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共识

2016-02-26郭小靓

学术交流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共识共同体中华民族

郭小靓,陶 磊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人力资源处,山东 威海 264209;3.普洱市社会主义学院 理论教研室,云南 普洱 665000)



政治学研究

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共识

郭小靓,陶 磊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人力资源处,山东 威海 264209;3.普洱市社会主义学院 理论教研室,云南 普洱 6650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起点在于切实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因而必须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共识、情感共识和价值共识的相互统一,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获得三种共识合一的强大生命力,从而促进56个民族的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聚合各民族之力。其中,政治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情感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价值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

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

纵观中国各民族数千年的交融发展史,伴随不同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特别是生产生活的相互渗透、彼此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已然形成。特别是在由少数民族作为中国统治者的历史时期,各民族的思想观念碰撞及生活习俗交汇更为频繁,为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986年12月,“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学术词汇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一文中。[1]近30年后的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术语用于阐述民族工作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大政方针,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各民族的高度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然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最新成果,成为毛泽东思想之民族观的最新体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民族观的最新结晶;它最终能落地生根、发挥作用,起点在形成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从而切实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共同体理论[3],书中关于“共同体”的概念解读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共同体研究,且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4]。“共同体”一词发展和演变至今已被作为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和使用,比如欧洲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等,但学界对其内涵的界定仍未达成一致认识,笔者更倾向于这样的解释:“共同体是一个基于共同目标和自主认同、能够让成员体验到归属感的人的群体。”[5]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具有中华血脉的各民族基于共同建设伟大中国的目标,共同获得“中华民族”这一特定称谓和民族归属感而形成的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它具有形成民族合力的全局性、促进民族融合的针对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性,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政治遵从、情感接纳、价值契合的聚合体,是防止民族分裂的新时期法宝。中华民族共同体始终遵循三大要义:一是必须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二是必须以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为路径;三是必须以追求民族和谐、实现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长期坚持发展和不断完善。

共识是一个构建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关系,具化为主体对客体的肯定性研判。这个构建过程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即对客体“是什么”的判断和把握;第二步是主体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思维逻辑、价值标准、辨别方式对客体的内在、外在进行全面的直观评价,这是认识行为中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第三步是建立主体对客体的肯定性判断,且内化为情感接受、外化为实践遵从。[6]切实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是政治共识、情感共识和价值共识的相互统一,它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获得三者合一的强大生命力,推动其充分发挥凝聚56个民族力量的作用。其中:政治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情感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价值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最终彰显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

一、政治共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

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是建立在自由独立的公共舆论基础之上,经由理性的协商与妥协达成的,与异见和反对的思想共存,是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共识。[7]政治共识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就中华民族共同体达成一致认识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定政治属性以增进民族团结、处理民族事务的决定,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经在政治层面达成一致意见的认可和赞同。政治共识的达成标志着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建构任务开始启动。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混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尽管民族间的摩擦也在所难免,但经五千多年的融合,逐步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民族工作,积极促进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实践。1936年,成立了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8]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诞生。1949年建国前,中央统战部长、民族理论专家李维汉认为,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而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因为“我国各民族不是经过分裂而后又走上统一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平等联合团结的革命统一战线发展成为平等联合团结的人民共和国”。[9]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采用了单一制国家政权形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促进民族团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一方面总结民族工作的过往经验,一方面努力促成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为巩固民族团结成果、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筑牢法制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分析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党的十五大上郑重重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为夯实民族团结成果、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留下浓墨重彩之笔。进入21世纪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始终重视和关心民族工作。胡锦涛强调:“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有坚实基础。”[10]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凝聚民族力量、增进民族大融合、加强民族大团结、建设民族精神大家园、科学处理民族工作的新理念。至此,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经济全球化加速的今天,中华民族要融入世界、实现复兴梦想就必须首先达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共识;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和其他更为长远的一系列宏伟目标。

达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共识,首先要全党上下一致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党员始终与党中央的民族观保持高度一致,保证政治共识深入党心,形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自省和行动自觉,确保层层抓落实、级级有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让各民主党派深刻领会到当前民族工作的紧迫性和针对性,尤其要深入阐释民族团结的阶段性特征,使他们积极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当代民族观,支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党内外的良好政治共识。然后要充分彰显统战部门在加强团结、扩大共识等工作中的独特优势,让无党派人士代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海外人士代表尤其是各少数民族有影响力人士代表及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事务,使他们共同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必将大有作为,积极认同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决定,主动与全国、全党形成一致的政治共识。最后要积极吸收各民族的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作用和价值,主动投身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通过他们让各族人民响应党的号召,竞相承担起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责任。

二、情感共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实践活动,必须首先赢得人民的情感接受和支持。情感共识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它是人民群众感性赞同、愉悦接受和自觉信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种情感表达和内心体验,是一种爱的体现,带有明显的主观意向性和固定的主观立场性,是人民群众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感性认识的真实表露。情感共识的达成标志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制约因素已经破除。

人民群众的中华民族认知结构已经大致形成,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结构则处于正在构建的过程中。这源于中华民族的人民群众情感接受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换言之,我们可以从已有的中华民族情感共识逐步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共识。中国自古就有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无论哪个民族问鼎中原,建立的都是多民族一统的国家,都将自己的帝国视为中华正统[11]。但有史料记载的中国式国家民族观念——“中华民族”最早始于晚清[12]。梁启超于1902年陆续在自己创办的《新民丛报》上发表题为《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连载文章首提“中华民族”的概念[13],又于1905年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14]的国家民族观念。从此,“中华民族”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1949年建国前,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相继推翻了三座大山,民族大一统的格局再次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国歌声中,在民族识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各民族积极主动、兴高采烈地与中国共产党一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定不移地认同“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唯一的集体称谓。“中华民族”的称谓逐步渗透人心,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情感接纳,情感共识已然达成,以至于十八大以后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前,随着“中华民族”概念的持续深入,伴随“共同体”概念的不断升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下政界和学界的热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早在1986年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黎澍先生提出,进入官方话语体系则始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至此,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术语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新理念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当务之急。人民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在情感上对这一新生词汇是否接纳成为影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因素,因而我们亟须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划,合理引导,让各族人民从情感上接受和认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情感共识,进而转化为构建工作的具体实践。

达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识,首先要确立以各级宣传部门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为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宣传主体,对宣传内容、渠道、方式等进行把关,及时宣传现阶段党中央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特别注重对民族地区的宣传和引导,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熟知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以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的新思想、新理念,始终做到积极宣传、如实宣传。其次要确保宣传渠道正规化、多样化,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讲坛等众多渠道的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自媒体等形式及时有效地宣传中央民族工作精神,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逐步增强各民族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要密切注意反华势力、民族分裂组织等借机歪曲历史、丑化中华民族形象,防止个人主义和种族主义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恶意攻击和肆意破坏。最后要重视宣传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时代化,宣传工作要接地气,要用大众的语言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要避免用抽象的理论空对空地宣传,做到理论宣传通俗易懂,民族地区还应因地制宜采用民族语言结合民族文化进行更有效的宣传,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声音。要充分结合现阶段的认知需求,用时代化的语言、现代化的工具、科技化的成果创作出青年乐于接受的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表现形式,让广大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自觉接受和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不能仅仅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要切实把宣传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工作者要主动与基层群众结合,在农歇时、闲暇段给群众介绍和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唯有如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达成情感共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获得情感的拥护和支持,扫清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障碍。

三、价值共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

价值共识是客体的本质和功能与自我预期一致的体现[15],价值共识又可称为共识性的社会价值观[16]。价值共识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社会各阶层坚信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促进民族大团结、凝聚民族力量、解决潜在民族争端的价值之体现,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相信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保护民族利益、维护民族主权、推动民族发展的价值之理性认识,是全社会一致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营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建各民族和谐共处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价值之内心尊崇。价值共识的达成标志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取得胜利,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然形成,它为的是追求包含各民族在内的人民的幸福。

在政治共识、情感共识达成之后,中国共产党、全社会及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最终将汇聚于一点: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何在?只有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最终实现。那么,为什么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因为,只有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国力量,用这个最大公约数整合各民族的多方利益,统领共有精神追求,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为了谁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幸福价值追求和执政追求,为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幸福。所以,我们必须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其价值在于:第一,增强现阶段各民族共同的国家民族意识,形成强大的国家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17]第二,夯实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团结的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国家统一为根本,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为路径,追求民族和谐、人民幸福为目的的人的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18]各族人民可聚为一体,凝为“中华民族”四个字。第三,缔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文化家园。精神文化是民族凝聚的灵魂,是民族融为一体的实质。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为基础、寻求共有精神文化为方式、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为目标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通过整合和信仰共有文化根基而构建的。第四,明确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公民的政治自觉和应尽的政治义务。“无论是汉族、少数民族还是外裔中国人,无论是在大陆、港澳台还是在国外,只要拥有中国国籍,都平等地享有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应当履行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19]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并非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一党之事,而是全体中国公民之事,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真正实践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第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情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确立为民族工作的新思想,目的在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和“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20]只有尽快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更好地共同实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达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识,首先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通过已达成的政治共识和情感共识增进和固化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关键在实现现代文化和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进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形成文化自觉。其次要全面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21]教育和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想信念。通过共享精神文化家园大餐,“在各民族之间架起相互学习、沟通、理解的桥梁”[22],彰显其他形式难以企及的国家民族荣誉感和坚如磐石的民族感召力。最后要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再好的理论不去落实等于没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在于践行其价值、发挥其作用,以便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只有切实让各族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价值感,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获得真真切切的利益,才能让获得感变得更加殷实,以此实现各族人民群众内心价值期盼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含价值的契合,进而形成价值共识,最终抓住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

四、结论

政治共识作为引擎启动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任务,情感共识作为纽带不断传递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声音,价值共识作为核心始终凝聚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当然,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识类型不止以上三种,还包括理论共识、制度共识、区域共识等;但相比而言,政治共识的引擎作用能够快速带动情感共识纽带作用的发挥,进而逐步升华为价值共识,最终彰显共识的力量。因此,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中,政治、情感、价值三种共识具有明显的逻辑递进关系,是所有共识种类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类型。因而要善于运用共识的力量,高度重视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分别积极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的条件;另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和夯实各民族同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已经达成的及潜在的其他共识形式。

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不但造就了各民族的自主成长,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自觉构建与成型;各民族历经不同社会形态的接触与磨合,虽然部分民族的核心特质仍旧清晰,但“自我一族”的定势思维和民族生活的边界及民族发展的轨迹很多都已互相交错在一起。建国后,各族人民在日益增多的交往中渐渐形成了“一家人”的情感依恋,逐步呈现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23]的民族大融合格局,故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诞生成为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历史必然。因而我们需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努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逐步促成政治、情感、价值的共识,使三者尽快合为一体。政治、情感、价值三种共识将把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拉得更近、贴得更紧,将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朝着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闪耀光芒、砥砺前行、扬帆远航,开创中华民族新的伟大胜利。由此可得出两个基本结论:第一,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共识,且是促进构建工作的强力助推器。第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为了凝心聚力,团结各族人民,以人为本,以各民族利益为本,更是为了让各民族获得公平的发展机遇,实现追求人民幸福的执政价值,最终是为了携手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 黎澍.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N].文汇报,1986-12-02.

[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3] Day Graham.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M].New York:Routledge Publish Press,2005:5.

[4] 李慧凤,蔡旭昶.“共同体”概念的演变、应用与公民社会[J].学术月刊,2010,(6).

[5] 张志旻,赵世奎,任之光,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

[6] 张荣华,陶磊.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4).

[7] 郜会远.试论政治共识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8,(1).

[8] 关凯.内与外: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中国语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9] 常吉林,车哲九.李维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贡献及其新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1997,(4).

[10] 本书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3.

[11] 丹珠昂奔.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前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N].中国民族报,2014-11-07.

[12] 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3]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J].新民丛报,1902,(3/5);1902,(7);1902,(9);1902,(12);1902,(16);1902,(18);1902,(21/22).

[14]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专集之四十一) [M]//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

[15] 寇鸿顺.论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与政治整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16] 余玉花.道德信仰与价值共识[J].理论探讨,2015,(3).

[17]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8]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四个全面”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9.

[19] 沈桂萍.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N].中国民族报, 2015-03-27.

[20] 李斌,李自良.“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N].人民日报,2015-01-23.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6.

[22] 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23] 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责任编辑:余明全 程石磊〕

2016-05-30

中央高校自主创新计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实践路径研究”(16CX06045B)

郭小靓(1979-),女,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C95

A

1000-8284(2016)10-0057-05

猜你喜欢

共识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商量出共识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