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确保实现“率先脱贫”工作目标
2016-02-26蔡松涛
蔡松涛
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确保实现“率先脱贫”工作目标
蔡松涛
2011年,河南省兰考县被确定为新一轮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特困片区县,有131个贫困村和11.0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两年的奋力拼搏,到2013年年底,兰考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为7.74万,贫困村减少为115个。
2014年,兰考县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学教活动的联系点,提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率先打响脱贫攻坚战。两年来,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创新机制,扎实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4年实现2.5万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实现4.5万贫困人口脱贫。
一、领导重视,落实主体责任
兰考县委、县政府主动担当、主动履责,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与有关单位和帮扶工作队签署脱贫责任书。主要领导把精力集中在脱贫攻坚上,抓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才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对脱贫工作亲自谋划,而且花费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资金上也舍得投入。兰考县把扶贫开发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机制,在提拔的59名干部中有38名都是因驻村工作成绩突出而受到重用。
二、精准识别,着力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兰考县严格按照国家、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暨信息动态管理工作程序,采取“四议两公开”的方法,对全县的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和精准识别“回头看”,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平台”。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分类细化致贫原因,为贫困户量身制定帮扶措施。
去年10月,根据国家和省里的安排,兰考县针对国家审计署对河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依照“应进则进、应出尽出”的原则,对全县所有行政村排查一遍,将全县最新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贫困户范围,给予政策扶持。
今年4月,兰考县根据省委脱贫攻坚督导组第一季度督导反馈意见和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贫困户进行拉网式自查发现的问题,制定了《兰考县脱贫攻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集中人力从4月15日开始,用2周的时间,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和“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应进则进、应出尽出”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通过3次精准识别,兰考县澄清了贫困人员的底子,摸清了全县的贫困状况。
三、扎实开展驻村帮扶,着力解决“谁来扶”的问题
一是选准配强帮扶队伍。2014年,兰考县成立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分包乡镇(街道)、科级干部当队长、科级后备干部当队员的驻村帮扶机制。从县乡两级选派345名优秀干部,调整充实115个驻村扶贫工作队,派驻到全县115个贫困村;今年又从各乡镇(街道)明确335名优秀干部入驻非贫困村,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按照对驻村工作队员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和考核,实现所有行政村驻村帮扶工作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村村有脱贫规划、户户有脱贫措施,切实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二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为使驻村扶贫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确保驻村工作队员真蹲实住、真帮实扶,兰考县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实施严格管理,注重加强对帮扶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帮扶干部开展扶贫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县里先后出台《驻村扶贫工作管理办法》、《驻村扶贫工作考核办法》,要求工作队在驻村工作期间建立驻村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制;印制了《驻村工作指南》、《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等,指导工作队员有序开展驻村工作。三是明察暗访狠抓落实。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重点检查驻村队员考勤、脱贫规划制定、工作台账推进等情况,确保每名驻村干部在农村住得下、干得好、有发展。
四、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一是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夯实脱贫基础。兰考县坚持把产业支撑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针对有发展能力和愿望的人群,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为目的,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尊重群众意愿,扶持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产业。两年来,县财政拿出2401万元,支持脱贫户发展适合自己的“种、养、加”项目,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夯实稳定脱贫的根基。今年,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乡镇特色产业示范园、创业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或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
二是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将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保险“四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2014、2015两年,共拿出财政资金2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贷款2亿元。支持扶贫企业发展,为93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500万元,为贫困户担保贷款2700多万元,带动3200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今年又在简化银行放贷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提升贷款额度等方面下功夫,拿出20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2亿元,培育壮大小微企业和合作组织,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三是积极推进实施就业扶贫。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县财政拿出100万元对外出务工的贫困人群报销往返车票。大力发展乡镇群创产业,实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依托县高级技工学校和兰考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为富士康、格林美、正大和中部家居产业园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县域内保洁、保安、绿化等公益性岗位,尽可能多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提高贫困群众的自主脱贫能力。
四是开展保险、医疗、教育救助,实现稳定脱贫。针对没有实现稳定脱贫的人群,兰考县重点在保险、医疗、教育三个方面给予帮扶。保险扶贫方面,今年拿出1000万元与中原农险公司合作,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财产、人身、产业三大类进行保险,防止因病、因灾返贫的发生,确保脱贫路上“零风险”。医疗救助方面,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进一步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对精准再识别后未脱贫人员实施医疗救助,取消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标准;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切实缓解“因病致贫”问题。教育救助方面,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县财政拿出1885万元对贫困家庭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在校生进行资助,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危房改造方面,对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实现全覆盖。
五是实施政策兜底。对需要兜底的特困群体,全面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60岁以上的贫困户,发放新农保每人每月80元;对达不到60岁的兜底户中的贫困人口,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设立临时救助基金,每人每年救助1000元,确保年人均纯收入都可达到3200元以上。同时,坚持城乡统一标准,兼顾城区弱势群体,实现脱贫路上不落一村、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六是开展“春风行动”。今年春节前,兰考县按照“五不五有”(不能住危房,要有大门和围墙;不能没门窗,要有玻璃和纱窗;不能没家具,要有床柜和桌椅;不能没家电,要有有线电视和电扇;不能脏和乱,环境要有大改变)的标准,开展了社会扶贫,对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居住条件、家庭环境等方面重点予以帮扶,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转变了贫困户精神面貌,提振了脱贫信心,拉近了党和群众的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
五、实施精准验证,确保脱贫成效
兰考县建立完善了“一二三”精准脱贫验证机制,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社会各界的检验。一暗访,即:县里每季度派出暗访组,对有脱贫任务的所有行政村进行暗访抽查,重点检查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包村干部履职帮扶情况,暗访县直单位行业扶贫工作情况、乡镇(街道)对脱贫攻坚重视情况。二公示,即:对扶贫对象认定情况在村内张榜公示,防止贫困人员遗漏;对扶贫对象的帮扶及收入情况进行公示,扶贫成效让群众算账、认账。三对照,即:县、乡、村、驻村工作队四级工作台账及扶贫措施相对照,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效果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成效相对照,暗访情况、公示内容、扶贫工作台账与信息化公开评估结果相对照。
兰考县在扶贫工作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扶贫攻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下一步,兰考县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工作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提升工程,落实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各项扶持措施,掀起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高潮,确保实现“率先脱贫”的工作目标。
一是开展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应进则进的原则,及时将因灾、因病、因学及因其他突发灾难而返贫或致贫的家庭纳入建档立卡系统,进行救助和扶持,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二是完善联系驻村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社区)、县直单位分包贫困村等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驻村工作队员,确保“因村派人精准”。三是选准选好扶贫项目。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的原则,支持培育和发展农业基地、产业集群、扶贫创业园和示范园区建设等,找准优势富民产业,确保“项目安排精准”。四是用足用活扶贫资金。严格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按照“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管”的原则,由农户自愿申请,各乡镇(街道)作为主体责任承担者,严把扶贫项目论证关、实施关、验收关、资金发放关,确保“资金使用精准”。五是严格落实扶贫措施。针对不同贫困群体,因户施策,加大“春风行动”、兜底户家庭成员低保全覆盖政策、普惠性保险扶贫政策等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措施到户精准”。六是扎实做到脱贫成效精准。各行政村(社区)“两委”为责任主体,驻村工作队员(包村干部)积极协助村干部开展工作。同时,要让贫困户算好土地经营性收入、低保收入、新农保收入“三笔收入账”,确保“脱贫成效精准”。
(作者系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 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