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

2016-02-26

学习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学本质文艺

清末“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说过“天地之性,人为贵”,自古文学不可脱离人这个永恒的命题。文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似乎对表达个人情感诉求,体现个人精神本质,促进个人进步发展,加强个人社会联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又为反映整个人类整体善恶美丑,和推进文明整体和谐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功用。曹文轩将文学与人学这种完美融合的功用描绘成“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旗帜鲜明的指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

一、“文学是人学”的马克思主义阐述

人民的文学家高尔基振臂一呼:“文学就是人学。”这个建议后来被钱谷融老先生在我国做出了一系列详细的解答和剖析,为日后中国文艺界做出了良好的指引作用。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文艺界各种文艺思潮勃勃生机,其一以贯之的精神内质就是坚持将把握人性、“以人为本”积极融入到马克思主义文学的发展中。文学与人学,文学与人、人的本质以及人性如何相融合等也成为文艺界为之上下求索的不竭命题。

(一)就其构成本质来看,人是文学的主体

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感性的再创造,其从根本上来说就离不开人主体的“自我表现。”一方面,作为一个宏大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其文艺作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于其作者个人的气质禀赋、精神内涵、情感倾向,以及其自身阅历、成长环境等主观因素。人自身的生存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基本线索和内容。另一方面,从审美角度来进行价值判断,文学是供人阅读的,人是文学的接受主体,传递情感主旨的对象。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审美、认识和思想教育的作用。

就其文学反映人最本质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作为自然动物仍然具有其相似的生命层次,满足其身体和生理上的需要,即人具有动物性。马克思指出:“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了。”因此受西方“心理革命”浪潮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坛,用合理健康的方式体现人的自然属性将成为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本质在于其具有社会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每个人与周围都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桥梁。人的存在是不可脱离社会这个大家庭所单独存在,同时社会的和谐构建必须也要通过每个个体之间的良好沟通联系而建立。

(二)就其推动力来讲,人的实践是推动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作为行为主体对于现实生活作出的反映,文学离不开人,文学也是人关乎其内心世界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属于上层建筑,失去了人以及人精神世界的文学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实践是人存在的本质,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客观现实性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文学艺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人类不断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沉淀和打磨的。

人类从古代的荒蛮状态衍变为今日的文明状态,也得益于文明的创造,包括文学艺术的不断推进。从商鞅设立秦代的严刑峻法到汉代文帝“缇萦救父”废除肉刑,从封建迷信“人吃人”的泯灭到近代理性的光辉,文艺的发展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性善恶,人性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后天教育习得。

(三)就其任务而言,文学改造主观与客观世界,实现整个民族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其劳动异化论里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劳动中实现的,而且劳动也形成了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认识世界,使用自己生产出来的工具来从事生产劳动实践,并且通过获取生活资料来证实自己的生命存在,从而实现了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的目的。由此,人开始作为生命活动的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去主宰和支配自己的内在和外在世界。“在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体系中,人既是出发点又是其归宿。”而文学不仅描写人,反映人真实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更是为了改造人,美化人的内心世界。

文学作品更是传承着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正如歌德所说:“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间是齐头并进的。”文明程度越高的民族越懂得合理的区分善恶是非,越懂得在保持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人自由的天性,这些更是受文艺熏陶的结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必须通过每个人内心世界的重塑来实现。发挥文艺的改造作用,改造每个个体的内心与现实世界,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从而实现整个民族的文化改造。

二、“以人为本”价值在中国文艺发展中的回归

由于种种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马克思主义文学中的“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回归之路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鲁迅曾就这一问题对梁实秋的“抽象人性论”进行辛辣的批判,毛泽东则明确了对“人性论”批判的思想基础,将其批判矛头直指“作为所谓文艺理论基础的‘人性论’”。这种对于“人性论”的批判在当时那个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突出的年代,是具有一定的鼓舞人心同仇敌忾的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传统意义上的阶级差异,社会矛盾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时,继续对“人性”问题讳莫如深,只会令文艺界黯然失色。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作祟,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文学仍旧有悖于人学的价值理念。“文革十年浩劫”更是让每个人谈人性色变。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球化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曾一度泛滥。但“人性”问题却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代出现了一种难以置信的“扭曲”发展。文艺创作中逐步倾向于注重人“自我表现”的倾向。这本是文艺逐步回归“人性”的正义之路,却出现了一些作家将个人的主体性肆意夸大膨胀,悖离了原有属于广大人民大众的主体之路。而文艺评论界似乎对这些也置若罔闻,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人民文艺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重筑“人学”与“文学”和谐健康的沟通桥梁是自觉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真正深入中国历史文化、广大人民群众,并与时俱进发扬广大的必由之路。

三、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下创作属于人民的文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列宁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无论是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深入人最本质内心,挖掘出人生命的本真。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生命去谱写生命的赞歌,以大爱去唱响时代的旋律,创造更好更多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魄的艺术珍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审美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和繁荣的根本目的。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将“人民为导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承载着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希望的当代,这篇讲话无疑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与文艺理论发展融会贯通新的时代内涵与科学意义,更加强调了呼唤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理念在文学领域复兴的现实紧迫性。

由此,我国当今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要时刻与人民保持一致,加强生活上与精神上与人民的呼吸与共,力求真实的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斗争、思想与情感,并在当代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世界管的指引下,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真正创作出既能反映时代本质,又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同时,我们也需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借鉴优秀的西方文化绝不意味着“全盘西化”。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一个优秀的作家,应像鲁迅、巴金、茅盾、丁玲、钱钟书等,接近人民的生活,做人民的代言人,在自身文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猜你喜欢

人学本质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北人学没
童年的本质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