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入推进“去极端化”
2016-02-26葛勇
葛 勇
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入推进“去极端化”
葛勇* 1
摘要对宗教极端主义除了要用好“五把钥匙”,坚持以文化对冲、科学普及、正信挤压、法治约束等方式“四管齐下”予以遏制之外,还需要通过着力促进民族团结来强化新疆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意识,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三个离不开”的良好社会氛围,来弥合“三股势力”通过制造的一系列暴恐案件在各族人民心目中形成的沟壑和伤痕,矫正他们所散播的一系列错误认识,进而推动“去极端化”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民族团结“去极端化”“五把钥匙”“四管齐下”
自20世纪90年代起,受国际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和中亚等地地缘政治的影响,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蔓延渗透情况相当严重,并进而导致了新疆暴恐活动多发频发的态势,严重危害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了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渗透的态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其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先后印发了“两文件、一条例”①,从“疏”与“堵”两个方面来遏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2015年,又专门成立自治区“去极端化”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去极端化”工作合力。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对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至关重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把民族团结作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2016年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法治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3月28日,自治区党委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进一步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因此,对宗教极端主义除了要用好“五把钥匙”②,坚持以文化对冲、科学普及、正信挤压、法治约束等方式“四管齐下”③予以遏制之外,还需要通过着力促进民族团结来强化新疆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④意识,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三个离不开”的良好社会氛围,来弥合境内外“三股势力”⑤通过制造的一系列暴恐案件在各族人民心目中形成的沟壑和伤痕,矫正其所散播的一系列错误认识,进而推动新疆“去极端化”工作深入开展。
一、宗教极端思想对新疆民族团结的影响与破坏
(一)破坏宗教和谐,进而形成民族隔阂
新疆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等13个世居民族,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和萨满教。新疆现有10个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因而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影响最大。在新疆历史上,有过以宗教地位谋取政治利益,进而危害祖国统一的大小和卓等和卓分裂主义势力,他们蓄意引发了长达三百年的伊斯兰教依禅教派“黑山派”和“白山派”之间的战争,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过曾经试图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等依靠宗教起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他们建立政权的口号就是反对异教徒的统治。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境内又渗透进入了国际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散播歪理邪说,公然亵渎伊斯兰教倡导和平的教义,发动暴恐活动,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国统一。这些宗教极端势力的共同特征都表现为:忽略伊斯兰教教义中大量宣扬和平、宽容,主张正义、公正的经文,不但排斥信仰其他宗教的各族群众,还抵制信仰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甚至是同一民族的群众,蓄意制造民族隔阂,进而导致民族分裂。纵观当今世界,凡是宗教极端主义得势的地方,都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如阿富汗的宗教极端武装分子塔利班无故炸毁了著名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还宣称这样做是为了抵制异端信仰。而今天肆虐于伊拉克等地的IS宗教极端组织,不但借当地的社会动荡起家,试图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随意剥夺当地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权利,这是对国际公理的严重践踏。而在新疆,极端分子宣扬的谬论与国际上IS等宗教极端分子宣扬的谬论如出一辙。
(二)破坏社会稳定,进而破坏民族团结的基础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纵观当今世界,因为社会动荡而发生民族分裂,进而危害祖国统一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作为冷战时期“两极”之一的前苏联,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策略下,发生政治危机而局势持续动荡,经济形势停滞,长期面临消费品奇缺、物价飞涨、失业率增加等困境,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此情形下,叶利钦等人抛出的“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理论很容易就被当时的苏联人所接纳,于是团结统一的前苏联最终被分裂为15个加盟共和国,并继而废除了苏维埃中央政权,成为拥有各自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宗教极端主义的目的是以暴力手段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政府,建立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三股势力”引发的暴恐案件多达数百件,造成无辜群众死亡数千人,对新疆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上千亿元。暴恐案件的多发频发对新疆社会稳定形成的恐慌效应,客观上严重阻碍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使得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自2010年底起,席卷中东和北非、西亚等地的“阿拉伯之春”更是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动荡与民族分裂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社会的幕后操纵下,宗教极端主义走上政治舞台,引发社会动荡,形成了一系列政权更迭,这场剧烈的社会变革客观上并未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反而更加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不同部族之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三)煽动民族仇恨,导致民族分裂
宗教极端主义片面地通过信仰不同宗教来诠释、制造民族对立,将不同信仰乃至于同一信仰不同教派的各族人民群众一概视为“卡菲尔”,并对之展开“圣战”,通过制造暴恐活动来煽动民族仇恨,蓄意导致民族分裂。如在1990年发生的巴仁乡暴乱、1997年发生的伊犁“2·5”事件中,都有宗教极端势力的身影。在策划煽动暴乱之前,主谋则丁·玉素甫编造了一个所谓的“圣战法规”。第一条就是“消灭异教徒,向异教徒发起进攻。”并强迫村民们集体向真主宣誓,参加暴乱。伊犁“2·5”事件中,暴恐分子骨干玉不拉音等从喀什、和田分别到达伊宁,他们走街串巷进行宗教极端思想宣传,“不要问我的地址,不要问我名字,我是安拉派来的。”以期蒙蔽群众。他们强制群众烧毁身份证、结婚证等政府颁发的证件,说“不要用‘卡菲尔’(此处意指党和政府)颁发的证件,这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三股势力”通过新疆各族人民之间宗教信仰上的不同来强化宗教极端思想,再通过夸大偶然发生的社会矛盾来煽动民族仇恨,进而导致民族分裂,为他们开展暴恐活动做准备。他们肆意捏造事实,不但蓄意在新疆各族人民之间引发民族矛盾,还蓄意在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教派的信教群众之间引发矛盾。
二、促进民族团结对推进“去极端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把民族团结当作最大的群众工作来做,进而孤立宗教极端势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时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2015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群众工作现场会上强调,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要遵循群众工作规律,坚持群众工作思维。群众工作的本质就是通过最大限度地争取广大正信正行的信教群众,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来孤立和削弱宗教极端势力。世界各大宗教发展至今,主张和平向善的正面教义以及受其影响的温和派信仰者均占主流,宗教极端分子必然占其中的少数。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就曾经提出,针对当前国际上伊斯兰教极端主义泛滥的形势,要做到依靠“温和派”穆斯林来对抗宗教极端势力。事实上,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宗教极端势力主张婚礼不笑、葬礼不哭,要求女性穿戴蒙面罩袍,反对女性接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反对现代文明,他们的主张是非常不得人心的。2012年,15岁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优素福·扎伊⑥不愿被当地宗教极端势力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去学校上课,但在去学校的路上遭到塔利班宗教极端分子枪击,生命一度垂危,但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帮助下,她又奇迹般地生还、康复,走上了争取女性受教育权利的道路。2014年,马拉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是现代文明战胜宗教极端的典型案例。由此可见,即使在信仰同一宗教的同一民族中,反对宗教极端的也不在少数。新疆的情况同样如此,在新疆学者叶尔文江·吐尔逊的著作《南疆原教旨主义思潮调查笔记》⑦中也指出,要联合新疆的文化穆斯林和世俗穆斯林、保守穆斯林,来反对极端穆斯林,世俗化应成为新疆伊斯兰教的最终发展方向。
(二)通过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打一场针对宗教极端势力的人民战争
宗教极端势力为何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国能够轻易得逞,而在沙特阿拉伯等发达国家却难以掀起波澜,甚至于沙特阿拉伯人本·拉登也需要到阿富汗去,才能吸引到足够的死党来建立自己的基地组织呢?这正与当地居民的贫穷、愚昧、封闭保守的生活和僵化的思想方式,当地年轻人口素质不高,生活困难,容易受宗教极端思想蛊惑有很大关系。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封闭保守的生活圈子是宗教极端思想滋生的“温床”,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和愚昧迷信的思想是宗教极端思想传播蔓延的“土壤”。通过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一方面可以传播先进的现代文明,清除愚昧迷信的宗教极端思想;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打击“三股势力”,可以将宗教极端势力淹没在人民斗争的汪洋大海中,使其无可藏身、无处逃遁、无计可施。因而,对于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为打击力量配上“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为“三股势力”布下天罗地网,是铲除“三股势力”的最佳武器。2014年,喀什地区莎车县“7·28”案件发生后,和田3万名群众配合公安干警围堵暴恐分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防止适龄儿童辍学,杜绝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是削弱宗教极端势力的重要抓手。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与未来。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们都绝不能让青少年这个群体成为宗教极端主义肆虐的“土壤”。
(三)坚持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增进民族团结的关键,引导各族群众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反动本质和现实危害,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坚持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是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全局,对增进民族团结、凝聚复兴力量提出的新要求,为加强民族团结和推进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是新形势下推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遵循。坚持把共同繁荣发展作为增进民族团结的关键,就是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要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使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坚持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民生实事,把中央的支持、各地的支援、自治区的投入重点用于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实实在在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解决好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更好地维护各族群众切身利益,让大家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从而汇聚起推进发展改革的强大力量。引导各族群众要擦亮眼睛,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反动本质和现实危害,分清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的界限,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共同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新疆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才有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
三、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入推进“去极端化”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各民族嵌入式社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之一,不同的信仰并不代表各民族之间缺乏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工作的基础。在新疆各民族的混合居住不但影响了彼此的生活习俗,而且为诸如哈乃斐教派等主张和平包容的宗教教派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各民族混居,古已有之。在我国乃至于世界历史上,单一民族的国家或地区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流。纳粹德国时期的民族理论已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没有哪个民族绝对优秀,也没有哪个民族绝对落后。在历史上,新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才产生了丝绸之路文明,才塑造了新疆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繁荣奇迹。可以说,没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就没有当今人类社会的欣欣向荣,就没有当前高度发达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
(二)互学语言,增进沟通交流
语言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是打开心灵、沟通情感、促进交流的钥匙。互学语言是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语言不通,则各族人民之间就难以实现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交流交融的最终目的就是拉近各族群众心与心的距离,让各民族团结一心、亲如一家。以互学语言带动心灵沟通,从各族人民的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小事入手,引导大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进感情。目前全区正在积极开展双语互学活动,加强基层干部双语能力建设,广泛推动各族群众通过语言交流的平台走动互动起来,使全区上下,从学校到政府机关,从服务窗口到社区街道,从孩子到老人都能加入到双语互学的活动中,此项活动的展开,必将为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架起桥梁和纽带。
(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
历史上,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贫穷地区,当地对外来人口迁徙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功绩无不认可。如吐鲁番的“坎儿井”就是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的产物。内地对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在融汇东西方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也非常认可。这种彼此欣赏、相互学习的态度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尤其是通过经济贸易往来,比如内地商人来新疆开办企业、内地务工人员来疆拾棉花,新疆少数民族赴沿海发达地区开餐馆、打工等,各民族之间缔结了深厚的友谊。祖国的繁荣强大是民族团结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民族团结的基石。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势头和民生的持续改善是各族人民对祖国产生向心力的基础与核心。
(四)以增强“五个认同”来促进民族团结
在南疆的很多农村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对五星红旗具有特殊的情结,许多家庭不但在门前悬挂五星红旗,在门扉上张贴五星红旗,还积极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升旗仪式,对自己衣服、帽子上装饰的五星红旗图案倍加珍惜。大多数村民对伟大祖国具有深刻的认同意识,认为祖国的强大是他们得以享有安定富裕生活的前提。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具有深刻的认同意识,认为毛泽东和共产党是他们当前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对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认同意识,认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以上这些都是宗教极端势力极力抵制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意识来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在祖国的版图上,各族人民都是兄弟姐妹,我们只有一个大家庭,那就是伟大的祖国——中国,只有一个共同的族源,那就是中华民族。
注释:
①“两文件、一条例”:指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和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若干指导意见(试行)》(新党办发[2013]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伊斯兰教工作的若干意见》(新党办发[2014]28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②“五把钥匙”: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结合,用好“五把钥匙”。即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
③“四管齐下”:指张春贤书记在2016年自治区稳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四管齐下”方式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④“五个认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民族团结,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⑤“三股势力”: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首次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作了明确定义。所谓“三股势力”是指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⑥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又译为玛拉拉·尤苏芙札,女,1997年7月12日出生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一个普什图穆斯林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是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斯瓦特县明戈拉城的一名学生,女权主义者 ,以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因致力于斯瓦特地区和平而备受赞誉。虽然塔利班禁止斯瓦特地区女性接受教育,但是其不仅继续学业,还致函外媒,为巴基斯坦妇女和儿童争取权益。2012年10月9日,其乘校车回家时遭到枪击,伤势严重,经过治疗,于2013年1月4日出院,并在英国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2011年12月,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国家青年和平奖”。2014年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抗争”,与凯拉什·萨蒂亚尔希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⑦《南疆原教旨主义思潮调查笔记》:此文首发刊载于5月29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61期。作者吐尔文江·吐尔逊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他认为,维吾尔族穆斯林内部在宗教实践上可以分为四种社会群体。第一种是“文化穆斯林”,这是最世俗化的一个群体,主要由党政官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公务人员、大中型企业职工以及大学生群体构成。这部分人日常很少有礼拜、封斋等宗教实践活动,一般也不忌烟酒,但依然会有宗教情感和遵守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第二种是“世俗穆斯林”。这部分群体主要由农民、普通市民、商贩以及一些年长、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构成。相比文化穆斯林,他们宗教实践活动的形态更多,比如封斋、做礼拜,如果周五有时间,一定会去清真寺。但他们做这些,只是怀着很朴素的信仰,一定程度是沿袭祖先的传统。除了斋月期间,其他时间都与文化穆斯林无异,也不排斥抽烟、喝酒。第三种是“保守穆斯林”。也称伊斯兰复古主义、原教旨主义。这个群体在宗教实践上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严格按照《古兰经》的内容规范个人社会行为,认为伊斯兰教的创始阶段是理想社会。行为方式上类似清教徒,提倡简朴生活,反对奢靡浪费,追求内心的安宁清修,但并不主张暴力,也没有政治诉求。第四种是“极端穆斯林”,也可以叫“政治穆斯林”。这个群体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在宗教实践上与保守穆斯林相同,但在行为规范上有政治性的要求,在宗教价值观上有激进、极端的倾向,有对社会的权力诉求。保守穆斯林比较容易被动员为极端穆斯林。
参考文献:
[1]李斌.霍小光.习近平新疆考察纪实: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华网[J].2014-5-3.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Z].2016.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 张春贤在大会上作动员报告 孙春兰出席并作重要讲话[J].新疆日报.2016-3-30.
[4]姚彤,隋云雁.自治区党委召开稳定工作会议. 新疆日报[J].2016-1-9.
[5]龚学增.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6]肖开提·依明在自治区统战部长会议上的讲话[Z].新疆统战工作.2015.
[7]党育林,张杰玺.当代新疆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8]金宜久. 当代宗教与极端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李光耀.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0]郭益海.十八大以来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新疆日报.2016-4-7.
〔责任编辑:石梦华〕
*[作者单位]葛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研究室。
中国图书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6)03-0012-05