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美国的“购买力学派”说起

2016-02-26

南风窗 2016年4期
关键词:购买力内需学派

2016年,中国经济怎么走?传统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内需,看起来都不算乐观。

作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人一直在去杠杆,最近又加息。欧洲尚未从债务危机中恢复,现在又困于难民问题。总之,欧美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市场里的钱又越来越贵(利率提高)。那么,拿来购买中国商品的钱必然越来越少,这是常识。

中低端消费品的出口格局,很大程度是“购买方”决定的,并非我们可以左右。对比起来,另外“两驾马车”投资和内需似乎可以被我们自己掌握。那么,到底是投资还是内需?

不过,“投需之争”已不再是中国财经舆论场的焦点,它正让位于“供给经济学”。“供给经济学”是个好东西,是个新角度,但也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装得太多,它就会模糊和掩盖一些重要的、严肃的讨论。

其实,“投需之争”这样的讨论和“供给经济学”也是相通的,而且也是“供给经济学”的题中之义。重新谈谈“投需之争”并不过时,它的确太重要了。很多时候,普通人更容易被表面现象所惑。“内需拉动”曾一度占据上风,但这必须辩证看待。不妨从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派”谈起。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有个“购买力学派”。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学派,只是当时美国财经观察家、部分学者所持的一种共同观点。它的主要思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需不足,根源之一是产业工人太穷,根本买不起资本家生产的东西。所以,牛奶只能倒在河里,好产品只能堆在库里发霉。

要刺激内需,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劳工工资,让产业工人买得起他们双手制造的产品。产品有了销路,工人生活质量提高,资本家也有了钱赚,国家也有了税收,这真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这种观点遭到了猛烈抨击。反对者认为,提高劳工工资,将导致企业利润缩减,而利润缩减,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企业没有更多钱拿去研发,不利于产业部门技术水平提升。二是资本家赚钱变少,会缩减生产,这又会导致失业。

在当时的美国,劳工运动方兴未艾,这种争论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左右之争”。双方逻辑都说得通,而且都颇有道理。那么,到底信谁?

实际上,“购买力学派”的说法似乎受到过美国产业大亨、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启发。福特率先给美国的汽车工人开出了高工资—每天5美元。这个工资标准,的确让工人率先拥有了汽车,因为一辆T型车不过数百美元。

福特的高工资几乎是一场社会革命,让一代美国“劳工阶层”转变为了“中产阶级”。南部美国那些家徒四壁的产业工人,一边奔向底特律,一遍哼着小调:“我马上要去底特律,找一个叫亨利·福特的家伙,我不要再当穷光蛋。”

这是一副举国欢庆的大好图景,但不要忘记,除了提高工人工资之外,福特更大的贡献是,他率先建立了汽车产业的流水生产线,让汽车生产彻底和手工作坊告别。以前,一个底盘的生产时间是14小时,而现在是1.5小时。以前,汽车发动必须下车手摇,但现在有了电启装置就不用了。总之,高工资背后其实是一场技术大革命。

从福特的例子可以看出,“购买力学派”的学说听起来很美,但它可能忽略了技术提升是加工资前提这个基本常识。因为,只有通过技术大革命,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下降,汽车量产,售价下降,加工资才有意义。

一个经济学的常识是,加工资的合理前提,一定是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以及单位要素产出的增加。只有产出增加,提高工资,才能真正地增加工薪族的实际购买力。否则,加工资只会引发通货膨胀—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在某些国家开始发生了。

从微观层面来讲,在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效率,即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加工资几乎是一场实体企业的梦魇。如果一国的企业群体始终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产业升级又遥遥无期,那么一味地增加工资,只会摧毁产业原有的成本优势。

当然,保证劳动者应有权益、合理地提高劳动者收入是必须的。对中国而言,拉动内需也是必要的,但加工资也应该辩证看待。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某种程度上讲,这才是加工资的前提。

“供给侧改革”的必经之路,一定是提高生产部门的效率和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更具世界竞争力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中国企业拿到利润更多,自然具备了加工资条件,内需也会跟上来。

在没有完成这些任务之前,很多事情最好不要操之过急。

猜你喜欢

购买力内需学派
欧洲购买力人均降近800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浅析中国公款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供给侧改革下高等教育隐忧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
商品房购买力分析
内需与外需的动态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