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着力点 抓住关键处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见成效

2016-02-26高建军

行政科学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汝州市异地贫困村

高建军

找准着力点抓住关键处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见成效

高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方向、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省委书记谢伏瞻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高度关注和有效解决不精准问题,切实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地生根。河南省汝州市共有省定贫困乡镇4个,贫困村55个,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7093户、贫困人口2624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8%。汝州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结合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和现状,找准致贫原因,精准施策,确保今年完成1.5万人的脱贫任务,预期到2017年可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

一、坚持市场化融资,解决“钱从哪里来”问题

汝州市积极发挥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坚持市场化方向,市财政列支5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金,成立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加强与河南省农业开发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合作,多渠道进行融资,用于异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目前,河南省农业开发公司把汝州市作为全省扶贫开发异地搬迁试点,批准1.8亿元专项资金。这样,加上向上级争取和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汝州市可确保每年用于扶贫开发资金不少于3亿元。汝州市贫困村95%以上位于南北两部山区,自然风光好,历史文化古迹遗存多。根据这一实际和现状,汝州市策划包装文化旅游、观光休闲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采用PPP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南天门农业、九峰山旅游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推进,可增加贫困人口土地流转、在企业就业、闲置房屋租赁出让三部分收入。

二、坚持产业化带动,解决“人往哪里去”问题

汝州市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最根本、最有效、最稳定的精准扶贫措施,利用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市的政策机遇,设立乡贤榜,表彰100名新乡贤人士,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启动建设机绣产业园,围绕产业集聚区“园中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扶贫开发异地搬迁试点园区的发展定位,吸引汝州籍浙江绍兴人士在创办的100余家电脑机绣企业近1000条生产线成功入驻。在机绣产业园现场设立扶贫培训就业基地,对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贫困人口,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优先推荐到机绣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上班,人均工资每月3000元以上,实现了从贫困人口到产业工人的转变,达到了“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的效果。目前,有468名贫困劳动力通过技术培训到机绣产业园上班。同时,汝州市把产业集聚区内1284套安置房作为第一批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并规划建设了第二批占地200亩的扶贫开发搬迁安置小区,按照“先行先试抓探索、以点带面强推进”的原则,筛选9个愿意搬迁的贫困村作为整村异地搬迁试点,列入今年第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实施,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有稳定的收入。

三、坚持企业化结对帮扶,解决“脱贫无门路”问题

汝州市积极动员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内的各方力量,开展精准扶贫合力攻坚,先后组织宏翔生物、坤元农牧等1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贫困村结对帮扶,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发挥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贫困群众提供肉鸭、生猪、肉羊养殖和高产玉米、杜仲种植等增收致富项目,既解决了贫困群众致富无门的问题,也满足了企业生产加工对原材料的需求,企业积极参与,群众热情很高,实现双方共赢。据初步统计,仅此一项,今年就能够帮扶6400名贫困群众脱贫。

四、坚持精准扶贫重教育,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汝州市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市财政每年拿出1200万元专项资金对贫困村和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生按照小学生每人每天3.5元、初中生每人每天4元的标准发放营养膳食补助,拿出1800万元对初中、高中住校学生发放生活费,拿出900万元对文明村和贫困高中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全免学杂费,拿出60万元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给予学习奖励,确保贫困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有好的前途和出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五、坚持基层党建规范化,解决“谁来领、谁来带”问题

汝州市坚持把基层党建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村支部书记带领农民致富、联系服务群众、着力改善民生等十项职责,按照有责任担当、有优良品德、有服务意识等“六有”标准,进一步拓宽村支部书记选拔使用渠道,真正把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得到群众公认的人,推选到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市财政每年列支2500万元资金用于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待遇提高和奖励,对标兵村支部书记、优秀村支部书记,给予表彰重奖,并在提拔副乡(镇)长、解决事业编制、缴纳养老保险等方面给予倾斜,夯实村支部书记的责任,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带动和服务作用。建立机关干部联系分包贫困户、市直重点委局分包贫困村制度,深入研究分析脱贫方法,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支持和帮助,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按照“有办公场所、有文化广场、有图书阅览室、有警务联防室、有便民服务站、有电商服务点”“六有”标准,采取政府投资、市场融资、社会捐助等方式,投入资金8000万元,新建、改扩建模范村室126个,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作者系中共平顶山市委常委、汝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 罗文

猜你喜欢

汝州市异地贫困村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汝州市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汝州市地质矿产志》出版发行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习作点评
汝州市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