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新理念 共筑桥头堡

2016-02-26

学习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秭归新理念旅游

2016年,秭归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精品农业大县、生态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现代物流新县”的目标,努力把秭归打造成长江三峡旅游核心区,长江上游物流集散区,三峡库区精品农业示范区,三峡库区生态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区,奋力建成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桥头堡”,为宜昌大城崛起做出秭归贡献。

一、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积蓄发展新动能

强力推进工业创新。坚持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努力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转型,确保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60亿元,力争规模企业总数突破100家。提升壮大食品加工、光机电、新型建材、纺织服饰、纸品包装等优势产业,谋划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升级工程,支持传统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品牌,引进战略投资、先进设备、管理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强力推进农业创新。增强农业忧患意识,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融合方式,发展大田托管、统防统治、代种代收、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促进农业与旅游观光、工业加工、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分享农业,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让秭归特产走向世界。

强力推进旅游创新。树立发展全域旅游的新理念,打造“旅游融合、全景秭归”的新模式,着力构建“一区一轴三环”的旅游格局,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加大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农业围绕旅游增值,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服务业围绕旅游成规模。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对接自驾游、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等旅游新业态。

二、践行开放发展新理念,筑强发展新支撑

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坚持主动、双向、全面、共赢的开放理念,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融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峡城市群等重大战略布局,大力实施“桥头堡”省级战略,建成三峡枢纽综合运输体系的核心,力争将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湖北“两圈一带”战略,使秭归旅游全面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大三峡,发挥秭归旅游资源优势,彰显秭归旅游个性。抢抓“宜新欧”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新机遇,建立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秭归基地。全面融入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在交通、能源、信息、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互利共赢,打造宜昌城区后花园。

积极加强合作交流。加大江苏省、武汉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等对口支援单位的争取力度,推动高层互访,突出产业合作、农副产品销售、人才培训、移民安置小区改造,争取对口支援无偿援助资金2000万元以上。加强与宜昌城区、三峡坝区在旅游开发经营、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加大与国电投、深圳百丽、上能电力 、深圳快星、奥瑞金等大集团、大企业的深度合作,力促天美意事业部、上能集团大数据中心落户秭归。

三、践行协调发展新理念,拓宽发展新空间

加强城镇一体化建设。以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文化,努力把秭归县城打造成长江经济带上的节点城、三峡城市群中的卫星城、高峡平湖上的明珠城。结合秭归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秭归的城市精神。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让城镇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加强扶贫开发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扶贫开发重要精神,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府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整村推进为突破口开展攻坚,继续深化完善“1119”扶贫模式,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启动实施2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和4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确保年内2万人稳定脱贫,为完成三年全面脱贫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人文协调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柑橘文化,打响“端午文化”品牌,讲好“秭归故事”,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不断挖掘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突出打造“屈原家宴”品牌。突出“屈原、大坝、平湖、脐橙、漂流”五大秭归特色元素,精心办好2016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四、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厚植发展新优势

推进绿色秭归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打造三峡库区生态屏障,确保三峡水库水质安全。以“绿满荆楚”行动为契机,建立自然资源产权登记、生态环境监管、生态环境修补、生态补偿和资源审计等制度,大力实施“绿色家园、绿色通道、绿色单位”工程。加快建设“美丽秭归”,让绿色成为秭归发展的主色调,让蓝天白云常见、绿水青山常在,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抓好重点领域防治。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抓好工业企业、扬尘、燃煤、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管控,加强区域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置,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治理水环境,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展九畹溪、茅坪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推进农村改水改厕、畜禽养殖、垃圾处置,推进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促进资源节约利用。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与推广运用,华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积极创建全国土地节约集约示范县,完成国土整治项目4.5万亩。鼓励倡导绿色出行,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践行共享发展新理念,普惠发展新成果

加强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住院报销比例。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建设保障房1300套,完成库区175米试验性蓄水灾民搬迁安置。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完成1万户水质提升。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抓好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屈原故里世界文化遗产,建成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筹建三峡移民博物馆。推进健康秭归建设,启动县妇幼保健院改造,完成县120急救中心项目建设。进一步开展“四化”乡镇卫生院、“五化”村卫生室的创建,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力度。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农村网络“四务通”,不断提升城乡网格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按照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要求,深入推进“幸福村落”建设,探索可在全国同类地区推广的农村社会治理经验。深入推进“四小”食品专项整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放心县,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地质灾害防治、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大局稳定。

猜你喜欢

秭归新理念旅游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旅游
匠人:在秭归打造一艘传统龙舟
秭归端午节日文化的十大类型
原味·秭归端午
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
新理念下再启航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