现有发展基础和规划并不比通州差。卫星城数量过多,出现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北京城“一个中心多个副中心”的模式最终成为仍然只有一个中心的摊大饼模式。

2010年北京市“两会”,CBD东扩和通州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概念提出,刺激了区域内楼盘价格飙涨。到2012年时,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落实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城市副中心地位被首次提及。

北京市委、市政府现位于东城区台基厂大街,与中央机关的核心办公地中南海距离不远,直属机关和委办局也多分布于二三环之内,所有的市属单位加起来超过250个。2012年,北京市公务员就已经超过14.3万人。

据了解,本次搬迁的原则是,基本按照服务首都的委办局留在中心城区,其他搬走的原则。

“副中心”确定后的京津冀一体化大局

随着通州副中心建设的推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京津冀一体”方案的实质落点和所影响区域亦大体确定,仍然是沿着环京的模式在推进。

在京津冀一体化方案最初酝酿的阶段,曾有“远”疏散和“近”疏散两种思路。距离北京有一定距离的京津冀地域中心之一保定,曾传出可能成为“京津保”大三角的一角,现在看,这种“远疏散”的大京津冀地区城市群构建模式显然已被排除,“近”方案胜出。

北京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所有原来的规划和预想。雾霾、交通拥堵和人口过多,令决策者头疼的大城市病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新一轮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最直接的动力来自北京在雾霾推动下的减负行动。

通州运河区域将成为主要的城市副中心规划基地。

在国际上,超大城市和综合型首都快速发展过程中,包括首尔、东京、巴黎和伦敦等,出现大城市病是规律性的现象,通过建设“副中心”来应对,也是世界大城市普遍存在的情况。

东京一直被作为是北京市建立卫星城可以参考的对象。作为特大城市,东京陆续发展了7个城市副中心,以分散主中心的压力,其中,新宿作为第一个城市副中心,具有行政职能。

通州位于北京东南部,长安街延长线东端,西接朝阳区,与国贸相距13公里。在北京周边区县中,属于离中心城区距离适中,基础设施较好的一个。又面向河北、天津,位于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在北京市域内的交汇点,区位条件优越。

通州有大量的土地储备,这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很有优势。北京的地形地貌,北部是生态涵养区,西部多山缺乏空间,南部已规划新机场建设,只剩下东部尚有很大疏解空间。

最近几年,通州的建设明显提速。商业区楼宇多已竣工或投入运营,至少4条轨道线已规划连接通州,位于通州的环球影城项目也将开工。此外,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在内的数所高校分校、附属中小学在通州的项目已经接近完成或开始启动。

尤其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北京唯一同时接壤天津和河北的区县,通州毗邻河北的香河、大厂、三河3县,距离天津宝坻和武清也很近,可以向东发展,与北三县深度融合,形成跨区域合作的副中心城市,对于“京津冀一体化”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然而,“近”方案让人担心的是,通州现在的形象,基本与位于北京北部的昌平的天通苑回龙观类似,集聚了负担不起中心城区高房价的居住人群,乃至比它更远、一河之隔的燕郊,都已经是北京的知名“睡城”。在中心城区上班,回郊县睡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人口每天由京通高速涌往北京市主城区,职住分离严重,通州和北京之间的交通线不堪重负,已经成为北京市“摊大饼”的一部分。

由此,这种近距离的疏散,会不会加重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也成为一种担忧。

谁的新通州?

目前关于新通州的定位并不完全清晰,问题的焦点在于,是仅从内城疏散一部分人出去,成为疏散北京市办公群体的专业小区域中心,还是将建成为新的京津冀一体中的大区域中心,形成北京东部的所谓“反磁力”系统。

按照公开信息,通州在承接北京核心城区疏解使命的同时,本地也有人口调控和产业疏解的重任。

从北京市透露的信息是,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定位为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商务服务,“功能不能太多”,最终规划的人口不超过200万人。到2015年年底,通州的人口约为140万人左右。而据预计,北京市属机构预计搬迁过去40万人口。这样,不管其他的人口进入,已经近乎200万人。

按照这样的规划,北京市政府对通州的计划不像一个人口聚集的中心城区,而是一个生活环境优美,各项基础设施尽量完备的高级行政办公地。虽然从现实来看,一旦打通各相邻通道,通州这一极力压低人口数量的方式很可能难以实现。

这样的定位,可能疏散一部分人口,但其效果可能也只是类似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一样的市域内专业小中心,而非具有集聚效应的另一个中心城区。而会不会有潮水似涌入的其他人口迅速填满这迁出去的几十万人原来的位置,也是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毕竟,有多少人去北京城区,是去找北京市一级的政府部门办理业务的?

按照官方公开的信息,目前海淀和朝阳两区的常住人口都已接近400万人。人口虽然不是唯一的指标,但一个“副中心”的人口控制量仅有其他平级区的约一半人口,如何可以称上“中心”两字,值得思量。

北京市主要机构在半年内确定的搬迁,似乎更多是一种应急性的动员措施。北京市委市政府机构搬迁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政府人员一直愿意强调的,“你看,北京市委市政府都搬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搬?”

政府有关人员一直强调,对通州的建设要“软、硬件建设标准均高于中心城区”。区内外交通首先加强与中心城的联系,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线路构建。广渠路二期工程被认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而在“十三五”期间,亦将整建制引进至少两所三甲医院。

针对公务员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即子女教育,新通州已经走在前面。据公开信息,目前已初步商定东城、西城和海淀每个区至少出一所优质学校,在通州建成校区,“不是只挂个牌而已”,而是把通州的学校和本区的学校一起管理,资源共享。

比如西城区,最近的区级“两会”传出的信息是,“一定是由西城区最优质的学校承办”,并初步确定3所西城区优质学校—北海幼儿园、黄城根小学和北京四中,各在通州承办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并同时进一步推进原有名校办分校。

另一方面,亦不时有政府官员或接近政府的学者表示,政府有意将新通州建设成为一个有更大辐射力的新区域中心的打算。通州所在的东南部正是北京城市未来可扩展的重点区域。按照新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案,将有包括廊涿城际、京滨城际等重要的新型城际铁路开通,这一片区域未来有可能形成网状发展地带。

由于分属于京津冀3大平级行政机构,且互相之间的经济一体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城市群水平相差比较大,京津冀一带一直存在断头路等由行政区划不同导致的隔裂现象。河北省长期有与北京和天津进一步连通的意愿,然而,在与作为首都的北京市和作为直辖市的天津的对接中,天然不具有谈判优势。这也是此前多年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多流于纸面,此次在中央一级力推的情况下才有所进展的原因。

例如,在北京周边地带,作为离京津都最近的地级市,河北廊坊市一直处于边缘化境地,很长时间居然没有直接通往北京的公交车。京津城际从正中间通过廊坊市域,也没有设站。

此次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搬迁地所在,由于已位于与河北交界之地,离天津市域亦不远,引起了人们对首都北京更快推进京津冀一体进程的想象。

当然,目前来看,通州成为北京副中心最明显的影响是房价的上涨。通州已执行史上最严住房限购,除了必须符合本已严厉的在京购房条件外,要购买通州的商品房,还要求必须在通州区落户满3年或连续缴纳社保和纳税满3年。

连与之相邻的一直作为“北漂”睡城的河北小镇燕郊,受此利好影响,在过去一年中,房价也已经上涨超过50%。

猜你喜欢

北京市委通州京津冀
雪落通州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何维出席农工党北京市委会成立70 周年纪念大会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通州商住限购,蝴蝶效应已经显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